登錄???|???注冊
本書系十四五規劃教材,全書以整體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編寫護理內容,體現了護理學的特點。本教材在吸收了眾多兒科護理學教材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改革,力求做到內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符合臨床專業課程的教學規律,已達到提供學術綜合能力的目的及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
肖洪玲 陳偶英主編 ·醫藥教材 ·42.2萬字
本書收錄較常用、功效較確切的中草藥700多種,按照中草藥主要功效分類編排,共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開竅藥、補藥、收澀藥、涌吐藥、攻毒殺蟲燥濕止癢藥、其他等二十一大類,每一類再分為多個小類。每種中草藥按別名、來源、原植物、采收加工、藥材性狀、性味歸經、功能與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的順序闡述,并配有精美、清晰的原植物、動物和藥材彩圖。本書適合臨床醫師、藥師及中醫藥專業研究人員、教師、學生和中草藥愛好者參考閱讀。
朱意麟 李斌 周蓓主編 ·藥學 ·37.6萬字
《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醫藥經典。該書收錄藥物達365種,其中有200多味藥至今常用,并創造性地將它們分為上、中、下三品。《神農本草經圖典》是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精選精繪編集而成的一部書。本書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從藥物的名稱、本經原文、注釋、譯文、來源和用法、百草醫方六方面對每味藥物進行細致的文字描述,對每種藥物進行了實名考證,標明古今異同,充分體現了文化內涵。書中配有精美中藥彩圖,細致還原每一味藥物的形態特征,準確辨識藥用植物,以期全面、完美地展現這部醫學圣典。
張衛主編 ·中醫 ·14.5萬字
本書以國醫經典著作為基礎,總結了《黃帝內經》《易經》《本草綱目》等著作中的養生智慧,介紹現代國醫大師的養生絕學,歸納名人志士、凡人百姓、長壽老人的養生經驗,以現代手法和釋了中醫養生的核心思想,各大系統的保健方法,不同體質、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養生之道。本書綜合了靠前大眾健康、養生保健、精神衛生和心理學等各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多種常見疾病的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旨在幫助讀者科學地進行自我保健和自我治療,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蔡向紅 ·預防醫學 ·25.7萬字
電子工業出版社與美國科學與公眾協會(TheSocietyforScience&thePublic)及其出版的《科學新聞》雜志(ScienceNews)傾力合作,陸續推出“科學新探索”叢書,《人體與大腦》正是該叢書的第八本書。本書介紹了人類科學家對人體與大腦眾多未解之謎的不斷探索,讓我們用新的視角來看待和認識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能力和問題。《人體與大腦》一書的文章均選自近幾年《科學新聞》雜志中尤為精彩、受讀者歡迎且值得閱讀的文章。《科學新聞》雜志是美國專業、全面、及時的科學新聞來源之一。
美國《科學新聞》雜志社(Science News) ·基礎醫學 ·15.8萬字
生物化學課程是為中醫學、中藥學、藥學、中西醫結合、中醫臨床、針推、養康、醫學檢驗、護理等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主干基礎課。本教材內容包括主要生命物質(糖、脂、蛋白質、核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的組成、結構與功能,生命物質在體內代謝(糖代謝、脂代謝、氨基酸代謝、核苷酸代謝等)的過程、規律、調節和意義,遺傳信息傳遞(中心法則)的基本過程、意義、調節和規律,常見遺傳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代謝綜合征的分子基礎、藥物靶點,為今后學習微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傳染病學、藥理學等醫學基礎課和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醫學檢驗等臨床醫學課奠定基礎。
唐炳華主編 ·醫藥教材 ·33.5萬字
《中藥制藥分離工程》是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適用于制藥工程專業本科教學。制藥分離過程主要是利用待分離物系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與共存雜質之間在物理、化學及生物學性質上的差異進行分離,是制藥工業產品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本教材主要介紹制藥工程領域常用分離技術及發展的新型分離技術的原理、方法、工藝計算及其應用。共主要包括緒論,固液萃取(浸取),液液萃取,超臨界流體萃取,反膠團萃取與雙水相萃取,非均相分離,精餾技術,膜分離,吸附,離子交換,色譜分離過程,結晶過程,電泳技術,手性分離,干燥和造粒等內容。
朱衛豐主編 ·醫藥教材 ·20.5萬字
《500種中草藥鑒別及養生彩色圖解》以《中華人名共和國藥典》為參考,結合民族藥特色,收錄我國常見中藥材500種。該書打破了按照傳統植物科屬的排序,采用中藥材功效即補虛藥、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消食藥、止血藥、化痰止咳藥、活血化瘀藥等進行排序,方便讀者使用。書中每一味中藥材不僅配有原植物形態圖,還配有飲片圖。本書對每味中草藥的學名、別名、科屬、入藥部位、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宜忌,以及原植物的形態特征、分布區域、采收加工等做了詳細闡述,此外還增加了快速識別欄目,適合植物分類專業人員、中草藥植物鑒定人員、中醫藥大學植物分類專業師生、中藥制藥廠植物鑒定人員和對中草藥感興趣的大眾參考使用。
朱強 王漢卿主編 ·藥學 ·28.1萬字
《蔬菜治病水果療疾:蔬菜篇》詳細介紹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78種蔬菜的性味、歸經、營養成分及藥用價值、調理和防治疾病的范圍、單方驗方以及食用注意事項等。通過閱讀《蔬菜治病水果療疾:蔬菜篇》,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食療知識和方法,其治法符合醫理,方法簡單易學,是養生和食療愛好者的理想書籍,現代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療“醫生”和“營養師”。
王啟才 陳國權 王華編著 ·中醫 ·15.4萬字
在這本科普書《她說:菠蘿解密乳腺癌》中,菠蘿會系統性地介紹乳腺癌,包括它的發病機制、預防、篩查手段、精準治療方法、飲食指南、心理康復等。專業、靠譜,這本書像菠蘿的其他書一樣有料、有趣、有溫度。如果你是普通讀者,這本書定能讓你學會如何預防乳腺癌,如果你是患者或家屬,前沿治療方案和康復期注意事項定能讓你消除恐慌,燃起希望。為什么此書值得你閱讀?內容靠譜和權威作者菠蘿是曾從事十多年癌癥新藥研發的科學家,北大客座教授。內容都是有確切的文獻出處,經受過同行評議。著名乳腺癌專家、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教授誠意薦讀。
李治中 ·臨床醫學 ·40.2萬字
《本草綱目》是中華本草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是后世進行中醫藥學習、研究、保健、養生常備之經典。它對后世的食物醫療、飲食烹飪、醫藥研究、動物植物研究以及人們對日常食物品種的選擇都構成了深遠影響,是天下生民極為切于實際的一部生活大典。本書以金陵古本為藍本,精心繪制了五百余幅圖,生動、逼真地再現各種藥材的植物形態,讀者可按圖索驥,精確辨識藥材,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蔡向紅 ·藥學 ·29.4萬字
本書收錄了325種常見中草藥的中文名稱、別名俗名、基原、植物的形態特征、生境分布、產地、采收加工、藥材識別、性味功用等內容,幾乎每個品種配2張植物或藥材識別圖片。在品種的收錄方面側重藥食同源、藥食兼用的品種,在地域選擇方面側重北方常見的品種。本書可以作為中藥教學、科研工作者的參考書,也可作為中藥愛好者和民間百姓學習中藥知識、應用中藥進行食療保健的參考。
于俊林 胡彥武 秦汝蘭 ·基礎醫學 ·13.5萬字
本書主要闡述疼痛的基本概念、護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疼痛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臨床分類、疼痛管理中的常見障礙、疼痛評估、鎮痛藥物、.疼痛的藥物療法及護理、疼痛的非藥物治療及護理、特殊的鎮痛方式及護理、疼痛與心理、特殊患者的疼痛管理、疼痛質量管理、急性疼痛護理、慢性疼痛的治療與護理、癌痛的治療及護理。
童鶯歌 ·基礎醫學 ·24.6萬字
為進一步滿足廣大不孕不育患者的需求,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要求,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生殖健康為核心,作者特編寫了本書。本書是關于試管嬰兒助孕的科普讀物,涵蓋臨床、護理、胚胎實驗室、男科實驗室等方面。全書共365個問答,內容涉及不孕不育診療、試管嬰兒治療全流程管理、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力保存等。本書采用一問一答,結合表格、思維導圖、圖片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系統介紹女性在試管助孕過程中面臨的相關問題。
劉丹 王道 王琴主編 ·婦產科學 ·9.7萬字
本套書分成上下兩冊,配有輕松有趣的漫畫,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為讀者解讀那深奧晦澀的古籍。上冊著重于養生方面的內容,下冊則把目光投向治療領域,對精心選取的與大眾聯系緊密的這兩個部分予以深入剖析講解。每個分冊又做了更為精細的分類,把闡述相同內容的原文集合一處。書中全面詳盡地闡釋了諸如飲食、起居、情志、自然、病因、病機、不同疾病的治療等30多個養生專題知識。
張嘉銘 王婧編著 ·中醫 ·11.4萬字
《婦產科醫生說備孕》全新升級!上海紅房子醫院婦產科主任干貨分享:孕前6個月開始備孕調理,葉酸夫妻要同補,男性補鋅提高精子活力,全程指導測排卵,準確鎖定易孕日,讓你成功懷順利生。
王凌編著 ·預防醫學 ·8.8萬字
該教材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特色,力求做到觀念新、定位準,利用“互聯網+教育”的思路和技術,注重質量意識、精品意識,教材內容結構設計突出規范化、標準化特質,注重數字化融合創新,配套多種數字化素材。在表現形式上,我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傳統紙質教材與數字資源有機結合,在紙質教材上印制二維碼,讀者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PPT、視頻、動畫、習題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便捷性、自主性、開放性,拓展資源豐富了教材內容向前沿領域的延伸。
秦淑英 趙淑艷主編 ·醫藥教材 ·37.8萬字
采用成年人恒牙、牙列、咬合、牙合曲線、牙合型及嬰幼兒乳牙、牙列、咬合、牙合曲線、牙合型的實物標本。觀察牙體的各面結構及牙體的各種剖面的特征,力求將每個牙體微小結構、形態真實的展現讀者面前。該圖譜強化結構的標注和文字描述,如每個牙重要結構名稱,臨床應用意義,重要要點進行文字說明,做到圖文并茂,達到牙體解剖學的認知充分服務于口腔臨床目的,彌補各院校口腔教學中牙體標本奇缺,多采用教學模型的弊端。使學生能夠輕松的掌握教材中的牙體解剖學知識和內容。圖像按口腔解教材內容的順序編排,用栩栩如生的牙體實物標本圖像,來闡述死記硬背的牙體解剖學知識,并對每個牙的解剖特征、牙齒的要素、牙體的變異、牙髓腔、根管的形態等進行詞條性文字描述。圖解隨圖同伴,方便便捷。
段坤昌 段維軼 王振宇主編 ·基礎醫學 ·6萬字
本書第一次將骨科的營養知識編纂成書。全書為中西醫結合形式,既從現代醫學角度講明白了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人體體格測量、常見生物樣品的收集和保存、住院患者的一般營養,每一章又專門講解了骨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骨健康的標志及檢測手段、各種骨科疾病樣本的收集和保存、骨科患者營養狀況的評價及改善等。既強調了整體營養的需求,又突出了骨科營養的必要性。
李無陰 謝艷主編 ·醫藥教材 ·28.5萬字
近年來,中藥制藥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發展較為迅速,第二版將原書基礎上,進一步吸收綜合相關學科的理論與實踐,充分總結近年來發展應用較快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新輔料,以期為中藥制藥領域的同道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滿足不同層次教學的需要和不同層次讀者的要求,為實現中藥現代化服務。本書擬沿用第一版體例,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基本技術篇,以中藥制藥的通用技術為重點,闡述其原理與方法;下篇為成型技術篇,以各類中藥劑型和制劑的制備技術為重點,闡述其工藝與技術。
張彤 吳純潔主編 ·藥學 ·8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