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臺為什么只剩下我們自己?我們是如何登上食物鏈頂端,成為萬物之靈的?展望未來,超越人類智慧的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更高級的經濟增長,會把人類最終帶向何方?當人的感覺、情緒、想法都服從算法,我們該何去何從?反觀當下,科技顛覆、生態崩潰和核戰爭迫在眉睫,自由主義的故事體系面臨崩潰,我們的文明將發生哪些轉折性的變化?如何才能重建人類的全球認同,應對未來?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人類故事 ·69.4萬字
《天文大百科(彩繪圖解版)》全面記載了宇宙的發展與演變,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程。本書共分7章,具體內容包括:“神秘莫測的宇宙”“宇宙之旅—外層空間站”“太陽系的秘密”“解密行星與恒星”“人類飛天夢想”“不斷探索的天文學家”“初見成效的月球探索”。《天文大百科(彩繪圖解版)》結構清晰、語言簡潔、內容風趣,適合于天文愛好者及青少年使用。
科普圖鑒編輯部編著 ·宇宙知識 ·14.6萬字
在這本書中,《魔鬼數學》作者、數學家喬丹·艾倫伯格帶領我們展開了一場海闊天空的探索之旅,旅程的終極意義是:通過發現幾何學的力量,我們能夠更好地思考每一個現實問題,重新認識我們身邊的世界。一根吸管有幾個洞?尼姆游戲的必勝玩法是什么?數字貨幣交易中的公鑰和私鑰是怎么生成的?我們如何做才能阻止一場流行病肆虐世界?人工智能在學下國際象棋方面得心應手,而在學習朗讀句子方面卻力不從心,這是為什么?古希臘的黃金分割比能用來預測股票市場的走勢嗎?如果你的孩子真想學會思考的方法,他們應該在學校學些什么?所有這些問題都跟幾何學有關,千真萬確。對大多數人來說,幾何學是一門充斥著枯燥刻板習題的課程,高中一畢業,它就和你的牙套、你曾經追過的流行歌曲一起,被扔進了“故紙堆”。當提起幾何學時,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通過一系列步驟證明關于三角形的某個顯而易見的性質,那么這并不是幾何學,而只是幾何學的很小一部分。打個比方,三角形之于幾何學,就好比一個動詞之于一部精彩的小說。這本書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科學、政治、經濟、哲學、醫學、信息技術、生物學等問題背后的幾何原理,而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無法視而不見的。
(美)喬丹·艾倫伯格(Jordan Ellenberg) ·科學世界 ·24.3萬字
為什么只要醒著我們就離不開手機,為什么疫情中的我們更容易自投羅網?為什么比爾·蓋茨不讓小孩用手機,喬布斯不讓孩子碰iPad?手機里設下了多少讓我們沉迷的陷阱,我們又要怎樣才能戰勝這個人生小偷?這些問題同樣困擾著瑞典首席心理健康專家安德斯·漢森,他立足自身研究成果,創造性地將腦科學、人類進化、心理學結合起來,逐章剖析了為何電子產品和社交媒體會令我們更容易焦慮、抑郁,注意力難以集中,虛度時間,睡眠變差,情緒變糟,智商變低。比起每天被手機牽著鼻子走的成人,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們面臨著更嚴重的后果,對此書中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照料和管教建議,以挽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書的最后,作者還制作了一份“獻給旅行在數碼世界的人們的安全手冊”,通過短短的小建議,幫助讀者們解決實際問題。拯救手機大腦的第一步,就從放下手機打開本書開始。
(瑞)安德斯·漢森 ·百科知識 ·8.7萬字
精神內耗、易怒暴躁、沖動失控……想拿捏情緒看這一本就夠了!道理我都懂,為什么還是控制不住情緒?情緒真的只能制造問題,不能解決問題嗎?沒有情緒,我們會過得更好嗎?這是你我的困惑,也是神經科學家、單口喜劇演員、長銷書作家迪安·博內特的親身經歷。在本書中,他勇敢剖白喪親后的情緒失控與重建歷程,用專業的視角與幽默的筆觸,帶你探索情緒背后的神經機制,教你接納與理解自己的情者,幫你擺脫情緒失控的懊惱與羞恥。情緒失控從來不是問題本身,那是6億年大腦演化賦予我們的生存本能。那些讓你自責的失控瞬間,是大腦在用有點笨拙、有些原始的方式保護你。
(英)迪安·博內特 ·科學世界 ·20.3萬字
本書精選100個有趣的物理話題為你深入講解。有生活中的物理學和黑科技,如5G、裸眼3D、超級高鐵;有廣闊如宇宙的物理學原理,如引力波、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理論;還有微小如量子的內涵哲理,如薛定諤的貓、量子糾纏和不確定性原理;更有對重要物理學定律的總結,像能量守恒定律、愛因斯坦方程和熵增原理。除了普及具體的物理學知識,這本書可以透過物理學中的邏輯,讓你感受到其中思維的魅力和美感。只要你對這個世界還有一絲好奇,那這本書里一定有你想要的答案。
嚴伯鈞 ·數理化 ·9.6萬字
生活離不開數學。本書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豐富案例,介紹了如何用數學思維,特別是運用貝葉斯定理來分析和解決看似簡單但內涵深刻的生活問題。例如,《兩小兒辯日》的邏輯錯誤,《賣拐》中使用的套路,成功學、陰謀論、星座學為什么都不靠譜,如何科學地撲點球,余則成是如何破解錄音帶危機的,索羅斯做空英鎊的數學原理,等等。這些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案例,可以幫助我們穿透事物的表象,洞察事物的真相。通過本書,我們還能認識到,統計數據是常識的基礎,并在此之上建立正確的世界觀,養成批判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不斷迭代升級認知,從而客觀而睿智地看世界、機智而高效地做決策。
劉雪峰 ·科學世界 ·13.4萬字
《中草藥圖鑒》收錄各類中草藥330種,按照它們的性質、臨床效果加以分門別類,將其分為解表清熱類、利水祛濕類、安神補虛類、溫中理氣類、止咳祛痰類、平肝收澀類、活血化淤類、涼血止血類和其他類9大類,詳細介紹了中草藥的采收、選購、保存、炮制、煎煮等內容,輔以介紹中草藥的性味、藥材來源、功能主治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配以高清彩圖和細節圖解,更加方便讀者辨認、識別。
吳劍坤 ·生物世界 ·10萬字
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難以確定,世界可以說是由變量構成,人人都有必要學點概率論,把世界看的更清晰。書中介紹的著名趣味概率問題包括賭博點數分配問題、賭徒謬誤、高爾頓釘板、幾何概型悖論、酒鬼漫步、德國坦克問題、博士相親、中國餐館過程等。通過討論這些簡單有趣的例子,讓讀者了解概率統計中的重要概念,諸如隨機變量、期望值、貝葉斯定理、大數定律、中心極限定理、馬爾可夫過程、深度學習等等。
張天蓉 ·科學世界 ·11.1萬字
本書中,丘成桐細說從古希臘時代柏拉圖等幾何學家、到愛因斯坦、卡拉比以及丘成桐自己的研究、他對幾何學未來的看法等等;敘述了他幾十年來所有成就的來龍去脈以及心路歷程。讀者可以深切了解近代數學和物理學研究的重要進展,更體會到最新流科學家的研究精神。
(美)丘成桐 史蒂夫·納迪斯 ·宇宙知識 ·25萬字
宇宙是如何開始的?星星是由什么構成的?我們為何存在于宇宙之中?宇宙的結局會如何?宇宙由什么構成?我們以及我們的世界為何會存在?本書為著名物理學家村山齊教授關于“宇宙是什么”的長銷科普名作。書中以破解“宇宙的本原與法則”為線索,結合基本粒子物理學與宇宙學的研究,用推理小說般的行文呈現了宇宙的起源、可能結局以及底層構造,細致描繪了人類追尋宇宙之謎的壯闊歷程。此外,作者帶領讀者探索了“額外維度”“暗物質”“反物質”“暗能量”等宇宙謎題,不僅描繪出了宇宙的整體圖景,還探討了當前宇宙研究中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了解宇宙的科普佳作。
(日)村山齊 ·宇宙知識 ·7.4萬字
《云彩收集者手冊》介紹了46種云彩和大氣光學現象,并且收錄了全世界云彩愛好者拍攝的百余幅精彩攝影作品。從太空邊緣的神秘夜光云,到我們周圍的重重霧靄,都在這本手冊之中。即使沒有任何自然觀察經驗,讀者也可以了解云彩的名稱、特征、形成原因,鑒別云的種類,并利用書中的趣味記分系統與親朋好友展開觀云競賽。
(英)加文·普雷特-平尼 ·百科知識 ·3.1萬字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知識廣博到可以回答“如何給獅子剝皮”這樣的問題;如果你對古老失傳的手藝和技能充滿興趣;如果你是一個冷知識愛好者和不折不扣的“書蟲”;如果你具備探險精神并愿意用熱情介入歷史和生活……別猶豫,這本《如何給獅子剝皮》不會讓你失望。本書從大英圖書館的百寶箱中搜集了各種各樣關于生活技巧、社交禮儀、生存技能的建議。資料來自中世紀的手稿、維多利亞時代的生活手冊和二十世紀早期的自助指南,從栽花到養蜂,從醫學到魔術,帶你探秘維多利亞時代多彩的歷史畫卷,為你展現真實可靠的“前現代”生活圖譜。從細節窺見時代,以趣味探索生活,這既是一本奇妙的生活寶典,又是一冊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匯總,更是一場真正的趣味冷知識盛宴——那些搜索引擎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這里可以找到奇妙的答案。
(英)克萊爾·科克-斯塔基 ·百科知識 ·7.1萬字
《礦物與巖石圖鑒》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31種礦物和65種巖石,對其進行了詳細介紹,包括類別、成分、硬度、特征、成因、鑒定、比重、解理、斷口、晶系等,并且還為每種礦物與巖石配了多角度的高清彩色圖片,展示礦物與巖石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讀者辨認。
陳長偉 ·百科知識 ·6.8萬字
在以超大模型為基石的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出現的今天,各類知識不僅唾手可得、且其專業性可與一般專家比肩。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急迫地需要重新定義學習。《精準學習》破了神經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邊界,為我們揭示了人腦的自然學習法則,闡釋了人腦的學習能力相較現行人工智能的優勢,提出了高效學習的4大核心支柱。迪昂用豐富且富有創新性的實驗及示例,將深奧難懂的認知與腦科學知識,以大眾看得懂的方式娓娓道來。為人工智能、教育、醫學領域帶來關鍵應用指導,提供了一個再次激發人類潛力的學習方式。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這本書讓你直達順應孩子學習天性的本源,掌握指導孩子學習的根本法則;如果你是終身學習者,這本書能讓你明白學習的底層邏輯,重新認識學習,從而更好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如果你是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工作者或人工智能行業從業者,那更要趕快拿起這本書,跟隨迪昂,踏上探索人類學習奧秘的旅程,去發現人腦學習原理與人工智能的共性和差異。
(法)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科學世界 ·19萬字
人有22+種感覺,有著計算機都趕不上的計算速度,能記住數十年前的畫面,能預判危險,能學習發展……這全部來源于一團皺巴巴、粉灰色、質地像豆腐、重約1.4千克的物質——大腦。大腦重量只有1.4千克,卻包含著860億個神經細胞,以及它們之間的近萬億個連接,堪稱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大謎團。你了解自己的大腦嗎?你有想過這個“核桃”對你做了什么嗎?《大腦用戶指南》用迷人的科學研究、令你瞠目結舌的信息圖,以及各種各樣的DIY實驗,揭曉這個既幫助你又欺騙你,既精巧無比又暗藏缺陷的重要器官的秘密。理解大腦運作原理,學會如何對大腦進行保養和升級。
英國《新科學家》雜志 艾莉森·喬治文字 瓦倫丁娜·德菲里波插圖 ·百科知識 ·17.7萬字
所謂“冷門知識”,是指充斥在我們周圍的許許多多龐雜而又零碎的知識,它們都是有用的知識,只是容易被人們忽略或了解不多。例如:當你減肥的時候,是不是喪失了某些脂肪細胞?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代嗎?事實上,越是這種看似不值一提的“傻瓜問題”,越是讓人難以回答。君不見,在這些“小”問題面前,許多善于解決“大事”的以聰明自居的人往往也會手足無措、目瞪口呆呢。
魯中石編著 ·百科知識 ·25萬字
1分鐘為什么有60秒?兩千多年前的人如何測量地球的周長?計算機與程序員的真正鼻祖分別是誰?猴子多了就能寫出莎士比亞嗎?一只蝴蝶如何引發龍卷風?……本書從科學史的角度,依照時間順序介紹了有史以來具有突破性的50個重大數學發現。這些發現不僅是數學這門學科的飛躍,也影響著人類生活和世界科技的發展:從遠古人類在骨頭上留下的計數刻痕,到只需按下按鈕就能自行運算的機器,現代社會的幾乎每一個進程和模式都以數學為核心。在這些問題的發現、探索和解決中,數學的純粹和邏輯之美盡數體現。不論你感興趣的是算術、幾何、統計、邏輯學還是計算機科學,這本書都能讓你找到許多有趣且深具啟發性的解答。翻開這本書,你就能進入這個用頭腦構建出的世界,感受數學家們的奇思妙想。
(英)亞當·哈特-戴維斯 ·數理化 ·8.6萬字
億萬年來,大自然中種類繁多的植物和動物經過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態和功能,這些多樣性中包含了大量可以幫助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于是,懂得觀察的工程師、建筑師和科學家就向慷慨的大自然學習那些簡單而有效的想法,進而發展出了仿生學……本書以精彩案例講述植物和動物如何啟發了發明家、工程師、建筑師、科學家,也講述了仿生學如何成為現代科學研究中最有前景的學科之一。在每一個對頁里,左頁介紹一種植物或動物啟發一種或多種仿生發明的故事,另有多個小模塊,向我們展示了這種植物或動物的物種信息;右頁則是該植物或動物的標本照片,以及由插畫師蒂特瓦內(Titwane)繪制的發明原理圖。
(法)瑪特·富尼耶 ·百科知識 ·9.5萬字
本書帶領讀者走進香料植物的世界,探究風靡世界的63種常見香料植物的“前世今生”,不但介紹了這些植物的形態特征、種植分布、芳香特點、物種傳播以及相關的歷史文化故事,而且詳盡地介紹了它們在各地美食中的獨特應用。本書為每一種香料植物都繪制了美輪美奐的“肖像”畫。這些植物科學畫色彩斑斕、造型優美,既寫實,又富于藝術美感,且采用了彩色與黑白對比的表現形式,有利于讀者理解植物科學繪畫的過程與表現力。為了讓讀者更直觀地看到香料植物在美食中的應用,書中還配有相應的菜品照片。這些出色的美食寫真一定能為讀者的香料植物之旅增添趣味。本書圖文并茂,是融科學、藝術、美食之優勢為一體的博物類普及讀物,由北京大學教授劉華杰、世界御廚協會創始人吉爾·布拉卡爾、著名文化學者王魯湘及《環球美味》出版人徐正綱作序推薦。
徐龍撰文 孫英寶繪圖 ·生物世界 ·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