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第一次將骨科的營養知識編纂成書。全書為中西醫結合形式,既從現代醫學角度講明白了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人體體格測量、常見生物樣品的收集和保存、住院患者的一般營養,每一章又專門講解了骨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骨健康的標志及檢測手段、各種骨科疾病樣本的收集和保存、骨科患者營養狀況的評價及改善等。既強調了整體營養的需求,又突出了骨科營養的必要性。
李無陰 謝艷主編 ·醫藥教材 ·28.5萬字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近年來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同時我國《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中明確提出推動“互聯網+”中醫醫療的模式,也已開始布局人工智能在中醫藥中的各項應用。本教材為首次編撰的對中醫藥診療過程中產生的相關信息進行人工智能處理分析的專業教材,也是作為“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基礎課“中醫信息與人工智能”的配套教材。目前已有開設本專業的院校18所,聯合其他院校編寫,均會優先選用。本教材為多學科交叉教材,主要突出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中醫藥特色,面向智能醫學工程本科生學習。教材主要聚焦中醫信息問題中的三個組成部分,即中醫診斷信息、中醫治療信息、中醫健康信息。
唐文超主編 ·醫藥教材 ·20.7萬字
由萬進軍編寫的《人體正常功能》共分十二章,每章前都有學習目標和情境案例,每章末尾都有案例解析和思考題。能夠使學生將知識的學習與臨床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在臨床工作中面對各種不同病人時,獨立有效地進行分析思考,有效進行健康教育。同時,為了滿足學生能全面、系統地學習人體各項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本教材也適當地引入了一些新知識和新觀念,以供學習參考。
謝義群 黃先平 ·基礎醫學 ·22.5萬字
《常見疼痛綜合征》編寫的初衷是為了幫助醫生跨越常見診斷框架的束縛。在某種程度而言,第一版《常見疼痛綜合征》是一本針對疼痛管理的專業書籍,是當代疼痛管理領域第一本側重于疼痛診斷而非治療的教科書。實際上,我和Elsevier的編者們都嚴重質疑:那些只會患者打針吃藥的醫師是否真正將疼痛診斷作為這個專業的側重點。但我們打消了這樣的質疑,因為《常見疼痛綜合征》和《少見疼痛綜合征》均在疼痛相關暢銷書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新增加的十八個章節。全新的彩色繪圖方案,強調解剖與實際疼痛綜合征的關系。增添了大量體格檢查圖和說明,使醫師更容易掌握疼痛診斷方法。增添了更多的影像學圖,包括許多新的超聲影像圖,它們在疼痛診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美)史蒂文·沃爾德曼 ·臨床理論 ·24.5萬字
2020年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將進行大的調整,借此契機,我們計劃重新出版與該套叢書類似的一本通類產品《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關全攻略系列叢書》本書主要針對第一階段復習使用,主要內容為:備考攻略+核心考點精解+真題演練,力求為廣大考生提供一本集學習、記憶、練習于一體的參考書。書中設置【本章備考攻略】【核心考點解析】【高頻考點】【考點串聯·縱橫比較】【真(例)題演練】等項目,突出實用性。根據每一科的特點,按照要點進行考試內容的精煉分析,強化重點知識,并進行分級,用*加以表示,對考生必須掌握和注意的重要知識點使用黑體和下劃線標出,并在講解的基礎上,對一些易混淆知識點進行比較,歸納成表格或示意圖,最后精選真題或仿真題實戰練習,幫考生強化記憶。
徐雅 李衛紅主編 ·醫藥考試 ·42.2萬字
本書是配合即將正式啟動和全面展開的呼吸危重癥學科專科醫師培訓打造系列出版物的第一本,計劃在9月呼吸支持大會上使用。定位在學習型案頭書,涵蓋呼吸支持技術完整的呼吸生理與呼吸危重癥臨床理論與實踐體系,突出臨床問題的分析。
王辰 陳榮昌主編 ·內科學 ·35萬字
主要內容特點如下:1.定位清晰、準確目前圖書市場上關于合理用藥的圖書甚多,涉及不同層級、不同形式,本套叢書不同于既往出版的各類圖書,清晰準確的將讀者定位在基層醫務工作者,結合基層醫生、藥師、護士在臨床工作中面臨的各種用藥問題、需要提升的用藥能力而系統編撰。2.內容簡明、實用本套叢書關注臨床上用藥問題較多的大類藥物,從臨床實際出發,結合我國各類疾病治療指南,重點突出在藥物應用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包括作用特點、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特別警示等。側重對同類藥物進行總結,對不同藥物進行比較。3.形式新穎、生動該套叢書的編寫形式,力求新穎。問題導入,以例釋理。以臨床中經常遇到的用藥問題作為切入點,以權威媒體報道或親身經歷的典型用藥案例闡釋內容。案例可以是合理用藥方面的,也可以是非合理用藥的,可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藥物的合理應用進行闡述。4.展示傳統+現代本套叢書的編寫是在“互聯網+”的形勢下進行的,將充分發揮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的優勢,在紙質圖書出版的同時融入富媒體資源,例如,將書中所列問題的答案以二維碼形式印在相應位置。為便于培訓和交流,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基層學組的專業公眾號也會印在封面上,與讀者進行互動,搭建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作為該套書的拓展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
張美祥 陳文平主編 ·藥學 ·24.9萬字
通過患者癥狀和疼痛部位的解剖以及關鍵的影像學技術如MRI、CT介入、X線,介紹了100多個罕見的疼痛綜合征的病理生理及診斷和鑒別診斷;能迅速提高醫生的診斷技能。有助于國內疼痛、神經外科、骨科、康復科從業人員提升診斷能力。
(美)史蒂文·沃爾德曼 ·臨床理論 ·22.4萬字
本書收錄150味常用中藥的現代加工炮制方法,同時從中醫古籍中收集整理了歷代的炮制方法,厘清中藥飲片炮制加工脈絡,呈現中藥歷代加工炮制的特點,尤其是整理出現代不常用或者未用的一些加工方法,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支撐。
王洪云 李智輝主編 ·中醫 ·32.9萬字
本書分為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分為三章。第一章為緒論,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的基本概念、意義及目的,以及追溯中醫臨床安全用藥的源流,介紹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有關法規,歸納中藥的安全性與中醫臨床合理用藥的基本要素等。第二章從藥物因素、醫學(用藥)因素、機體和環境因素,以及藥后調攝等方面闡述了與中醫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的相關因素。第三章從中藥作用的基本原理、有毒中藥的安全合理用藥、各系統病證的用藥特點,以及中藥藥膳、特殊人群、病證用藥禁忌、正確書寫處方等方面闡述中醫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劉良主編 ·中醫 ·41.8萬字
本書收集了蔣景文教授近5年診治的神經科疑難病例42例,詳細記錄了每例患者的癥狀、體征、輔助檢查,在診治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蔣教授的分析和診斷,以及治療后的預后情況和隨訪過程。在每例病例后概述與該病相關的最新進展,以利于臨床醫師進一步提高認識。本書有別于其他病例分析書籍的特色是在疾病診治的不同階段,都分別進行來分析和點評,這種有針對性的點評會對臨床醫師診斷水平的提高更有幫助,具有很強的臨床實用性。附贈上版46例神經科疑難病例診治詳解。
劉銀紅 ·臨床理論 ·22萬字
該教材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特色,力求做到觀念新、定位準,利用“互聯網+教育”的思路和技術,注重質量意識、精品意識,教材內容結構設計突出規范化、標準化特質,注重數字化融合創新,配套多種數字化素材。在表現形式上,我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傳統紙質教材與數字資源有機結合,在紙質教材上印制二維碼,讀者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PPT、視頻、動畫、習題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便捷性、自主性、開放性,拓展資源豐富了教材內容向前沿領域的延伸。
秦淑英 趙淑艷主編 ·醫藥教材 ·37.8萬字
本書匯集了作者數十年中醫臨床上適用過的從古到今名醫名家的重要方劑,涉及12方面272類常見病癥,追求實用有效,從醫者容易掌握,既有繼承守正,又有發展創新。本書所選每個方劑都注明出處,編者結合自己五十多年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對每一方劑做出公正簡明的評價,文筆精煉,言簡意賅,沒有虛構和渲染,對廣大臨床中醫師和中醫院校師生均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和學術研究價值,其內容必然會吸引廣大中青年中醫工作者的愛好和閱讀,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余元泰編著 ·中醫 ·21.4萬字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最后成功四套勝卷叢書”由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知名培訓專家編寫,全書包括四套全真模擬試卷和全部試題答案解析。本書根據最新版大綱和大綱細則的要求和考試重點,模擬考試時試卷的真正形式,結合筆者多年執業醫師考試輔導經驗編寫而成。試卷緊扣命題規范,針對重要知識點,多考點、多角度命題,從而最大限度地命中真正試題,使考生能夠提早模擬感受考試氛圍,把握最新考情,從容應對最后考試。本書內容精當,重點突出,適合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人員使用。本次按照2020版最新大綱和2022版官方教材進行全面修訂。
田磊主編 ·醫藥考試 ·33.7萬字
中華鉤活術經過12年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在理論、針具、操作手法、感控、方案、路徑、治療等方面有了巨大的進展,對35年的中華鉤活術“傳承創新”內容進行總結,提煉精華,編著中華鉤活術系列叢書修訂版。此書稿為全國鉤活術執行人操作鉤活術治療頸胸椎退變性及軟組織疾病提供了參考,為中醫執業醫師治療頸椎病及胸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據鉤活術不斷進步創新的現狀和鉤活術執行人不斷增加的趨勢,書稿在內容上會有所增補,需求量會有所逐漸增加,再版的可能性非常大。
魏玉鎖 ·中醫 ·22.7萬字
本手冊是在醫院評審評價的標準下形成的一系列有關疾病預防、疾病一般知識、疾病用藥、疾病營養、疾病康復等方面的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識信息。內容共收錄三百多種疾病信息,具有專業性強、科學性強、信息準確等特點,經過仔細認真的循證過程,是一本可借鑒方便使用的很好的臨床工具書,也是患者家庭健康指導的很好的信息來源。手冊共分為內科學疾病健康教育、外科學疾病健康教育、婦產兒科疾病健康教育等分冊,對每一種疾病都有比較詳細的發生發展過程的介紹及康復的健康指導。
左偉 趙麗麗 ·基礎醫學 ·22.9萬字
本書按照第三輪研究生教材《神經內科學》的理論框架,遴選臨床典型病例,每一病例按照病例資料、病例分析、診療經過、討論與展望進行撰寫,并針對疾病特點,設置富有啟迪性、引導性的問題引導讀者思考。介紹相關指南、診療流程、規范及發病機制。按照疾病診療過程,介紹疾病分期、分階段檢查、診斷與治療的要點,并提出該疾病診治難點、面臨問題與未來研究方向。通過將臨床典型病例和診治過程的融合,引導讀者形成嚴謹的臨床思維,能夠發現診療過程中的問題,啟迪對臨床問題的思考和研究方向的探索。
徐運 陳曉春主編 ·內科學 ·44.2萬字
在高等中醫藥院校系統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正式提出并開展以來,已經走過了四十年關輝歷程。各校結合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取得了喜人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文化建設發展,增強了文化自信,增進了對中醫藥學博大精深的理解,推動了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但從目前的研究現狀看,偏于實踐操作,疏于理論總結。系統總結、梳理和升華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藥文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學術著作還較少。本著作結合學校實際,以校本中醫藥文化建設為基礎,放眼全國中醫院校,對當前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藥文化建設進行系統梳理和理論提煉,為在新時代下更好地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作一些理論總結和經驗梳理。
郭宏偉主編 ·中醫 ·23萬字
對于針灸學而言,民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代。傳統的知識不斷被質疑與解構,新的知識體系又沒有完成構建,保守主義的針灸師與頗具新思維的中醫醫家之間既有學術共同體內部的共享利益,同時又有學術觀點與新舊之爭。日本明治時期經歷了針灸近代化歷程,民國時期日本針灸醫籍的譯入,也影響了中國針灸的理論與實踐。本書是關于民國時期針灸問題的學術論文集,分為民國針灸文獻、民國針灸醫家、民國針灸教育與傳播、民國針灸學術變革4個部分。
張樹劍主編 ·中醫 ·22.2萬字
下卷為現代部分,共分為10章,1—5章以時間為經,從新中國成立后中醫教育初創階段、“文革”時期中醫教育的曲折發展、改革開放后中醫教育的恢復發展、新世紀后中醫教育的跨越發展、新時代以來中醫教育的內涵式發展等方面,以區間內發生的與中醫教育相關的重大政策、突出事件為緯,全面梳理現代中醫教育艱難曲折、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展示其歷史全貌,挖掘其內在規律。6—9章以專題的方式,系統、深入地展現中醫教育具有特殊性或獨特性的內容。
程海波主編 ·中醫 ·3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