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CCTV《朗讀者》第二季同名系列圖書中的三冊集合版,由節目制片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主編。本書依托十二期節目分為三本,每本涵蓋四章內容,每章內有札記、朗讀亭、朗讀者小傳、訪談、讀本等板塊,配上節目劇照和人物精修圖。部分篇目由于版權原因,暫未收錄在本書中。
董卿主編 ·現當代隨筆 ·35萬字
《雙城記》是十九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以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為創作背景,將“雙城”巴黎和倫敦兩個城市連結起來,圍繞莫奈特醫生一家的遭遇,用細膩的筆觸把冤獄、愛情與復仇三個彼此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故事巧妙交織在一起。小說描寫了貴族如何敗壞、如何殘害百姓,人民心中積壓對貴族的刻骨仇恨,導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國大革命,本書的主要思想是為了愛而自我犧牲。這部小說深刻影響了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一百多年來在全世界一直盛行不衰,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
(英)查理斯·狄更斯 ·外國隨筆 ·27.3萬字
所有的美好成長,都從冒險開始……三月里的一個清晨,不愛學習、調皮搗蛋的少年尼爾斯,因捉弄一個小土地神而變成了拇指頭般的小人兒。一群大雁剛好經過,他家的大白鵝意外帶著尼爾斯飛上了天空。小尼爾斯跟隨雁群,開啟了跨越千山萬水的冒險之旅。這部世界兒童文學史上家喻戶曉的少年冒險成長小說,已被譯成5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112年,作為一部充滿想象力、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傳世巨著,被譽為“過去、現在和將來,大人小孩都喜愛的永恒經典”。
(瑞典)塞爾瑪·拉格洛夫 ·外國隨筆 ·38.2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多年積累和訪談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憶當年采訪和幕后花絮的“題記”,所寫都是讀者較為熟悉的現當代文壇“名角”:俞平伯、沈從文、老舍、丁玲、趙樹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嚴文井等。根據當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檔案、會議紀錄和口述史料,真實地再現了1949年后中國文壇的真實面目,以及眾多作家在大環境發生轉變時痛苦的心路歷程。這些強大而可畏的真實紀錄,使那些塵封的如煙往事得以鮮活呈現,從而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陰晴圓缺和風云變幻。
陳徒手 ·紀實文學 ·30.7萬字
《寂靜的孩子》是作家袁凌歷時四年走訪、探察、記錄、沉淀,全新寫就的一部非虛構作品。在這部作品中,袁凌將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關注當下中國城鄉兒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們的生存條件、日常勞作和精神狀態,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最終完成了這一份關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記錄。留守、隨遷、失學、單親、孤兒、大病……兒童在困頓與匱乏的境遇中艱難掙扎,卻又頑強成長。兒童的生命本應該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樂,但這些孩子的聲音卻受制于階級、地緣、身份的壁壘而無法被傳達。《寂靜的孩子》就是關于這樣一批兒童生存境況的詳實記錄。打破壁壘,克服距離,在我們的世界里,他們的聲音不應如此安靜。
袁凌 ·紀實文學 ·23.6萬字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典型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
吳敬梓 ·現當代隨筆 ·33.1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家、紅學家劉心武,集40年研究之大成,全新視角賞鑒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雙璧——《紅樓夢》《金瓶梅》。92大主題對比精講,360度全景展現,串聯起200年文學時空。勾連兩部奇書之間的千絲萬縷,揭秘其中的細節與真相、繼承與關聯。初心品鑒,合璧生輝,以嚴密考證探幽發微,以通透見解映照現實。這既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重新審視,也是思考上的一次創新體驗。引領讀者從名著中讀懂社會、讀懂人性、讀懂自己。
劉心武 ·文學評論 ·31.5萬字
賈平凹的散文創作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他的散文扎根生活,貼近現實,語言親切鮮活,內容豐富多姿,既有對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的刻骨觀察,也有個人內在的心靈探索,以及社會人生的感悟和哲思,具有濃郁的地域化色彩,和辨識度極高的獨特風格,在新時期散文創作園地中獨樹一幟,深受讀者喜愛。本書精選賈平凹散文80篇,包括作者的早期名篇《丑石》《靜墟村記》《讀書示小妹生日書》等,以及懷念師友親人的《哭三毛》《祭父》《孫犁論》等,更有描寫西北生活的佳作《商州又錄》《通渭人家》等,以及感悟人生的《說生病》《說舍得》《五十大話》《友誼》等,可以涵蓋作者散文創作全貌,同時配以插圖15幅,圖文并茂,給讀者新的閱讀體驗。
賈平凹 ·名家作品 ·21.2萬字
《呼嘯山莊》(1847)被評論為以散文寫成的詩作,主要講述兩位男女主人公凱瑟琳和希思克利夫之間舍生忘死的愛情故事。作者以散文詩的筆觸描繪,以風景畫為背景襯托,并用奇幻的夢境渲染了兩人的愛戀之情,使這部小說極具藝術特色。
(英)艾米莉·勃朗特 ·現當代隨筆 ·24.2萬字
本書是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的回憶實錄,圍繞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描寫了一個西方人視角下的近代中國。全書以時間為軸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大清王朝的垂死掙扎(1898——1912);帝制的終結(1912——1924);從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到去往奉天之前的生活(1924——1931)。在這本書中,莊士敦不僅描寫了末代皇帝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的生活,也展現了晚清到民國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從百日維新義到義和團運動、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等等。
(英)莊士敦 ·紀實文學 ·24.8萬字
《喻世明言》中故事產生的時代,包括宋、元、明三代,其中多數為宋元舊作話本,例如“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少數為明朝擬話本,例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另外有些是明人對宋元舊作的改編加工,例如“新橋市韓五賣春情”、“鬧陰司司馬貌斷獄”等。由于產生年代不同,因此在內容、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但因為屬于同一個小說發展系統,其題材也和城市生活聯系密切,所以各篇之間還有很多共通之處。《喻世明言》還收錄和改編了一些歷史傳奇故事,例如“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此外,《喻世明言》各篇小說多取材于現實生活,主題涵蓋愛情、婚姻、朋友情義等,展現了當其時的社會百態。
(明)馮夢龍 ·現當代隨筆 ·36.2萬字
《警世通言》內容豐富,有反映市民生活的《崔待詔生死冤家》,反映婦女生活的《小夫人金錢贈年少》、《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及反映愛情生活的《樂小舍生覓偶》等作品。
馮夢龍編 ·現當代隨筆 ·37.9萬字
《詩經》兩千多年來,這些富于生活氣息的詩句,向我們說著日常的歡喜和憂傷。本版《詩經誦讀本》回歸"詩"之本質,是一部可誦、可賞、易解的唯美古詩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注音版無障礙閱讀。古人云"無詩不言",本版采用大字注音排版,幫助孩子通暢誦讀整部《詩經》。二、嚴謹準確的疑難注解,讓孩子無障礙理解全文。對于較難或是易理解錯誤的字詞進行注解,不僅讓孩子自己讀懂國學,還能加深對國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三、圖文并茂,版式活潑靈動。本書大字注音的同時配有相應情節的插畫,提高孩子自主閱讀能力。讓孩子輕松愉悅地享受閱讀過程,汲取知識。
中華書局經典教育研究中心 ·古詩詞 ·22.1萬字
《躬篤集》一書,取意躬行求真,篤志明理,是陳一丹先生八年來,對自己在教育領域內實踐和思考的回顧和總結。本書共分躬行篇與篤志篇兩篇,其中躬行篇分別為軼事、共事、紀事三個部分,記錄了陳一丹先生這些年公益行中的花絮、歲月中拾遺,與陳一丹先生一起工作過的三位校長的紀實文章,盤點過去八年跑的行程和做的建設。篤志篇,包括洞觀、論道、擷英三個部分,呈現了其思考的脈絡,與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赫克曼關于教育的三場對談,擷英精選八篇陳一丹先生在公開場合發表的與教育相關的講話稿,主題包括教育的創新、使命、國際化以及如何應對未來挑戰等內容。本書附贈陳一丹詩集《拙五十》。
陳一丹 ·文集 ·21.1萬字
《我的皮村兄妹》是目前國內面對具備勞動者和文學創作者雙重身份的基層打工者的人生故事,展開全景式描繪的非虛構作品。如果說《我在北京送快遞》和《我的母親做保潔》是對某一類勞動者的精神世界展開書寫,那么《我的皮村兄妹》則是對當下勞動者文學、新打工文學的一次整體性書寫。作者袁凌是目前中國非虛構文學領軍人物,亦是皮村文學之家的創始人之一。他用七年時間,多次進入皮村生活,在深度了解十多位工友從務工到成為文學創作者的命運轉折過程后,完成本書。
袁凌 ·紀實文學 ·23萬字
本書以詩人活動時間的先后為順序,集合了唐代詩歌的精華。本書除了唐詩原作之外,還設置了以下幾個相關輔助性欄目:“作者簡介”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風格,使讀者對作者有一個大體了解;“注釋”部分除對難懂的詞語進行注釋外,還對詩中的典故進行了詳解;“譯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讀者能直接了解原詩的語言風格;“詩的格律”介紹格律詩的字數、句數、對仗、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律;“詩的品賞知識”介紹唐詩的體式及唐詩中常用的手法等;“賞析”部分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和意圖、詩歌的意境和寫作特點,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及作品的意義。同時,書中與文字相契合的數百幅精美插圖,營造出了一個彩色的、立體的、具有藝術魅力的閱讀空間,以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閱讀體驗。你需要做的只是跟隨本書走入古典詩歌美麗清新的世界,感受至美意境,體驗詩情人生。
蘅塘退士 ·古詩詞 ·31.9萬字
研究《西游記》思想論證人物剖析多,神魔小說特有風情涉及少;長篇宏論多,點晴短制少。如何引導現代讀者特別青少年欣賞《西游記》,《西游記風情譚》以“最神魔小說”定位,細處入手,以靈動簡約的散文筆法,賞玩《西游記》絕代風騷。條分縷析,細微之處見精神,以小說情節發展為線索,探討《西游記》如何成為古代神魔小說迷人風情的集大成者。
馬瑞芳 ·文學評論 ·22.8萬字
這是一部以政治人物為主的散文集。全書以人物為線,勾勒出近百年中國社會進步的脈絡,生動展現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的形象。本書多寫大事、大情和大理,取材廣泛,立意高遠,意境宏闊。既評議了一些古往今來的偉大人物,如林則徐、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鄧小平、張聞天,并從他們為人所熟悉的事件中闡述出更多的新鮮而深刻的道理,令讀者耳目一新;也有大量篇目是在為勞動者作傳、為無名者立名,如喊冤到底的桑氏老人、在一盤土炕上教書幾十年的賈老師等。書中收錄的散文,有的是舊作,如《大無大有周恩來》《覓渡,覓渡,渡何處》,考慮其已有的社會影響力和歷史的完整性,仍然保留;另外又收錄了一些新作,如《永遠的覓渡》《周恩來的道德定律》《享受豈能是頭銜》等。
梁衡 ·現當代隨筆 ·21.2萬字
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用性、可讀性、文采性兼具的書。全書采取朝代沿革和詩詞意象相結合的編排方式,擷取中國歷史朗朗上口、傳播價值的幾百首詩詞曲辭匯于一書,既有大意詮釋,又有拓展賞析。是一本介紹詩詞文化的知識寶典,一本了解歷史的心靈讀本,更是一次徜徉古今對話先人的詩意漫游。近幾年興起的國學熱讓古典文化一步步走近普通民眾的視野。古詩詞作為古典文化中雋永、經典的部分,是每個國人都應該掌握的精神財富。本書共選錄歷膾炙人口、流傳久的古詩詞近300篇,在既有的注釋、翻譯的基礎上添加了以詩化的語言為主的優美賞析,更增添了拓展環節,關聯一些意境相似的詩歌作品,以使讀者進一步加深對選錄詩詞的理解。
程曉南 ·古詩詞 ·20.6萬字
本書力圖通過科學的體例、經典的故事、新穎的版式,以及豐富多彩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引領讀者步入神話的殿堂,領略中外神話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性情,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審美標準、人生品位,為自己的人生營造一方純凈的圣土。本書遴選了世界上流傳廣、影響大、富于代表性的數百個經典神話,按照歐、亞、非、美、大洋洲五大區域進行編排,分別介紹其所屬地區的國家和民族的神話故事,同時輔以近300幅與文字內容相契合的精美圖片,繪制出一幅波瀾壯闊的藝術畫卷。
余祖政等 ·民間文學 ·3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