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琵琶自學一月通》將琵琶基礎學習從第一天拿起琵琶開始彈空弦音,到左手右手的不同指法開始入手,經過各種指法的循序漸進地學習,加上每一天有針對性的練習曲和樂曲彈奏,讓讀者能夠在十天內完成三個把位的彈奏。在中級階段完成換把位和右手的常用指法學習,達到可以演奏一些傳統樂曲的部分樂段,在后十天趨向于常用調式的音階及樂曲彈奏,從而實現可以完整彈奏一首傳統樂曲的能力。語言簡單明了,曲目的選擇有針對性,能夠讓自學讀者每天的訓練都有進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張云俏編著 ·音樂 ·9297字
本書是為鋼琴愛好者量身打造的流行音樂鋼琴改編曲譜集,作者在優美動聽的原曲基礎上進行鋼琴改編,并用簡譜進行記譜,更適合識譜能力較弱或不識五線譜的初學者彈奏。本書包含38首樂曲的簡譜鋼琴曲譜,每首樂曲選用了比較適合初學者彈奏的C大調進行改編,左手的伴奏也是比較簡單的分解和弦或半分解和弦模式,每一首都值得細細品味和練習,書中的歌曲也可以作為表演曲目演奏。本書適合鋼琴愛好者學習、演奏,也適合音樂培訓學校作為練習教材使用。
陳飛編著 ·音樂 ·1064字
《鼓手訓練營——648句實戰教程》是一本鼓手必備的練習寶典。涵蓋了爵士鼓、小軍鼓等各類鼓樂學習過程中初級、中級至高級必須掌握和練習的各類節奏型單句648條。通過這些短小、精煉的短句練習,可以迅速吸收打擊樂中的常用節奏型。俗話說得好,我們要“舉一反三”,學生在熟悉和掌握了這些最基本的鼓譜節奏型后,就能夠根據自己所喜所長,編配各類節奏型,正所謂參悟了打擊樂精華之思想、方法和技巧。擁有這些通往鼓手捷徑的“素材庫”吧,讓你在在實戰中訓練升華,揮灑出屬于自己的燦爛天空!
張爨轠 ·音樂 ·4萬字
《崔炳元音樂作品集(套裝版共4冊)》包括歌劇《貂蟬》管弦樂總譜、歌劇《貂蟬》鋼琴伴奏譜、詠誦交響套曲《唐詩之路》總譜、交響組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總譜及第一管弦樂組曲《內蒙古民歌六首》總譜,共4本。其中歌劇《貂蟬》(總譜及鋼琴縮譜)為委約創作,作品版權為甘肅省歌劇院,著作人:崔炳元。該作品的其他主創人士包括編劇:黃維若、李天圣,藝術總監:彭德明。詠誦交響套曲《唐詩之路》總譜為委約創作,作品由浙江交響樂團與中共浙江省新昌縣委宣傳部共同出品。新昌縣委宣傳部在作品創作采風,新昌首演,北京、西安巡演中給予了支持和資助。該作品的主創人員還有藝術顧問:竺岳兵,創意、文學腳本創作:陳西泠。
崔炳元 ·音樂 ·1385字
《兒童歌曲器樂演奏啟蒙》是一套適于樂器初學者使用的簡易曲集,包含二胡、古箏、琵琶、揚琴、竹笛、鋼琴、貝司、吉他、尤克里里、薩克斯管、架子鼓共11冊,各分冊曲目以孩子們熟悉的約60首兒童歌曲編配而成,以演奏技巧的由簡到難排序。各分冊力爭首選用同一批曲目,使各分冊既相對獨立,又彼此關聯。這套書優首選的亮點在于,每首曲目均配有兩個版本的音響:一個是供演出使用的高清伴奏版;另一個是供練習使用的弱聲范唱版,隱隱的人聲在起到提示歌曲旋律作用的同時,又不會干擾跟隨伴奏練習。
尤靜波主編 ·音樂 ·2310字
《中老年電子琴基礎教程》是在研究了市面上眾多的電子琴教材之后總結各教材的優缺點,完善豐富,編寫的更適合中老年培訓自學的一本教材。教材中的幾大亮點:一是注重實踐練習。讓中老年人能夠在翻開書的第一時間彈奏樂曲,省去不必要的文字理論閱讀實踐。與彈奏相關的理論知識以“音樂小貼士”的方式在樂曲中進行講解;二是圖解重難點。以圖解的方式附重難點于書中,圖片更能夠直觀的看出所要彈奏的音位于電子琴鍵盤的所在位置,讓中老年人更直觀更便捷的上手演奏;三是視頻教學講解。每一章的標題處附有視頻教學二維碼,中老年讀者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可以觀看本章節教學視頻,更精準的為中老年朋友服務;四是樂曲選擇更豐富,涉及更廣。教材附有100首中老年喜愛的樂曲;五是詳細的自動伴奏講解。電子琴最大的亮點是其擁有豐富的音色資源以及超強的自動伴奏功能;六是簡譜五線譜對照。兩種常用的樂譜對照使用,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不同需求的中老年朋友。
臧翔翔編著 ·音樂 ·2.1萬字
本書匯集了60首中國古典舞課堂集訓的鋼琴伴奏曲,均為原創,適用于各大、中專藝術院校中國古典舞課堂教學。
劉桐杉 ·音樂 ·3254字
本書在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大框架下,將極易混淆的兩種音樂風格(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風格和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風格)進行系統、細致、嚴謹的分析和比較。全書以具體作品為例,通過專業性讀譜、和聲曲式分析,完成對作品的認識與理解;對同一體裁的作品,分析出兩位作曲家在創作元素、手法和演奏處理方面的異同,形成對兩位作曲家創作風格方面的認識和辨析;對不同體裁的代表性作品,進行個案分析,加深對該作曲家的藝術特性的認識和辨析;列出參考的音頻資料,使讀者更加直觀的理解音樂演奏方面的特殊要求。
王迦勒 ·音樂 ·15.3萬字
歌詞,是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寫好歌詞,就必須先要掌握歌詞寫作的理論基礎。本書是專門為音樂創作者想要進行歌詞寫作而定制的理論教程,書中所講解的理論規則,是進行歌詞寫作的前提,有了理論基礎,再進行不斷地實踐和練習,才能夠實現自己創作的夢想。本書包含九個章節,第一章是歌詞的基本介紹,包括歌詞的意義、歌詞寫作要求等;第二至七章是具體的歌詞寫作的理論規則,包括歌詞的題材及風格、歌詞的韻律、歌詞的句式結構、歌詞的段落結構、歌詞的常用修辭方法、歌詞的節奏;第八章單獨講解了古風與中國風歌詞的寫作方法;第九章是對歌詞寫作要點的提煉。本書中大量列舉了各個時期的優秀歌詞素材,大家先進行理論的學習,再參照給出的歌詞實例,進一步消化和吸收理論知識,最后再進行自我創作,提高自己的歌詞寫作功底。本書適合音樂創作者閱讀,也適合作為音樂培訓學校的教材使用。
陳飛 黃乂世 ·音樂 ·6.9萬字
本書旨在全方位介紹復州大嗩吶和雙管的淵源與發展、樂器的構造與制作、樂曲的演奏與技巧,以及有關的曲目資料,讓大家全面、立體地了解這兩樣樂器,也為業內人士和音樂愛好者提供交流、探討與借鑒的資料。本書出版也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民間鼓樂藝術,進一步促進民族吹管樂的不斷發展,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宋喜平編著 ·音樂 ·2.9萬字
林華,作曲家、音樂理論家。現任中國音樂心理學學會副會長。本書為藝術欣賞讀物,兼具可讀性與學術性。作者以散文的方式為大眾引薦音樂理論、樂曲內涵和藝術規律。全書分為五個部分:神圣的鐘聲、心中的草地、聞香識酒瓶、雪山考察團、創造者的微笑。
林華 ·音樂 ·18.6萬字
作者簡介:里夏德·瓦格納,浪漫主義時期德國作曲家、指揮家。理查德·瓦格納是歐洲浪漫主義音樂達到高潮和衰落時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繼貝多芬、韋伯以后,德國歌劇舞臺上的重要人物。《論指揮》一書是瓦格納論著的集大成之作,詳細闡述了他關于指揮和音樂作品詮釋的理論。本書也是指揮藝術的最早的經典著作之一,他的觀點和指揮風格影響了眾多同輩與后輩指揮家,在指揮藝術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此前從未有這樣一位音樂大家在紙上寫下如此富有洞察力、飽含深意、啟迪心靈的基本原理來指導上臺表演的音樂家。徐志廉教授的譯本是根據紐約DoverPublications在1989年出版的英文版翻譯而成,此版本是倫敦1887年版本的再版。相信它的面世將為國內的指揮藝術的研究提供一份非常有價值的重要文獻。
(德)理夏德·瓦格納 ·音樂 ·5.7萬字
本書隸屬于張建一主編的“全國高等院校美聲系列教材”,同系列的教材還有《法語藝術歌曲集1》《法語藝術歌曲集2》《意大利語歌曲集》《俄語藝術歌曲集》《德語藝術歌曲集》《拉丁語歌曲集》《花腔女高音歌劇詠嘆調精選》等。本書挑選了來自法國、俄國的歐洲浪漫派時期的五位作曲家的25首聲樂作品。所有曲目不但對歌曲進行逐字、逐句翻譯,同時還附有歌曲的創作背景、演唱提示等,以供從事藝術歌曲研究、演唱的讀者使用。
張建一主編 ·音樂 ·1.6萬字
本套書系精選辛豐年先生曾經出版并具有廣泛影響力的8本音樂文集,經重新編輯排版,再次出版,包括:《樂迷閑話》《如是我聞》《音樂筆記》等。辛豐年的音樂隨筆在國內樂迷和書迷中享有很大的名氣,受到諸多名家喜愛與推薦。辛豐年先生的隨筆深入淺出,即適合深度的古典樂迷閱讀,也適合入門級的讀者。
辛豐年著 嚴峰編 ·音樂 ·10.2萬字
王雅婕,青年學者,現任上海開放大學音樂學科負責人。主要研究領域為東方音樂、中國音樂史。本書是系列叢書“絲綢之路上的音樂史研究”中的一本,以絲綢之路的前端——西亞音樂的歷史與發展為研究視角,對該地區的樂器、樂律、樂人、樂書等進行了系統研究。眾所周知,西亞音樂跨越古今、國界,創建出了豐富的世界性、多樣化的音樂文化種類,它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音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項目填補了該領域的學術空白,對東方音樂的歷史構成具有重要意義。
王雅婕 ·音樂 ·14.7萬字
辛豐年著 嚴峰編 ·音樂 ·12.2萬字
辛豐年著 嚴峰編 ·音樂 ·9.9萬字
辛豐年著 嚴峰編 ·音樂 ·19.1萬字
計曉華,沈陽音樂學院音樂舞蹈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革命根據地音樂史、東北近現代音樂史等專業研究領域。該書是關于中國共產黨1938年在延安創辦的第一所高等藝術院校——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歷史的研究。80年來,魯藝匯聚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文學藝術人才,創作了《延安頌》《黃河大合唱》《白毛女》等大量膾炙人口、凝聚人心、弘揚革命精神的作品,作為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奠基者,魯藝的辦學宗旨、人才培養模式、音樂創作是中華民族在特定歷史時期積累下的智慧寶庫,代表了中國藝術創作的最高成就。全書通過對延安時期藝術理論的實踐進行深刻闡釋,重視資料文獻研究和原典實證分析,并作細致、扎實、深入的研究,對其在藝術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概要性的呈現。展示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革命文藝家戰斗生活的歷程,他們用文藝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使魯藝優秀藝術文化和革命歷史更好地服務于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這是延安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與傳承,希望可以為當下中國音樂歷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經驗、資源、思路和啟迪。
計曉華 ·音樂 ·18.2萬字
張曉東,音樂學博士,彈撥樂演奏家,現任上海大學音樂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漢唐音樂歷史、彈撥類樂器演奏和理論研究,并關注民族音樂的傳統與當代發展。著有《開源·溯流·繁衍:漢唐時期彈撥類樂器的歷史與流變述論》《海上生民樂:上海民族器樂藝術發展史(1949—2019)》等專著,多次參加文化部、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東盟音樂周組委會、國際傳統音樂學會、歐洲中國音樂研究基金會等主辦的國際會議并發表演講,主持、參與多個省部級、國家級科研項目。本書為“絲綢之路上的音樂”系列叢書之一。絲綢之路的開通與歷史的發展,使得古老的中國文化與世界文明勾連。在豐富物產、經濟貿易迅速發展的同時,瑰麗的音樂藝術也沿著這條黃金之道交相往來。琵琶樂器便是其中重要的樂器之一。自漢代規模化開始與廣義西域開始溝通,琵琶樂器作為較早進入中國的樂器與中國固有的阮咸相互影響、共同發展,以至于在唐代之前,將這兩大類樂器都混稱為琵琶。本書對中國古代的琵琶、阮咸文獻進行系統整理,可作為供研究者使用的文獻工具書。
張曉東著 趙維平主編 ·音樂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