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立足隴東南民歌的歷史淵源和研究價值,系統闡述了隴東南民歌的民間抒情傳統;立足隴東南社火曲、山歌和童謠,系統闡述了隴東南民歌的民間抒情性格;立足隴東南西和乞巧歌、禮縣西和春官唱詞、張家川花兒、西和禮縣甘山體詩歌,系統闡述了隴東南民歌的典型抒情形態;立足隴東南民歌的民間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等,系統闡述了隴東南民歌民間文化創意產業的應用形態及開發價值。試圖在此基礎上建構一種基于隴東南民歌抒情智慧的民間抒情學體系。
郭昭第 ·民間藝術 ·23.7萬字
隴東南地區地處陜甘川交界地帶,是秦隴文化、巴蜀文化和藏羌文化交匯之地,境內民間文藝形式繁多,特色鮮明。本書首先對隴東南地區源遠流長的伏羲、女媧神話及其流變進行研究。其次,立足隴東南地區遠古物質文明與技術進步的成果,就遠古玉器、石器、骨器、陶器制造與中國文論早期形態進行研究。再次,立足隴東南地區豐富的民間文藝形式,重點論述了隴東南民間講唱藝術、隴東南古代文學、民間文學、隴東南地區藝術考古等的文化內涵、詩美積淀及藝術價值。本書著力考察隴東南地區異常豐富的民間智慧與文人探索、書面文學與民間文藝相激相蕩所產生的獨一的文學內容,彌補了當前隴東南民間文藝研究的結構性缺陷,取得了整體創新的原創性學術成果。
霍志軍 ·民間藝術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