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文化故事”叢書以生動活潑的筆調、詼諧靈動的文風,介紹了漢字的創(chuàng)制演變與造字方法,探尋詞語的來龍去脈,品讀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趣談古畫背后的逸聞典故,追溯書法的淵源歷史,精選承載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tǒng)物件、風俗習慣,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流光溢彩、魅力無限的風貌。《書法的故事》梳理書法的源流演變,詳解36位書法家、75件書法遺跡與名作,獲著名作家葉兆言誠意推薦。
李曉愚 ·書法篆刻 ·7.7萬字
希臘人樂于挑戰(zhàn)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大膽革新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使他們備受激勵,而他們所尋得的解答亦成為后世公認的典范,羅馬人承認希臘人的偉業(yè),卻并未高山仰止,他們增添了組織的天才和建造巨構的本領,留下了自已的藝術華章。蘇珊·伍德福德考察了古希臘羅馬視覺藝術的方方面面,完整地呈現(xiàn)了古典藝術和建筑的輝煌成就,她的文字所傳達出的那種令古代世界的藝術家們靈感噴涌的創(chuàng)造激情,亦會令你感同身受。
(英)蘇珊·伍德福德 ·各國藝術 ·7.6萬字
本書分為五個單元,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與解讀,讓古代女性的形象生動鮮活、多元立體地呈現(xiàn)。第一單元“態(tài)濃意遠”,以歷史時間為線,選取從戰(zhàn)國至明清歷代女性圖像代表作品,梳理不同時期女性圖像的特點,并從中折射對應時代的社會風貌。第二單元“繡羅翠微”,通過古代繪畫中描繪女性梳妝打扮題材的畫作,揭開古代女性的“面紗”,從妝容、首飾、衣著等細節(jié)展現(xiàn)古代佳人的風采。第三單元“云幕椒房”,通過古代女性的生活空間與活動空間追尋她們生活“足跡”,從室內的閨閣天地到戶外的園林山川,透過活動空間的局限管窺其精神情感受到的束縛。第四單元“逝水流年”,從琴棋詩畫的精神寄托、相夫教子的生活常態(tài)、女紅勞作的生產(chǎn)圖景全面展現(xiàn)古代女性的生活內容。第五單元“閨閣芳菲”,匯集散落在漫長歷史與浩繁畫卷中的女性畫家及其畫作,其中既有名媛閨秀、職業(yè)畫家,也有青樓女子,展現(xiàn)了不同階層女性畫家的藝術成就。
浙江省博物館編 蔡琴主編 ·藝術理論 ·7.6萬字
“中國非遺之首百戲之祖”。昆曲藝術不僅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承載著美的追求和思考,也是一個走向世界的國家品牌。本書主要作者有顧春芳、劉禎、葉長海等戲曲研究專家,從“昆山腔的起源”、“魏良輔對昆山腔的改造”、“昆曲演唱”、“經(jīng)典戲文分析”、“昆曲傳奇的人文之美”等多方面方面描繪昆曲的美感特性,詳細介紹了昆曲演出歷史、昆曲與晚明文化、昆曲與文人文化等,并分析《西廂記》《長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經(jīng)典名作,旨在拉近昆曲藝術和大眾的距離。書中配有古樸典雅的彩色和黑白插圖,充分展示了昆曲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之美的意蘊。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7.6萬字
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戲劇借鑒吸收了種種其他藝術元素,在幾千年里演化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如今依舊繁盛不衰,豐富著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戲劇的起源為何?如何定義戲劇?它與宗教有著有什么樣的關系?今日的戲劇又演出了怎樣的新的文化內涵?戲劇研究專家馬文·卡爾森在這本小書中以清晰的脈絡和生動的細節(jié),在極大程度上呈現(xiàn)了戲劇這門藝術的全貌,帶你領略戲劇的迷人之處。有史以來戲劇一直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從木偶戲到啞劇到街頭表演再到現(xiàn)代劇場,這種復雜的藝術借用了各種其他藝術形式,如舞蹈、文學、音樂、繪畫、雕塑和建筑等,并將人類活動和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納入其創(chuàng)作。在本書中,戲劇研究專家馬文·卡爾森縱橫幾千年,帶領我們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種戲劇形式是如何演化并流傳至今的。此外,他還將戲劇表演與戲劇文本加以區(qū)分,探討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對戲劇藝術家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做了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
(美國)馬文·卡爾森 ·戲劇藝術 ·7.5萬字
《牛津通知讀本:設計,無處不在》從早餐時喝粥用的湯勺到救人性命的醫(yī)療設備,設計無處不在。設計不僅意味著風格和品味,還融入了文化與個性。當代設計將“需要”和“期望”相結合,借助形式和裝飾反映了不同的身份和多樣的向往。
(英國)約翰·赫斯科特 ·設計 ·7.5萬字
對于所有初次接觸藝術史的學生和愛好者來說,《劍橋藝術史》提供了一個生動平易的入門。每本書都勾繪出一個時代之藝術的主要特征,揭示出它們與當時歷史的關聯(lián)。全書配有大量彩色和黑白插圖,并附有杰出藝術家小傳和藝術小詞典。清新的頁面,豐富的色彩,使得閱讀這套書成為一件賞心樂事!本套藝術史自問世以來,持續(xù)暢銷,是普通讀者深入全面了解人類繪畫藝術發(fā)展的必備書目。本書對19世紀藝術作簡單介紹,目的是對這一時期的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的主題、構思與風格特點加以辨別。本書從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研究開始,這兩個專門術語是用來描述大約在1750—1850年之間居于視覺藝術中心的兩大潮流的,它們有時涇渭分明,有時又糾纏在一起。本書將指出這一時期的主要畫家和雕塑家,分析其代表性的作品。
(英)唐納德·雷諾茲 ·各國藝術 ·7.3萬字
《上街》收錄了作者夏佑至近百幅攝影作品,以及眾多關于社會、城市、歷史、文化的小文章。這本書中有你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馬路上席地睡覺的建筑工人,小區(qū)里面仰頭看報覽的老人;年輕人穿著學士服和與之完全不匹配的運動鞋拍畢業(yè)照,新人擺出略顯造作的姿勢和表情拍婚紗照。也有你或許從未注意的日常事物背后的人類觀念與社會變遷:坐便器與蹲便器背后,隱藏著人關于何謂現(xiàn)代的判斷;植被與城市,看似處于靜態(tài),在人類的歷史上,其各自的領地卻總是此消彼長。這些圖像和文字,彼此平行又可相互對比,恣意地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與情感,同時引領觀眾進入廢墟與城市,進入包含隱喻與象征的人類學田野,進入處處微妙的人類社會。
夏佑至 ·攝影 ·7.3萬字
《聲聲入心:重塑你的聲音魅力》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教授給大眾的好聲音練習法。18年教學指導經(jīng)驗沉淀,超過5萬名不同行業(yè)學員案例總結,更適合非專業(yè)人士練習。逐個擊破日常面臨的聲音問題:微信語音不好聽、口音太重常被取笑、當眾發(fā)言時聲音小沒氣場、說話久了嗓子沙啞、大聲說話容易破音、演講時臺下昏昏欲睡、朗誦激發(fā)不了聽眾興趣、熱情洋溢的話聽起來總是冷冰冰。通過發(fā)聲技巧和場景演練,配套音視頻示范,幫你實現(xiàn):音色美化,聲音悅耳鏗鏘有力;口音糾正,吐字清晰又飽滿;會呼吸,聲音洪亮有氣場;懂護嗓,說話一天都不累;掌握聲音邏輯,演講更“吸睛”;打好朗誦基本功,“聲”動全場;學會聲音禮儀,社交場合更自如。讓你的聲音成為你的優(yōu)勢。
趙琳 ·音樂 ·7.2萬字
品讀中國歷代碑帖,玩味古人的筆墨風神。胡竹峰品讀的不僅是書法之美、文人雅趣,更有煙火日常。王羲之為友人送橘呈上一份《奉橘帖》寫有“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的情誼;金農(nóng)的《金農(nóng)題畫記》寫著“豆莢青,豆花白。豆莢肥,秋雨濕。想見田間午飯時,此中滋味,問著肉食貴人全不知。”,道出四時風物的生活妙趣;張旭有一日肚痛,狂筆書就《肚痛貼》……這一切正是“一半是塵土,一半是清風,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藝術”。在流動的清澈行文中,作者帶我們通往明、清、唐、宋與魏晉,這是碑帖之路也是古典之路,更是一個人的心路。
胡竹峰 ·書法篆刻 ·7.2萬字
澄泥硯制作工藝歷史悠久,源于秦漢,興于唐宋,明代達至頂峰。清初,由于市場等因素的影響,澄泥硯制作技藝漸趨沉寂。1986年開始,藺永茂、藺濤父子著手恢復澄泥硯制作技藝的工作,并于1991年使這一傳統(tǒng)技藝重現(xiàn)人間。《澄泥硯制作技藝》從新絳獨特的地域文化入手,以非遺保護發(fā)展的視角,走進絳州,梳理澄泥硯的前世今生,細述恢復傳統(tǒng)技藝的艱辛的同時,隨三代傳承人的足跡,觀察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非遺保護發(fā)展的路徑,進而思索澄泥硯制作技藝的未來發(fā)展之路。
高忠嚴 史曉凱 藺霄麟 ·民間藝術 ·7.2萬字
本書由馬塞爾·普魯斯特的曾侄孫女帕特里西亞`芒特—普魯斯特編寫,收錄了與作家及其作品相關的珍貴照片、資料及書評,展現(xiàn)了作家短暫而又繁花似錦的一生,披露了《追憶似水年華》寫作和出版背后的故事。這部影像集不僅是對普魯斯特形象的定格,更是進一步了解《追憶似水年華》的導讀,極具閱讀價值。譯者張新木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普魯斯特研究專家,他在翻譯本書之余亦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力求還原普魯斯特其人、其文、其風格的原貌。
(法)帕特里西亞·芒特—普魯斯特 米蕾葉·納杜雷爾 ·攝影 ·7.1萬字
電影音樂的歷史和電影一樣長久。在聲畫同步成為標準之前的很多年里,投影的活動圖像通常在音樂伴奏下放映。如今,電影音樂已經(jīng)發(fā)展出自己的產(chǎn)業(yè),成為世界各地電影市場不可或缺的部分。卡利納克在本書中指出,電影音樂不僅可以營造氣氛,設立背景,凸顯情節(jié),還能夠創(chuàng)造出圖像本身難以傳達的情感。但電影音樂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本書不僅以現(xiàn)代理論概念闡明了電影音樂如何以及為何產(chǎn)生效果,還對世界各地的電影音樂以及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風格一一進行了介紹。
(美)凱瑟琳·卡利納克 ·音樂 ·7萬字
《藝術100外國藝術經(jīng)典》以廣大藝術愛好者為目標群體,選取了世界范圍最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的一百件藝術精品,進行深入淺出、以點帶面的系統(tǒng)解讀。其內容在時間跨度上涵蓋了從遠古至二十世紀的各個時期,地域涵蓋了亞、非、歐、拉美各大洲,既包括歐洲、地中海地區(qū)等以往外國美術史中介紹較多的作品,也包含了近東、印度、中南美等以往關注較少的地區(qū)。在內容上則包含了繪畫、建筑、雕塑、工藝美術等諸多門類。本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可讀性強,在藝術標準上強調經(jīng)典性、觀賞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文本組織上注重選取作品與闡釋角度的多樣性,是一本可供廣大讀者輕松進入藝術殿堂的啟蒙讀物。
高遠 李一佳 張亞圣 吳亞 ·藝術理論 ·7萬字
這是一本攝影創(chuàng)作指導書,也是一本書信集。作者以22封信的形式,分享從業(yè)40余年來對攝影的思考和感悟,指出了青年攝影師學習和工作中會遇到的一般問題,并給出了跨越障礙的建議。在技術和器材都已不成為難題的當下,藝術創(chuàng)作者對自我、對所處環(huán)境的認知能力,才是其能否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的決定因素。對青年攝影師而言,書中提及的創(chuàng)作理念、構思過程,以及作者對拍攝經(jīng)驗的分享,能夠給個人在專業(yè)領域的探索帶來啟發(fā);對攝影愛好者和一般讀者而言,了解專業(yè)攝影師對攝影的思考,能夠讓感官充分延展,提升審美能力,進而體悟各行各業(yè)共通的創(chuàng)作之道。
王小列 ·攝影 ·7萬字
該圖書為現(xiàn)代國畫大家周昌谷先生談藝文論的編選,全書將周昌谷的書畫藝術文獻著作、講課和書信重新編選匯總,并用明志、傳承、創(chuàng)新、兼容、明暗、暢神、妙悟等主旨分為十四個章節(jié),書末附周昌谷年表。全書編選嚴謹,適合國畫學習者參考研習。
盧炘編 ·藝術理論 ·7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jié)目《局部》第三季的講稿,作者尋訪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墻上的濕壁畫。“文藝復興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卻將“次要作品”與它們的創(chuàng)作者娓娓道來:“大名鼎鼎”的喬托與師傅“牛頭”契馬布埃,落拓不羈的馬薩喬與氣息高貴的馬索利諾,可敬的烏切洛與可愛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濟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與美第奇-里卡迪宮的戈佐里,以及那些無名的工匠……千百幅濕壁畫既是君王與臣民的教科書,又是圖像的狂歡。在不用透視法的中古時代,這些工匠顯示了繪畫的另一種維度,另一種理性,更飽滿,更開放,更接近現(xiàn)代性。藝術不是進化鏈,不要以為越是后來的藝術,越是好。
陳丹青 ·藝術理論 ·6.9萬字
陳文璟,藝術學博士,供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其代表作有《云舒浪卷——南宋時期的名畫》《元代繪畫十講》等。擅長以傳統(tǒng)文化觀照中國繪畫,深析繪畫中的人文精神。
陳文璟 ·繪畫 ·6.9萬字
手賬即生活,寫下即人生。知名手賬博主不是悶分享7年來積累的手賬秘籍,從手賬新手時的各種嘗試和苦手畫風,到漸入佳境后和生活產(chǎn)生的化學反應。不論手賬新手還是“重度使用者”,翻閱時都能看到讓你會心一笑的片段和感觸。完美主義者遲遲不敢下筆怎么辦?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手賬風格?手賬的優(yōu)質文具伴侶有哪些?本書從手賬排版、制定習慣追蹤方案和規(guī)劃時間軸,以及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顏色編碼系統(tǒng)等方面,一一進行詳細分享,你也可以用這些方法更好地留下生活中所有美好瞬間。寫手賬不僅是“手工活兒”,更是“整理人生”,一筆一畫都是我們所建立的日常秩序與自我系統(tǒng),即使最終沒有成為效率達人,但是成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也很值得。
不是悶 ·繪畫 ·6.9萬字
“藝術的金枝玉葉”系列打破常規(guī)藝術史的書寫方式,以趣味為框架,運用大量的圖文講述歷史上的藝術作品。《雕塑》一書以雕塑為切入點,借“故事”的載體講述雕塑獨到的技藝,被賦予的功能和重現(xiàn)后世的契機。
鄭小千 ·雕塑 ·6.7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