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反映2012全年世界珠寶市場的重點拍賣交易紀錄。書中精心甄選出蘇富比、安蒂古倫、佳士得、艾德、富得、中國嘉德、寶龍、北京保利等全球8大拍賣公司37場精致珠寶拍場的代表性拍品,全面、準確地呈現了2012年度表壇的精彩全貌。為便于珠寶收藏愛好者了解2013年世界珠寶拍賣市場的行情,本書依照品牌進行細部分類,對各品牌的信息做以詳述,中英文名稱對照,完全標注成交價格,并有高清精美圖片,是您投資舉拍、收藏鑒賞的資訊參考查詢工具書。
《拍賣年鑒》編輯部編著 ·收藏 ·26.4萬字
此書收錄了國寶級二胡大師王國潼的人生傳記和研究文論,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有人生篇、文選篇、訪談篇、年表篇四個部分,其中“人生篇”和“年表篇”完整梳理了作者長期從事二胡藝術的實踐活動與心路歷程,文選篇、訪談篇則是他數十年積累的心得體會。下篇有序文篇、評介篇、演奏篇、傳承篇四個部分。其中“序文篇”匯集了彭修文、趙沨、劉再生、喬建中等權威學者為作者著作、唱片等撰寫的序文,反映了他各個歷史階段的成就與業績。“評介篇”“演奏篇”“傳承篇”中則收錄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專家、學者對他二胡藝術的精妙評論。此書兼容實用與研究價值,對傳承與弘揚二胡藝術具有深遠的意義,相信會使讀者有所啟迪,有所收獲。
王國潼編著 ·音樂 ·26.2萬字
一部動人的華夏嘯史就是一部輝煌的華夏詩史。從穹廬民族的自然歌唱,到士林精英們的嗜嘯成風以及中國文學的一種特殊的音樂意象的生成,從薩滿的歡歌到佛門釋子的轉讀和道教黃冠的秘術,長嘯成為連接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紐帶,成為兼容儒釋道多元文化的藝術法寶,成為華夏文明的藝術聲音載體。長嘯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種文化中的音樂和一種音樂中的文化,由此我們能夠發現音樂是如何書寫并表征歷史的。換言之,長嘯在我國文化史上實際上構成了另一種歷史書寫方式——其本質乃是音樂形態的詩史亦即精神史。本書以音樂學為中心,結合文學、民族學、宗教學、藝術學和哲學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對我國古代的長嘯藝術史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對基本文獻進行了梳理。本書研討的核心是樂人之嘯和詩人之嘯,兼論釋道之嘯,實現了對華夏嘯史的文化還原,既有學術性,也有趣味性。
范子燁 ·藝術理論 ·26.2萬字
作者通過廣泛參閱泉州提線木偶戲相關的報告、官方文件、民間檔案以及扎實的田野工作,獲取了詳實的、多角度的資料,完整地呈現了泉州提線木偶戲數十年來發展的社會背景,明晰了泉州提線木偶戲遺產在成為民族文化遺產過程中,遺產環境、遺產持有者等因素對于遺產認同表述的影響,為提線木偶戲的發展和保護增添了諸多的理論思考。書中提出的遺產保護應創造遺產與日常生活的有機環境,對今后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具有參考價值。
魏愛棠 ·戲劇藝術 ·26.1萬字
這是年過古稀的評書名家連麗如每周六下午在北京評書宣南書館現場評說《三國演義》第一部分的合集,共30回。從孔融之死起,到橫槊賦詩止,包括火燒新野、長坂坡、魯肅吊孝、舌戰群儒、智激孫權、誦賦激瑜、臨江會、群英會、蔣干盜書、草船借箭、打黃蓋、闞澤下書、龐統獻連環等經典回目。
連麗如口述 李濱聲插圖 ·戲劇藝術 ·26.1萬字
本書共分為八章,包括緒論、本質論、歷史論、門類論、主體論、創作論、作品論和接受論。本書注重了藝術觀點的學術性和理論的科學性,體系的系統性和知識的豐富性,設計的獨特性和結構的條理性,門類的多樣性和例證的精彩性,學理的嚴謹性和語言的生動性。本書配有電子課件、電子教案、教學大綱、文字案例、視頻案例、習題參考答案、模擬試卷等教學(學習)資料,索取方式參見更新勘誤表和配套資料索取示意圖。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素質教育教材與藝術類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各行業藝術愛好者閱讀和參考。
王玉苓 ·藝術理論 ·26萬字
如果我們還能從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中,依稀辨認出藝術“原來”的模樣,那么,一百五十年后安迪·沃霍爾的金湯寶罐頭、達米恩·赫斯特的腌制鯊魚,還有翠西·艾敏亂糟糟的床,足以讓我們看到藝術的其他可能。回顧現代藝術一個半世紀的反叛之路,我們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變得愈發反叛、大膽、混亂。這背后,是藝術家對“何為藝術”的無盡追問,是他們對周遭世界的回應與抵抗。現代藝術的故事仍在繼續,也許永遠不會完成。
(英)威爾·貢培茲 ·藝術理論 ·26萬字
《日本建筑》書中有多幅建筑圖片,并配以詳盡的文字說明。其中,不僅包括各式各樣獨立成棟的建筑物,傳統的日式建筑,融入中國古建元素的建筑,西洋風格的建筑等,還包括精致的建筑細節和裝飾,形狀各異的屋瓦、編織技術精湛的格子門等。《日本繪畫》日本繪畫在對傳統文化的眷念為主軸,外來文化不斷刺激為輔線的背景下,以“全盤接受,逐漸吸收”的態度,滋養豐厚了本國文化,并形成獨特的體系,構成了具有包容性的絢麗豐富的繪畫世界。《日本戲劇》全面敘述日本戲劇的歷史發展軌跡,從神話傳說中的戲劇因素開始,到引進中國伎樂、舞樂、散樂,并促其本土化,形成日本的民族藝能,過渡到古典戲曲,誕生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能樂”和“狂言”,詳盡論述了日本國劇“歌舞伎”的形成、發展和興隆,以及幾代有突出成就的“歌舞伎”名優的表演藝術特色,以及后代戲曲改良的探索與成敗。《日本文學》以時間順序編寫,從遠古時代到近代,詳細介紹口頭文學到文字文學發展,敘述了從神話、傳說、原始歌謠、和歌、漢詩、物語、日記、隨筆、連歌、俳句、通俗小說到近代小說。文學形態從初期近古文學的二元性,到中期文學逐步走向多樣化、庶民化和大眾化,從而產生了豐富多姿的文學形態。《日本工藝美術》通過時間順序,從繩文·彌生古墳時代到明治維新以后,細致介紹雕刻、陶瓷、染織、金·漆工藝的發展。日本工藝美術的發展中亦展現了日本生活文化的變遷。粗獷中包含細膩,強烈處亦存柔和,樸素又不乏精致,各種因素并存的包容性為日本工藝美術的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葉渭渠 唐月梅 ·各國藝術 ·26萬字
本書史論結合、以論為主,在敘述歷史時著眼于歷史過程所積淀的理論形態,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按照藝術設計的歷史流變考察其理論形態,在厘清概念的基礎上,分述早期工業時期的藝術設計、現代派藝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對藝術設計特別是藝術設計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包豪斯學校、功能主義和樣式主義、后現代藝術設計、波普設計和意大利的孟菲斯組織;二是根據“創作-作品-欣賞”的系統闡述藝術設計按其自身邏輯發展的理論,包括綠色設計和人性化設計、人工智能與創新設計、藝術設計的心理學、藝術設計管理、民族民間設計、大審美經濟形態中藝術設計、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藝術設計等。
凌繼堯等 ·藝術理論 ·25.9萬字
該書是《西方美術史十五講》的彩色版。該書的黑白版已經行銷了數年,其內容在學生和學術界內部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唯一比較缺憾的是其圖片都是黑白,而且印刷質量比較一般。對于一本美術史讀物,比較影響讀者對圖片的欣賞和作者描述的體會。由于該書文字上的細膩流暢,夾雜娓娓道來的故事,可讀性很強,如果能配合高質量的彩色圖片將使該書成為一本雅俗共賞的高端藝術史著作。
丁寧 ·各國藝術 ·25.8萬字
《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以公共藝術為核心范疇,以公共領域為基本概念,以世界著名城市雕塑和公共藝術為基本范例,以公共藝術實踐與城市文化建構為基本關系,以公共藝術的多樣性與城市文化的多向性為基本內容,國際性視野與中國首都視野相參照,國際公共藝術進程與首都公共藝術發展相結合,闡述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的內在邏輯與結構關系。第一章在語境化的歷史背景中描述公共藝術的歷史發展和轉變,第二章以公共領域為基本概念闡述公共藝術本體論和公共藝術的文化公共性;第三章結合世界著名且富有爭論的公共藝術案例,闡述公共藝術的復雜性、矛盾性和多向性特征;第四章對作為公共藝術的當代北京的城市雕塑進行歷史、文化和美學的歷時性分析和詮釋;第五章對北京城市公共藝術與首都文化建設的關系、首都公共藝術的轉變進行共時性的探討;第六章選譯四篇關于公共藝術的經典性和前沿性文章以提供公共藝術理解和闡釋的文化美學視野。
李建盛 ·建筑藝術 ·25.8萬字
《數字攝影基礎教程》是由專業院校傾心打造的,具有前瞻性、性學性、系統性的一部教程。本書對攝影的發展史、數字攝影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的回顧與梳理,讓讀者了解數字技術和創作理念的互動與變遷,能夠充分領會數字攝影的本質特征。書中除了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和作品展示等相關內容外,還對色彩管理的概念與操作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講解,并將其貫穿于教程的每個章節。在每章的結尾,還提供了一些思考題,用來幫助讀者理解本章的重點與難點。緊密結合各章內容,精心挑選針對性的作品,從構圖、用光、色彩、拍攝時機等多角度加以點評,最后每章采用小結的形式用簡練的語言對相關理論進行闡述與總結。
宿志剛 ·攝影 ·25.8萬字
本書以電影鑒賞方法為編寫縱軸,以類型片與藝術片及反類型片為編寫橫軸,縱橫交叉,分別從敘事造型、聲音畫面、時間空間、蒙太奇、長鏡頭以及符號學等幾個角度,分析鑒賞了中外經典電影二十余部,使讀者既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對電影藝術本體、電影發展脈絡有較清晰的認識,又可以迅速掌握電影賞析的方法及要領。本書既可以作為影視藝術院校的專業課教材,又可以作為綜合類院校開設的“電影藝術導論”“電影藝術鑒賞”等公共選修課教材以及大學生、高職學生素質教育通識課教材,同時還是一本為廣大電影愛好者提供的比較全面、有效的電影鑒賞讀物。
張險峰 ·戲劇藝術 ·25.8萬字
《美術學院的歷史》向讀者展示了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上半葉歐洲美術學院發展的歷史畫卷。本書開篇將academy這一術語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學園的哲學傳統,并介紹了在美術學院誕生之前這一古典傳統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復活并得到蓬勃發展的大背景。在接下來的篇章中,作者以大量的史實和生動的敘述,從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到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再到巴黎美術學院和國立包豪斯學校,一步步引領讀者領略了美術學院興起與發展的圖景。佩氏以講述四百年歐洲各地美術學院的性質、目標、組織法與教學法的演進為主線,討論了藝術家的社會地位、美術學院與行會的關系、藝術家與公眾及政府的關系、藝術創作與藝術市場的關系等重要話題,其中不乏鮮為人知的史料與趣聞。作者將美術教育這一主題置于歐洲廣闊的社會政治與經濟背景下進行考察,他就藝術教育所提出的問題是超時代的,至今依然具有啟示意義,同時也使得本書成為從社會學角度(趣味史、藝術品交易史、展覽史、收藏史)研究美術史的一個早期范例。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納 ·各國藝術 ·25.7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在古代中國,國家對于戰爭有著一套嚴格而富有程序化的儀式,以求得到天地諸神的護佑,贏得戰爭的勝利。這些儀式即為軍禮。在軍禮的實行過程中,必有樂相須為用,此為軍禮之樂。中國古代軍隊在日常的軍事訓練、戰爭及鎮戍生活中,也有用樂現象,此皆為軍中之樂。本書即以明清兩代軍禮和軍中用樂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家軍禮和軍中用樂的史實和規律。
任方冰 ·音樂 ·25.7萬字
門道乃是達到成功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收藏家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其收藏了真、精的藏品,最關鍵的是通過收藏,對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發掘和傳承,以及對人生的修為和自處。《收藏的門道》一書,闡述的也是這一理念。從古至今,收藏活動一直是人類在邁向文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行為。人們對收藏情有獨鐘,因為收藏可以尋根問祖,可以豐富知識,可以修身養性,可以傳承文化血脈、保護歷史物證,可以拓展社會圈子,甚至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收藏寄托了精神,也保存了財富。歷史上,多少帝王將相和文人騷客,都與收藏有著不解之緣,這也奠定了收藏的行首地位。所以要想把收藏這門功課學好,并非易事。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作為一個喜歡收藏的人,不知門道,何談收藏?本書雖然是作者整理多年以來的隨筆,難免有不切不到之處,但都是作者自己或借鑒成功同行們的經驗之談,希望這本書對走上收藏道路上的人們有所幫助和借鑒。
西風 ·收藏 ·25.7萬字
《莎士比亞喜劇》是莎士比亞的一部喜劇作品集,收錄了名篇《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等作品。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語言豐富精煉,人物個性突出,集中地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的成就,對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英)莎士比亞 ·戲劇藝術 ·25.6萬字
《藝術教育與文藝新說》分為三部分,部分論述美國會通式藝術教育,它基于多學科綜合貫通的方法,結合藝術制作、藝術史、藝術批評和美學這四門學科的相關特點與優勢,旨在激活教學雙方的互動機能,優化課堂藝術教育的效度,促進藝術教育理論的創新,提升國民素質及其藝術修養,對改善國內藝術教育的理路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第二、第三部分所集詩教開端與文藝美學,涉及軸心時期的教育理念、寓教于樂的認知途徑、審美教育的社會效能、中華美學精神的綿延機制、文學研究的實用方法、藝術哲學的鑒賞心理、繪畫藝術的構成要素、理性詩學的基本特征以及反文化運動的意識傾向等,其中諸多觀點給人以有益啟示。
王柯平 ·藝術理論 ·25.6萬字
《西方美術理論教程》作為目前國內第一部全面的、綜合性的、有獨立見解的適合國內高等藝術院校教學需求的西方美術理論課程,《西方美術理論教程》具有研究對象時間跨度大、資料翔實、體例新穎、教學針對性強的特點,是一部既有開拓性又適合美術院校西方美術理論課程教學的教材。
顧丞峰 ·藝術理論 ·25.6萬字
本書內容共分為十部分,以時間為線索,分成了“書法濫觴與先秦人性”“書法建構與秦人價值”“書法形成與兩漢人生”“書法成熟與魏晉人品”“書法交點與六朝人文”“書法出新與隋唐人情”“書法尚意與兩宋人格”“書法復古與元代人倫”“書法中衰與明代人心”以及“書法紛呈與清代人道”共十講。在內容上,從歷史文化脈絡入手,闡述了書法在中國文化大背景之中的發展規律,通過對書法藝術的審美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感受,闡釋了古代知識分子心靈影響與書法風格的演變因素,加深了對書法時代特征的文化理解,培養大眾對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的認識,引導讀者將筆情墨意的藝術領悟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境界。
葛承雍 ·書法篆刻 ·2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