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入康德自然哲學全部相關著述,含《關于活力的真正測算的思想》、《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自然地理學》等著作和《地球是否已經衰老》、《地震的原因》、《物理單子論》等文章、論著摘編,書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德)康德 ·西方哲學 ·56.6萬字
本書以海德格爾的“是論”為核心,對其思想加以重構,內容包括“是”的問題、人之所是、重新定義“真”、語言與思想、對技術時代的批判、未來的思想等。
唐士其 ·西方哲學 ·56.3萬字
本書基于當代俄羅斯和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現實,直面當代俄羅斯哲學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從縱向和橫向、理論邏輯的梳理和學理問題的闡釋相統一等維度,考察論證它們各自的基本發展軌跡,比較它們在國家意識、全球意識、文化意識上的同異,從中挖掘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具有警示與借鑒價值的思想資源,探尋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路徑。
鄭憶石 ·西方哲學 ·55.3萬字
吳光遠主編的《哲學大師談人生》立意在于聆聽現代西方的思想大師們講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內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強者》《弗洛伊德:欲望決定命運》《馬基雅維里:我就是教你“惡”》《弗洛姆:有愛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馬基雅維里等思想大師的人生觀由他們自身的文化環境所決定,未必全然適應今天的中國人,讀者朋友們在閱讀《哲學大師談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時,務必帶著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吳光遠 ·西方哲學 ·55.1萬字
本書是作者研究斯賓諾莎哲學三十余年的嘔心瀝血之作。共分四編。第一編“緒論”詳盡介紹了斯賓諾莎哲學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科技條件和思想淵源,全面考證了斯賓諾莎所有著作的寫作年代和主要內容,論述了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形成,澄清了西方哲學史上某些哲學家對斯賓諾莎思想的誤解、歪曲和夸大。第2編“自然系統”是對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系統研究和宏觀把握,詳細論證了斯賓諾莎的神即自然、自然即實體的一元論本體論。第3編“認識系統”通過對斯賓諾莎認識論的闡述,指出它是自成系統的認識論唯理論,同時也指出其內在矛盾和混亂之處。第4編“倫理系統”把斯賓諾莎哲學體系的歸宿——倫理學作為討論的主題,指出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就是至善,愛神就是追求至善,提示了斯賓諾莎無神論的泛神論的真實面目,從而駁斥了把斯賓諾莎看做宗教家的錯誤觀點。
洪漢鼎 ·西方哲學 ·55萬字
索倫·克爾凱郭爾(SorenAabyeKierkegaard,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后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曾就讀于哥本哈根大學。后繼承巨額遺產,終身隱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費出版。他的思想成為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反對黑格爾的泛理論,認為哲學研究的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個人的“存在”,哲學的起點是個人,終點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歷程。本書為克爾凱郭爾文件的第五卷。
(丹麥)索倫·克爾凱郭爾 ·西方哲學 ·53.7萬字
實用主義產生于美國,屬現代西方哲學,是一種繼承了休謨、康德及實證主義等近代哲學的經驗論,但又不同于近代哲學的經驗論的哲學。《美國實用主義研究》一書的內容,包含美國實用主義的產生,美國實用主義的基本理論與發展,美國實用主義與近代西方哲學,美國實用主義與美國文化,美國實用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美國實用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現代意義等。這是一部從西方哲學的高度,全面認識和審視美國實用主義的著作。
楊文極 ·西方哲學 ·53.4萬字
本書通過對諸多哲學傳統的比較來顯示西方哲學的特點,通過對哲學歷史的敘述來揭示哲學思維的特點,結合社會政治和科學人文背景來展開各個哲學學派的發展脈絡,尤其是結合人類的現代處境來討論一些重大的哲學問題。全書內容覆蓋像羅爾斯、羅蒂和哈貝馬斯這樣的當代哲學大師的哲學討論,其風格既具有可讀性又具有學術性。
(挪)奎納爾·希爾貝克 尼爾斯·吉列爾 ·西方哲學 ·52萬字
本書從哲學治療的角度,重新思考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它不是一本闡釋性的著作,而是針對“我”自己的靈魂。它不采取旁觀者的姿態,書寫過程本身,成為自我內心世界的舉止行為史,對自我實施心理手術。它決不置身事外,它把親歷的內心感受與判斷融為一體。它不是正確的,而是真實的。本書的學術擴展視角來自三個領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藝術或審美、當代法國哲學。本書對哲學文本的寫作方式,做一種新的嘗試。它改變敘述的人稱,說“我”而不是“我們”,試圖將哲學著作寫成一部作品。
尚杰 ·西方哲學 ·49.2萬字
本書就德里達的那些代表作文本展開具體分析,追蹤他的解構思路展開運作的路線圖,揭示他的解構的意義和困擾所在,考察德里達的解構理論所具有的建設性意義。通過德里達,本書對解構主義進行了一次“尋底”的探討,對解構進行了一次重新的“修復”。是國內德里達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著作。
陳曉明 ·西方哲學 ·49.2萬字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這本書的時候,叔本華只有28歲,這部后來影響了包括尼采、瓦格納、托瑪斯·曼甚至存在主義的哲學名作,包含了叔本華哲學的一切細節,其后他漫長一生都只不過是在解釋或補充這部著作。這位被稱為極憂傷、極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后輩,他認為“人生有如鐘擺,擺動在痛苦與倦怠之間……當人們把一切痛苦歸之于地獄,那么剩下來屬于天國的只有倦怠。”
(德)阿圖爾·叔本華 ·西方哲學 ·47.8萬字
本書以吳天岳教授在北大講授多年的西方哲學課程為基礎,分十五講展示了從前蘇格拉底到中世紀盛期2000年間西方哲學發展的整體面貌。上冊八講,梳理了從古希臘哲學開端至普羅提諾的哲學史發展線索;下冊七講,梳理了從奧古斯丁至近代哲學之前的中世紀哲學傳統。
吳天岳 ·西方哲學 ·47.6萬字
《西方政治哲學史(第三卷)》集結了國內政治哲學界的頂尖學者,擺脫傳統的意識形態束縛,克服哲學史教材化的通病,用大論文的方式深入剖析以賽亞·伯林、列奧·施特勞斯、卡爾·施米特、約翰·羅爾斯、尤爾根·哈貝馬斯等20世紀著名政治哲學家或者思想流派的觀念,在精神源頭和哲學根基處重新審視和考察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內在邏輯和動機資源,辨析西方現代性的動力與不足、優勢及缺憾。
周濂主編 ·西方哲學 ·47.3萬字
梁文道推薦!“當代偉大的道德哲學家”、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客座教授、牛津大學榮休研究員德里克·帕菲特經典之作,列選“哈佛教材”,闡釋自我同一性問題是人類永恒話題。帕菲特是當代著名哲學和倫理學家,其代表作《理與人》一書被譽為自西季威克的《倫理學方法》問一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實證道德哲學著作。本書圍繞著“理”與“人”這兩個主題,深入細致地分了歷史上人們在這兩方面所秉持的一系列代表觀點和理論,指出人們對自身本性和行動理由的把握其實在許多虛妄之處。作者借助大量的例子和縝密的推理,不僅比較和提示了人類行為的內在基礎,而且從理性,道德和人的本性諸層面對一些傳統上信以為真的道德信念和觀念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該書出版后對西方倫理學的發展向產生了公認的革命性影響,無論是在元倫理學方面還是在應用倫理學方面都占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本書還是著名的“哈佛教材”之一。
(英)德里克·帕菲特 ·西方哲學 ·47.3萬字
《附錄和補遺》第2卷是“補遺”,有31章400節和15首詩歌,其中新翻譯的篇目15章,全譯的篇目8章,青年時期的詩歌是首次翻譯。全書60多萬字,他在第2卷的目錄上注明“就多個話題所作的分散但有系統安排的思考”。前15章是對他的主要哲學著作的補充,包括哲學及其方法、自在之物與現象、倫理學、哲學與自然科學、生存的虛無與痛苦、自殺和宗教等內容;后16章從意志哲學的視角闡述了他對現實生活和人生諸問題的看法。“補遺”體現了他讀書之淵博,思考之深廣,是圍繞意志哲學在客觀世界的各種表象的分析和評論的交響曲。他以詩歌為封筆之作收尾是有特別考慮的。第2卷名篇薈萃,除《人生的智慧》廣受贊譽外,叔本華還有一些文采斐然、思想深邃、文風雄辯、短小精悍的名篇,這些名篇都在第2卷中。比如,《論判斷力、批評、贊揚和名聲》《論閱讀和書籍》《論學者和博學》《論寫作和文體》《論自為的思考》《論宗教》,等等,當然也包括背負罵名的《論女人》。這些名篇是意志主題的變奏曲,所涉題材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妙趣橫生,富有教益,偉大的思想從心而出,偉大的思想家是人類的燈塔。在《附錄和補遺》中,他的悲觀主義不再質疑人類存在的價值,而是對苦難的人生有了同情和愜意的亮色。他試圖以優雅的方式展示人類的生存,讓苦難的生活有了些溫暖和留戀。在這里,他以放松的心態,嘲諷和詼諧的口吻談論欲在痛苦和死亡的夾縫中求得片刻幸福的智慧,這就是節欲苦行,自我修煉,孤身獨處。解脫苦難的方法是審美體驗、悲天憫人、禁欲和自我否定。這種至高無上的價值可以讓逃離意志的人獲得救贖。第2卷是獻給世人的哲學,也是廣泛傳頌的文學佳作。
(德)阿圖爾·叔本華 ·西方哲學 ·46.5萬字
《精神現象學》為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闡述其哲學觀點和方法論原則的第一部綱領性巨著。黑格爾自認此書為其哲學體系的導言。馬克思譽《精神現象學》為“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起源和秘密”和“黑格爾哲學的圣經”。黑格爾通過此書提出,精神現象學是關于意識到達“絕對知識”或“科學”(即哲學)的道路的科學,它為個體提供了一把攀登絕對知識的“梯子”。中譯本由賀麟、王玖興合譯,分上、下卷先后于1962年和197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上卷1979年再版時曾修訂譯文,以與下卷譯名統一,本次整理出版“賀麟全集”版,對勘再版所作修改,擇其重要者,以編注形式留存上卷初版原貌。
(德)黑格爾 ·西方哲學 ·46.2萬字
《奇葩說》導師、西方思想史領域的專業級解讀者劉擎教授力薦!了解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必讀之書!羅爾斯的《正義論》出版后,當代政治哲學的版圖重組,不僅歷史上既已形成的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等各派理論的坐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伴隨著人們圍繞《正義論》一書所展開的理論論辯,公民資格理論、社群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女權主義等理論派別異軍突起,從根本上改變了功利主義占主導地位的格局。《當代政治哲學》一書正是對這種理論場景的呈現。作者威爾·金里卡在書中詳細地考察了活躍在當代政治哲學舞臺上的各派理論,批判性地分析了它們對于平等、自由以及建立在兩者之基礎上的正義社會的各不相同的論證和詮釋,不僅闡明了各派理論產生的復雜背景、它們在相互論辯的過程中不斷地超越原點向前發展的歷史過程,同時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澄清了各種撲朔迷離的正義理念背后的不同利益指歸。本書不僅能讓讀者領略我們生活的時代最有頭腦的理論家在社會建制問題上所勾勒的異彩紛呈的圖畫,從而獲得精神的歷練,而且為人們認識和理解時代的種種復雜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向導。
(加)威爾·金里卡 ·西方哲學 ·45.6萬字
《西方政治哲學史》(第一卷)由八位杰出學者撰寫,內容涵蓋了從古希臘到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學。第一章提供了西方政治思想開端處的宏大背景,討論了希臘城邦與民主思想,以及詩人、劇作家、智者和史學家的政治洞見;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別聚焦于柏拉圖的統一城邦、亞里士多德的最佳政體、西塞羅的法權國家、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與塵世之城、阿奎那的自然法與政體理論;第七章既從宏觀上考察了文藝復興時期政治思想的巨大變革,又特別討論了馬基雅維利在其中的突出地位;第八章以路德和加爾文的政治思想為主體,同時考察了宗教改革時代的神學—政治問題。全書既關注政治思想的歷史語境,又凸顯重要思想家的特殊貢獻,體現了漢語學界在西方政治哲學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劉瑋主編 ·西方哲學 ·45.6萬字
本書是十八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休謨重要的哲學著作。休謨認為一切科學對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關系。如果人們徹底認識了人性的范圍和能力,我們在這些科學中將會取得極大的變化和改進。本書試圖通過對人性的研究來揭示制約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準則。全書分三卷,第一卷討論知性,第二卷討論情感,第三卷討論道德。
(英)大衛·休謨 ·西方哲學 ·44.2萬字
本書系德國哲學家、現象學創始人胡塞爾的主要著作之一。1933年,胡塞爾被希特勒政權逐出大學,但仍未放棄和中斷研究,1935年之后在維也納和布拉格作有關現象學的講演,次年匯集成書。胡塞爾在書中第一次闡述了現象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生活一世界》。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作為歐洲人根本生活危機表現的科學危機;澄清近代物理學主義的客觀主義和超越論的主觀主義之間對立的起源等。
(德)胡塞爾 ·西方哲學 ·4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