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聚焦本土權利話語的傳承與揚棄。深度挖掘中國特色權利發展道路所仰賴的本土權利文化及資源,并以唯物史觀之立場對其進行科學分析與鑒別。界分三個階段進行研究:第一個階段,先秦時期的人本主義權利話語;第二個階段,漢至明清時期的權利話語;第三個階段,近代權利話語。發掘浩瀚歷史文獻中豐富的民生權利思想,揭示權利發展的物質生活條件,闡釋權利發展內在的經濟邏輯和歷史邏輯,為中國特色權利發展道路建構提供強有力的本土文化支撐。
范興科 ·政治理論 ·16.3萬字
本書以戰后日本政治思想及其對日本內外政治的影響為研究對象。第一部分是對戰后日本政治思想的考察,在討論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基礎上,考察了“民主主義”“民族主義”“保守主義”“和平主義”等戰后日本重要政治思想概念的涵義與變遷,討論了其各自與西方、中國相關概念的區別及其彼此在戰后日本歷史進程中的關聯。第二部分是對戰后日本政治思想與日本政治互動關系的考察,在討論近現代日本民主進程與民主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戰略互惠關系”“價值觀外交”“改憲—護憲”“反安保法運動”等近年來日本內外政策戰略與重大政治事件,嘗試分析戰后日本內外政治變遷背后的政治思想動因,探討了相關政治思潮演進對日本政治未來走向的影響。
邱靜 ·政治理論 ·19.3萬字
本書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實施效果為研究背景,基于資源基礎、公共服務供給以及行政價值變遷等理論,以湖北省16個省直管地方政府為研究對象,建構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有關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差異性的結構比較分析架構。本書綜合運用量化與質性分析方法,比較分析不同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結構特征及類型,探討其差異性生成的因果機制和實踐運行邏輯,為重塑和優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體系提供理論依據,對于推進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研究與發展具有基礎性理論意義。
陳世香 ·政治理論 ·27.3萬字
合理劃分當代中國地級及以上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職責,是提升城市公共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本書從“整體智治”,即“整體性治理”與“智慧治理”的視角出發,研究當代中國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劃分及其供給問題,通過文本分析和實地考察,分析我國地級及以上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劃分的問題,探究其生成邏輯和運行機制,最終通過四個實踐案例,探討基于“整體智治”的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務機制構建,并從行政理念、組織結構、體制機制和數字技術手段四個方面提出我國地級及以上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劃分的優化路徑。本書從一個全新的理論視角認識當代中國的城市治理問題,為破解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劃分的“分割化”和“碎片化”提供一種可能的新思路。
任博 ·政治理論 ·15.6萬字
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是新時代以來黨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更是中國人民民主的最新實踐形態。全過程人民民主內含著人民當家作主的價值原則,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一項歷史性成就,也是新征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指向。本書從中國民主的百年歷程入手,分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提出過程、實踐樣態及其內在辯證關系,探討了全過程人民民主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協商民主之間的邏輯關聯,同時揭示了其對于破除官僚主義、批判西式民主所具有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張君 ·政治理論 ·22.4萬字
本書在總結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實踐的基礎上,對人權的關系結構進行理論探討。作者立足于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基本觀點,提出了以人的發展為導向的人權結構理論。該理論突破了自由主義人權理論的視域局限,將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協調發展作為目的性權利,將生存權作為實現人的發展的基礎性權利,將參與權作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手段性權利,將自主原則和自由權作為實現人的自由發展的主體性條件,將平等原則和平等權作為實現所有人自由全面協調發展的約束性條件。以人的發展為導向的人權結構理論可以更充分地解釋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而中國人權發展實踐也證明了這五類權利的有序、協調和全面保障對促進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常健等 ·政治理論 ·37.2萬字
本書堅持問題導向,運用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分析方法,聚焦深入推進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從重大意義、時代背景、國際比較、歷史比較、重大成效、斗爭形勢、基本原則、戰略重點等方面深入研究我們黨反腐敗斗爭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的顯著成效、積累的重要經驗,集中體現了對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規律性認識,為全面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提供建設性對策與思路。
姜衛平 ·政治理論 ·24.2萬字
本書在介紹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及其“普世價值”內容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進行分析,并將社會民主主義置于資本主義的體系之中進行分析,從而全面深刻地分析社會民主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及其“普世價值”。本書的研宄能夠通過學術上的研宄成果為民眾對于價值觀的認識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供思想指導和理論基礎,以廓清民眾對于“普世價值”的模糊認識,糾正其錯誤認識,在認清所謂“普世價值”實質的基礎上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涂用凱 ·政治理論 ·19.2萬字
列寧社會主義民主觀的歷史發展呈現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從連續性而言,列寧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理論,立足俄國具體實際,初步形成了針對俄國國情的獨特的建設理論。從階段性而言,列寧社會主義民主觀歷經了初步形成、發展、實踐和最后探索四個分期,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征。同列寧主義一樣,列寧社會主義民主觀的根在俄國,但它又不僅僅屬于俄國。列寧對社會主義民主的探討,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發展史的寶貴財富,也為落后發展中國家進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藍本。
王會民 ·政治理論 ·19.7萬字
本書以個案研究的形式,從縱橫兩方面對唐玄宗時期政治思想進行了梳理。從縱向上,就唐玄宗時期政治思想與唐太宗時期、高宗李治及武則天時期的治國思想及其執政理念和具體實踐進行比較,著重就唐玄宗對唐代前期政治思想及其實踐的反思與探索進行闡述;以時間為序,對唐玄宗時期政治集團、儒家與道家和道教的信徒群體以及知識群體中重要代表性人物的政治思想展開論述。從橫向上,對唐玄宗時期政治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主要內容和特點詳加考察,進而探索唐玄宗時期政治思想在國家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歷史影響,揭示學術與政治、政治思想與社會生活之間的內在關系。研究唐玄宗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以及信徒群體對這一時期重大政治問題的討論,對唐玄宗時期治國治民之道的諸種闡發,對于我們了解和掌握唐玄宗時期政治家與思想家們的心路歷程及其政治思想的變遷,解讀大唐由盛轉衰的社會歷史原因,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梁紅仙 ·政治理論 ·31.3萬字
本書以權力關系在歷史建構中的地位與作用為分析視角,研探了先秦、秦漢時期最高統治者及精英思想家對國家權力頂層設計及其運行方式的思考,揭示了這一時期國家統治思想形成的內在理路和外在表現,對于深化早期中國國家統治思想的認識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李健勝 ·政治理論 ·20.9萬字
春秋前期,管仲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四十年,鑄就桓管霸業。管子治國思想及施政經驗,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政治與道德思想,精髓在于崇實進取、改革創新;富國強兵思想,精要在于輔王成霸而非恃強凌弱;政治教化思想及以德化為基礎的法治思想,是辯證統一的治國舉措,旨要在于建立厚功大業、追求教訓成俗而刑罰省的大治境界;大國處世之道及天下關懷等思想,旨在增進戰略定力,以謀求匡正天下為終極目標。
蔡保興 ·政治理論 ·20.6萬字
奧古斯特·倍倍爾(1840—1913)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主要領袖和創始人之一,也是德國工人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著名的政治家和活動家。倍倍爾的一生,經歷了德國工人運動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從興起到發展壯大的整個歷史時期,即社會主義思想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以至后來社會主義工人政黨的建立和發展時期。本書主要從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議會斗爭、婦女解放、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等方面闡釋了倍倍爾的社會主義思想。他的這些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繼承,又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趙婷 ·政治理論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