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是人類向往和追求美好社會的過程。它歷經了社會主義理論從烏托邦到對現實的認識、社會主義運動從理論到實踐、社會主義制度從一國到多國的演進。歷經風風雨雨的五百余年,社會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極為重要的一頁。本書從理論、運動和制度三個層次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其中重點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及其指導下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產生和發展,總結了其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有助于更好地認識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孔寒冰 項佐濤 ·世界政治 ·29.8萬字
《市場還是公共領域:全球治理和權力不對稱》一書審視了在后西雅圖和后華盛頓共識的世界秩序下有關公共領域的回歸、重塑以及再發展的有力觀點,隨著市場逐漸陷入困境,零通脹、全球自由貿易的信仰—華盛頓共識面臨著來自專業人士和非常善于表達的市民社會評論家的異口同聲地討伐,他們質疑當前發生在民族國家之外的政策過程。在過去二十年,各個國家一直專注于拓寬和保障市場準入,而隨著政策重點已經背離了市場,對公共領域進行重新投資的問題成為了一項要務。本書的各位作者認為,要想設計發明出針對全球化世界的一系列治理機構則需要國際和國內方面的根本變化。他們認為新的公共空間、地點和服務需要加強民主并創造出社會中市場機制無法企及的庇護所。公共領域是一個初步的概念,它能使國家控制和減少市場的入侵,同時發揮國家強大的作用來減少在越來越動蕩的全球經濟中的不平等和社會排斥現象。
(加)丹尼爾·德萊契主編 ·世界政治 ·29.8萬字
為了適應國家智庫建設和教育部區域國別研究基地建設的需要,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從2017年開始編纂《中東形勢與戰略》報告,梳理中東地區和主要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外交情況,打造工具性和參考性較強的“中東研究案頭書”。本期《中東形勢與戰略(2018)》包括形勢與戰略兩部分。形勢部分包括年度的中東輿情匯編和中東形勢綜述,戰略部分收錄了13篇針對中東重點國家或專題的研究報告,就當年的重大和典型問題進行形勢概述、問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
黃民興主編 ·世界政治 ·29.5萬字
《國際政治學導論》主要從單位層次、體系層次、問題層次和行為層次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國家利益、國家主權、國家崛起、民族與民族主義、國際體系、世界秩序、國際格局、國際組織、國際安全、國際政治中的權力、地緣政治、國際政治經濟、國際干涉、國際沖突、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等國際政治領域的十六個基本問題,提出了概念辨析-歷史考察-未來趨勢的分析框架,延伸閱讀部分介紹了學界的研究狀況與分析視角。
劉勝湘 ·世界政治 ·29.5萬字
本書作者從美國的國家起源講起,在近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視野下,分析了美國從建國到帝國形成的過程,以及宗教、種族、政黨、社會運動等多維因素在此過程中發揮的錯綜復雜的作用,一直到今天大國競爭中的中美關系。尤以對美國總統大選運作機制的分析為特點,將其作為透視美國政治的棱鏡,揭示出美國政治長期以來的制度性問題和局限,并探討了一系列大眾讀者關心的美國問題,諸如身份政治、種族平權、資本介入政治、對選舉的影響、媒體的政治化以及中美關系的未來等。
儲殷 ·世界政治 ·29.4萬字
本書比較分析了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東亞五國現代政治發展的歷程,把東亞現代政治發展的突出特征概括為自由、威權和多元;以東亞五國作為案例,探討憲政體制、權力結構、利益結構、政治發展的差異性等政治發展理論的基本問題。
房寧等 ·世界政治 ·29.3萬字
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后,原蘇聯國家紛紛走上了政治、經濟、社會全面轉型之路,這條道路是極不平坦的。一方面,它們的國家身份難以最終確定,國內的政治經濟體制經歷著多重挑戰的考驗;另一方面,大國及地區勢力圍繞“歐亞空間”的角逐與博弈從未停歇。在內外多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大歐亞地區的結構、秩序乃至這一概念本身都在經歷著崩塌、重構和畸變。可以肯定的是,歐亞地區國家發展模式的多樣化選擇、大國及地區勢力在歐亞地區的多元化存在、圍繞歐亞地緣政治和能源資源的多重博弈與合作將是未來歐亞地區國際關系體系演變的三條基軸。
馮玉軍 ·世界政治 ·29.2萬字
本書圍繞二戰后盟國對德占領過程中法占區特有的德國公務員任用問題,就戰后法德人員關系變化、德國行政架構的非納粹化與法占區特殊的人力資源運用模式進行了分析論述。研究旨在以法德關系史,尤其是從占領狀態下社會治理實踐中法國占領者與德國公務員的互相接近、相互合作和尋求互洽過程反映兩國關系的轉變與治理理念的趨同。論著依托法國最新解密檔案史料,基于本人法文博士論文形成,較之于本人2015年的專著《大國合作的試驗: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研究》更聚焦于法占區這一特殊地域,尤其關注法方從“被占領者”到“占領者”的心態轉變與決策變革。法國占領當局利用占區獨立自主地位直接或間接地利用當地德國人力資源為占區行政及法國在德利益服務,對法國在被占領的德國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基于人性治理及行政效率要素的重新審視。兩國在公務員任用理念上的互動創新,尤其是在占領時期治理實踐下對于多種任用模式與人才政策的嘗試,為解讀歐洲一體化趨勢下法德合作的演進做出了深入的歷史溯源。
徐之凱 ·世界政治 ·29.1萬字
《東亞的價值》內容簡介:東亞價值是歷久彌新的研究課題。在西方價值隨著西方的崛起而成為所謂“普世價值”的時代,在西方世界出現了把東亞文明誣蔑為停滯的文明之殖民話語,也出現了所謂的“韋伯命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日本的重新崛起和“四小龍”的高速發展,建立在東亞價值基礎上的東亞經濟模式甚至被認為是與歐洲的“新教資本主義”相對的“儒家資本主義”。與此同時,李光耀、馬哈蒂爾等政治家也公開宣稱,在東亞存在一種與自由民主等西方現代價值觀不同的“亞洲價值觀”。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中國的迅速崛起改變了先前認識東亞價值的背景和基礎,要求人們重新認識東亞價值的屬性和功能。《東亞的價值》收入海內外25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從歷時性和共時性相結合的視角,運用跨學科研究的方法,重點探討了“東亞價值與東亞共同體的構建”、“東亞價值與東亞世界秩序”、“東亞價值與現代社會建設”、“是否存在一個‘亞洲價值觀’”、“東亞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提出了許多值得關注的新見解。
吳志攀 李玉 ·世界政治 ·29.1萬字
本書以英國政黨與政黨制度為研究對象。在政黨部分,主要圍繞英國最大的兩個政黨--保守黨和工黨--展開研究,這一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兩大領域:一是政黨自身事務,主要包括兩黨意識形態的變遷、黨員的發展狀況、政黨的財政狀況、政黨組織的變化等問題;二是考察與政黨執政相關的政黨領袖選拔、議員候選人選舉、政黨競選活動的開展、政黨與政府關系模式等問題。在政黨制度部分,主要考察英國政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分析其成因、功效和發展趨勢。
謝峰 ·世界政治 ·29.1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親歷者的身份,論述歐盟和歐洲一體化在兩場危機中表現的學術著作。一體化是歐盟的生命線,兩場危機是對歐盟一體化進程的最大考驗。危機暴露出一體化的內在缺陷,有助于人們更全面、客觀地認識歐盟;危機也迫使歐盟不斷改進一體化的運作機制,推動歐盟朝著內部失衡得到有效糾正、一體化在更高水平上發展、力爭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方向前行。全書貫穿了“在歐洲親身感受兩場危機,在危機中重新認識歐盟”這一主題,以一個外交官的視角,以筆者四年來在歐洲的所見、所聞、所訪、所讀、所思和所感為基礎,并結合長期的經濟學積淀,深入分析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對歐盟一體化進程的挑戰、一體化發展前景,以及歐盟的未來。筆者認為,圍繞著兩場危機與歐洲經濟一體化相互關系進行研究,有三方面的意義:一是有助于全面認識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本質特征,為防止危機重演提供有益借鑒;二是有助于進一步了解歐盟和歐洲一體化發展趨勢,為深入認識歐盟提供獨特的視角;三是有助于深刻把握歐洲經濟現狀和前景,為鞏固中歐經濟合作基礎和擴大合作領域提供重要參考。
傘鋒 ·世界政治 ·29萬字
《中國人的關系原理:時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變》主要內容簡介:“關系”是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在社會科學領域出現的一個中國概念,目前已被社會科學界所接受。關于這個概念,有許多學科的介入和討論,但其含義、特征及其功能等均顯得撲朔迷離,抑或眾說紛紜,更多的情況則是停留在描述的層面。《中國人的關系原理:時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變》將“苯系”作為認識和探討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的最核心要素,通過結合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對其學科屬性、時空維度、生活內涵及人生意義等分別進行了富有原創性的探究。內容涉及“關系”的文化預設、社會構成,網絡運作、行動策略及其自身的動力學等問題;此外,還對它的延展性邏輯,比如大公平觀、權威傳遞、虛幻欲望表達、文化認同危機等,給予了較深入的研討,希冀能在學理上為讀者展示一個完整、清晰且變動的中國人社會生活之畫卷。
翟學偉 ·世界政治 ·28.9萬字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國家發展經歷了衰落、振興、遇阻的波峰浪谷,其對外政策也經歷了向西一邊倒、多極化外交、強勢出擊、重陷困境的波折起伏。俄羅斯不甘于沉淪,仍自視為全球性大國,渴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關鍵作用。但綜合國力下降和大國雄心未泯之間的張力使其國家身份定位前后扭曲,也讓其對外行為經常進退失據、自相矛盾。俄羅斯是誰?要在國際體系中發揮怎樣的作用?會與外部世界構建起怎樣的關系模式?這一連串問題還沒有確定答案,需要在俄羅斯未來發展、自我調整以及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過程中得以解答。中俄關系在蘇聯解體后實現了平穩過渡并結成了全面戰略協作伙伴。歷史證明,中俄關系只能搞好、不能搞壞,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但雙方身份定位的差異性、相互依賴的不對稱性、互利雙贏的不均衡性也值得關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應更加主動地引導和塑造中俄關系的未來發展。
馮玉軍 ·世界政治 ·28.7萬字
本書從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多角度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特別是推動東北亞命運共同體構建和中國的思想引領與行動進行系統分析。
張蘊嶺等 ·世界政治 ·28.7萬字
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來研究國際政治的部分學術成果和心得。書中既有關于戰爭與和平理論的思考,也有對國際關系理論與中國外交的研究;既有對“文明沖突”的論戰評述,也有對亨廷頓理論中荒謬的質疑;既有對美國外交思想傳統與對華政策的分析,也有對冷戰后美國的世界地位探索;即有對蘇美爭霸的歷史教訓的總結,也有對中美危機行為的比較分析……全書觀點新穎,分析透徹,見解獨到,體現作者深深的社會關懷之心。
王緝思 ·世界政治 ·28.5萬字
本書以國際公認的六份權威調研報告為研究藍本,以2010年6月吉爾吉斯斯坦南部民族沖突為研究案例,從微觀層面重點剖析了民族沖突的發生、動員、升級、激變、化解等問題,并從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對防控涉及民族因素的群體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提出對策建議。本書綜合運用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無量綱化等定量研究方法評估民族關系并嘗試建立民族關系預警模型,其關于“民族沖突”的研究直擊問題、追根溯源,分析了“民族沖突生命周期”的各個過程。
蔣海蛟 ·世界政治 ·28.5萬字
《啟蒙如何起死回生: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困境》內容簡介:在近代中國艱難而激蕩的歷史進程中,傳統士大夫向現代知識分子的轉變,經歷了怎樣的探索,又該如何面對“邊緣化”的尷尬與痛苦?近代歷史上洶涌而來的西方思潮,無論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何以在中國成為空谷足音,它們又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怎樣的回響?當我們深陷世俗化的多元價值中,面對不可阻擋的物欲浪潮,該如何在這個世俗世界中維持精神世界的寧靜與秩序?《啟蒙如何起死回生: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困境》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從事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思想史研究的成果,從四個方向思考“啟蒙”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困境:一是回顧現代知識分子與“公共空間”在中國的成長歷程;二是探討現代中國思想史上那些面臨泯滅不彰之危險、但卻值得珍視的思想傳統;三是借鑒羅爾斯等人的理論,解讀世俗世界中的正當與善;四是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反思過去一個世紀中“啟蒙”所走過的歷史進程。
許紀霖 ·世界政治 ·28.4萬字
2023年大國間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競爭的烈度依然居高不下,繼續推動整個國際體系加速分化重組,風高浪急的百年變局之中仍在累積涌起驚濤駭浪的動能。2024年,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全球原有趨勢持續演化并呈現一些新的特征:全球治理體系離散化,美西方國內政治極端化,世界經濟“再全球化”,產業政策主流化,美國對華戰略明朗化,全球經濟發展低碳化,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人工智能武器化,全球生產與交換數字化及核與太空威脅現實化。2024年全球可能遭遇的重大風險主要包括:美國大選產生負面溢出效應,全球經濟出現大幅下滑,極端天氣與自然災害沖擊糧食安全與供應鏈穩定,全球債務重回加杠桿軌道,巴以沖突擴大化,烏克蘭危機延宕升級,全球暴恐襲擊回潮,網絡安全形勢日趨復雜,我周邊出現地緣政治沖突及全球重大傳染病再次暴發。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編 ·世界政治 ·28.2萬字
印度德里,一個百萬富翁與貧民窟并存,機遇和腐敗共生的所在。長期存在的治安崩壞、貪腐、種族沖突、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缺乏,激化了新富階級的不安全感和精神危機。而他們的巧取豪奪造就了大量貧困人口和犯罪,德里的無序、暴力、貪腐、歧視愈加嚴峻。作為一個從印度移往英國的二代移民,達斯古普塔為城市發展大潮下的疏離與殘酷留下客觀的紀錄——在資本主義和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日,德里的經歷也是許多城市共同的過去或未來。
(英)拉納·達斯古普塔 ·世界政治 ·27.7萬字
昝濤所著的《現代國家與民族建構》試圖歷史地考察20世紀前期土耳其民族主義的演變。盡管對民族主義存在各種不同的認識和理解,但在本書中,筆者主要的是把民族主義理解為一種與認同有關的文化和政治意識形態。本書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考察與闡述土耳其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產生和演變的歷史過程,使人們對現代土耳其這個國家及其人民的認同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對土耳其民族主義這一個案的研究,加深和拓展人們對近現代歷史上東方民族主義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尤其是民族主義與民族建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的關系這兩個問題。
昝濤 ·世界政治 ·2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