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腐敗日益成為全球問題。腐敗涵蓋的活動范圍極廣,從跨越全球的非法販賣到恐怖主義,再到行賄受賄和任人唯親;不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腐敗都是經濟不平等的主要推手。在這部通識讀本中,萊斯利·霍姆斯考察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定義腐敗的棘手之處,以及在評估其規模和性質時出現的問題。對于腐敗,霍姆斯從環境、經濟、社會、政治和國際等角度進行了極為重要的探討,并對這個世界性難題的解決之道提出了思路。
(澳大利亞)萊斯利·霍姆斯 ·公共管理 ·6.9萬字
政府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數字政府建設關乎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力;并受到各級政府、企業和廣大民眾的關注。數字政府2.0的目標是實現從“數字”到“數智”的跨越。“數字”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的技術和入口構建人、物、內容和服務的連接能力;將政務服務方便觸達更多人群;是政府數字化轉型的起點。而“數智”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數據智能的運用能力;依托數據的實時共享;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決策支撐和精準化的治理能力;是政府數字化轉型的的基礎和關鍵。本書全面公開阿里巴巴服務數字政府的實踐;專注于幫助該領域的所有參與者;在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圍繞數據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利用數據共享和智能算法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水平和服務供給能力。
張建鋒 ·公共管理 ·20.2萬字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互聯網的快速普及,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全球數據爆炸式增長,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國家都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在技術研發、數據開放、隱私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布局。本書首先解讀了中央關于大數據的重要論述,闡述了大數據特征、相關技術和重要意義,指出領導干部要強化大數據思維,加快發展政務大數據,并介紹了國內外大數據發展情況。然后論述了大數據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應急管理和疫情防控領域的應用,提出了政務數據資源整合、共享與開放以及保障大數據安全的方法。并且介紹了黑龍江省以及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地市政務大數據應用情況和典型案例,總結了浙江、上海、江蘇、廣東、貴州、海南等省市政務大數據發展經驗。
張毅主編 ·公共管理 ·18.4萬字
建設共同富裕的社會為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共同富裕的理念奠定了慈善公益的元使命。在此使命下,公益組織需要在國家主導的發展進程中與政府、市場和社會建立起協調融合的發展機制,這是中國特色慈善公益的發展方向。作者基于二十多年的公益實踐,把公益慈善與人性、人情、社會關系、倫理常識和中外慈善文化融會貫通,以樸實和生動的語言詮釋了一條從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的鏈接路徑。書中包含許多跨界、跨文化、跨學科的思考,對慈善公益研究者、實踐者以及關心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讀者來說,是難得的讀本。
李小云 ·公共管理 ·15.2萬字
公共管理是為了確保維持現代文明所必需的基本公共服務的拓展和提供。公共部門所提供的服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涵蓋了從公共安全和社會福利到公共交通和教育等諸多領域。然而,近年來全球性的強制公共預算削減,則促使公共管理者開始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他們在現時代的治理方式。在本書中,斯特拉·Z.特奧杜盧和拉維·K.羅伊就這個全球化時代公共部門所面臨的諸多挑戰提出了極具洞見的切實見解。為了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比如公共服務私有化和政府監督,他們引領讀者踏上了一次全球之旅,通過回溯歷史考察了公共管理的起源、發展和持續演化,以不斷啟迪讀者深化對這一學科的再認知。
(美)斯特拉·Z.特奧杜盧等 ·公共管理 ·5.7萬字
本書是我國著名憲法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秦前紅關于監察改革研究的最新成果,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全方位呈現了我國的監察制度,深度論述了監察改革的歷史路徑,并以獨到的視角展望了制度改革的未來圖景。在理論層面,本書著眼于中國語境,系統梳理了監察概念的起源、流變和演進歷史,總結了監察法學的理論基點、研究對象、基本范疇,以期實現監察法學理論體系的科學建構;在實踐層面,本書從中國現實出發,重點探究了我國監察體制改革中的關鍵問題,如監督權和檢察權的銜接協調、監察機構的地位等,為制度改革建言獻策。本書的問題意識、理論深度皆展現出作者秦前紅教授對監察制度改革的獨特理解和價值關懷,將成為監察法研究無法繞開的權威著述。
秦前紅 ·公共管理 ·3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