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介紹生物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的圖書。它虛擬了18堂神秘課堂,每堂課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并挑選合適的生物學大師講授。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與大師們還有互動和交流。雖然,那些大師們是帶著“任務”前來授課的,但他們可不是如此“聽話”的嘉賓,還會時不時說些自己的趣聞、趣事,如果你喜歡聽關于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可千萬別錯過了本書!
張楠 ·生物科學 ·10.9萬字
本書全面論述了黃蓋湖濕地公園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保護工作,包括自然環境(地質、地貌、氣象、土壤、水文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資源(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維管束植物資源(植物區系、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資源植物、植被等)、景觀資源,以及濕地公園經營管理、濕地公園總體評價等內容。該書全面展現了黃蓋湖的生物多樣性,有助于更好地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做出貢獻。
江雄波 鐘昌龍主編 ·生物科學 ·3.9萬字
本系列“兒童情感體驗與情商啟蒙”叢書以“昆蟲日記”的形式,分為螞蟻、蜻蜓、蝴蝶、蜜蜂、瓢蟲、蟬、螢火蟲、蚊子8分冊,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透過情景故事般的再現,將擬人化的情感與科普知識融合在一起,充滿了童趣與真情。根據故事情境,本書配有精美的原創漫畫,圖文并茂,讓孩子們在故事里領略科學知識,了解昆蟲世界,體味各種人際情感,提升孩子與大自然的親近感,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孩子們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自己的情商修煉。
張洋 ·生物科學 ·1989字
海洋的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大約為3700米。本書共四章,第一章介紹了我們熟知的海洋生物,如章魚、海豚、水母等;第二章介紹了我們認識但不太了解的海洋生物,如海馬、海草、珊瑚等;第三章介紹了龐大的海洋生物,如藍鯨、抹香鯨、巨藻等;第四章介紹了會讓我們感到十分新奇的海洋生物,如儒艮、獅子魚、海兔等。本書是一本小而精的科普讀物,適合對神秘的海底世界感興趣的青少年閱讀。人們對未知的海底世界總是充滿好奇現在就讓我們正式開始探秘吧!
妮崽編著 ·生物科學 ·3.9萬字
細菌無處不在,與我們共棲共生,學會如何與它們相處幾乎貫穿了人類全部社會發展進程。本書以細菌為主題,顛覆了以往人們對細菌的固有認知,全面介紹了細菌的特性、細菌美麗的顏色、細菌中萬能的模式生物——大腸桿菌,以及瓊脂等。本書將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家在拓展知識邊界的同時如何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看細菌如何在修復藝術品中大顯身手,探索細菌在新領域的應用與拓展,走進危險又美麗的微生物世界,從一種獨特的視角了解它們無盡的可能性。
as科學藝術研究中心 ·生物科學 ·4.6萬字
本書以筆者前期研究為基礎,系統闡述了鐵營養與缺乏、鐵營養強化措施和鐵生物有效性評價等內容,并利用當前國內外廣泛認可的腸道細胞模型對大部分鐵強化劑和主要食物鐵源進行了生物有效性評價。本書對當前鐵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并對指導人們合理選擇鐵補充形式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何萬領 李曉麗 ·生物科學 ·10萬字
本書通過基于干旱區水質監測的困境,設置了河流水質監測和干旱區湖泊水質監測兩部分內容,方法上采用聯合技術手段能夠提高水質指標監測精度,突破單項技術在水質監測精度低、監測參數不全面的瓶頸。為推動內陸干旱區水質監測研究進程,保障西部水安全及“重大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一定基礎”。在理論上,本書引入光譜放大組合算法實現了光譜數據特征的重排列,豐富了光譜研究方法,分數階微分在數據處理中的應用,突破了長期以來整數階微分在光譜數據處理中的,為光譜數據的處理奠定了基礎。
張飛 ·生物科學 ·5.5萬字
繼前一本《尋蟲記》,前香港漁農處長李熙瑜博士再次執筆為香港人撰寫屬于本土的昆蟲記。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城市急速變化,有些昆蟲也隨之而消失、煙滅,令人慨嘆。然而大自然的生命力總叫人驚訝萬分,蟲蟲們在石屎森林中也找到了各自的生存之道、棲身之所。此書就透過李博士的親身經歷,回顧了香港今昔的蟲蟲生態,也道出新時代的蟲蟲如何求生應變,觀察者仍可在時代的洪流中得到寶貴的啟發和感動。作者甚至藉此與孫兒互動,建立美滿的親子關系。如主題“蟲中取樂”所言,雖然時代變遷令人慨嘆,但只要用心感受和觀察,仍能得到安慰和歡樂。本書透過極富趣味的筆觸及數百張高質素的照片,介紹多種香港趣致的昆蟲,包括因社會發展漸已不復見的浮塵子;外形如白色孔雀的廣翅蠟蟬若蟲;喜歡跟人玩捉迷藏的白腰天蛾;懂得耍太極拳的小若螳;“馬拉蟲”交配選手泛光紅蝽等,是一本了解本地昆蟲生態的活生生教材。
李熙瑜 ·生物科學 ·8.2萬字
在8年前一次偶然的極地旅行中,作者無意中踏進神奇的野生動物世界,最終成為一名生態攝影師和自然愛好者。本書將呈現作者游歷五洲四海,從陸地、島嶼和海洋三個部分探索這個星球上的非凡物種的經歷。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到深邃大海,請跟隨作者一起挑戰自我,尋蹤秘境。
陳婷 ·生物科學 ·16萬字
本書通過系統闡述生物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及發展前景,引領讀者深入探索生命的奧秘與科學的魅力。首先,本書從結構功能觀、物質能量觀、穩態平衡觀到進化適應觀,逐一揭示了生命現象背后的統一性與復雜性,展現了生物學如何以獨特視角理解世界。其次,書中介紹了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邏輯與非邏輯思考方式,以及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科學研究方法,幫助讀者理解科學家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書中展望了生物學的未來發展與就業前景,鼓勵讀者在生命科學的新紀元中探索無限可能,為生物學的繁榮貢獻力量。本書適合中學生和對生物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和淵 ·生物科學 ·8.3萬字
老鼠被寄生后主動靠近貓?被寄生的魚兒故意吸引天敵注意,毫無反抗被吃掉?你可能變成寄生生物的私人保鏢、保姆、司機和仆人?寄生使我們對陌生外來群體產生更多排斥,導致偏見、仇視、種族主義?我們的思想真的由自己做主嗎?寄生生物與宿主已經彼此糾纏斗爭了數十億年。這些“隱形”的寄生生物是現實世界的魔術師、巫師、腦外科手術大師。它們能夠操縱不同的宿主做出大量反常行為:將自己暴露在天敵的視野內,以各種方式犧牲自己,甚至改變自身性別,而這一切僅僅是為了不擇手段完成自身的進化。螞蟻、蜜蜂、老鼠、貓、狗……甚至人類,都處在寄生生物的操縱之下。由寵物傳給我們的寄生蟲,很可能使我們性情大變,讓我們變得魯莽、沖動甚至精神失常。在文化層面上,因循守舊、集體主義、政治保守、重視公共衛生的宗教條例……寄生生物也在悄悄改變著我們的飲食習慣、擇偶傾向、信仰習俗,甚至政府公共政策,滲透了我們的整個世界觀。本書不僅是一趟深入寄生生物和宿主內心的冒險之旅,更是一次對寄生與文明關系的深度考察。
(美)凱瑟琳·麥考利夫 ·生物科學 ·15萬字
本書在作者多年研究紫莖澤蘭的成果基礎上,系統介紹了紫莖澤蘭的防控和利用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紫莖澤蘭的特征,紫莖澤蘭的分布和危害,紫莖澤蘭遙感監測,紫莖澤蘭防控技術以及紫莖澤蘭利用技術。本書可供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部門以及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保護等相關工作的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張錦華 ·生物科學 ·6.1萬字
《與鶴共舞:丹頂鶴的隱秘世界》是作者跟蹤拍攝丹頂鶴7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精選150多個鏡頭,講述了兩只丹頂鶴從相知相戀,到共同組建家庭,直至生離死別的凄美愛情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既有浪漫的獻花,也有激烈的爭斗、不幸的傷殘、未知的命運……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作者全面介紹了丹頂鶴覓食、棲息、求偶、營巢、育雛、遷徙以至死亡的科普知識,并科學解讀了“黃鶴”的由來、“鶴頂紅”與毒藥。讀者在感動之余,也會對丹頂鶴這種珍稀保護動物有一個科學、真實的認識。
王克舉 ·生物科學 ·2萬字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是地球獨有的嗎?我們應該怎樣尋找地外生命?它們都是天體生物學的核心問題。這是一門令人興奮的新學科,融合了微生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的研究成果。本書分析生命在地球上產生與延續的因素,介紹在探索其他星球宜居性時發現的跡象,從而為我們尋找外星生命提供線索。
(英)戴維·C.卡特林 ·生物科學 ·8.6萬字
“干知坤作”,揭示了中華民族古老的生態人文時空。在這一人文時空里,“時間”表達的是自然萬物的生滅排列,“空間”表達的是自然萬物的生滅范圍。作者通過對“時空”內涵與外延的闡釋,表達了一種生態自我范式的人生觀,亦即一種適然主義人生觀,它既強調生物圈之間的內嵌性,承認自然萬物都有自身的存在價值,都是自然界不可缺失的一分子,同時又尊重界限和承認差異。這種關系性自我概念構思了一種新型、和諧而合理的人文時空,其間人的生存范式是適然性的——人活在上帝與牛頓之間。
李德臻 ·生物科學 ·28.5萬字
天堂鳥華美的羽飾曾給它們帶來了殺身之禍,歷史上曾有大量的天堂鳥被捕殺出口到歐美。現在這樣大宗的貿易已經被禁止,天堂鳥也受到分布國家法律和相關國際公約的保護,但人為原因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和退化、流浪貓等人為引入的外來物種、偷獵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仍在威脅著很多天堂樂鳥的生存。古爾德因撰寫和出版了大量繪有精美天堂插圖的的書籍而聞名。本書優選數十張圖片,圖文結合,展示了這類最為珍貴的鳥類——天堂鳥的迷人特質。其中許多已經絕跡,有很高的出版價值和鑒賞價值。
(法)弗朗索瓦·勒瓦揚 (英)約翰·古爾德 (英)阿爾弗雷德·華萊士 ·生物科學 ·5.9萬字
海洋世界精彩紛呈,吸引著人們進行探索。海洋中生活著不計其數的動物,這些動物或奇特或美麗。在長期的適應、演化過程中,它們以錯綜復雜的關系形成了一張龐大的生態網,這張網孕育出了海面之下各類生態環境中的無限生機。本書通過大量畫質細膩的高清照片,展示了動物在海洋中演化出的各種奇妙、有趣的生理結構,并以專業但不枯燥的文字描述了它們如何通過這些結構具備了繁衍、遷徙、抵御天敵等利于自身生存的高超本領,使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和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些奇妙成員,適合對海洋動物感興趣的青少年閱讀。
屠強等編著 ·生物科學 ·1542字
屠強等編著 ·生物科學 ·1558字
本書是由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的動植物科普讀物,介紹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常見的10種動植物的生理特征、體貌習性、相關文化等。書中的文字趣味性、科學性強,且包含大量生動的圖片,通過活潑的版式設計將圖文相結合,培養讀者對動植物保護的意識,激發讀者對動植物世界的興趣,讓讀者學會如何觀察自然,從而走進并愛上廣博的自然世界。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 ·生物科學 ·2.7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青藏高原珍稀的野生植物資源,揭示了它們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為了生存與繁衍而煥發出的頑強生命力和為了適應環境所展現的令人驚嘆的演化奇跡。全書共分為6章,介紹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崛起及其植物種類的多樣性,高原植物的生存智慧,以及高原植物與動物、人類緊密依存的關系,反映了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互動、共存共生,展示了科學家和高原人民為踐行當代生態文明理念和保護國家種質資源做出的努力。本書適合植物愛好者閱讀,也適合對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曲麗萍 楊凱迪 ·生物科學 ·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