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之書
一個多世紀以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從那時起,黑洞的奇異和謎一般的特性便激起了科學家和大眾的好奇心。盡管愛因斯坦知道黑洞就是他的場方程的數學解,但他卻一直沒有接受黑洞的物理實在,很多人也都認同他的觀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種狀況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新的觀測結果證明了類星體和X射線雙星系統的存在,而且它們的神秘特性只能用黑洞來解釋,這讓科學家和大眾對黑洞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此后,黑洞成為物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黑洞的行為、對周圍物質的影響、背后的物理學原理,比任何科幻小說都更離奇古怪和令人費解。《黑洞之書》在簡要介紹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之后,從天體和理論實驗室的角度介紹了物理學家利用黑洞檢驗引力理論、量子理論和熱力學的情況。從施瓦西黑洞到旋轉黑洞再到黑洞碰撞,從引力輻射到霍金輻射和信息丟失,兩位物理學家用創造性的思想實驗和接地氣的類比方法將黑洞的奧秘娓娓道來。
·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