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達爾文以來:進化論的真相和生命的奇跡
這本科學家撰寫的散文杰作,收集了古爾德在《自然史》雜志上發表的科學隨想。作者在哈佛大學教生物學,是科學內行,又有歷史家的眼光。他提出了一個問題:達爾文在確立了進化論之后,為什么遲了20年才發表?古爾德說,這是因為他清楚進化論的含義比一般人所意識到的更為離經叛道。然而自達爾文以來,進化論已經發展了快二百年,可許多人仍然對進化論一無所知。大家不知道進化這個概念在開始就是誤用的。達爾文自己并不用這個概念,他只是在《物種起源》的最后一段才用到這個詞,而且是作為權宜性對比才這樣用的,他自己的用法是“經過改變的繼承(descentwithmodification)”。自然選擇本身就是對環境的適應,并沒有從低到高的方向性,并不代表進步。從“經過改變的繼承”到進化,人們保留了人類的中心地位,保留了世界觀(進化論最初是為了與關于上帝的信仰相協調,后來它取代了上帝),不過卻離大師本人的思想越來越遠。錯綜復雜的學術爭論,撲朔迷離的歷史往事,都因古爾德的生花妙筆躍然紙上。
·14.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