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時間的演化為軸,探究從生命起源到人類之始關于進化的秘密。書中先梳理了生命發展的足跡,然后重點介紹不同種屬恐龍的具體特征,最后帶領讀者走進哺乳動物時代,去認識人類的祖先。本書分為史前生命、恐龍時代、恐龍探秘、恐龍大發現和恐龍知識趣味問答等部分,既縱向介紹了不同時期恐龍的生活狀況,也橫向介紹了每個時期存在的不同恐龍及其他物種;既有分門別類的對恐龍不同科屬的介紹,也有對某一恐龍成員的詳細描繪。
易洲 ·生物科學 ·26.1萬字
本書于2024年年初編纂,總結了2023年的技術,并對2024年的發展態勢做了預判。本書詳細介紹了2023年世界前沿技術的重大進展和發展動向,并對影響前沿技術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全書共包括9個分報告,分別介紹了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智能制造技術、航天技術、航空技術、海洋技術、核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包括重大技術進展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動向等。可供從事科技決策和管理的領導、工作人員以及從事前沿技術研究的學者和專家借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編著 ·總論 ·49.6萬字
《貪婪的多巴胺》內容簡介:我們的身體受到“向上”和“向下”兩類物質的控制?!跋蛳隆敝傅氖强刂飘斚碌纳窠涍f質,它們決定了我們當前的感受;“向上”則是指多巴胺,它們決定了我們的長遠規劃、愿景、未來期望。正因如此,多巴胺并不像很多人以為的,是一種快樂分子。它其實是一種欲望分子,在我們已經獲得很多的同時,讓我們有更高的期許、更大的目標。了解這種物質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決策和生活的,能夠幫助我們充分發揮大腦的潛在功能,提高辦事效率,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更好的表現?!抖嗝娴墓劝彼帷芬陨鷦拥恼Z言與精彩的故事和豐富的科學實驗數據,揭示了谷氨酸的多面性。谷氨酸的這種多面性不僅體現在它對人體許多器官具有重要影響,也體現這種影響既有正向的,也有負面的,正向影響可以更好地塑造我們的大腦,而負面影響則會導致疾病。谷氨酸在大腦發育、學習能力谷氨酸和記憶力的形成中,如同一位雕塑師,精心塑造著我們神經網絡,讓我們能夠學習新的知識、回憶舊的經歷;谷氨酸還是大腦中的指揮官,調控著我們的應激反應,讓我們在緊張情況下保持警覺和專注。
(美)丹尼爾·利伯曼 (美)邁克爾·E.朗 (美)馬克·P.馬特森 ·生物科學 ·30.2萬字
書稿介紹了微生物學基礎原理與方法。內容包括食品微生物研究對象、微生物生理生化、菌種改造、分離篩選及微生物發酵培養基設計與過程優化與控制;食品微生物分析檢測;食品中微生物的利用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國內外食品微生物學研究的系統方法與新成果以及最新研究進展等。
吳祖芳 ·生物科學 ·48.5萬字
本書從最底層開始搭建數學,忠實復現了現代數學的架構,展示了人類理性求索的歷程,并以尋找五次方程求根公式為例,給出了一個完整的拆解問題、明確定義、分析抽象、演繹推理、得到答案的過程。
韓旭 ·數學 ·20.6萬字
本輯“英國海洋史”專欄,從不同角度和專題揭示了16世紀以來英國在邁向海洋強國與近代世界霸主過程中發生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進程和重要變革,展現了世界海洋史學在國別/地區研究中向縱深發展的新態勢。其他論著對清朝與中南半島國家經貿關系,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文化接觸與認知,美洲華僑問題,中國沿海宗教與澳門問題,廣州港口與內陸的海陸互動等問題的研究,以及對日、韓等國海洋史研究動態的推介,均有獨到之處,提出精辟見解,展示了國際海洋史研究的新進展、新成果。
李慶新 ·地球科學 ·34.2萬字
本書回顧量子論從無到有發展的風云錄,從18世紀開始,直到21世紀,一批科學巨人開始顛覆傳統物理學大廈,為了宇宙的終極理論而戰,大大改變了人類發展的歷史。你會知道:1.用武俠小說般的語言,清晰勾勒量子物理發展風云錄。2.量子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說量子論是上帝在擲骰子?3.對雙縫干涉實驗、薛定諤的貓、量子糾纏、多重宇宙等硬核知識的生動解讀。4.量子物理如何影響世界,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量子物理未來將有哪些應用。5.牛頓、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海森堡、霍金……科學版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兼具科普、哲學、文學、傳奇、探險故事、名人傳記等多項功能。
曹天元 ·物理學 ·28.4萬字
本書論述了無機納米光電薄膜的制備、表征及其光學性能、電學性能和光電性能,也介紹了納米激光材料的研究,系統地反映了光電功能薄膜學科的物理基礎、研究方法。書中既有實驗描述,也有理論分析,并涉及國際上該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內容包括:介紹光電薄膜的制備和表征方法;介紹納米材料的各種性能表現;從基本物理概念上簡單講述納米光電薄膜材料的電子能帶理論;論述納米光電功能薄膜的特殊光學性能,包括瞬態光學響應和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論述納米光電功能薄膜的電學性能;論述納米光電功能薄膜的光電性能,包括薄膜的光電靈敏度和超快時間響應;介紹稀土元素摻雜對納米光電功能薄膜性能的改進;介紹納米激光材料和電致氧化鋅納米線構建的激光器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三維光子晶體的制備和可調控光子帶隙的最新進展。
吳錦雷 ·物理學 ·24萬字
本書由蘭州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大學等學校聯合編著。系統介紹了配位化學的形成與發展,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學中的化學鍵理論,配合物的合成、結構、表征、反應性能與反應動力學,與生命過程相關的配位化學,以及配位化學在新材料、新領域方面的前沿進展。兼顧基礎知識的講授與學科前沿領域研究成果與熱點的介紹。每章后面都列有參考文獻和習題,可以幫助讀者加深理解與融會貫通。本書可作為高等學?;瘜W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時也可供從事配位化學與金屬有機化學領域的科研人員參考。
劉偉生主編 ·化學 ·27.3萬字
本書在第一版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共11章。第1~8章,內容包括:晶體衍射研究的發展、晶體結構的對稱性、晶體的衍射方向和倒易點陣、衍射強度和結構因子、電子密度函數的計算和精修、生物大分子晶體的衍射、多晶衍射和晶體結構數據的應用等,涉及化學、物理、數學、生物、電子學等多個基礎學科,為讀者提供簡明易懂、條理清晰的基礎知識和原理的介紹,同時提供了研究實例與原理結合進行具體分析。第9~11章,內容包括:準晶體、準點陣及衍射、準晶體結構測定法,是國際上物理科研尖端前沿。郭先生與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Shechtman是同時獨立發現準晶體的。本書對準晶體加以詳細介紹,彰顯了我國在準晶研究中的貢獻。本書可作為化學、物理、材料、生物、礦物、冶金等學科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科研人員參考。
周公度 郭可信 李根培 王穎霞 ·化學 ·29.3萬字
本書簡介和總結分析太湖、巢湖、滇池、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等六大湖泊和五里湖、東湖、西湖、玄武湖、洱海等若干典型湖泊藍藻暴發現狀、成因,及部分湖泊經治理基本消除或減輕藍藻暴發的經驗教訓,或諸多富營養化湖泊水域不發生藍藻暴發的現實及其原因。提出湖泊藍藻暴發治理或預防的總體思路,及全面治理湖泊的控源截污、打撈消除藍藻、生態清淤、生態調水、生態修復等五類綜合性工程技術措施及相應的保障措施。本書內容豐富,具有理論性和實用性,對國內外湖泊藍藻暴發治理直至消除及富營養化治理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朱喜 胡明明主編 孫金華主審 ·地球科學 ·40.3萬字
本書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測試的相關技術。第一部分是硬件測試的相關技術;第二部分是軟件測試的相關技術。硬件測試技術介紹了常見的硬件測試項目,說明測試標準及方法;軟件測試技術主要從測試計劃、測試用例的設計和測試的規劃上著手進行分析,通過對BUG的分析和闡述,正確規避風險,并對風險進行分析,最終形成財富庫,供測試人員共享。全書內容全面,通俗易懂,部分章節設置測試實例,幫助讀者理解測試技術,還可以受到一些啟發,使得在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設計。
尚開明編著 ·物理學 ·21.7萬字
馬忠玉主編的《寧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內容分為三篇:適應篇、減緩篇、規劃篇。適應篇包括總報告和五個專題報告,主要展現ACCC寧夏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減緩篇聚焦“十二五”寧夏溫室氣體減排、碳管理戰略與低碳經濟發展問題。規劃篇明確了寧夏“十二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方向,提出了寧夏未來五年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總體目標、重點領域、重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對進一步推進寧夏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馬忠玉 ·地球科學 ·29萬字
本書基于科技發展的內在因素,從數學的進步、科學的方法、文明的交融、思想的解放,多維度追溯西方科技文明的發展歷程,梳理近代科技發展的脈絡,展示文明融合對于西方近代科學發展的作用,呈現中華文明燦爛光輝照耀下的西方近代科技發展的輝煌畫卷。本書通過大量歷史史料,明確地揭示了中華文明在西方近代科學發展中的作用。包括中華文明在內的歐亞古文明的成果,填補了歐洲數學發展的斷崖、促進了歐洲思想解放、直接和間接地推動著近代科技的發展。通過對西方近代科學發展的再認識,對于正確認識近代中國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了解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理性思考中國未來的科技發展,具有重要的正面意義。
王元慶 ·科技史 ·33.4萬字
本書是山東省組織部泰山學者建設工程專項研究成果,系統論述了變化環境下山東省水安全問題及適應對策的相關理論與實踐。主要內容包括:(1)山東省水安全問題及其在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質安全和水生態安全的保障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和人類活動影響面臨的新的挑戰;(2)山東省水安全問題科技支撐新的研究與進展,主要有:氣候變化對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影響、變化環境下水資源的脆弱性評價和應對氣候變化水資源適應性管理,減少水災害的中小河流理論與實踐,改善水環境的河流生態修復技術與應用,面向咸水淡水綜合管理的水質水量耦合模擬與管理研究,基于水安全保障的水循環機理與水生態過程實驗平臺的基礎研究與建設;(3)提出了應對環境變化影響、保障水資源安全的若干對策與建議。本書為面向水利工程開發、建設與管理所面對的水資源安全問題,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技術支撐與應用實例,也為流域開發與資源規劃綜合管理提供重要的參考。
夏軍 李福林 王明森 李淼 ·地球科學 ·23.5萬字
霍金在生前發表的最后一篇論文中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新宇宙學,顛覆了他在《時間簡史》中提出的關于時間起源的觀點,本書作者托馬斯·赫托格正是這篇論文的合著者。在這篇刊登在《高能物理學雜志》上的文章中,他們認為多元宇宙并沒有那么多,宇宙的演化在整體上是平滑而有限的?;艚鹪谒欠驳囊簧性噲D回答,宇宙是如何創造出如此完美且適宜生命生存的環境的?為了解開這個謎團,霍金研究了宇宙的大爆炸起源,但他的早期工作遇到了危機,因為他的數學預測結果顯示,在可能產生的所有宇宙中,占最大比例的宇宙種類是無法孕育出生命的。
(比)托馬斯·赫托格 ·物理學 ·22.1萬字
本書著重介紹海洋技術與海洋技術產業化。第一章海洋科技發展戰略。第二章海洋生物綜合技術。第三章海洋基因技術。第四章海洋綜合技術。第五章海洋生命支持系統保護技術。第六章海洋采礦技術。第七章海洋科技產業化。概述高新技術的重要作用、國內外海洋技術簡況、科學技術對產業的推動作用、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市場運作以及海洋科技發展與產業化戰略;第八章高新技術產業概述;概說國外高新技術簡況、中國高新技術簡況;第九章國家級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介紹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概況。
王平 陳思增 陳國生主編 ·地球科學 ·32.4萬字
《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現代啟示》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委托研究項目。它旨在說明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具有著獨特的科學技術文化傳統;梳理出中國歷史上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脈絡及其特點;通過選取對數學、天文學、農學、醫藥學和工程技術等學科領域發展的研究,探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文化具有怎樣獨特的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取向;揭示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科學技術文化的關系;考察中外文化交流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這些方面研究可以進一步昭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文化對我們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哪些啟示和借鑒。
汝信 李惠國 ·科技史 ·30.8萬字
本書的內容是關于地球演變的故事,我們會從地球如何形成大行星、如何變成球形講起。本書會為您詳盡解答很多關于地球演變的問題:那么高的山是怎么“長”起來的?“造山運動”的原因和結果是怎樣的?海底的海溝比陸地上的高山還要深,是“誰”造成的?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為什么都是依托著“大河”而產生和發展的?您還會讀到壯麗的山脈、蜿蜒曲折的大河、靜靜的大湖、一瀉而下的大瀑布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大平原。最終,您會明了——大河孕育文明、草原創造英雄、海洋創造人類的未來!海地擴張、大陸漂移、板塊移動之間有強烈的連帶(因果)關系,而地球正是通過這樣的板塊產生和消亡才得以生生不息。我們是在為您講故事,一個個、一串串的故事一定能吸引您的眼球。看完故事您就完全有資格再去給您的朋友、孩子、父母講關于地球演變的故事。
姚建明 ·天文學 ·24.9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近代光學發展的各個方面,并致力于反映當代光學的最新進展,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主要內容包括:光的電磁波理論,光在不同類型介質中的傳播特性,光的部分相干性,光的標量衍射理論,傅里葉光學基礎,全息術基礎,幾何光學的基本原理,相對論光學及量子光學基礎等。全書結構清晰、嚴謹,內容豐富、新穎,并精選了適量典型的例題和習題。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光電信息與工程類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光學相關領域的教學或科研人員參考。
鄭玉祥 陳良堯編著 ·物理學 ·3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