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本啟蒙、啟智的佛教入門書,也是教育普通大眾修身養性提升自我的一本有益書籍。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2.3萬字
本書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時間為經,以教派分化為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道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全書所記時限始于道教產生前的秦漢社會狀況和思想淵源,止于當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所記內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經籍、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道教的節日、禮俗、圣地、遺跡、建筑、文學、藝術等等。
許地山 ·道教 ·11萬字
當世大德、《佛陀傳》作者一行禪師溫柔寬容之作。你已淡忘的童年經歷,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一生。恐懼、憤怒、悲傷、自卑、孤僻、缺乏安全感的根源都是童年經歷,而你可能還不知道!翻開本書,跟隨一行禪師的腳步,一步步回到自己內在深處,擁抱、療愈內在的小孩,與自己達成真正的和解。在《與自己和解》中,一行禪師運用佛教原理幫助你,返回內在深處,覺察內在小孩的存在,與他對話,聆聽他的聲音,從而達成與自己和解的目的。如此,我們不再受情緒的擺布,心中沒有怨恨,也不再遷怒他人。我們的人際關系也開始變好,我們因此懂得了愛,保有了愛。
一行禪師 ·普及讀物 ·6.4萬字
弘一法師經歷了的兩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風流倜儻的濁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師,一個轉身,演繹了一個曠世傳奇。紅塵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門禪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風范。讀他的文,風骨、才骨、傲骨,盡顯其中;品他的人,真摯、認真、脫俗,做到極致。
弘一法師 ·佛教 ·9.5萬字
本書特點為簡要系統,不乏卓識;語言暢達,不失曲雅風趣;資料豐富,存厥存疑。在今日仍不失為一本了解中國佛教歷史的基本讀物。
蔣維喬 鄧子美導讀 ·佛教 ·19.5萬字
本書181個佛經故事,讓你收斂內心的浮躁,成為自己命運的建筑師;181個生命感悟,教你經營永不沉沒的生命之舟,完成人生的心靈之旅;181條做人道理,教你識別人生路上的陷阱,獲得享用終身的人生智慧;181條人生哲學,教你平衡“得不到”和“已失去”,快樂過活每一天。
郭海東 ·普及讀物 ·10.6萬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有關《圓覺經》的講記。作者以深厚的學術功底,對《圓覺經》的原文進行了逐句、逐段的講解,變艱澀為流暢,化深奧為通俗,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南懷瑾著述 ·佛教 ·18.2萬字
本書以鳩摩羅什法師所譯《金剛經》為原文,進行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通解,讓你輕松理解千余年歷久彌新的大智慧。作為國學經典,《金剛經》窮極宇宙,又關懷日常。文中將經文要義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進行深入淺出的演說,引發對現實生活的理性思考,給你能斷一切執念的智慧。
施青石 ·佛教 ·16.8萬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撰著的《楞伽經》全本的大義今釋。內容包括:原文、今譯和串講(用括號、另段的方式標出)。全書深入淺出,文句流暢,是一部將學術性和通俗性融為一體的別具特色的《楞伽經》讀本。
南懷瑾著述 ·佛教 ·18.3萬字
《觀音菩薩的故事》由清末民初著名的、寫作通俗佛教小說的曼陀羅室主人所著,作者以巧妙的手法,將佛教智慧吸收并體現在觀音菩薩得道及度化眾生的不凡經歷當中。讀者不僅能從書中了解到中國第一佛——觀音菩薩的一切知識,還能夠體會更深層次的佛教哲理與文化。為適合21世紀的閱讀方式,面向當代的眼光,賦予這本經典名著以新的面貌和氣息。經過大量的編輯修訂,增加插圖以及相關基礎佛教知識,出版了《觀音菩薩的故事》全彩插圖增修本,這一版本更雋永、更超值,更適合家庭珍藏和全家共賞。
曼陀羅室主人 ·普及讀物 ·19.1萬字
本書從禪的起源開始,講述了禪的發展與傳承,描寫了其從古流傳至今在人們的生活與思想中的的衍變,穿插著有趣和耐心尋味的公案故事,充滿哲思。易中天老師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配合國畫大師黃永厚的精彩畫作,引據神話傳說與真實史料,靈活運用古代文豪與禪師的對話,解釋了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常識及俗語的出處,它們都與禪擁有著密切的關系。讓我們了解禪是什么,理解禪文化和禪意,感悟禪的美妙。
易中天 黃永厚繪 ·普及讀物 ·4.1萬字
觀呼吸,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的禪修靜心法門之一,是佛教內觀禪修的入手法。在佛教中,內觀禪修是人唯一能解脫煩惱的法門,它通過如實觀照當下的身心,覺醒心靈的力量來解脫煩惱,獲得恒久的快樂。人人都會呼吸,我們通過觀呼吸有意識地觀察進出的氣息,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調整心境,消除負面情緒,這也是人人都能輕松學會、隨時隨地踐行的方法。它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后,已經成為一種廣泛適用的心理療法,幫助現代人走出各種精神障礙,更有效地思考,更快樂地生活。
藍梅 ·普及讀物 ·14.3萬字
《維摩詰經》可以說是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一部佛經,不論是作為中國佛教代表的禪宗,還是成為現、當代佛教主流的人間佛教,《維摩詰經》中的“心凈則佛土凈”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和經典依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貫穿于整部《維摩詰經》的一根主線-------“不二法門”,更是整個中國佛教的方法論依據。本次出版,以金陵刻經處本為底本,全書核校原文,約請專業學者為其出注、翻譯,以為讀者提供閱讀的較好的讀本。
賴永海主編 高永旺 張仲娟譯注 ·佛教 ·13.5萬字
《薄伽梵歌》是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Ia)中的一部宗教哲學詩。因此,在閱讀《薄伽梵歌》之前,先要了解一下《摩訶婆羅多》。《摩訶婆羅多》的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歷時八百年。它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內容,層層累積而成,最后定型的篇幅達到“十萬頌”(每頌一般為三十二個音節),譯成漢語約四百萬字。
(古印度)毗耶娑 ·經典著作 ·5.1萬字
2500年前,佛陀開示了成就正道的單一道路——四念處。四念處即正念,為佛教八正道之一。正念修行在東西方世界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它不僅是南傳佛教國家最為推崇和重視的修行方法,而且是西方國家最為普及、關注、最有影響力的佛教修行體系。2500年前,佛陀示了成就正道的單一道路——四念處。四念處即正念,為佛教八正道之一。正念修行在東西方世界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它不僅是南傳佛教國家最為推崇和重視的修行方法,而且是西方國家最為普及、關注、最有影響力的佛教修行體系。
藍梅 ·普及讀物 ·12.9萬字
從淡泊、立身、煩惱、隨緣、平常、包容、謙遜、信念、精進、學問、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多角度、多層次地闡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點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機鋒給世人以深刻的啟示,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潤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療苦病的一劑良方。
清音編著 ·普及讀物 ·12.1萬字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本書主要從這“八苦”著手,結合一些幽默詼諧的小故事,在理性的佛學思想研究與感性的宗教信仰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并立足于此點,詳細敘述了南懷瑾先生科學的佛學觀,力求將南先生心中生動、簡單、真實的佛的真義傳達給世人。
張笑恒編著 ·普及讀物 ·13.1萬字
禪者的心應該始終是一顆初心,不受各種習性的羈絆,隨時準備好去接受、去懷疑,并對所有的可能性敞開。只有保持這樣的心,我們才能如實看待萬物的本然面貌,在一閃念中證悟到萬物的原初本性。鈴木俊隆禪師用最簡單的語言,從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闡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實現禪心。本書指導人們如何修行,說明何謂禪生活,禪修是以何種態度和了解為前提的,并且鼓勵讀者活出自己的真實本性。
(日)鈴木俊隆 ·普及讀物 ·7.3萬字
本書精選了他從風華才子到云水高僧的傳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師意境高遠畫作,文中有情,畫里有禪。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弘一法師 ·普及讀物 ·7.3萬字
在本書中,南師用各種版本的《藥師經》增加大家對這本經書的了解,繼而講藥師佛如何發十二大愿、如何教人“消災延壽”,并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情況,指導普通人怎么做才能正在利益自己及他人。這是南懷瑾講述中比較淺顯實用的一本書,易被讀者接受。
南懷瑾 ·普及讀物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