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早期的海戰武器、現代軍艦的鼻祖——獨木舟、中國古代的海戰武器、漢朝時期的戰船、宋朝時期的戰船、明朝時期的戰船、中國古代戰船上的武器裝備、外國早期的海戰武器、艦艇、軍艦、裝甲艦、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兩棲攻擊艦、登陸艦、運輸艦船、破冰船、護衛艇、導彈艇、魚雷艇、救生艇、布雷艦艇、掃雷艦艇、登陸作戰艦艇、“水中伏兵”布迷陣、海軍是高技術在軍事上的縮影、不斷地會有新花樣、海上巨無霸——航空母艦、活動的海上機場等。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8.7萬字
坦克裝甲車輛是各種履帶式作戰車輛、輪式車輛的總稱,是地面部隊的制式裝備。本書精選了多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經典的坦克裝甲車輛,涵蓋了坦克、突擊炮、輪式裝甲車、半履帶車輛等,通過藝術彩繪、實體圖片和漫畫的形式,向讀者介紹了這些德國著名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進程,以及在戰爭中和和平年代的重要意義和地位。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對二戰德國著名坦克裝甲車輛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及認識。本書適合廣大青少年、軍事迷、模型愛好者、研究學者的閱讀需要,對培養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國防科普教育有著間接的幫助,同時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漢明文化工作室 ·世界軍事 ·2.1萬字
本書著重選取了“二戰”時期的一些經典戰役,從正反兩方面,以全新的角度來詮釋了這場人類歷史上的最殘酷、范圍最廣的戰爭。
《時刻關注》編委會 ·戰略戰術 ·14.5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了世界各國研制的100種冷兵器,每種冷兵器均以簡潔精煉的文字介紹了研制歷史、設計特點及作戰性能等方面的知識。為了增強閱讀趣味性,并加深青少年讀者對冷兵器的認識,書中不僅配有大量清晰而精美的鑒賞圖片,還增加了詳細的數據表格,使讀者對冷兵器有更全面且細致的了解。本書不僅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學習軍事知識的不二選擇,也是軍事愛好者收藏的絕佳對象。
軍情視點 ·軍事技術 ·4.8萬字
槍械經過早期、近代以及現代的發展,其性能更加完善,實用性更強,更能滿足軍隊等領域的需求。本書分為槍械基礎知識、手槍、沖鋒槍、步槍及機槍五章,分別介紹了各種類型的槍械,并以歷史上有名的槍械為例,講解槍械的構造和性能。同時,本書在介紹每種槍械時也配以清晰的圖片,希望給軍事迷朋友和讀者帶來一個更為直觀的體驗。
灌木文化 ·武器裝備 ·3.8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了世界各國研制的近200種突擊步槍,涵蓋范圍多達數十個國家。書中對每種突擊步槍均以簡潔精練的文字介紹了其制造歷史、作戰性能以及裝備情況等方面的知識。為了增強閱讀趣味性,并加深讀者對突擊步槍的認識,還專門介紹了突擊步槍在一些電影作品中的登場表現。本書內容結構嚴謹、分析講解透徹,圖片精美豐富,不僅帶領讀者熟悉手槍發展歷程,而且還可以了解手槍的結構性能等,特別適合作為廣大軍事愛好者的參考資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門讀物。
軍情視點 ·武器裝備 ·2.5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了世界各國研制的近200種手槍,涵蓋了半自動手槍、全自動手槍、左輪手槍等不同種類的手槍。書中對每種手槍以簡潔精煉的文字介紹了其歷史、性能以及裝備情況等方面的知識。為了增強閱讀趣味性,并加深讀者對手槍的認識,還專門介紹了手槍在一些電影作品中的登場表現。本書內容結構嚴謹、分析講解透徹,圖片精美豐富,不僅帶領讀者熟悉手槍發展歷程,而且還可以了解手槍的結構性能等,特別適合作為廣大軍事愛好者的參考資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門讀物。
軍情視點 ·武器裝備 ·3.2萬字
《山的那一邊:被俘德國將領談二戰》是一部獨特的二戰史,大部分來自李德·哈特在紐倫堡對德國高級將領的審訊記錄。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將與布盧門特里特、倫德施泰特、托馬、克萊斯特、海因里希、一曼陀菲爾、施圖登特等德國將領的談話匯集起來,刪繁就簡,并在記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結論。他讓德國將領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敘述者,這就是所謂的“山的那一邊”——指代德軍在二戰中的心理和各項軍事方針,由此本書記錄的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直接的證據,讀者也能從德國將領的描述中感受當時的真實氛圍、領略戰爭的成敗細節。本書具有相當的可讀性,精彩程度不亞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英)李德·哈特 ·軍事史 ·25.7萬字
本叢書從軍事專家的視角,深入介紹了上述武器裝備的總體結構、功能特點、著名武器裝備詳解、戰例和趣話等。語言通俗流暢、數據翔實可靠、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及可讀性。是軍事愛好者,尤其是軍事發燒友不可不讀的武器百科。
張玉龍 嚴曉峰 ·武器裝備 ·23.6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決戰第聶伯河》承接上部《東線:從哈爾科夫到庫爾斯克》,主要講述了1943年夏秋,隨著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失敗,紅軍開始了大反攻。東線南部第聶伯河成為主要決戰地區。與此同時,其他戰線的紅軍也發起進攻。經過上述戰役,紅軍收復了斯摩棱斯克、基輔、頓巴斯和塔曼半島。蘇聯因此堅定了以武力手段結束戰爭的決心。
朱世巍 ·軍事史 ·10.3萬字
《世界軍事未解之謎世界科學未解之謎》就是為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讀者精心編寫的,是一場傾心打造的知識盛宴。本書從軍事、科技兩個視角出發,精選出具有神秘色彩與探索價值的課題,展示給讀者不同領域的全新知識。全書通俗淺顯的文字、精美逼真的插圖、新穎獨特的版面設計,詮釋著豐富多彩的萬千現象,使讀者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飽覽撲朔迷離的軍事疑案及奧秘無窮的科學世界,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
文娟 ·軍事理論 ·28.8萬字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二戰時期蘇軍所使用的各種重武器,包括戰艦、戰機、火炮、坦克和裝甲車等。對每種武器都全面講解了其研發歷史、作戰性能和實戰表現等知識,讀者可以深入了解該武器的誕生背景、構造、性能及其在戰爭中所起到的作用等。此外,書中還加入了不少與之相關的知識鏈接和趣聞,以增強閱讀的趣味性。
軍情視點 ·武器裝備 ·6.8萬字
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背后是國家的力量,也是美國最高科技軍事力量的反映。作者通過與已卸任的和沒卸任的科學家的訪談,記錄了DARPA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科技和生產機構的歷史,比如神經科學家建立人工大腦,細胞生物學家致力于肢體再生,諾貝爾獎獲得者發明了激光;比如橙劑和電子屏障在越南戰場的作用,反恐的昆蟲機器人,智能相機的火箭,充滿戰爭和先進的計算機程序。講述了DARPA從冷戰開始到現在研究的爭論,以及從爭論到科學實驗,到成功研制出一項發明的神秘艱苦過程。就像一部充滿了陰謀和高風險的間諜小說,杰克布森把DARPA的歷史寫成了人類智慧的迷人見證;就像一部軍事科學史,描述了無窮盡的工業革命和軍事創造的巨大進步;就像一部描繪人類未來的藍圖,通過DARPA的一項項創新發明代表了認為未來發展的無限空間。
(美)安妮·雅各布森 ·軍事史 ·29.6萬字
誕生于抗日的烽火,三打運城,克臨汾、攻晉中、戰太原,秦嶺奪險、川西剿匪,參加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冬季防御戰役……這是一支戰功赫赫的部隊;它也曾在朝鮮戰場折戟,陷入敵重重包圍,損失慘重,驚動了中南海,是一支備受關注和爭議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一八〇師。
《歷史的回音》編審委員會 ·軍事史 ·50.1萬字
本書由《睡夢中的勝利:1813年春季戰役之呂岑會戰》《虛弱的戰國日本:實力不對稱的萬歷朝鮮戰爭》《夾雜著慘敗的尷尬平局:清朝對緬戰爭始末》構成。回顧了發生在1813年的呂岑會戰,拿破侖在俄法戰爭后重建的大軍對戰俄普聯軍,獲得勝利;分析了萬歷朝鮮戰爭中,日本戰國時期日軍的實力不足;梳理了乾隆年間清朝與緬甸的四次交鋒,總結了清軍失利的原因。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12.1萬字
《圖解軍事術語》一書以簡練的文字和形象的圖表來解析軍事術語。書中的大部分術語貼近現代軍事技術,代表了當前軍事科技的發展趨勢,也是廣大軍事愛好者普遍關注的。本書是《圖解軍事術語》的上冊,包括雷達技術、光電系統、信息技術、戰略戰術四篇。本書內容詳略得當,圖片豐富,廣大軍事愛好者和專家學者都可閱讀參考。
凌翔 ·軍事教材 ·11.9萬字
本書主體部分為對孫武的《孫子兵法》的現代解讀,作者通過深厚的國學涵養,對這部經典做出了文字優雅但內容實用的講解。為了區別市場同類出版物,同時也最大程度提升經典作品影響一般人的能力,本書擬引入“工作手賬”概念,讓《孫子兵法》以為手賬配文的形式進入普通人的工作與生活,讓人們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看一段人生智慧,放松心靈,體悟人生,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營養,收獲啟迪。作者簡介:馬超,1977年11月出生,河南省商丘市人,現居于浙江省杭州市。中文本科,法律碩士。曾任高中語文教師,現為人民法院審判員。工作之余,喜讀書與寫作,先后有二十余篇次的文章發表或獲獎。
韓明輝 ·經典著作 ·7.9萬字
當今世界有哪些國家實行了軍銜制?各國軍銜是如何編制的?有什么不同?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等大國,它們的軍銜歷史和現狀是怎樣的?如何識別和區分各國的軍銜標志?軍銜與職務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軍人退役后還能掛軍銜嗎?……這些鮮為人知的問題,《158個國家軍隊授銜內幕》將一一為您揭開。
李慶山 王小慧編著 ·世界軍事 ·27.5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中美洲馬雅文明形成、阿茲特克人國家形成、西班牙武力征服墨西哥、西班牙征服秘魯、智利阿勞坎人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英國在弗吉尼亞建立殖民地、北美馬薩諸塞殖民地建立、馬里蘭殖民地建立、巴西伯南布哥反荷革命、荷蘭人被逐出巴西、紐約殖民地建立、新澤西英國殖民地建立、英荷兩國爆發第二次戰爭、北美印第安人的“腓力普王”之戰、培根領導弗吉尼亞反英起義、英法爭奪北美殖民地的“安妮女王之戰”、巴西伯南布哥發生反葡暴動、墨西哥恰帕斯省印第安人起義、北美南卡羅來納黑奴暴動、桑托斯領導秘魯人民起義、七年戰爭、墨西哥印第安人起義、英殖民者制造“波士頓慘案”、北美相繼建立“通訊委員會”、波士頓傾茶事件、首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美國獨立戰爭、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約克敦會戰、大陸會議通過《聯邦條例》等。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0.9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1941年的冬天》承接上部《東線:莫斯科的秋與冬》,主要講述了:1941年12月5日,蘇聯軍隊在莫斯科前線突然展開大舉反攻,德軍猝不及防,大幅度后撤。幾天后,美日戰爭爆發。希特勒一面下令東線德軍必須死守戰線,一面決定向美國宣戰。蘇軍在持續幾個月的大反攻作戰中耗盡了實力,蘇德兩軍暫停廝殺。與此同時,在克里木半島,德國第11集團軍也與蘇軍展開激烈攻防戰。
朱世巍 ·軍事史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