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當今世界有哪些國家實行了軍銜制?各國軍銜是如何編制的?有什么不同?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等大國,它們的軍銜歷史和現狀是怎樣的?如何識別和區分各國的軍銜標志?軍銜與職務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軍人退役后還能掛軍銜嗎?……這些鮮為人知的問題,《158個國家軍隊授銜內幕》將一一為您揭開。
李慶山 王小慧編著 ·世界軍事 ·27.5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梳理、總結當前在軍事領域中廣泛應用的科學技術,展示它們在戰爭中的應用及影響,揭示軍事科技對戰爭勝負、國防建設及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民眾中樹立科技強軍的重要思想,實現全民國防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結合。全書共分為六章,介紹了不同歷史時期軍事科技發展的主要歷程,并對當代具有代表性的軍事科技進行全面重點介紹,同時結合實例,分析了軍事科技在現代局部戰爭中的運用,隨之對信息時代各國的新軍事變革進行介紹,最后對未來新軍事科技與未來戰爭進行超前展望。本書集科普性、趣味性、學術性于一體,是一部觀點明確且易讀的軍事科普讀物。
李雋雋 ·軍事技術 ·25.8萬字
《中國兵器史》是中國兵器通史拓荒巨著,收錄982幅古兵器圖片,共展示兵器及實物近千件;更有100多種乾隆藏器大公開,源自中外博物館、圖書館、皇宮及私人收藏。這些珍貴的手繪圖片、拓片和照片,將舊石器時代起至清代的中國古兵器一一勾勒,令其躍然紙上,完美再現了中國古兵器的奕奕神采,立體呈現了中國兵器史的演變歷程,令人真切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與價值。
周緯 ·武器裝備 ·20.8萬字
《戰爭論》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在書中,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御、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戰爭就其本質來說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這里以‘劍’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于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的評價,并稱克勞塞維茨“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戰爭哲學和戰爭史的作家”。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軍事理論 ·33.3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主線,對絕大部分航空母艦逐一進行了介紹,每型配以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線圖、歷史照片、重要節點、基本參數以及武器配置改進情況等,使其既具有一定的科普閱讀性,又可以作為一本海軍艦艇(航母)的參考工具手冊。全書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具有較好的閱讀性和收藏價值。
陸樂編著 ·軍事技術 ·22.6萬字
雖然與宏大的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相比,切爾卡瑟戰役的規模較小,但它在蘇德戰場上的地位卻十分重要。1944年1月底,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6萬精銳在卡涅夫突出部被蘇軍合圍。曼施泰因急調裝甲力量解圍,卻在蘇軍強大的防御面前耗盡突擊勢頭。被困部隊不得不自行突圍,經過異常血腥的戰斗,終于有共計4萬余名將士逃出生天。被圍德軍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未能脫身,第11軍軍長施特默爾曼也在行動中陣亡。本書正是一部講述切爾卡瑟之戰來龍去脈的作品,除了在戰略和戰役層面深度解析這場突圍戰之外,還逐日逐時地詳細講述了德軍從事的每一場戰斗,展現了許多基層士兵的親身經歷。
(英)道格拉斯·納什 ·世界軍事 ·49.6萬字
本書的內容包括日俄戰爭的起源、雙方的作戰計劃以及戰前關系持續緊張時期的歷史,并介紹了至1904年9月的第一周之前,雙方作戰行動的基本脈絡,也就是日俄戰爭第一階段的內容。本書還詳細研究了魚雷攻擊、戰術機動、戰列艦的航速和航程等,提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論據,指出了“有限戰爭”的利弊,日軍作戰中的優勢所在,還把現代技術的發展同長期研究風帆時代的成果結合起來,使本書具有巨大的出版價值。
(英)朱利安·S.科貝特 ·世界軍事 ·40.9萬字
本書援引蘇聯、波蘭、德國大量史料,詳細敘述了T-34坦克設計、投產、改進的歷史,展示了T-34坦克在各時期的一切細節,內容覆蓋哈爾科夫的183廠、下塔吉爾的183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112廠、174廠、烏拉爾重型機械制造廠、車里雅賓斯克基洛夫工廠等蘇聯軍工廠出產的所有T-34型號及其變體,以T-34底盤開發的衍生車型(如SU-85和SU-100自行火炮)也有少量提及。作者結合T-34服役經歷,對各型號間的差異、質量控制、性能特點、設計缺陷、技術改進等他坦克愛好者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詳細說明,也講述了設計、生產過程中的曲折,如哈爾科夫的183廠一開始拒絕按軍方需求生產、T-34炮塔升級、哈爾科夫的183廠轉移到下塔吉爾等。
張一鳴 殷石隱 ·武器裝備 ·22.4萬字
從輝煌的盛唐到偏安一隅的南宋,六百余年間爆發了許多場戰役與歷史變革。先看唐朝,前有李世民輔助其父李淵開創大唐基業,中有安祿山夭折盛唐繁華,后有藩鎮節度使割據自立。再看宋朝,靖康之恥終結了北宋,有志恢復故土的岳飛卻成了南宋朝廷茍且偷安的絆腳石,何其悲哀。本書選取十個精彩片段,著重分析了對大唐、宋朝歷史進程具有重大影響的大型戰役,以此使讀者對兩朝歷史演變有一個大概認識。每場戰役都由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者撰寫,史料豐富,角度開闊,力求還原,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35萬字
本書梳理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美國蘭德公司、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莫斯科卡內基中心、歐盟安全研究所、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等全球112家著名智庫近年來發布的研究成果。涵蓋了國際秩序、美國霸權、全球安全威脅與挑戰;軍備發展、核態勢;海洋、太空、網絡、極地等安全威脅與應對;阿富汗戰爭、烏克蘭危機、中東和北非亂局等20個重大議題。收錄了專著、白皮書、備忘錄、戰略卷宗、工作草案、背景資料、證詞、講演、訪談、評論、書評、隨筆、博客、新聞稿等各類成果563篇,以及圖表132幅。
陳瑜 ·軍事理論 ·37.5萬字
虛擬戰場是20世紀90年代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出現的新型的軍事仿真系統。近年來,隨著虛擬現實等相關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網格、普適計算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虛擬戰場的開發和應用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廣泛應用于軍事訓練與演習、軍事問題研究、武器裝備論證等軍事實踐活動,正成為21世紀不可缺少的軍事基礎設施。全書以軍事應用和技術開發為主線,側重于虛擬戰場的構建和工程實現,共分5章,除緒論外,包括硬件基礎、軟件實現、貨架產品、開發案例等內容。
龐國峰 ·軍事理論 ·31.5萬字
本書從八個章節重點描述了物聯網軍事應用的現狀、模式、策略、架構、技術、案例、設想、展望等內容,是作者結合多年來軍事信息系統領域理論研究基礎和實際工程經驗,持續跟蹤國內外物聯網的發展,深入分析研究其對軍事領域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而形成的探索性成果,其中既包括對物聯網軍事應用已有成果的介紹和描述,更多地介紹了作者根據軍事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對物聯網軍事應用發展的預測和設想。
藍羽石編著 ·軍事技術 ·23.5萬字
戰場態勢認知是作戰指揮控制中的關鍵環節,是快速、準確做出指揮決策的前提。在新型作戰樣式和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的雙重驅動下,智能化戰場態勢認知的重要性已形成廣泛共識,急需一套理論和方法來促進該領域研究快速發展。本書作者及團隊是國內第一批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專業隊伍之一,經過十余年在該領域的潛心深耕,匯集成了國內戰場態勢認知方向的專著。本書主要涵蓋了戰場態勢認知概念、基本原理、組成要素等理論研究成果,以及技術方法和實踐案例,可供指揮與控制理論與系統研發人員借鑒,還可以作為指揮與控制相關專業軍事人員、研究人員和學生的參考書。
王珩等 ·軍事理論 ·21.1萬字
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關于軍功爵制的“封箱”之作。本書1980年曾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30年間經過三次修訂,此次是本書第4次修訂,作者已年過90,這也是他關于軍功爵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此次增訂,是作者經過認真詳細的審讀,發現《軍功爵制考論》中確有失誤和用詞立論不準確之處。如對軍功爵廢除時間問題、對秦時通侯有無封國問題,等等,在本次修訂中,作者都做了更正和詳述。作者提出,過去在軍功爵制研究中所提出的意見和論點,都以本書為準;本書的出版,可謂是作者對軍功爵研究的“封箱”之作。
朱紹侯 ·軍事理論 ·35.6萬字
本書由《經略龜茲:從西漢設西域都護到唐兩征龜茲》《西域與唐代騎兵:武備、戰馬與戰術、戰例分析》《獨橫長劍向河源:河隴之爭與歸義軍的興亡》《奠基者的傳奇:馬其頓的腓力二世》構成。講述了唐朝時期在西域發生的戰事,主要是唐同龜茲的戰爭、沙州歸義軍政權的興衰,以及期間唐軍騎兵使用的武器裝備和戰術;回顧了馬其頓早期歷史和亞歷山大大帝之父、腓力二世的崛起、征戰歷程。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20.1萬字
《海權論》是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關于海戰史及海權理論的作品,馬漢在本書中劃時代地提出了“海權”的概念,將控制海洋提高到國家興衰的戰略層面。他認為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海洋利益對于一個國家的強大至關重要,同時主張大力發展海軍、發展商船隊、發展海洋貿易、建設海軍基地和商港。本書從地理位置、自然結構、國家疆域、人口數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質等六大視角解讀了“海權至上”的觀點。作為一部海權名著的同時,本書也不乏文學性,客觀而生動地再現了歷次海戰的過程,不露聲色地表達了對那些卓越海軍將領的贊美,詳細闡述了海權在歷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發現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的世界史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時論述了制海權的一些必要因素。該書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后將其作為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導。自馬漢去世以后,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世界戰略格局的變化,已充分驗證了海權論的觀點。
(美)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 ·軍事理論 ·47.2萬字
本書從諾曼底登陸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開始寫起,清晰、全面、完整地記述了設計運輸、押運、炮火支援艦,以及不同戰略觀和文化摩擦等在內的完整的故事,描述的人物既包括羅斯福、丘吉爾、馬歇爾、艾森豪威爾、拉姆齊等主要決策者,也包括下級軍官和士兵。
(美)克雷格·L.西蒙茲 ·經典著作 ·25.1萬字
一本講述從希臘化時代到20世紀初期戰爭中的各類武器裝備與相應戰術的通俗著作。回顧了希臘化時代的巨型槳帆艦興衰、文藝復興到三十年戰爭的冷兵器戰術發展、19世紀過渡時期的步槍發展;介紹了中世紀晚期的歐洲火門槍,以及中國古代戰車、火器、車營、山紋鎧、鎖子鎧、連環鎧、杠桿式拋石機的特性和發展;講述了清朝舊式戰船、水師與海防的歷史、一戰毒氣戰的裝備和戰術。
指文烽火工作室 ·世界軍事 ·26.1萬字
本書由《秦昭王麾下的一相二將:魏冉、白起、司馬錯》《兵神初現諸侯驚:打破戰國列強均勢的伊闕之戰》《將相鐵三角的之作:秦楚五年戰爭》《希臘化時代的開端:繼業者戰爭》《格蘭特VS李:1864年陸路戰役》構成。講述了戰國秦國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由魏冉、白起、司馬錯主導并取勝的兩場大戰——伊闕之戰和秦楚五年戰爭;梳理了亞歷山大大帝死后,歷次繼業者戰爭;回顧了美國內戰中,格蘭特率領的聯邦軍與李統率的邦聯軍在1864年的較量。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21.8萬字
目前,由于缺乏信息化實戰經歷,我軍在作戰評估研究領域很大程度上仍處于空白狀態。為了借鑒美軍在該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優勢,剖析其存在優點與存在的問題,本書通過全面梳理、歸納當前美軍近期頒布的聯合出版物、各軍種條令和相關指揮官手冊,以評估概念、指標要素為重要環節、以評估實施流程為活動主線,對美軍作戰評估理論及評估實踐全流程活動進行了全面梳理與概括。具體內容涵蓋美軍作戰評估的概念、評估指標制定、作戰評估框架、評估主體編組及評估工具運用、作戰評估實施步驟、戰斗評估等問題。對于我軍汲取外軍先進作戰理論,結合我軍當前由機械
毛翔 褚睿 邢鵬宇 ·軍事理論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