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告別與新生:大師們的非常抉擇
會員

本書為經典史詩級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襲“民國清流”系列圖書風格,呈現出1946年至1948年中國現代文學格局的分化與轉型,客觀描寫了民國大師與政治或即或離的生存狀態,以及面對去留問題時的非常抉擇。生逢鼎革,山雨欲來風滿樓,站在十字路口,胡適、老舍、沈從文、郭沫若、茅盾、聞一多、張愛玲、林徽因、丁玲、張恨水、曹禺、趙樹理、馮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為歷史與時代所裹挾,以堅定的道義和擔當、獨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進行著一場影響個人命運甚至中國文化命運的抉擇。國統區的文人,努力書寫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覓尋,在與政黨、政治的復雜關系中曲折地成長;而解放區的作家,興奮地以豐富多彩的筆墨為解放戰爭留下真實生動的文學畫卷。在這片苦難深重的土地上,中國文化界何去何從?“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士”,新時代的鐘聲正激蕩著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客觀地描寫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真實地還原其獨特而復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汪兆騫 ·人物合集 ·14萬字

最新章節 第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2019-07-09 15:26:27
民國清流4:大師們的抗戰時代
會員

本書系民國大師們的集體傳記系列之四。本書沿襲《民國清流1:那些遠去的大師們》《民國清流2:大師們的“戰國”時代》《民國清流3:大師們的中興時代》的風格,承接前三部的歷史階段(1917年至1936年),呈現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戰時期悲壯而慘烈的文化景觀。七七事變之后,國難當頭,民國知識分子自覺站在統一戰線的大旗下,演繹了一部壯烈激越的抗戰史詩。無論是在國統區、解放區,還是在淪陷區,抑或上海的“孤島”,“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讓抗戰時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統一。胡適、郁達夫、老舍、沈從文、梁漱溟、茅盾、張恨水、聞一多、鄭振鐸、馬寅初、陳寅恪、吳宓、趙樹理、丁玲、蕭軍等,做著他們認為文人應當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國的路上披肝瀝膽,以各自的姿態,演繹著知識分子的氣節、風骨與擔當。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書寫被遮蔽的歷史,刻畫真實生動而豐富的人物命運,立體式地彰顯了民國大師們獨特而復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汪兆騫 ·人物合集 ·19.5萬字

最新章節 第8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2019-07-05 15:00:43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泊头市| 建瓯市| 泸西县| 泽普县| 长白| 洪洞县| 津市市| 肇州县| 常山县| 礼泉县| 团风县| 株洲市| 台北县| 泉州市| 杭州市| 新津县| 莒南县| 金秀| 阜宁县| 余姚市| 宣化县| 铜梁县| 泰宁县| 拉萨市| 阿拉善盟| 静宁县| 德州市| 蒙自县| 吴桥县| 会宁县| 靖江市| 綦江县| 清水县| 绥德县| 卓资县| 博兴县| 临西县| 南川市| 襄城县|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