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關漢卿、王陽明、吳承恩、湯顯祖……王國維,11個坐標型的文化名人,11種跌宕起伏的命運特寫。體量輕盈的文化名人小傳、時空交錯里精神和心靈的遙相呼應。這本《元明清文化名人小傳》以11個元明清時期的坐標型文人的人生歷程和心靈軌跡,串起自元至明清數百年的文化史。他們擁有卓絕的才華,他們也曾迷茫彷徨,也曾在泥淖中眺望繁星,終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記。
遠林 新宇 ·歷史人物 ·10.1萬字
皮洛士是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生于亞歷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希臘化世界。本書以皮洛士征戰的一生為主線,展現了一部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西地中海地區歷史,主要內容包括:伊庇魯斯王國的歷史、馬其頓王國的歷史、斯巴達城邦的歷史、皮洛士的童年、馬其頓戰爭、意大利戰爭、西西里戰役、斯巴達戰爭。皮洛士雖征戰多地,卻從未守住一片江山。最終,在斯巴達戰役中,皮洛士死于一位老婦人的板磚。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7.7萬字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號太炎。浙江余杭(今杭州市余杭區)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學者。按照魯迅的說法,章太炎是“有學問的革命家”。他之所以有學問,是因為他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接受過良好的學術訓練,更重要的是,由于機緣巧合,章太炎是同時代讀書人中真正自覺不在科舉道路上奔跑過、用功過的少數人,真正將學問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去看待,因而能夠獲得真學問,成為一代宗師。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客觀敘述了章太炎民主革命思想的發展軌跡、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主要活動,以及章太炎的思想、活動對中國近代歷史的影響。
馬勇 ·歷史人物 ·15.6萬字
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全才,在詩、文、書、畫等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他一生仕途坎坷,屢遭磨難。每一次打擊能讓他受傷、跌倒,但是每一次他都能掙扎著站起來。在苦難逼迫下,他找到了鎧甲——既有儒家的剛健有為,道家的自然瀟灑,又有佛家大徹大悟,從而讓他成為了“蘇東坡”。跟著文字,讓我們一起來看他如何從蘇軾蛻變成了蘇東坡;如何用“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的閑情來消現實閑厄;如何用一顆通透曠達心,做一個認真的入世人。
王海俠 ·歷史人物 ·8.6萬字
杜甫是眾人皆知的大詩人,他的一生可謂歷盡坎坷。盡管生活困苦,但無論走到哪里,身處何種境地,他都以一顆赤誠的心關切時政民瘼,發為感人肺腑的詩篇。他被人們尊稱為“詩圣”。馮至是當代著名的詩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以“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字字真”的切身感受,在杜詩中找到了知己般的共鳴。于是,他以杜詩為根據,“用一個現代人的虔誠的心與虔誠的手描繪出一個唐代的杜甫”,繹杜甫的人生和詩心,表彰“詩圣”的人格精神與藝術魅力,同時也借以排遣自己家國之愛無處安放的苦悶。這是一部心與心交談的詩人傳記。
馮至 ·歷史人物 ·10.6萬字
《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的作者司馬遷被后世尊稱為太史公。李長之以《史記》為切入口,通過洋溢豐富情感的文字,從時代、家學與人生際遇等不同角度,描繪出司馬遷跌宕起伏的一生,在領略史學巨著《史記》魅力的同時,一起見證司馬遷骨血中的堅韌與浪漫。
李長之 ·歷史人物 ·19.7萬字
杜甫的時代,是從“開元全盛日”轉變為“路衢唯見哭,城市不聞歌”的時代。杜甫的一生,是從“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轉變為貧病交加、流離道路的一生。杜甫寫他的時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滿血淚,沉郁悲哀。但是我們讀了他的詩,并不因而情緒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煥發,意氣高昂。因為他那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在字里行間感染著我們。翻開這部詩人寫給詩人的心與心交談的傳記,透過馮至筆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杜甫那顆始終滾燙的心。
馮至 ·歷史人物 ·11.1萬字
張琴秋(1904—1968),浙江桐鄉人。曾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西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長等,為鄂豫皖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和西路軍作出過重要貢獻的紅軍女將領;新中國成立后,擔任紡織工業部的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她一生追求真理,信仰馬克思主義,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被稱為“沒有授銜的紅軍女將領”;1968年4月,“文革”初期,被“四人幫”迫害致死。1979年黨中央為張琴秋平反昭雪。稱“張琴秋同志是我黨的一位久經考驗的老同志。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她從事過地下活動、武裝斗爭、婦女運動、工業建設等多方面的工作,為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者以自己積累的大量書籍、檔案史料作基礎,梳理了張琴秋跌宕起伏的一生經歷,廓清了許多有關張琴秋的誤傳,對張琴秋的成長和貢獻,作出了實事求是的分析和介紹。
鐘桂松 ·歷史人物 ·17.3萬字
鄧子龍,江西南昌豐城人,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明朝名將、杰出的抗倭將領、民族英雄。本書通過講述鄧子龍破盜賊、剿海寇、平叛軍以及抗擊緬甸入侵、抗倭援朝等故事,展示了一代名將南征北戰、血染沙場的壯烈一生。
張學謙 ·歷史人物 ·5.1萬字
本書從中國紅十字會青浦分會及青浦紅十字會醫院創始人徐熙春(1885—1965)的生平經歷入手,以其在滬經商與開展公義事業的事跡為經,以其家庭生活與家人經歷為緯,勾勒出在近代上海都市化轉型過程中一位江南“縣城青年”如何從學徒開始打拼到在上海灘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版圖并主動切入公共衛生事業的路徑,真實還原了一代商人慈善家的一生,同時也間接呈現了20世紀中國紅十字會的發展歷程以及從晚清到民國的時代和社會變遷脈絡。
陸軼雋 ·歷史人物 ·17.7萬字
《成為蘇東坡》是趙海峰的一部人物傳記作品。該書稿從蘇軾的那場著名的“烏臺詩案”寫起,前后串聯起蘇軾坎坷顛簸的一生際遇。蘇軾的一生遭遇與北宋的歷史密切相關,作者在梳理蘇軾幾次被貶的經歷時,也梳理了所處時代內外交困的背景,同時著重講述了蘇軾與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關系,有助于讀者更深入了解蘇軾命運與自身性格之間的復雜關系。蘇軾的創作與個人的際遇和處境關系密切,作者在勾畫蘇軾一生脈絡的時候,也有意識地把蘇軾的文學創作鑲嵌其中,以便讀者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蘇軾文學創作的背景以及作品難得的風格和意義。
趙海峰 ·歷史人物 ·19.7萬字
柳公權,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一代名臣。他少有才學,二十九歲時高中狀元,從秘書省校書郎任起,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柳公權為人為官公正無私,前后三次官居侍書學士,曾以筆為諫,留下美談。柳公權獨創“柳體”楷書,與顏真卿齊名,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傳世碑刻有《金剛經》《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
鄒鐵夫 ·歷史人物 ·4.8萬字
王國維的一生顛沛流離,曾幾度陷入經濟窘境。生于憂患之時,自身又命運多舛,王國維一生常覺自己是悲劇人物,而在這陰郁瘦弱的外表之下,潛藏著一個厚實豐繁的靈魂。在風云詭譎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在哲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等多領域推動了中國新思想的發展、新學科的開創,無論是在思想上倡導的思辨精神,還是在教育中提出的“以人為本”,亦或是在史學研究中強調的“二重證據法”,其學術思想、方法與他堅持的學術研究獨立的精神,都值得后人永遠景仰。本書以嚴謹細致但不失飛揚激情的文字,對偉大的國學巨人王國維的短暫人生進行了理性而客觀的記述和解析,幫助讀者進一步認識、理解王國維的生平及思想。
陳銘 ·歷史人物 ·15.7萬字
本書稿作者沒有采用完全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龔自珍的生平事跡,而是通過寫龔自珍所處的大的歷史背景、其整個家族的發展與隕落以及其交游情況構建了一個大的敘事結構,從而介紹、描寫的龔自珍的一生事跡和思想發展軌跡,以及思想、文學活動情況。本傳將龔自珍定位為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家、文學家,來敘述、分析、評價他的思想、文學內涵及其所達到的歷史高度,充分認識龔自珍的思想和文學創作的超越性和價值意義。
陳歆耕 ·歷史人物 ·15.7萬字
《己亥1839:龔自珍的一次遠行》是知名學者余世存寫給人生半場者的啟示之書,通過對晚清詩人、思想家龔自珍在1839年寫下的315首《己亥雜詩》做傳記式演繹,用現代漢語重現了龔自珍在時代、人生遭遇至暗時刻的心靈地圖。己亥年,封建王朝大廈將傾,中國文學史上最后一位古典詩詞大家龔自珍半生懷才不遇,辭官出京。失意的龔自珍以一場跨越南北的九千里遠行,決絕告別前半生因循守舊的生活。他將脫胎換骨的陣痛、海闊天空的自由、坦誠幽微的情思,化作315首《己亥雜詩》。龔自珍的人生是坎坷、跌跌撞撞的。他也有過狼狽、沮喪、墮落、迷失,但終究能夠尋回自己,尋回心靈的自由。我們也是一樣。
余世存 ·歷史人物 ·12.2萬字
他是北宋詞壇的天才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磅人物。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他一生看淡風雨,我行我素,無論遭遇窮困潦倒,還是羈旅漂泊,他都能把別人眼中的平凡與瑣碎,活成自己的泰然與瀟灑。這本詞傳再現了蘇東坡的一生,讓我們在時運無常之中,看淡世事滄桑,保持內心安然無恙。
白凝 ·歷史人物 ·12.9萬字
“美國國家圖書館珍藏名傳”系列之《尼祿》一書以羅馬帝國第一個少年皇帝——尼祿短暫的一生為主線,生動地再現了羅馬帝國早期的歷史。尼祿在宮廷政變中登基,成為皇帝后,一方面,他采取中庸之道,修補了卡利古拉時期皇帝與元老議員之間的破裂關系,提高行省公民在羅馬的政治權力,并興建國家的實業;另一方面,他弒母殺妻,制造人倫悲劇和恐怖統治,火燒羅馬,最終以自殺的方式結束充滿爭議與魔幻的皇帝生涯。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8.9萬字
本書是文化學者李陽泉從現代人的眼光解讀歷史文化名人蘇東坡的全新傳記作品。蘇東坡一生經歷了太多的坎坷波折,但總能以超出常人的心態面對。作者遍尋十八處東坡遺跡,考索百種文獻史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勾勒出蘇東坡完整的生平經歷,細述其一生的光榮與夢想、飛揚與落寞、喜悅與哀愁。
李陽泉 ·歷史人物 ·17萬字
《唐才子傳全鑒》共十卷,作者元代辛文房,是一部唐代詩人的傳記專書。全書共有傳記二百七十八篇,保存了唐代詩人大量的生平資料﹐對其科舉經歷的記敘更為詳備,生動描繪了唐代詩人的風采。各篇內容一般包括傳略、詩評、著作流傳情況和附論四部分。
(元)辛文房編著 東籬子解譯 ·歷史人物 ·15.2萬字
本書以古代科舉考試為綱,以相關人物與事件為目,按照一定歷史脈絡記述了古代科舉考試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突出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通過歷史事件的生發演進與歷史人物的命運沉浮,展現了我國一千多年科舉考試制度的興衰以及文化制度的變遷。在講述科舉考試歷史故事的同時,本書還引入知識鏈接,旨在為讀者延伸閱讀、拓展內容的同時,幫助讀者理解時代背景和人物關系。每篇故事開篇引入古詩詞一首,縮略展示文章內容或重點。
王東志 王福忠 ·歷史人物 ·1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