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曾國藩傳》是原版引進的由西方學者撰寫的曾國藩傳記。作者采用近200種親歷者資料,著眼晚清軍事、民事的頹敗大局,生動講述了曾國藩如何創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倡導洋務運動,救清廷于倒懸。本書還結合曾國藩的書信,深入剖析了其內圣外王的罕見人格,探討了他何以從一介布衣躍升至晚清名臣,并成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華盛頓”。
(美)黑爾 ·歷史人物 ·14.9萬字
以現代人的眼光和意識解讀李清照其人其作,將對詩詞的解讀,融入對歷史風貌的描述和女性的剖析中,達到詞、史、事、人交融,既有故事亦有情意抒寫,緬懷李清照時也不乏風趣的指點評價,將李清照的形象從標簽、符號、意象中抽離,還原成一位豐滿、立體的李清照。
王這么 ·歷史人物 ·14.9萬字
茨威格著名歷史特寫集、傳記名作之一;命運攸關的時刻歷史玄妙的瞬間,十四篇歷史人物畫像,十四個重大的歷史事件。
(奧)茨威格 ·歷史人物 ·14.8萬字
勞乃宣(1843—1921),字季瑄,號玉初,自號矩齋,晚號韌叟。浙江桐鄉人,祖籍山東陽信。同治十年(1871)進士,歷任臨榆、南皮、完縣、蠡縣、吳橋、清苑等地知縣。創辦畿輔大學堂,后出任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總理,浙江大學堂(浙江大學前身)總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總監督。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音韻學家、文字學家。本書全面回顧勞乃宣79年的人生經歷,并著墨于勞乃宣的學術成就,如其在“禮法之爭”、古籌算學、教育實踐、語言文字學等方面的學術貢獻,以助讀者全面了解這位晚清學術界的博學鴻儒。
陳勇 ·歷史人物 ·14.8萬字
文史學者榮宏君從藝術的角度,以蘇東坡的珍貴書畫作品——《黃州寒食帖》《梅花詩帖》《治平帖》《新歲展慶·人來得書帖》《瀟湘竹石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醪賦》《枯木怪石圖》《潁州禱雨帖》等為線索,通過挖掘作品的創作背景、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生動講述這些作品背后鮮為人知的流傳故事和東坡跌宕、不凡的生命際遇,立體再現東坡的水墨人生與超然態度,跨越千年,帶領讀者深度感受東坡的藝術精神和風骨擔當。
榮宏君 ·歷史人物 ·14.8萬字
他曾是叛逆少年,卻潛心研究學問,創立陽明心學;他是軍事帥才,幾次平叛都是教科書級別的操作;他能出奇制勝、陰謀陽謀,把各方勢力玩弄于股掌;但他也一生歷經坎坷——廷杖、大獄、刺殺、被貶、被誣……他說: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孟斜陽 ·歷史人物 ·14.8萬字
本書收錄了胡越、王勉三、梁啟超、太虛法師四位民國大師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從不同角度,講述了王陽明的生平經歷;梁啟超和太虛法師從不同視角,闡釋了王陽明的學說精髓。本書是集王陽明平生事業與思想要旨于一體的權威讀本,此四位民國大師對王陽明本人及其思想、學說的闡述,能使讀者從中汲取精神養分,了解到一個更全面、更立體的王陽明。
梁啟超等 ·歷史人物 ·14.8萬字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而立”“不惑”“知天命”這些詞,都來源于孔子。當我們年近三十,在社會上尚無立身之地;年近四十,為家長里短而煩心茫然;年近五十,為老之將至而惶惶不知所措……這些時候,我們需要讀一讀中國人共同的老師——孔子。十五志于學:家貧不忘立志孔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在母親的拉扯下長大。雖然家境貧寒,但孔子沒有消磨志氣。他常常擺設祭器,模仿祭祀的禮儀動作,不知不覺就成了禮儀專家。十五歲時,他就確立了“克己復禮”、為天下人謀生的大志向,并終其一生為之不懈努力。翻開本書,從孔子的一生中找到過好人生的答案。
鮑鵬山 ·歷史人物 ·14.8萬字
本書記載了鐵血將軍左宗棠波瀾壯闊的一生,重點記敘了左宗棠收復新疆這段歷史,提出了“犯我中華天威者、妄圖分裂我疆土者,雖遠必誅之”的愛國理念。
靳會永 ·歷史人物 ·14.7萬字
1800年前,一個中國文人為我們真實演繹了:在特殊時代,人應該如何生活,又該如何死去?作者以感同身受的視角,帶我們走進魏晉這個禁錮與縱欲并存、醉意與清醒共處的特殊時代。借助歷史的朱痕墨跡,融知識、感悟、體驗于一體,系統性地還原了嵇康的生命歷程與思想道路。既寫出了獨立不群的嵇康,也寫出了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嵇康。對嵇康的朋友、敵人向秀、阮籍、呂安、鐘會等人,雖著墨不多,卻如透視般精神躍然。生命之矛盾、艱難與高貴,在簡單的敘述中顯露出來。
王曉毅 ·歷史人物 ·14.6萬字
本書以曹操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全面詮釋了他成就大業的各個關鍵時刻,細致而立體地刻畫了一個性格多面、真實、鮮活、霸氣、拼搏的曹操,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曹操成就天下霸業的智慧和謀略,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提煉出為人處世的原則、個人奮斗的經驗,幫助讀者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激發每個人身上潛藏的正能量,創造各自不同的輝煌人生。
李敬 ·歷史人物 ·14.6萬字
《我是人間謫仙客:十個李白》是青年人氣作家慕容素衣全新力作,用謫仙人、以異鄉客、俠客行、乘龍婿、道教徒、失意者、長安客、楚狂人、縱橫家、明月魂十個側面呈現了詩人得意與失意、大喜與大悲的人生歷程,完整塑造了一位飄逸灑脫、狂狷不羈、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形象,其中有對李白家世及其青年時代更細致全面的復述呈現,呈現其在盛世與亂世中掙扎浮沉、執著于理想的酒神精神。此外,作者也描寫了李白與杜甫、王維、崔顥的友誼和詩歌創作與個人性格的差異。對內文所涉知識點均做了詳細注釋,有的注音、有的釋義、有的解釋典故。附錄李白生平大事記、參考書目。
慕容素衣 ·歷史人物 ·14.5萬字
穿越千年的時光,讓我們跟著女作家婧婷的筆觸,看諸葛亮如何十年躬耕、隆中獻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獲、造木牛流馬和諸葛連弩、做《出師表》、寫《誡子書》、演空城計、繪八陣圖,看諸葛亮如何從一介草民成為主宰蜀國政壇的宰相,又如何成了智慧的化身,本書將為您撥開層層迷霧,一覽諸葛亮的前世與今生。
婧婷 ·歷史人物 ·14.5萬字
曹操的可怕,在于他光明正大、防無可防的陽謀!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借漢獻帝的名義號令群雄。天下英雄明知漢獻帝是曹操手上的傀儡,卻也不敢冒著失去大義、被打為“反賊”的風險攻打曹操。曹操用天子的名義名正言順地征討不臣。義釋關羽、關羽斬殺顏良,報答了曹操的恩德后,投奔劉備。曹操不派兵截擊,反而當眾贊賞關羽的忠義。這場表演秀向袁軍將士宣傳了曹操對降將的優良待遇,還光明正大擊碎了袁紹和劉備之間的信任。以“不孝罪”殺孔融,孔融一直和曹操作對,曹操便給孔融定了不孝罪的罪名。曹操用儒家標榜的“孝道”殺死了儒家的信徒,以光明正大、讓反對者啞口無言的方式完成了“以理殺人”。翻開本書,為你復盤那些成就曹操的頂尖陽謀。
秦濤 ·歷史人物 ·14.5萬字
孔另境,1904年7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桐鄉縣青鎮(現烏鎮)東柵,原名孔令俊,字若君、孟養。1926年考入上海大學中文系就讀,在校期間受到五四運動的洗禮,思想開始轉變。新文化運動的浪潮波及全國,青年孔另境受共產黨員茅盾等人的影響,跟隨茅盾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國共產黨,經受時代風雨的考驗。他一生曾四次入獄,魯迅先生曾出手營救。畢生以魯迅為人生楷模,個性倔強,正直不茍,從事進步的文化事業,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孔另境1972年9月18日去世,終年68歲,一生四次身陷囹圄,68個春秋歷經霜打雪壓,練就錚錚鐵骨、剛強意志。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員和作家、出版家,坎坎坷坷,一路走來,他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路?敬請在《孔另境傳》中尋找答案。
孔海珠 ·歷史人物 ·14.5萬字
在賀知章眼中,李白是“謫仙人”;在杜甫的筆下,李白是“飲中仙”。他還是光明俊偉的翰林學士,是俠義縱橫的朋友,是棄市學仙的道士……他是迷一樣的存在,他的身世家人,他的君臣遇合,他的離世飛升,無不被謎團層層包裹,疑竇叢生。安旗先生對此做了認真的考訂,并用飽含深情的筆調敘述了“詩仙”不平凡的一生,她對文字的感覺異常敏銳,她的文筆既穩健又清麗,猶如翡翠一般天然、透明而且有質感。她文字好像能讓我們直接感受到詩人的氣息,以至于看到詩人那飛揚跋扈的冠戴,她把我們跟李白的心靈系在一起,讓我們跟李白的情緒一起跳動。
安旗 ·歷史人物 ·14.5萬字
作為曾被梁啟超先生評價為“明代唯一政治家”的張居正,他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有低谷時期,有高光時刻;他為明王朝貢獻了“萬歷中興”這名垂青史的重要改革;拖住了走下坡路的明王朝的腳步,同時毀譽參半的政治生涯也伴隨他的后半生,即使在去世后仍余波不休。本書力求完整展現張居正的一生,貫穿其少年傲骨、初入朝堂、歸隱田園、再入江湖、銳意改革、立新求變并最終站到了權力的制高點上,以自己的卓識扭轉了大明的國運。本書為明代政治家刻畫立體顯影,呈現出一個在皇權中斡旋、既有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也私德有虧、毀譽參半的明朝高官、大政治家的完整形象。
周其運 ·歷史人物 ·14.5萬字
19個天才詩人串聯起300年大唐興衰史,青春版大唐才子風華錄。他們是詩壇的頂流,也是長安城里迷茫、焦慮而憂傷的年輕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見“當下的自己”。體量輕盈的詩人小傳、唐詩指南,大唐歷史。這本《唐朝詩人小傳》中,我們看到從初唐到晚唐的19位頂流唐朝天才詩人的人生起伏和命運軌跡。看到他們以詩為馬,在長安城里為追逐夢想而掙扎、漂泊、奔走。他們以詩篇記錄了自己的歡欣和至暗時刻,也記錄了大唐300年的興衰沉浮。
馬寧川 ·歷史人物 ·14.4萬字
《荀子傳》是一部關于荀子的歷史傳記作品。作者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關荀子生平事跡的相關著述,以傳記體的形式系統書寫荀子的一生,詳實闡述了荀子“禮法并施”、“性惡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再現了戰國末期的重大歷史件事件和社會現實,力圖讓這位中國儒家學派“后圣”的形象更明晰、更生動,并從荀子的言行中領悟其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以及荀子思想的現實主義傾向和務實精神,重新審視其在儒家學派的地位和價值。
畢寶魁 尹博 ·歷史人物 ·14.4萬字
南朝學者任昉在做人、為官、著述等方面皆有突出表現。他歷官宋、齊、梁三代,為時流所重,曾任吏部郎、御史中丞、秘書監、郡太守等職。任昉擅長載筆,為“竟陵八友”之一,與“一代詞宗”沈約齊名,其詩作被鐘嶸列為中品。任昉藏書萬卷,校國家秘書,編四部書目。任昉為人視親至孝,好交友朋,獎掖士友。任昉為官清廉,能抑惡扶弱。本書對有關任昉的史傳材料進行了梳理,涉及內容有:任昉的生平和履歷;與任昉相關人物考析;任昉筆體作品藝術;任昉詩歌藝術;任昉在文獻學上的貢獻;任昉年譜等。
張金平 ·歷史人物 ·1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