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拿破侖傳》是法蘭西皇帝拿破侖的傳記,描述了拿破侖叱咤風云的一生中經歷過的各次重大戰(zhàn)役及其輝煌的軍事成就,通過翔實的史料,真實記敘了拿破侖的偉大魅力和歷史功過。傳記大家路德維希以其生花之筆,將這個時代的神韻、將拿破侖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拿破侖傳》自出版后長銷不衰,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書”。總而言之,《拿破侖傳》是一部探究偉人心路歷程的命運史詩。
埃米爾·路德維希 ·領袖首腦 ·39.1萬字
石聲漢(1907—1971),湖南湘潭人,農史學家、農業(yè)教育家、植物生理學家,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教授,我國農史學科重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考入國立武昌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前身)生物系,1936年獲英國倫敦大學植物生理學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教學與科研,晚年致力于整理、研究我國古代農業(yè)科學文化遺產工作,先后完成《齊民要術今釋》《農政全書校注》等十余部巨著。本書是石聲漢之女石定枎為父親所寫的傳記,全書材料搜羅詳備,筆觸感人至深,真實、全面地記錄了石聲漢的一生,既展示了他的才華、學識和高潔的人格,更展示了他“科學救國”的理想和抱負,以及為此經歷的奮斗和挫折,堪稱一部20世紀愛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史、心靈史。
石定枎 ·科學家 ·25.4萬字
張履祥,作為明清之際的“理學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和“踐履篤實”的民間理學代表,在中國儒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張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他是“清儒中辟王學的第一個人”。第二,張履祥是清初朱子學的先導。唐鑒在《清學案小識》中將他與陸隴其(1630—1692)并列于《傳道學案》卷一,也稱之“朱子后之一人”。方東樹評價“近代真儒,惟陸清獻公及張楊園先生為得洛閩正傳。”第三,張履祥是清代民間理學的主要代表。研究張履祥對于比較清代民間理學與官方理學之間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張履祥是清初經世實學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對于闡明中國經世實學思潮的發(fā)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張履祥是劉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與黃宗羲(16l0—1695)、陳確(1604—1677)并稱為蕺山門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學派的三個方向的分化。第六,張履祥是清朝從祀孔廟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從祀孔廟,“其位次在東廡先儒孫奇逢(1584—1675)之次。”本書基于史料和地方志,講述桐鄉(xiāng)人張履祥的生平經歷、學術成就、生活趣聞、交游情況,述評這位儒學大家的一生,展現(xiàn)桐鄉(xiāng)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張履祥腳踏實地的人格、學風。
張?zhí)旖?/a> ·歷史人物 ·29.9萬字
從近5萬名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中,遴選出110名學生,收錄他們的突出事跡。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了當代青年學子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優(yōu)秀品質;展現(xiàn)了中國青年自強不息、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突現(xiàn)了當年青年立志報效祖國、甘于奉獻的思想境界,彰顯了廣大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
張光明 ·綜合 ·24.9萬字
張之洞作為晚清重臣,參與諸多重要政治事件。相較張之洞督鄂時期,學界對其督粵時期的研究仍屬粗略。本書充分利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歷史研究院所藏相關檔案,以權力具體施行為切入點,考察張之洞督粵政事,提供了觀察辛酉到甲午間兩廣總督權力結構的事例。在“內輕外重”的格局下,兩廣總督并非擁有無限權力,而是受到中央、地方官紳、省級大員、列強的限制,這些限制因素在清季逐漸演變?yōu)榫呦蠡姆指睿K成“內外皆輕”之局。
劉青峰 ·政治人物 ·34.1萬字
本書主要對唐代湖湘地區(qū)九位客籍文人詩文進行系年考辨,全書分為三部分:(1)對賈至、戎昱兩位文人的生平、行跡及詩文進行系年;(2)對張說、杜甫、呂溫、元結四位文人的湖湘經歷及詩文進行系年;(3)對劉長卿、劉禹錫、柳宗元三位文人有爭議的湖湘作品進行系年考辨;還有兩篇不屬于詩文系年,但關系到對湖湘詩文的理解,以附錄的形式收進了本書中。
肖獻軍 ·年譜 ·21.1萬字
陸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中國國勢最弱、國際地位最低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家,身居世界、東亞、中國都在轉變的亂世,承擔中國外交的重擔,曾任國務總理、國務卿,8次出任外交總長,親歷李鴻章訪俄、第一次海牙保和會、《中俄協(xié)約》、“二十一條”、巴黎和會等重要交涉,深知其中復雜辛酸內幕,也飽受弱國外交之苦,他的一生反映出許多重要的時代面相。談到“二十一條”交涉,陸征祥感嘆:“總歸一句話,弱國無外交。”于山東問題交涉時,他試圖“聯(lián)美制日”,但因日美互相妥協(xié)而未能為中國爭取到應有權益,交涉失敗。最終決定拒簽對德和約,也因而成為當時民眾心中的“拒簽英雄”。他堅信“強權之不可久持,公理必得最后之戰(zhàn)勝”。但受限于史料不足,學界對他的研究偏少。本書以陸征祥為中心,使用外交檔案和藏于比利時修道院的《陸征祥文書》、報紙、個人文書等史料,結合政治、社會輿論、個人三個視角,考察從清末、北洋、到國民政府時期,陸征祥與中國外交、近代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歷程。
唐啟華 ·政治人物 ·32.2萬字
陳衡哲是民國時期富有傳奇色彩的學者型女作家,享有多個“一”的美譽:中國首批清華留美女生、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女作家、中國第一位女西洋史學者、中國現(xiàn)代第一位女教授。陳衡哲篤學尚行、勇于“造命”,在劇烈的社會動蕩和危流之爭中,順勢而上,成為開一代風氣之先的探索者。對于這樣一位在文學界、史學界和教育界享有盛名的卓越女性,她注定終將被寫入歷史,為后人所銘記。全書以陳衡哲一生的學術研究、文學創(chuàng)作、社會活動為邏輯線索,按歷史與邏輯、思想與美學相統(tǒng)一的原則,追蹤陳衡哲一生活動軌跡,從中探尋陳衡哲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西洋歷史、中國文學現(xiàn)代化進程等命題的認識、理解與反思,以期管窺這位學者型女作家的思想境界、精神內質和文化心靈。
李火秀 ·女性人物 ·25.5萬字
樂安孫氏家族興起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發(fā)展,至唐代達到興盛。整個中古時期,樂安孫氏家族達官顯宦輩出,以文學資望而知名的文人雅士代不乏人。本書以唐代為中心,在探析族源先世、家族門風轉變的基礎上,對中古樂安孫氏家族的科舉仕宦、為政品行、姻親家世、家學家風、文化成就等方面進行研究,力求全面展現(xiàn)其歷史文化風貌。
郭學信 ·家族研究 ·21.9萬字
本書對鐵凝從出生至今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chuàng)作、作為作協(xié)主席的重要文學活動進行了詳細梳理,重在揭示歷史背景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觀念的深層影響,以及她對推動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所付出的種種努力。本書一方面對鐵凝重要的文學作品所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評介,客觀呈現(xiàn)其文學成就,另一方面也通過她在國際、國內的一系列文學舉措,顯示其作為中國作協(xié)主席所發(fā)揮的歷史作用,對研究鐵凝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沈紅芳 ·年譜 ·21.2萬字
鄭文焯(1856—1918),字俊臣,號小坡,奉天鐵嶺人。工詩詞,擅書畫,通音律,懂醫(yī)道,文學創(chuàng)作以詞為特長,獨樹一幟,為“晚清四大詞人”之一。鄭氏雖出身官宦之家,然一生仕途偃蹇,以幕客終老,晚年又逢國變,最終在窘困潦倒中離世。本書依據(jù)鄭文焯人生履歷及心態(tài)變動的軌跡,分為才俊少年、干進舉子、江南退士、困頓遺老四個階段,其生平進行詳細勾勒。作者通過搜集其詩詞題跋及相關文獻,加以研讀考證,并參稽大量史料如檔案、日記、方志、傳記、尺牘、筆記、書畫題跋等,除力圖還原鄭氏生平經歷與交游外,也可反映晚清詞學的特征與新變,又可勾勒晚清民初之時局變化、社會狀態(tài)、書畫市場以及遺老的生活狀況等。
楊傳慶 ·年譜 ·36.1萬字
本書評述了賀敬之從出生到耄耋之年漫長而獨特的人生歷程。撰者從傳主的革命人生道路和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的內在聯(lián)系上入手,詳細描述了賀敬之如何從一個貧苦農家子弟,逐漸成長為一名著名的劇作家、詩人、文藝理論批評家、革命文藝家、黨政部門文藝戰(zhàn)線重要領導人的過程。撰者還條分縷析地論述了傳主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創(chuàng)作成就,如《白毛女》《放歌集》《心船歌集》等,以及其作品的思想藝術特征、美學價值及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與意義,多方面展示了傳主真實、精彩人生。
何火任 ·文學家 ·33.2萬字
本書試圖真實地、歷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幫助讀者對這樣一位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做出一個評價。
郝平 ·歷史人物 ·30.4萬字
《我坦言我曾歷盡滄桑》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聶魯達的自傳。他寫下:“我的生活豐富多彩——這是詩人的生活。我是雜食動物,吞食感情、生物、書籍、事件和爭斗。我真想把整個大地吞下。我真想把大海喝干。”在書中,他的足跡密布亞洲、歐洲、美洲;在書中,他描述他的痛苦與榮耀,從緬甸仰光的小外交官,一步步成長為世界級大詩人的波瀾壯闊的一生。
(智)巴勃羅·聶魯達 ·自傳 ·20萬字
孫犁是一位人們熟知的作家。提起他,人們就會想起他那種“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荷花淀”風格,想起文學史家稱道的“荷花淀派”。由于傳記作者對孫犁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經歷的深刻了解,對其作品的獨到研究與藝術把握,以及作者明麗流暢的敘述筆調,這部傳記給我們生動描寫了孫犁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道路,再現(xiàn)了這位作家在現(xiàn)代文壇上的獨具風采,揭示了他的富于啟迪、意蘊豐厚的人生奧秘。本書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迄今為止孫犁傳記作品中的佼佼者。
郭志剛 章無忌 ·文學家 ·30.9萬字
魏光燾是晚清時期一位有著較大影響的封疆大吏。本書以晚清湘軍人物魏光燾的宦跡為線索,動態(tài)跟蹤了傳主魏光燾在陜甘、新騍、云貴、兩江和福建地區(qū)的施政方針和政策,并將這一人物置于晚清這一特殊的歷史場景下,對其治理兩北和兩南以及東南地區(qū)的舉措進行全面而客觀地評價。
趙維璽 ·歷史人物 ·29.3萬字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大家學案系列之一種。學案體為簡要了解其人其學的一種文體。郭斌龢為著名的語文學家,“學衡派”的重要代表。1937年8月,他應聘回至浙江大學,一直到1946年止,歷任浙大文學院中文系系主任、外文系系主任、師范學院國文系系主任、文學院代理院長、訓導長(民選)及代理校長等職。1946年郭斌龢再次回到中央大學任外文系系主任。當時胡適來中大講學,一次座談會后,留郭斌龢談論多時,盛贊郭先生的學術造詣,自愧不如,足見郭斌龢名望之高。本書以20萬字的篇幅介紹了其史學成就和學術貢獻。
郭斌龢 ·教育家 ·21.4萬字
本書以宋元明清時期甘青地區(qū)頗具影響力的唃廝啰家族為研究個案,通過考察唃廝啰家族九百多年間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諸多方面的發(fā)展嬗變,重新解讀整個西北地區(qū)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嬗變,并通過橫向和縱向兩種對比分別概括出唃廝啰家族發(fā)展道路的個性及整個西北少數(shù)民族家族發(fā)展的共性。同時為歷史上西北地區(qū)的民族融合提供了一個典型個案,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認識與理解,且可為相關部門更好地制定民族宗教政策提供歷史借鑒與參考。
齊德舜 ·家族研究 ·23.2萬字
在美國歷史上,有許多值得紀念的偉大人物。他們有的是以思想精神而為后世典范的偉人,如本杰明·富蘭克林;有的是以政治成就而令人景仰的偉人,如亞伯拉罕·林肯;有的是以創(chuàng)造財富而名聞全球的企業(yè)巨擘,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的是以自身的不屈奮斗、克服重重障礙而贏得世人尊敬的社會活動家,如海倫·凱勒。這些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以自身的拼搏,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走向成功的頂峰。為了讓國內讀者領略美國歷史上這些偉大人物的光輝人格魅力,我們特意將他們的自傳(或傳記)合在一起,使讀者一書在手,就能夠盡覽他們在通往成功道路上所做的各種努力。
(美)富蘭克林 卡耐基 洛克菲勒 海倫·凱勒 ·人物合集 ·39.7萬字
舒鴻,中國第一批國際級裁判,先后任之江大學、東南大學、持志大學及浙江大學等校教授,一生致力于體育事業(yè),是我國著名的體育教育家。本書從舒鴻的體育人生說起,通過對其體育人生影響因素的分析,系統(tǒng)梳理舒鴻體育教育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理論基礎、主要內容體系、歷史影響和當代價值等。本書可為我國近代體育思想的發(fā)展提供又一系統(tǒng)的歷史資料。
毛慶根 ·綜合 ·2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