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虛云法師自述年譜》是一部珍貴的歷史文獻,詳實記錄了禪宗泰斗虛云法師一生的事跡與修行歷程。該書由虛云法師在晚年病中口述,弟子記錄整理而成,全面展現了法師從出家、苦修到重興古剎、弘揚佛法的傳奇經歷。書中不僅記錄了虛云法師在佛教界的卓越貢獻,還深刻反映了他對佛教信仰的堅定與執著,以及他在面對困境時的大無畏精神。通過閱讀此書,讀者可以深刻感受到虛云法師的人格魅力與佛學智慧,領略到一代高僧的傳奇人生。
虛云法師 ·自傳 ·14.5萬字
本書匯集了海倫·凱勒、伊莎多拉·鄧肯和居里夫人三位偉大女性的人生傳記,展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三種風格迥異的處事態度,三個不同領域的巨大貢獻。海倫·凱勒,美國盲聾女作家與教育先驅,她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引導下克服重重困難,成為激勵世人的典范;伊莎多拉·鄧肯,現代舞的開創者,她以自由奔放的舞蹈詮釋生命之美,對藝術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科學巨匠,作為首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女性,她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卓越成就為現代科學奠定了基石。這三位女性的故事,共同譜寫了勇氣、創新與奉獻的華章。她們都是偉大的!是人類引以為豪的英雄!
朱彤編譯 ·女性人物 ·18.7萬字
本書以周毓麟人生經歷為主線,盡可能完整、清晰、準確地描述他的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師承關系,反映他同時期數學學科領域的國際發展背景和國內發展過程,同時注意將周毓麟的學術生涯和貢獻,與相關學科領域的發展結合起來。尤其注重他的學術風格、科學成就、產生深刻影響的工作環境、學術交往中關鍵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節點,勾勒其學術思想、觀點和理念生長、形成、發展的過程,并提煉總結其學術成長的特點及重要影響因素。
吳明靜 ·科學家 ·17.3萬字
本書是一本獨特的王陽明傳記,將明代著名作家馮夢龍的《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和王陽明入室弟子鄒守益的《王陽明先生圖譜》合二為一?!毒竵y錄》原文包括正文和眉批,本書予以標點、分段,并將《圖譜》中30幅圖分別插入正文相應位置,更增添三幅王陽明手跡。此外,本書添加了對《靖亂錄》正文的大量注釋,包括校勘記、生僻詞語注釋、引文查證、傳奇故事增補、征引相關史料及研究成果?!毒竵y錄》可以說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陽明傳記,也是推動陽明傳奇故事廣泛流傳的重要而媒介,岡田武彥的《王陽明大傳》亦大量征引《靖亂錄》。在陽明去世三十年后,其入室弟子鄒守益為了緬懷先師,激勵后學,率領同門弟子編著《王陽明先生圖譜》,至今仍是研究王陽明圖像和事跡的重要文獻。
(明)馮夢龍 鄒守益原著 張昭煒編注 ·歷史人物 ·9.3萬字
人類文明史上并不是只有科學家、發明家才對世界科技發展做出過貢獻,那些玩轉了各藝術門類的藝術家中也涌現出不少對科學精神、思想、方法、實驗和技術發明起過促進作用的“科學家”與“發明家”。他(她)們或是通過一首詩、一幅畫、一座雕塑、一支曲子、一部小說,或是通過一個點子、一張草圖、一封信件、一張照片、一個設計等,為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玩轉藝術的‘科學家’”之美名。本書每篇都圍繞一位藝術家“創意肖像”的詩解展開,圖文并茂地呈現其藝術成長歷程和對科學技術貢獻的背景故事及論述,并附帶一些同類藝術家的敘述。收集到本書中的古今中外藝術家共有23位(近1/3為中國、印度、日本、非洲等非歐美藝術家),他(她)們對稱于作者所著《玩轉科學的“藝術家”》(上、下冊)一書中東西方的科學家而存在著——這兩大群體中的杰出人物共同為人類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創新做出了貢獻。
劉夕慶 ·藝術家 ·15.3萬字
翁先生是寧波菜烹飪大師。他繼承了浙江菜烹飪的精華,他又是新一代的浙江菜大師,創新了味道。本書第一部分記錄了翁先生是如何披荊斬棘,終成一代烹飪大師的。這里有他在各地歷練的傳奇故事,也有艱苦條件下磨礪的人生體驗。第二部分則記錄了翁先生的經典菜品的創作歷程,這些菜品既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傳承之作,又有獨具巧思的創新之作。閱讀這本書,讀者不僅能享受到一篇篇精彩的傳記故事,還能跟隨所附菜譜小試牛刀,過一把大師的癮,一舉兩得。
范良虹 ·綜合 ·3.4萬字
本書系記錄央視原著名主持人方靜生平的文章匯編,作者包括方靜本人,母親樊寶珠等親人,關心方靜成長的諸位老師、領導,方靜幼兒園至大學、讀研及交流期間的同學,央視等單位同事及其他關心愛護方靜的諸位社會各界人士等。全書共六個部分,按方靜成長、學習、工作等各階段的時間順序排列,亦收錄方靜本人生前八篇比較有代表性文章,詳細真實地記錄了方靜在各個階段的狀況,多角度全方位呈現了方靜生前對待生活和工作的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及豁達心態,并深切表達了對方靜英年早逝的惋惜和真切懷念。本書亦獨家收錄方靜從兒時到工作的珍貴照片、《我是方靜》自述視頻、康輝讀誦《方靜志》及方靜作詞和演唱的《心之歸所》歌曲,讀者可直接掃書中二維碼進行視聽。
黃開蒙 ·女性人物 ·9.6萬字
自傳形式道出傅家俊與桌球的點滴人生,從香港出生,童年已開始接受爸爸的桌球訓練,到12歲移民加拿大,再回流香港桌球打遍無敵手,然后成為全職桌球手,與世界高手一決勝負,再細說結婚、生育后的人生態度,最后寄語一眾香港年輕人做任何職業,即使是運動員,也要努力讀書——為他自己曾經說過“唔駛讀書”的失言作一個完美修飾。
傅家俊 ·體育明星 ·7.5萬字
本書為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的一種,以工程項目為主題,按照五二三工程涉及的眾多事件及人物,縱橫排比,安排章節。并突出五二三工程中青蒿素的發現、研究、應用、影響等各個環節的歷史事實及歷史意義。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的有一種創新圖書。本書的作者為醫學史專業的研究人員,史料豐富,方法科學規范,有很強的學術性和研究意義。
張大慶 黎潤紅 饒毅 ·人物合集 ·18.2萬字
本書在大量翔實資料積累的基礎之上,除去導言和結語共八章,追隨傳主生平,記述了傳主的早年求學經歷、教學生涯和科研活動,詳盡地介紹了他的科研成就及人才培養成果。第一章介紹陸埮的早年求學生涯;第二章陸埮負笈北大,盡管因身體原因未能留學蘇聯,卻因禍得福進入第一志愿的北京大學物理系,四年求學孜孜不倦,畢業后分配到原子能所開始工作;第三章開始執教,陸埮因為偶然的原因調入哈軍工,學生變老師,書生成軍人,開始正式的教學生涯和業余的科研活動;第四章陸埮的業余科研慘遭批判,陸埮本人成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受盡迫害不忘科研,在學生和同事的支持下終獲平反;第五章陸埮復員電訊儀器廠,創辦刊物、引入阿倫方差和計算機技術,工作科研兩手抓;第六章陸埮迎來科學的春天,被調入南京大學,開始正式的科研道路;第七章主要介紹陸埮的科研成果——伽馬射線暴研究,調入紫金山天文臺后轉向研究宇宙學,培養人才如蚌育珠,學術交流影響遍及全世界,因多方成就獲得命名小行星資格;第八章主要介紹陸埮對科普的熱愛,晚年致力于將科學知識普及大眾,科普報告開遍全國。作品行文流暢,忠實客觀地描繪了一位受人愛戴和敬仰的科學家的形象。
掌靜等 ·科學家 ·18.4萬字
沈克琦是中國杰出的物理教育家(1921—2015),出生于書香門第,終身從事教育工作。他曾經歷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戰火紛飛和顛沛流離,也曾是光芒璀璨的西南聯大1943屆物理系優秀畢業生;他曾在惡劣的環境執起中學教鞭,也曾擔任北京大學的副校長;他曾飽受政治運動的摧殘,也曾是動亂中堅持真理的中流砥柱;1977年他有幸隨后首次派出的中國高等教育代表團訪問美國,親眼目睹了這個教育大國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并試圖深入了解該體系的運轉機制和管理辦法。這些經驗對于一輩子從事物理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他而言十分可貴,這次機遇對這位新中國物理教育發展的見證人而言也是千載難逢。
李軍凱 沈正華 周子恒 ·教育家 ·17.7萬字
作者的集成電路職業生涯,從時間層面講,貫穿從產業萌芽期到成長期的大部分過程,經歷從2微米到0.13微米的9個世代;從空間上來看,更是貫穿產業制造中心從歐美、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臺灣,轉移到中國大陸的全過程。他的人生軌跡就像一粒硅原子一樣行遍全球,與半導體行業的資本與技術轉移的軌跡幾乎共頻。本書循著時間線索,記錄作者人生軌跡,展現他的身份變化和產業互動,以及全球及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蔡南雄 ·自傳 ·14.8萬字
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天賦異稟的科學巨匠被西方科學界譽為與達·芬奇比肩的偉大科學家。他親筆撰寫了自己傳奇的一生。特斯拉親自揭秘了多項偉大發明的產生過程與背后的心路歷程,以少年生活為始,至對世界和平的展望收尾,將自己傳奇的一生客觀而深刻地展示在廣大讀者面前,更是親自揭秘了流傳已久的與愛迪生之間的針鋒相對、愛恨情仇背后的真相。全書縱覽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在他的文字下,我們能夠見到一位具有強烈歷史責任感的發明家、科學家。他的一切努力和發明都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維護世界和平。
(美)尼古拉·特斯拉 ·科學家 ·11.2萬字
《孔子的故事》是文史學家李長之所作的人物傳記。作者在參照《論語》《孟子》《史記》等材料之后,對孔子的生平進行整理,并且以樸素易懂的筆觸寫就。本書首先對孔子的家世進行梳理,再依據時間線,將孔子在魯國成長—周游列國—回到魯國這幾十年的經歷,與他以“仁者愛人”為核心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展現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決意志和欲扶大廈之將傾的偉大信念。在最后幾章,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以及他與學生之間的深切情誼。雖然春秋時期他的理念不可行,可他的思想通過《論語》記錄下來,稱為傳世之經典,為后代瞻仰。
李長之 ·歷史人物 ·6.2萬字
本書是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完整傳記,作者喬麗華通過走訪朱氏后人,實地勘查采訪,鉤沉相關史料,搜集各方面人士的回憶,運用報刊資料、回憶錄、文物、生活等資料,追溯了朱安69年的人生軌跡,探討了她對魯迅的影響,更難得的是,讓我們依稀聽見了這樣一位女性的無聲之聲。
喬麗華 ·女性人物 ·13.5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了我國海岸海洋地貌與沉積學家王穎院士的生平傳記,通過全面收集反映王穎院士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師承關系等與學術成長經歷有關的資料,展現了王穎院士在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求學時的學習和生活經歷,體現了王穎院士在學術和政治上的影響力,豐富了王穎院士的個人形象,具有很大的研究和憑證價值。
古婉瑩 吳建華主編 ·科學家 ·13.9萬字
《波提切利畫傳》對波提切利一生及其出色的繪畫天賦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在作者的筆F,佛羅倫薩畫派的光輝歲月及其波提切利的精彩畫作帶我們重新回到那個人才輩出、文化與藝術高度繁榮的年代。
朱利亞·瑪利 ·綜合 ·7萬字
本書為中國生物力學著名科學家康振黃的學術傳記,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的一種。該書通過訪談、實物采集、錄音錄像等方法,全面真實地反映了康振黃的學術成長歷程的關鍵事件、重要節點、師承關系等內容。書中行文嚴謹,引用資料真實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大中學生及青年學者可以從書中獲取學術成長的經驗和啟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從本書獲取大量獨有的歷史資料。
張雪永 雷斌 韓鋒 ·科學家 ·12.9萬字
在我看來,對科學的追求在提出疑問的過程中尤其需要勇氣。在這本簡明而富有啟發性的通識傳記中,多倫多大學科學史教授德雷克教授從一種新的視角審視了伽利略在科學領域的成就,重新評價了伽利略受審公案的歷史背景,并提出了新的見解。他認為,伽利略之所以遭受指控和定罪并非因違反教會教導,更可能與當時哲學界對其科學方法的誤解和敵意有關。通過詳細闡釋伽利略著作中的論點,德雷克教授指出,他的科學方法完全超出了當時占主導地位的亞里士多德學派傳統而轉向了尋找自然規律。伽利略在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取得了諸多開創性的成就,不過他最重要的貢獻在于勇敢地掙脫了長期主導的哲學權威的禁錮,擺脫了哲學對科學的束縛。伽利略的探索為科學與哲學的分離鋪平了道路,使科學得以自由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
(加)斯蒂爾曼·德雷克 ·歷史人物 ·6.7萬字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其中、第二章介紹徐旭常早年在江蘇和上海的生活,第三、第四章介紹他在東北和北京的求學經歷,第五章介紹他進入清華大學任教后初10年的工作與生活歷程,第六至第九章介紹他的學術經歷與科研成就,第十章介紹他對后輩學者的培養與提攜,第十一章簡要介紹他在人生后一段旅途中的生命印記。
彭慧文 ·教育家 ·1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