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古代科舉考試為綱,以相關人物與事件為目,按照一定歷史脈絡記述了古代科舉考試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突出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通過歷史事件的生發演進與歷史人物的命運沉浮,展現了我國一千多年科舉考試制度的興衰以及文化制度的變遷。在講述科舉考試歷史故事的同時,本書還引入知識鏈接,旨在為讀者延伸閱讀、拓展內容的同時,幫助讀者理解時代背景和人物關系。每篇故事開篇引入古詩詞一首,縮略展示文章內容或重點。
王東志 王福忠 ·歷史人物 ·19.3萬字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是自傳性作品,全書基本以傳主的生命為軸,分十五章,平實地回顧了在他的成長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人和事,融入了他對家庭的回憶、對藝術的探索、對人生的品味,真情實感和嚴肅反思交織。這部具有濃厚勵志色彩的傳記作品,同時折射了新中國表演事業的發展進程,乃至中國社會的變遷,尤其是改革開放后日新月異的新氣象,極易引發幾代人的共鳴。全書圖文并茂,既有鮮為人知的歷史回憶,又有首次公開的高清大圖。
濮存昕 ·自傳 ·19.3萬字
19世紀80年代,霍普·潔倫的曾祖父母隨彼時興起的移民潮,從挪威奔赴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鎮,在這個冬天漫長而又寒冷的地方,加入似乎永遠不會停止運轉的屠宰流水線,默默勞作。到了霍普父母一代,他們不再直接受雇于屠宰工廠。雖然和很多北歐家庭一樣,霍普早已習慣與家人沉默相伴的日常,但倔強而不與命運妥協的母親,還有寬厚而心智開放的父親,都給予了她另擇人生可能的想象與勇氣。在父親工作的實驗室長大,在研究型實驗室求學、打工、獲得學位、拿到教職,再到從零開始搭建自己的實驗室,霍普·潔倫在這部帶有強烈自傳性質的作品中所記錄下的友誼和愛情、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事業發展,都不能再與“實驗室”相分離。植物會向光生長,人也一樣。霍普選擇科學是因為科學供她以需,給了她一個家,一個令她心安的地方。而童年時期與她僅有一窗之隔、教會她堅忍克己的美國藍杉,幫助她完成蛻變、實現第一項獨立科學發現的美洲樸,還有成家之后、一直陪練未來的職業棒球手—兒子—左右的狐尾椰,這些樹也都在靜默的時間歷程中刻錄下各自的記憶,賦予霍普自然的眼睛,認識世界,再識自身。
(美)霍普·潔倫 ·自傳 ·19.3萬字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是中國近代史上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頗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本書從管國藩的“藏露”理論出發,將說理與歷史事件、案例分析相結合,為讀者介紹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智慧和學習、研究的心得,將他獨特而新穎的理論呈現在讀者面前。
施宏哲 ·歷史人物 ·19.3萬字
本書由360創辦人周鴻祎親自撰寫、傳記作家范海濤執筆。它講述了出身平凡、背景平凡的人脫穎而出的故事。書里更是大量披露了周鴻祎的童年成長經歷、學生時代的追夢之旅、碰到現實后的觀念轉變、企業間的競爭內幕。在這本書里,你會為周鴻祎的敢言所驚訝,對于那些自己做過的傻事、蠢事、爭議,他不僅不回避,甚至還給出了大量精彩細節。草根出身、鏖戰江湖的周鴻祎創業故事,希望能為初入職場和早期創業的年輕人帶來啟發。從好奇開始,在現實中涅槃重生。
周鴻祎 范海濤 ·財經人物 ·19.3萬字
為張學良寫口述史的歷史學家唐德剛說:“張學良政治生涯中最后一記殺手锏的西安事變,簡直扭轉了中國歷史”;“只此一項,已足千古”。本書作者王充閭是張學良的同鄉,對張學良生平行跡有深入了解,作者以史實為依據,選取張學良與三個親人張作霖、于鳳至、趙一荻,四個朋友周恩來、郭松齡、宋美齡、蔣士云的關系,以及與蔣介石半個世紀的恩怨情仇,以折扇式打開,敘述了張學良高開低走人生經歷,以及張學良復雜多面的性格,并對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中的心理,以及五十年拘押生活、晚年旅居夏威夷的心境,做出精辟的分析。
王充閭 ·政治人物 ·19.2萬字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陳先達老先生的自述,追憶了八十幾年的人生歷程,記載了兒時的歡樂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時對師長、朋友的懷念和感恩,同時書中還體現了一位老人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敏銳目光和真知灼見,體現了他關心國事民生的胸懷。在文中,作者有時輕輕帶過,有時濃墨重彩,對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夠比較真實地坦誠地還原個人歷史,陳老的敘述能夠讓年輕一代的讀者盡可能地捕捉整個時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積極影響。
陳先達 ·哲學家 ·19.2萬字
本書以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跌宕起伏,坎坷悲壯的一生為經,以詩人游歷各地,抒發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的“詩史”為緯,構建出了一個立體、豐富而又鮮活的“詩圣”形象。作者以極優美而又極生動的筆觸為讀者還原了杜甫的一生與大唐由盛轉衰的時代畫卷,其中既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壯闊,也有著“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悲愴。讀懂了杜甫,也就讀懂了中華民族延續數千年的精神脈絡。杜甫離我們很遠了。大唐王朝也已離我們千余年。杜甫又分明沒有走遠。他筆下戰亂中大唐百姓的哀號,還在他的詩里綿延不絕;他夾雜在百姓中與他們一起逃難的身影,還在他的詩中鮮活躍動;他對大唐統治者無情的揭露與批判,如警鐘長鳴,到今天還有著振聾發聵的警示意義。他屬于大唐王朝,又超越那個時代,其精神力量到今天仍然在激勵鼓舞著億萬中華兒女、炎黃子孫。
梅寒 ·歷史人物 ·19.2萬字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ROBERTDARWIN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進行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采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俄)阿·德·涅克拉索夫 ·科學家 ·19.2萬字
本書是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長篇回憶錄,一共三卷。卷從1872年起至1914年止,記敘了羅素的早年歲月、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青少年時代、初的婚姻和寫作《數學原理》一書的背景等。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19.2萬字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本書主要分三個部分來書寫他的一生。靠前部分介紹了他執政之前的社會局勢和王安石的成長過程,為王安石執政以及變法描繪廣闊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紹了王安石走上政治舞臺,和神宗共同開始全面而深刻的變法過程。第三部分是王安石辭相隱居后的生活狀況。作者著重還原了王安石在經學、易學、詩文等方面的地位和貢獻,是本書一大亮點。
畢寶魁 ·歷史人物 ·19.2萬字
本書基于兩個社會背景:一是全球范圍內媒介化社會的興起;二是中國市場化體制促發的階級/階層巨大變革。傳媒并不外在于伴隨市場化而來的漸趨分明的階級、階層變遷的社會現實,而是參與再造了這樣的社會現實。本書通過進城農民系列(紀錄片中城鄉少年角色互換;電影文本中完美打工者形象;電視劇文本中進城婆婆、“鳳凰男”與“孔雀女”等階層形象的分析)、城市中產的多重媒介角色以及新聞報道中的企業家階層形象等,強調傳媒與文化要素介入的階級/階層再造過程。對傳媒與階級/階層之間關系的探討是社會關注與社會介入的一部分,是對近年媒介化程度加劇、社會階層固化現象漸趨明顯的理論回應。
韓素梅 ·綜合 ·19.2萬字
本書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深入分析2014年浙江省數字媒體出版與網絡視聽新媒體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剖析行業重點焦點問題,探究改革發展中的經驗與亮點,全方位多角度呈現數字媒體出版與網絡視聽新媒體發展的宏觀局勢與發展軌跡。本書共分5個部分,全國和浙江省的數字媒體出版與網絡視聽新媒體現狀分析,觀點探索,重點企業和主要單位介紹.
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 ·綜合 ·19.2萬字
曾自嘲為“唐朝片警”的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陳尚君以全面占有并仔細閱讀文本、堅持文史融通和現代傳記文學立場的寫作追求,挑選能寫出曲折離奇、驚心動魄故事的三十位唐朝詩人,以長期研究積累和新見文獻做支撐,生動再現了他們真實而坎坷的生命歷程,對各家詩歌也有精彩詮解。
陳尚君 ·人物合集 ·19.2萬字
陳灝珠,祖籍廣東新會,心血管病專家,我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11月6日,陳灝珠出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了學前及中小學教育。1941年12月,日軍侵占香港后隨家人返回內地。在故鄉廣東新會短期停留后,1942年到韶關繼續高中學業,并于第二年考入國立中正醫學院。1949年畢業后,入職國立上海醫學院實習醫院、上海中山醫院內科。此后再未離開這里。1997年7月,陳灝珠當選我國心血管病內科領域位工程院院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譽所長等職,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凡60余年。本書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一種,對傳主一生的學術成長、學術成就、學術貢獻進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史的研究、近現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國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戰略均有較大的參考研究價值。
李衛國 ·科學家 ·19.2萬字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是由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位文藝巨匠的人生傳記組成。貝多芬一生備受耳疾的折磨,他是如何用音樂來歌頌歡樂,并與命運斗爭?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最后的巨星,但他一生舍棄歡樂,舍棄榮耀,甚至舍棄自由,只為了實現心中的藝術。托爾斯泰被稱為俄羅斯最偉大的心魂,除了為人所熟知的文學巨著,他的思想又是如何影響全世界的?傳記中的三人在不同的藝術領域,雖然各有各的園地,但他們在崎嶇坎坷的人生征途中,為追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真、善、美的不朽杰作,都獻出了畢生精力。
(法)羅曼·羅蘭 ·人物合集 ·19.2萬字
《魔燈》是世界電影巨匠英格瑪·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寫于作者拍攝完《芬妮與亞歷山大》,宣布結束自己的電影生涯的五年之后。與他的影片同樣,本書充滿了生動的細節,透露出強烈的內省。在這“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學抱負”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徹底的嚴肅性,試圖將自己的創作源頭與歷程和盤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劇場,婚姻與工作。這又是一部現代《懺悔錄》,作者坦陳自己的缺點、恐懼、憤怒,青春期時對于納粹的迷戀,對于性的癡迷,以及導演工作所帶來的別樣愉悅。二十世紀電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時刻,在作者回顧自己的生涯時一一重現,他與卓別林、葛麗泰·嘉寶、卡拉揚、英格利·褒曼等同時代人的交往,和對于塔可夫斯基、費里尼等同行工作的評論不時閃耀其間。
(瑞典)英格瑪·伯格曼 ·自傳 ·19.1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順序,運用豐富的史料,結合合理的想象,敘述了嬴政統一六國至劉邦軍至霸上的大秦歷史,內容包括嬴政統一六國稱皇帝,開創中央集權制度、郡縣天下,統一度量衡,抗擊匈奴、修建萬里長城等帝國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的歷史,也包括秦始皇五次出巡、追求長生不老、修建阿房宮等宮闈生活。書中最后一章評價了秦始皇在歷史上的功績與作用。書中涉及諸多歷史人物,如呂不韋、李斯、趙高等。
黃中業 ·歷代帝王 ·19.1萬字
本書詳細真實地記載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生平活動、思想發展、學術成就、社會交往,并注意敘述傳主生活的社會環境、文化氛圍、學術思潮、師承傳習、歷史影響等。作為中國早期民主啟蒙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黃宗羲被稱為“中國的盧梭”。其《明夷待訪錄·原君》中的名句振聾發聵:“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浙江“文獻名邦”的稱號,銘刻著梨洲先生的一份貢獻。特別是在政治思想領域,以及在總結、整理宋、元、明三代學術思想史方面,黃宗羲的偉大成就,不僅不下于古之名家,甚至是前無古人的。他以豐碩的著述成果,成就了一個文化巨人和偉大思想家的不朽聲名。
吳光 ·歷史人物 ·19.1萬字
以港版為底本,參考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藝版及原收在散文集中的部分文章。內容有較大增補,主要是將韋君宜懷人反思的散文篇章收錄進來,豐富充實《思痛錄》內容,更全面展示作者的反思。
韋君宜 ·人文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