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陳夢家(1911-1966年)是現代著名詩人、古文字家和考古學家。該書以陳夢家的生平經歷為線索,對其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進行概括評析。內容包括陳夢家在南京和上海的青少年生活,他在中央大學、青島大學、燕京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的學習、創作和教書生涯,他奔赴前線,到國外訪學、打撈青銅器,籌建清華文物陳列室,在中科院考古所進行學術研究等。該書為陳夢家的第一本評傳。在力求客觀、嚴謹和全面評析陳夢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陳改玲 牟利鋒 ·文字學家 ·17.8萬字
該書以移民菲律賓的南安戴天惜家族為研究對象,以閩南鄉村的一個家族變遷為視點,沿尋家族成員的生活軌跡,跨越國家和地區的空間領域,把該家族的活動和行為置于國家、地區的視野下,通過一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建國來60多年閩南鄉村、鄉民在求生存、謀發展過程中,國家政策對個人、家族所產生的影響,并通過歷史的縱向(條)與橫向的專題(塊)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來探討海外華人賴以生存的經貿網絡及當代中國家族移民菲律賓所產生的各種社會變遷問題。
潘淑貞 ·家族研究 ·18.5萬字
本書匯集了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教職員工在教學研究、教學改革和其他相關專業領域方面的研究論文,主要涉及獨立學院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實習基地建設,以及財經、人文、工商管理等學科領域的有關研究成果。
黃董良 ·綜合 ·17.6萬字
本書選取了在重慶萬盛區黨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汪石冥、陳治鈞等18位先進人物,為其立傳。深刻反映了萬盛自有黨組織以來到改革開放新這一段時間內先進黨員代表的光輝事跡,是萬盛過往歷史的光輝寫照,是萬盛城市精神的有力支撐。全書以人物為單位,以人物生平為線索,以時間為序,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公正地展現了先進黨員干部們的獨特風采,是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斗的動力,是一本“兩學一做”的鮮活教材。
中共萬盛經開區工作委員會 黨史研究室 ·政治人物 ·11.1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澳門濠江學校校長杜嵐女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事業。杜嵐,1937年開始在濠江中學任教,1947年接任校長至2000年,曾獲前澳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的教育功績勛章。在她任職期間,濠江中學發展成澳門著名的中學之一,并為澳門培養大量杰出人才。其教育理念和事業,是澳門教育的反映。
鄭潤培 ·學者 ·9.9萬字
魯迅作品猶如百科全書,信息量甚大。他記載的人物數以千計,古今中外俱有,有的關系莫逆,友誼維系終身,有的素未謀面,是神交,甚至僅僅談及而已。本書推出100位與魯迅有關人物,主要是在以前出版的《魯迅全集》的注釋的基礎上,認為或需補正的。作者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力求補正精準。本書努力為每一位人物配發照片、畫像等,內容簡潔,基本是他們的傳略,除了生卒年、籍貫、主要學歷、簡歷、工作成果或學術成就等外,必有魯迅與傳主的關系的敘述和評價。這是一本了解與魯迅相關人物的資料匯編,更是一本研究魯迅必不可少的工具書。
裘士雄編著 ·畫傳 ·12.3萬字
在中國黃梅戲發展的大背景下,將楊俊的人生經歷與中國戲曲文化藝術史相融合,勾畫了楊俊的戲曲人生。在璀璨的舞臺和生活的浮沉之間,在藝術的探索和現實的糾葛之間,在義無反顧的前行和生命的磨礪之間,本書展示了一個視藝術為宿命的女性所迸發出來的生命力量。
王芳 ·藝術家 ·13.3萬字
本書為中國工程院沈寅初院士的學術年譜,立體、全面、系統地實錄其從1938年至2018年80年間不平凡的人生軌跡與科研歷程,展現其對中國生物化工產業尤其生物農藥產業發展的巨大貢獻。本書以克制卻飽含崇敬的筆觸,“平敘”了沈院士樸素的科學理想、深刻的科研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極具啟示意義的人生故事,旨在挖掘其激情求解、平易大寫的院士精神,呈現其獎掖后學、師心霽然的先生榜樣,以“科學偶像”豐富時代偶像序列,以“院士精神”點燃人們“探索未知”的信念燈塔,引領當下教育與科研工作者的精神追求。
謝覓之 錢國蓮 ·年譜 ·18.3萬字
《中國現當代詩人傳記版本輯錄》是一部關于中國現當代詩人傳記版本的資料性著述。其內容主要是對不同時期出版的關于中國現當代詩人“他傳”、“自傳”、“年譜”、“日記、游記和書信”、“部分研究資料”、“紀念文集”以及“部分合傳”版本的搜集、整理與編注。本書是國內第一部以現當代詩人傳記版本為對象的資料匯編,是著者近年來轉向現當代作家傳記史料問題和新詩史料學研究的結晶。
張立群編著 ·綜合 ·12.1萬字
人物傳記《豐年之路》,講述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宋豐年所走過的路——從布滿荒荊的谷底向上走,盤山涉澗,一直向上,人生之姿便卓然挺立在殊然的風景里。讀《豐年之路》,會讀出一種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的支點源自宋豐年先生的布衣情懷,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百姓的饑食渴飲、夏單冬棉皆入心懷;讀《豐年之路》,會讀出時代風云,識見大時代下一個黃河漢子的錚錚風骨和軒朗性情。
曾臻 ·政治人物 ·19.4萬字
本書在對賈平凹先生各種傳記和大量研究資料整理的基礎上,以“編年體”的方式勾勒出了賈平凹先生從事文學活動的基本軌跡。通過選摘譜主不同時期的言論、文學活動以及同時代評論家的評價,本書立體地呈現了作家的創作思想和文學觀念,同時,對一些有重要影響的作品、有爭議的作品,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文學史“現場”信息和社會反饋信息。本書的內容不僅是對作家本人的一個基礎研究,亦是我們了解時代文學整體風貌的一個窗口。
張東旭 ·年譜 ·19.8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了我國海岸海洋地貌與沉積學家王穎院士的生平傳記,通過全面收集反映王穎院士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師承關系等與學術成長經歷有關的資料,展現了王穎院士在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求學時的學習和生活經歷,體現了王穎院士在學術和政治上的影響力,豐富了王穎院士的個人形象,具有很大的研究和憑證價值。
古婉瑩 吳建華主編 ·科學家 ·13.9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序、按條目形式編錄了新中國檔案高等教育和檔案學奠基人吳寶康先生的生活和工作經歷、教育和學術成果,而且輯錄了每一時期各界人士對先生教育成就、學術思想的評介。全書內容全面、系統、準確、客觀,兼具重要的史實考證、資料匯編和思想研究價值。
徐擁軍編著 ·年譜 ·19.9萬字
本書為中國生物力學著名科學家康振黃的學術傳記,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的一種。該書通過訪談、實物采集、錄音錄像等方法,全面真實地反映了康振黃的學術成長歷程的關鍵事件、重要節點、師承關系等內容。書中行文嚴謹,引用資料真實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大中學生及青年學者可以從書中獲取學術成長的經驗和啟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從本書獲取大量獨有的歷史資料。
張雪永 雷斌 韓鋒 ·科學家 ·12.9萬字
本書是全國文明的語文特級教師、杭州市天長小學小站樓朝輝長期在教育工作第一線的理論思考的總結。他遵循從歷史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的研究思路,圍繞教育與交往的關系,嘗試提出構建學校教育交往實踐的一種樣式。他認為,教育交往實踐是一種教育主體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親子之間、師師之間全面的心靈對話過程。這種特征的本質是促發每個主體自由精神的生長。這是對傳統教育觀的整合與超越。
樓朝輝 ·綜合 ·17.1萬字
貝多芬生在一個“破”與“立”相沖突的時代。他才華橫溢,創作了一曲又一曲傳世之作;他命運多舛,歷經磨難,依然堅持著“一心向善,愛自由甚于愛一切;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背叛真理”的初衷。在這部傳記中,作者從不同的視角,不僅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音樂大師貝多芬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更將一個偉大心靈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羅曼·羅蘭還將貝多芬的遺囑、書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6.5萬字
本書完整勾勒了戴戡這位邊陲精武英雄的崛起和隕落過程,結合清末民初以來貴州、西南和全國舞臺上的一系列變化,對其生平和時代展開深入細致的探討。本書還分析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地方精英、地方政治和國家重建之間的細微關系,揭示了這場大變革的一些獨特面相,從而達到“知人論世”的效果。
李恭忠 茍晨曦 ·政治人物 ·12.3萬字
為了紀念魯迅小說《祝?!钒l表100周年,獲北京魯迅博物館授權,本次推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包含小說、散文、雜文、傳記)插畫本,首度收入魯迅藏木刻版畫、魯迅照片等珍貴影像。為讓廣大讀者更加全面地認識魯迅這位二十世紀的偉大中國作家,特地收錄了魯迅先生好友許壽裳所著《魯迅傳》。作者語言曉暢,描繪出魯迅波瀾壯闊的一生,實乃一本出自專家之手而足可信賴的普及讀物。本次出版《魯迅傳》,《亡友魯迅印象記》以1953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為底本,參考1947年10月峨眉出版社版本進行編校;《我所認識的魯迅》以1978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為底本,參考1952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進行編校。此外,本書還特別收錄《魯迅古詩文的一斑》《魯迅書信·致許壽裳》《魯迅先生年譜》三篇,讓廣大讀者更加全面地認識這位二十世紀的偉大中國作家。為方便閱讀,編者對書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進行了簡要注釋。
許壽裳 ·文學家 ·12.7萬字
本書通過解讀白居易流傳千古的詩歌,還原了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豐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一生,展現了他耿直、高潔的品性和樂天知命的人生態度,引領讀者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感悟他的人格品性、理想抱負和文學成就。作者文筆優美,融文學性、藝術性于一體,展現了一幅中唐時期的社會歷史畫卷。
紀云裳 ·歷史人物 ·9萬字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馬鎮坤》是《當代嶺南文化叢書》之一種,傳主是首屆廣東省新聞終身榮譽獎獲得者、原《羊城晚報》社社長馬鎮坤。全書約31萬字,分為“馬鎮坤傳略”“眾說馬鎮坤”“馬鎮坤作品”三部分,分別收入講述馬鎮坤從事黨的新聞工作的傳奇生涯和驕人成績的歷程的傳略文字、相關同事朋友對馬鎮坤為人處世的評價、馬鎮坤本人的辦報專論雜文隨筆等。
林超 馬鎮編著 ·人文 ·1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