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安石“不畏天變、不法祖先、不恤人言”,主導了宋代的熙寧變法。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在文學上成就很高,留下許多散文、詩歌名作。本書選取王安石在鄞縣、舒州等地實踐政治構想,主導熙寧變法,兩次入閣,兩度罷相,歸隱鐘山等經歷,為讀者展示了王安石文學上的成就和憂國憂民、變革創新的精神品格。
石繼航 ·歷史人物 ·5.1萬字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在天文、歷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書以時間為序,選取早年求學、見忽必烈、西夏治水、修訂歷法、開通惠河等情節,呈現出郭守敬獨立思考、求真務實、不畏艱難、勇于創新的精神品格。
寧雨 ·歷史人物 ·4.1萬字
鄭成功是著名的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他的一生雖短暫,但他的愛國精神和英勇事跡為后代人們傳誦不息。本書講述鄭成功的少年生活、隨父征戰、決心抗清、驅逐荷夷、收復并經營臺灣等人生片段,串聯并再現了鄭成功傳奇而閃耀的一生。
盛文強 ·歷史人物 ·4.6萬字
羊祜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政治家、文學家。他助晉滅吳,坐鎮襄陽十余年,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愛戴;他與東吳名將陸抗亦敵亦友的關系,被后世傳為佳話。羊祜拔擢賢才、知人善用,制定平吳策,規劃戰時運轉調度,在戰略高度上體現了一代名將的杰出軍事才能,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正是他儒將風度的真實寫照。
薛舟 ·歷史人物 ·4萬字
于成龍是清朝初年的著名清官。他四十五歲才出來做官,在二十多年的為官生涯里,從知縣做到兩江總督,最后卒于總督任上。于成龍出任偏遠的羅縣縣令三年,就使當地擺脫混亂,百姓安樂;治理合州不到兩年,使得人口驟增,土地大量開墾;在“三藩之亂”中,運用智謀在短暫的時間內平定了叛亂。三次被舉為“卓異”,康熙帝褒獎他為“清官第一”。
趙志明 ·歷史人物 ·3.7萬字
夏完淳是明朝末年少年抗清英雄、愛國詩人,同時也是一位文學神童。十六歲時,便以極其令人惋惜的方式走上刑場,如流星般放射出燦爛的光華,照耀和激勵著后人。本書對夏完淳短暫而輝煌的一生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寫。他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十四歲便投身復明抗清事業,胸懷復明大志,不懼艱難曲折,雖最終兵敗被俘,卻從容赴難,悲壯動人。
胡輝 ·歷史人物 ·5.2萬字
“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是黃庭堅對周敦頤的評價。周敦頤是“北宋五子”之一,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在文學方面,他留下千古名篇《愛蓮說》等;在哲學方面,他提出的“至誠”“無欲”等概念構成了理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他為官清正廉明,深孚眾望。周敦頤在知和行兩方面達到了高度統一,成為后世仿效的典范。
譚偉雄 ·歷史人物 ·4.2萬字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將領,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在明清易代之際,史可法傾盡全力,苦苦支撐江山社稷。兵敗被俘后,他堅貞不屈,以身殉國。史可法雖是一個悲劇英雄,但他崇高的氣節與品格,永遠垂范后世。
胡輝 ·歷史人物 ·4.9萬字
時代正能量,跨界好榜樣。這次的51位跨界者具有鮮明的多樣性特點:不僅有一位出生在德國、生活在美國、旅行在全球的NLP教練,還有一位從愛爾蘭走向世界、走進中國的電子化學博士;既有即將完成先賺一個億“小目標”的在汽車后市場行業跨界打拼的總經理,也有跨越71歲門檻、正在跨越不同業界領域、享受著斑斕生命的歡天喜地“70后”;既有從飛機發動機專業到汽車設計行業的堅守初心、跨界逐夢的老板,也有從大學老師到機器人公司營銷總監的正在跨越理論與實踐兩座高峰的創業英雄……這51位作者的跨界人生故事,值得讀者諸君的期待。
跨界俱樂部 ·綜合 ·19.1萬字
本書詳細總結了賀綠汀的學術思想與學術成就,重點介紹了他對新中國音樂文化和音樂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著重研究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與音樂教育實踐,發掘其深厚的學理基礎是本書研究的關鍵點,對當代音樂教育的重要啟示則是本書的落腳點。
徐科銳 ·藝術家 ·18.6萬字
本書為關于梅蘭芳的資料匯編,讀者既可以通過本書一窺梅蘭芳在美國的輝煌經歷,也可以通過本書一睹梅蘭芳精彩紛呈的人生歷程,還可以通過本書了解梅蘭芳對京劇、對戲劇的看法和思想,以及他的弟子、朋友對其藝術的評價與總結。總之,本書是一本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梅蘭芳的佳作。
齊如山等 ·藝術家 ·12.2萬字
荊有麟1923年結識魯迅,1925年魯迅推薦荊有麟去京報館當校對,并參與《莽原》周刊的編輯工作,常至魯迅家取送校樣。1926年三一八慘案爆發,魯迅遭通緝,不得不離家避難,暫住德國醫院時,荊有麟常來為魯迅送食物。當年他經常出入魯迅家門,魯迅南下后,他仍去魯迅京寓有所關照,與魯迅保持密切的通信聯系。他的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荊有麟 ·文學家 ·4.8萬字
本書收錄馮文炳撰寫關于魯迅及其作品的十余篇文章,內容包括魯迅生平及所處時代的回顧、部分小說和雜文的分析,論述了魯迅在現實主義文學和藝術上的偉大成就,說明了如何研究魯迅以及向魯迅學習等問題,為青年介紹了魯迅的戰斗精神和在文學創作上的偉大成就。
馮文炳 ·文學家 ·5.8萬字
本書為周作人在數年時間里陸續寫下的回憶魯迅的文字的合集。因文章撰寫的時間跨度比較大,前后文章中偶有一些內容重復之處,但并無互相矛盾之處,也因此可見這些回憶的真實性。書中實際涉及的魯迅生平,包括了少年時代和青年時代,雖然后來兄弟不和,但是對于魯迅的青少年時代,了解得比周作人更詳細的,應無二三。
周作人 ·文學家 ·7.1萬字
本書收錄孫伏園回憶魯迅先生的十余篇短文。孫伏園為魯迅在紹興初級師范學堂任堂長時的學生,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京報副刊》時曾得到魯迅的支持,后在廈門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與魯迅同事,因此與前期的魯迅來往不少;因此在書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孫伏園 ·文學家 ·5.8萬字
許廣平(1898年2月12日—1968年3月3日),筆名景宋,廣東番禺人。作為魯迅的第二任妻子與助手,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無疑她對魯迅是非常了解的。這本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在北京時期的讀書生活,魯迅的講演與講課,魯迅與內山完造的來往,魯迅在廈門與廣州等,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許廣平 ·文學家 ·8.6萬字
本書為魯迅摯友許壽裳應許廣平請求,于1947年撰寫的。全書共二十五小節,記述了自少年求學時期開始直到魯迅逝世,許壽裳與魯迅日常的交往等回憶。二十五小節題名如下:剪辮,屈原和魯迅,雜談名人,浙江潮撰文,仙臺學醫,辦雜志譯小說,從章先生學,西片町住屋,歸國在杭州教書,入京和北上,提倡美術,整理古籍和古碑,看佛經,筆名魯迅,雜談著作,雜談翻譯,西三條胡同住屋,女師大風潮,三一八慘案,廣州同住,上海生活——前五年,上海生活——后五年,和我的交誼,日常生活,病死。文后附有許廣平的讀后記。
許壽裳 ·文學家 ·5萬字
本書由郁達夫和蕭紅兩位作者各自回憶魯迅先生的小書合輯而成。郁達夫和魯迅為文壇密友,1928年兩人合編《奔流》和《大眾文藝》。蕭紅和魯迅之間有師生之誼也有傳承之道,魯迅的欣賞、獎掖與扶持,蕭紅的早慧、勤勉與感恩,構筑成現代文學史上的一段感人佳話。兩人的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郁達夫 蕭紅 ·文學家 ·3.8萬字
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畫家,對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本書是徐悲鴻的同學、摯友、同時代的畫家、他的夫人、女兒、侄兒和學生,根據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所撰寫的回憶錄。內容豐富翔實,情節具體生動,是一幅徐先生生平事跡的歷史畫卷。
李苦禪等 ·藝術家 ·15.2萬字
朱自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學者、詩人、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畢生盡瘁于祖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堅持新文學運動的方向,鍥而不舍,嚴謹治學,辛勤筆耕。他在揚州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從這里邁開了他人生旅程的第一步。為此,江蘇省政協和揚州市政協文史委編輯此紀念他的史料專輯,以表達揚州人民對朱先生的緬懷之忱。
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揚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文學家 ·1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