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風格、措辭,有助于讀者多角度地了解作家與作品。這里,也可看到其時代局限性。大量信函是寫給師長、領導、編輯、同行、朋友、讀者等的,當時并無發表的意愿和可能。因此,或直露歡悅,或一吐塊壘,或暢敘友情,或痛斥陋習,或渴求援手,或深謝護持……均真實感人。作者的喜怒哀樂、苦辣酸甜、思索言行,乃至遣詞行文,無不浸染著特定時代的風云和氣息。星移斗轉,世事巨變。這些書信既保持著生命力,同時也成了生動的、寶貴的歷史資料。
(蘇)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綜合 ·14.3萬字
周辭美,寧波華翔集團董事局主席,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十大風云人物”、浙江省功勛企業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寧波市“卓越甬商”,數次進入福布斯和胡潤排行榜,家族擁有兩個上市公司。1972年走上辦廠創業之路,從幾臺手動塑料壓機起家,到今天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出口創匯先進企業、浙江省首批“走出去”示范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世界汽配行業500強,整整五十年,扎根象山,放眼全球,書寫“華翔模式”的傳奇。本書以傳記形式講述周辭美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機遇中如何從一窮二白起步,腳踏實地,緊緊追隨市場經濟大潮,一步步成為汽車工業企業領軍人物的過程。
王益明 ·財經人物 ·11.6萬字
張伯駒(1898—1982),原名張家騏,河南項城人。是一位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著有《叢碧詞》、《紅毹紀夢詩注》等。出身官宦世家,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被稱為“民國四公子”。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鑒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等職。劉海粟曾說:“他是當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從他那廣袤的心胸涌出四條河流,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曲和書法。四種姊妹藝術互相溝通,又各具性格,堪稱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文匯報》高級記者鄭重先生多年來一直關注張伯駒其人,在張伯駒生前曾多次拜訪,深得張伯駒信賴,親聞了許多往事。《煙云過:張伯駒傳》以張伯駒的經歷為主線,以其所好之書畫鑒賞、詩詞、戲曲等為生發點,用一些重大事件來全面反映其波濤洶涌、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生動細膩的筆觸,帶領我們穿越歷史的煙塵,尋找關于張伯駒的種種記憶。
鄭重 ·學者 ·14萬字
本書根據《潮安饒氏家譜》影印,上卷影印1991年香港重印本,下卷影印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本。全書由饒鍔于民國年間主修,分總綱、遺像、世表、墳塋、祠宇、蒸業、家傳、藝文、叢錄九卷,由鄭國藩作序,潮安大街斲輪鉛印行世。家譜從入潮始祖一世載至十九世,時間大致在18世紀到19世紀末,可從中了解饒宗頤家族傳承。
饒鍔修 陳賢武整理 ·家族研究 ·2.9萬字
簡單一塊橡皮擦,花一點兒巧思,多一點兒創意,立即變身圖案各異的印章,印在卡片、T恤、杯墊、餐具上,生活因附著上這份獨有的色彩,而變得樂趣無窮。本書中,橡皮章達人曉蘭,分享她多年來雕刻橡皮章的心得,通過工具材料介紹、刻章技法、從易到難的刻章進階法、素材選擇、橡皮章衍生作品等多堂課程,讓讀者愛上橡皮章手感生活。
曉蘭 ·綜合 ·1.6萬字
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日子。為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時刻,中央編譯局精心編纂了《馬克思畫傳: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版》。馬克思的一生是一部富有傳奇色彩的壯麗的史詩,這部畫傳緊緊圍繞馬克思生命歷程中的四個基本事實來講述。第一要素:矢志不渝地為勞苦大眾解放而獻身;第二要素:百折不回地為揭示科學真理而求索;第三要素:堅韌沉毅地為戰勝人生逆境而奮斗;第四要素:樂觀自信地為豐富生命內涵而努力。本書以文為經,以圖為緯,經緯交織,圖文互補,以立體的敘事語言描繪了馬克思為人類進步和解放事業而不懈奮斗的偉大一生,同時也對馬克思的讀書學習、愛情婚姻、家庭親友、人際交往、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的生活細節做出了生動活潑的描述。
中央編譯局 ·歷史人物 ·8.4萬字
1903年的一個冬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偏遠的外灘群島上,來自俄亥俄州的名不見經傳的兄弟倆,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改變了歷史。隨著第一架比空氣重的動力飛行器試飛成功,飛行的時代由此開始了。當兄弟倆一起工作的時候,似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哥哥威爾伯毫無疑問是個天才,而弟弟奧維爾在機械方面的創造天賦更是世間少有。沒有什么能阻止他們完成“使命”,不管是失敗,還是嘲笑,甚至是他們每次駕駛自己的飛行器起飛時,都很有可能就此喪命的殘酷現實。在這本扣人心弦的書中,歷史學者戴維·麥卡洛利用萊特家族大量的文獻材料,包括個人日記、筆記本和1000多封私人書信,從人性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追夢故事,并向讀者展現了一個科技不斷發展的日新月異的時代。
(美)戴維·麥卡洛 ·綜合 ·16.7萬字
人稱“司馬小松”的黃易(1744—1802),不僅是書法、篆刻和繪畫上成就卓越的藝術家,同時也是清代最重要的金石學家之一。黃易的訪碑、拓碑活動,在嘉祥重新發現并就地復建武梁祠;其首屈一指的拓本征集并通過刊布、題跋等等,三十年間,積五千件拓本的收藏,使得他成為乾嘉金石學中最為活躍的關鍵人物,為后人留下了《小蓬萊閣金石文字》與《小蓬萊閣金石目》等著作。本書從黃易發現武梁祠入手,展開對乾嘉金石活動的生動記述。在“金石亦時尚”的潮流中,翁方綱、王昶、錢大昕、孫星衍、洪亮吉、瞿中溶、阮元等眾多學術精英,散布各處的地方官員與雅嗜金石的布衣學者,各以友朋的身份紛紛登場。作者以清代金石學家黃易為中心,圍繞金石收藏的信息渠道、征集網絡、回報方式、藏品的經典化策略,以及金石學共同體的形成等等,重構了乾嘉金石學的社會生態樣貌。封扉書名題字為黃易手跡;封底印章為鄧石如鐵筆。
薛春龍 ·藝術家 ·16.9萬字
本書是一本全面、客觀、真實地介紹浙北地區名老中醫徐振華先生生平的傳記著作,內容均為傳主親自回憶、親口講述和作者調查采訪記錄。全書共十五章,再現和還原了徐振華先生的成長故事、奮斗歷程、從醫經歷、社會活動及家庭生活,全面體現了徐老先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展現了一個名老中醫德藝雙馨的一生。
徐世堯編著 ·科學家 ·10.6萬字
解密晚清時期法國在中國南部的殖民野心;重現“世界工程奇觀”滇越鐵路修建背后波譎云詭的政治風云;講述白皮膚的“滿大人”,晚清時期法國駐廣西、云南府領事,首位用照相機和攝像機記錄中國云南百姓生活的外國人——方蘇雅跌宕起伏的一生。首次公開的法國官方檔案,多幅珍貴歷史照片,前法國駐華大使白林女士作序推薦。法國駐廣西和云南府領事方蘇雅被稱為“白皮膚的‘滿大人’”,他是最早用相機記錄晚清時期中國普通百姓生活的外國人。他拍攝并留存至今的數百幅云南老照片是反映那個時期中國南方風土人情的珍貴歷史資料。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他更重要的功績是主持修建了滇越鐵路——這條鐵路浸透了中國勞工和法國工程師的血汗,承載并見證了百余年前法國在中國南部的秘密野心,以及中國從屈辱走向富強的歷史變遷。本書通過追溯方蘇雅的一生,重現了晚清中國在列強虎視眈眈下的風雨飄搖,以及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赤裸野心。書中的諸多史料均為首次公開的法國官方檔案,同時收錄多幅珍貴歷史照片。
(法國)德西雷·勒努瓦 ·綜合 ·19.3萬字
廣東漢樂流行于廣東處粵東地區,是廣東省主要的一種地方音樂,是國家級的非遺項目。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的廣東省大埔縣文化局廣東漢樂研究組在上級黨委領導下,組織老藝人和知名樂手,對絲弦音樂、中軍班音樂兩大類樂曲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挖掘整理,以繼承發揚優秀的民族音樂遺產,并自行印制《廣東漢樂三百首》一書。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李德禮老先生收集整理印制了《廣東漢樂新三百首》,曲調全都是新挖掘整理的傳統廣東漢樂樂曲,包括絲弦音樂、中軍班音樂、嗩吶曲牌和小調四大類,過去,這些樂曲廣泛應用于弦館樂社、民間婚喪喜慶、漢劇演出和城鄉民間社會人士的漢樂活動,與客家人民的社會生活至為密切,直至今天,它的文化娛樂性、實用性和資料價值仍然延續不衰,而且也因存世稀少而變得更加珍貴。廣東漢樂研究會籌資正式出版此書。本稿最大程度地保留1994年版本的面貌,在此基礎上由廣東漢樂研究會認真審校,原有錯誤之處已經更正。本稿令廣東漢樂在新時代更好地煥發其藝術功能,讓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代代傳承,永放光彩!
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 ·藝術家 ·4138字
這是一本人人都能輕松讀懂的諾貝爾獎天才極簡史!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將人類引向了科學和未來。諾貝爾科學獎,對現在我們最直接的貢獻,恐怕就是撐起了厚厚的教科書內容的半壁江山。科學很枯燥?科學家很高深?在《漫畫諾貝爾科學家:全3冊》中,作者精選了52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以原創的二次元漫畫和輕松的語言相結合,展示了諾貝爾科學獎項是怎么評選的,一群絕頂聰明的天才是怎樣影響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之間是否也充滿競爭、矛盾和沖突等。同時,你也能看到這些世界頂級天才和你我一樣,諸如“跨界藝術家”普朗克、“足壇學神”玻爾、“牛津主婦”多蘿西·霍奇金、“量子化學魔法師”鮑林、“科學界的神雕俠侶”約里奧-居里夫婦、“傳染病殺手”科赫、“血型解密者”蘭德斯泰納……有優點有缺點,有朋友有敵人。這些有趣、有料的內容,將打破你對諾貝爾獎和科學家的認知壁壘。
胖樂胖樂 ·人物合集 ·8.8萬字
兩條主線,三場關鍵戰爭,諸多珍貴照片,第一視角首度揭示戴爾成立38年來的起起落落。本書是戴爾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寫作的首部個人自傳。全書敘述分為兩條主線:一是他從一個斗志昂揚、充滿激情且富有創業精神的少年變成一家全球性企業的CEO,二是他在事關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以難以想象的魄力和勇氣將戴爾公司從虎視眈眈的敵手中保全下來,順利推公司私有化及帶領公司強勢轉型的故事。書中首度揭示了戴爾公司成立38年以來的起起落落,向大眾揭示了邁克爾·戴爾從一位創業者成長為一位領·導者所經歷的三場戰爭:一場是發起之戰,一場是私有化之戰,一場是轉型并之戰。他在書中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戴爾公司從市場地位岌岌可危、負債數百億的PC供應商,轉變為現在引領全球企業級技術服務的“行業隱形冠軍”的故事。揭從“創業者”到“管理者”的要領——創業獨特理念。本書不僅是一個站在十字路口的領導者的真實寫照,它還是一個生存故事,證明了任何具有技術洞察力和創業熱情的人都可以創造出偉大的東西,但只有成為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才能創造偉大的事業。這本書中展示了一個真實的商業世界,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如何經營一家初創企業、了解從“創業者”轉變為“管理者”的心路歷程,了解戴爾公司獨特的管理理念及其成功的轉型故事。首度揭秘喬布斯、比爾·蓋茨、銀湖投資人埃根·德班與戴爾相交往事。書中穿插著邁克爾·戴爾與史蒂夫·喬布斯、比爾·蓋茨、銀湖天才投資人埃根·德班等人的交往逸事,揭秘了很多之前從未公布過的“商戰內幕”,讀來趣味十足,引人勝。無論是創業者、科技創新人士、工程師、教育者,還是堅持追夢的普通人,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靈感、信心與方向。
(美)邁克爾·戴爾 ·財經人物 ·19.9萬字
現代教育對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聯系愈來愈重視,尤其是中職學生心理現象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教師的教育教學對重構學生心智模式的引導作用更為明顯。在會計專業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心,塑造學生完善的心理結構,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是培養完全的人的保證。本書以心理學為基礎,從夢想規劃喚起信心,潛能激勵鼓舞信心,創設活動提振信心,讓學生心動起來,手動起來,以“心”教促“技”教,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嚴水荷 ·綜合 ·11.2萬字
記錄院士為國家和科學技術事業繁榮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及其成長經歷,弘揚科學精神,彰顯優良美德,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社會風氣,激勵廣大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發奮。
王喆 ·科學家 ·14.8萬字
這不是一個傳統的女性打破偏見、職場晉升的故事。英德拉·努伊出生在印度一個傳統家庭。當時,印度的女性大多會在十幾歲結婚生子,而她幸運的擁有重視教育、支持她的家庭,通過教育走出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在努伊加入百事的1994年,排名前100的大公司中,女性CEO的數量為零。而這個土生土長的印度女孩卻得到了通用電氣和百事可樂競相拋來的橄欖枝——她拒絕了通用電氣杰克·韋爾奇的邀請,加入百事,成為百事自1898年成立以來的首位女性CEO,并且一做就是12年。她曾因少數族裔和女性的身份受到職場歧視,但她越挫越勇,帶領百事在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證明了女性的社會價值。她力排眾議剝離包括必勝客、肯德基等明星品牌的餐廳業務,主導百億美元的健康食品品牌收購行動;提出“目的性績效”的長期戰略,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回報所服務的社區;首次制定家庭友好型政策;創造第一個全球彈性工作制;廣泛使用跨文化的咨詢顧問團隊。她關注女性地位和權力,把制止性騷擾列入了公司的最高優先級。退任時,百事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升至82%,凈收入增幅超80%。
(美)英德拉·努伊 ·自傳 ·17.5萬字
55年春風化雨,55年桃李芬芳。首部體育學院的發展歷程已經邁過55年。$$《足跡:首都體育學院建校55周年部分畢業生事跡擷英》講述部分校友的成才經歷、心路歷程和突出成就,展示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績,詮釋首體半個多世紀的輝煌。
李鴻江 ·體育明星 ·13萬字
周有光是我國著名的金融學家和語言學家。這部畫傳側重歷史性,通過廣闊的視角,以二百余幅老照片,展現了周老一生豐富的經歷,還原了他生活于其中的時代背景,也有助于讀者理解晚年周有光為何會持續地關注、探索和思考文化和文明演進等“大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讀者可以通過周老的人生故事,窺見一代知識人的思索和成長,從而窺見中國近代社會的整體面貌。
《周有光畫傳》編委會 ·畫傳 ·5.6萬字
《足以自豪》是楊小芳——一位沒有雙臂的女孩自傳。書中講述她在意外前后的種種經歷,縱使人生遭逢巨變,卻能夠在運動、繪畫等方面有杰出成就,這全是小芳獨有的樂觀及堅毅的性格,同時感恩一直在她身旁的偉大人物:媽媽、田徑教練、游水教練、繪畫老師、職業治療師、朋友等,并訴說對外婆留有的遺憾等。另外,透過不同的生活照、畫作及訪問,全方位認識小芳,讓讀者吸收她不一樣的正能量。
楊小芳 ·綜合 ·4.2萬字
“嗨,我叫馬修,不過你認識我可能是因為另外一個名字。朋友們叫我馬蒂。”就這樣,著名演員馬修·派瑞開始向我們講述他的跌宕人生,從少年野心,到巨大名利,到成癮泥潭,再到命懸一線。在頻繁進出醫院和康復中心之前,他是五歲的馬修,從蒙特利爾飛往洛杉磯,在已經離婚的母親和父親之間兜轉;他是十四歲的馬修,在加拿大擁有全國性排名的網球新星;他是二十四歲的馬修,拿到一個人人都想要的主演角色,出演當時人人都在談論的試播集,彼時那部劇的名字還是《像我們這樣的朋友》……這是只有馬修·派瑞自己才能講述的非凡故事。他用我們熟悉的真摯、詼諧和溫暖的方式,將放養他長大的破碎家庭、驅使他成名的對獲得認可的渴望,以及即使美夢成真也無法填補的內心空洞,一一道來。但他也細細講述了他怎樣在清醒中找到平靜,講述了他與《老友記》深刻的聯結,講述了他和另外五人以及其他明星的相遇相知。馬修·派瑞坦率、自省,他以標志性的幽默,展現了他與成癮癥的終身斗爭,以及是什么讓成癮癥在他似乎已擁有一切時愈演愈烈。這是一部令人難忘的回憶錄,既親切,也震撼——同時,它向每一個為清醒生活而苦戰的人伸出援手。這是粉絲們一直在等的那本書,坦誠之至,讓人捧腹大笑,也讓人動情。
(加)馬修·派瑞 ·自傳 ·1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