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走進古代文明》帶領讀者踏上一場穿越時空的精彩之旅。從先秦時期的輝煌到美索不達米亞的神秘、古巴比倫的壯麗、古印度的深邃以及古希臘的璀璨,本書生動展現了不同古代文明的獨特魅力。通過對這些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宗教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討,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起源、發展與影響,為讀者呈現出一幅豐富多彩的古代文明畫卷,讓我們深刻領略人類智慧的偉大與歷史的厚重。
王漢陽編著 ·世界史 ·2.9萬字
本書兩位作者,從故老相傳的故事出發,結合史料、訪問和數十年的生活經驗,用一個不同于一般的視點,把數百年歷史的老村、被人類用完即棄的牛群,以及來自四方定居梅窩的人,點點滴滴一一道來。
甘水容 邱逸 ·世界史 ·0字
瑪雅文明從最早出現到被西班牙人摧毀,有將近四千年的歷史。在世界遠古文明中,瑪雅無疑富有浪漫色彩。
肖石忠 ·世界史 ·11.6萬字
本書作者通過大量采訪和豐富的檔案資料,詳細解說了“二戰”前后納粹掠奪者對歐洲藝術珍寶的巧取豪奪,同時向讀者展現了盟國全力解救這些藝術品的細節。本書用緊湊的情節,敘述了納粹分子對“墮落藝術”的清洗、納粹高官在被占領國的藝術品購買狂歡、納粹分子對猶太人所有的藝術品的無情奪取;講述了在面對劫掠和轟炸威脅時,歐洲各國博物館工作人員千方百計轉移、庇護藝術品以及古跡救護官維護藝術品的經過;講述了各方在戰后對公共和私人收藏的追索、返還過程;描繪了希特勒、戈林、畫商之間的藝術品競爭以及盟國救護官和各方人士之間的博弈。本書出版后深受好評,榮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后本書被改編為紀錄片《劫掠歐羅巴》。
(美)林恩·H·尼古拉斯 ·世界史 ·38.3萬字
回想東歐系列(全四冊)包括《檔案:一部個人史》《布達佩斯往事:冷戰時期一個東歐家庭的秘密檔案》《回訪歷史:新東歐之旅》《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英)蒂莫西·加頓艾什 (美)卡蒂·馬頓等 ·世界史 ·107萬字
從鉆木取火、結繩記事的遠古時期發展到今天的虛擬網絡和數字時代,人類整整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在這數千年里,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生命是奇妙的,創造生命的自然、地球和宇宙更是神奇。在這神奇瑰麗的大千世界,蘊藏著無窮的奧秘。
馬云飛主編 ·世界史 ·7.8萬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開始侵占中國東北。這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也為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6年,德國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隨后,蘇聯和美國也相繼被卷入戰爭,戰爭還蔓延到了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以及南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島等偏遠地區。戰爭需要拼動員,全世界有超過1億人被動員起來參軍,而在后方,有更多人被動員起來成為兵工廠中的工人、民防系統中的救援人員以及敵后游擊隊員;大戰直到1945年9月才落幕。德意日三大帝國被埋葬,英法等國重建帝國的嘗試也宣告失敗,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鮮血與廢墟之上,主宰了世界500多年的西方殖民秩序終于崩塌,中國、印度等一個個現代民族國家橫空出世,世界秩序已然大變。
(英)理查德·奧弗里 ·世界史 ·79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力求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迪性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并通過科學的體例與創新的版式,多方面、新視角、多層面地闡釋世界歷史。全書分為文明古國、中世紀的世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資產階級革命、工業大變革、世界硝煙、世界新格局等七章,精彩扼要地講述世界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和各大文明的發展歷程,為讀者講述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應該知道的歷史知識,幫助讀者從宏觀上把握世界歷史,進而掌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
鴻恩 ·世界史 ·6萬字
萊基是德意志地區歐洲聯合思想的杰出代表,是20世紀最重要的歐洲聯合思想家之一,被西方學者稱為“現代歐洲聯合思想之父”。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多關注卡萊基領導的“泛歐”運動,而對“泛歐”思想尚未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這一領域仍存在著諸多難點問題:“泛歐”思想是否具有民主的精神?卡萊基為什么主張排除英國的“小歐洲”聯合?他是否構想了像美國那樣的“歐洲合眾國”?他為何主張排斥俄羅斯的“泛歐”聯合?“泛歐”思想與德意志歷史上的“大空間”觀有何區別聯系?“泛歐”思想是如何演變的?對兩次世界大戰間的法德政治和解產生了哪些具體影響?等等。由于缺乏材料,這些問題還未得到很好的解答。為此,我們系統地搜集、整理、分析了德奧兩地的報紙、期刊和檔案材料,圍繞著上述問題展開探討。
李維 ·世界史 ·16.5萬字
《時間地圖》打通時間線,將人類的歷史置于生物圈甚至整個宇宙的歷史之中,講述從宇宙大爆炸至今,宇宙、地球、生命、人類的“大歷史”(BigHistory)。大歷史是一種新的嘗試,在一個學術和知識日益碎片化的時代,打破學科界限,綜合生物學、考古學、物理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為今天的讀者提供統合性的新知識。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世界史 ·37.5萬字
《咸陽文化解讀:中國文化尋根》既是中國文化研習者的必讀書,也是每一個咸陽人最佳的勵志讀物,又是咸陽人送給朋友的最好禮物,還是咸陽地方各類干部培訓的理想教材。咸陽既是中國文化的奠基之地,也是中國文化的騰飛之處。咸陽文化以周秦文化為載體,以漢唐文化為兩翼,集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之大成。這里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源頭,是中國精神的凝成之處,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最火的地下文物寶庫。《咸陽文化解讀:中國文化尋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清新的筆觸,融知識性、思想性與審美于一體,全方位展示了咸陽文化以及中國文化的巨大的魅力。讀之,能夠增人之識、益人之智、啟人之思、壯人之氣。
黃高才 ·世界史 ·10.9萬字
《澳大利亞研究》由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辦,是國內第一份跨學科的澳大利亞國別研究學術集刊,主要收錄澳大利亞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歷史等各個領域的學術文章,每輯設置不同的研究主題,側重當代,兼顧歷史,倡導跨學科研究,旨在打造中國澳大利亞研究的權威平臺,全面展示澳大利亞國別研究的新成果。
孫有中主編 韓鋒 陳弘副主編 李建軍執行主編 ·世界史 ·11.2萬字
以鐵道為橫軸,以天皇為縱軸,以城市為舞臺,分析日本近代思想史進程。大阪,直到20世紀30年代,都在人口、經濟、面積等方面,全面壓制著首都東京,是名副其實的“民眾之都”。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車從東京到京都舉辦即位典禮為分水嶺,這座城市漸漸被改變了。大阪的繁榮以民間資本主宰的私營鐵道為中心發展而來,沿著鐵道線路,這座城市率先擁有了大型游樂園、綜合性購物中心、高檔郊區住宅、頂級歌舞劇場、專業棒球體育場,形成了足以蔑視東京的近代城市娛樂文化。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業為傲的大阪,逐漸被納入無處不在的帝國陰影之下,成為龐大國家機器的一環。從權力中心東京出發,火車像精密儀器般,以秒為單位行進,成為規定沿途國民共時性體驗的裝置。人們產生了一種意識——所有的日本國民都是一個整體。在這里,鐵道曾是民眾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戰爭緩緩逼近之時,也必須化身運送士兵的冰冷工具……本書的野心不在表現大阪一座城市的變化,而是要展示帝國如何通過鐵道滲透到整個日本。鐵道通過塑造統一的時空,構筑統一的民族認同與愛國情感。
(日)原武史 ·世界史 ·10.8萬字
本書以一種類似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描繪了1917年俄羅斯風云詭譎、波瀾壯闊的歷史,所涉及到的人物從普通士兵、工人到惑亂沙皇宮廷的拉斯普庭、沙皇夫婦、普列漢諾夫,克倫斯基、列寧等眾多人物,所涉及事件從二月革命、7月示威、9月科爾尼洛夫叛亂到十月革命,頭緒很多,但作者擷取最富于概括性的事件的橫斷面,將這些斷面以"場景"組合的方式組合起來,全景式展現俄羅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特點。本書細節豐富,動作性也很強,非常富于戲劇色彩,本書有100多幅圖片,既有當時的宣傳畫,也有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影像,歷史感很強,圖文并茂,讀之一氣呵成,但作為專業歷史學者撰寫的普及讀物,作者將對歷史的闡釋寓于敘述之中,引導讀者對俄羅斯現代化的歷史時間矛盾性及革命的必然性進行思索。
王云龍 蒼松 ·世界史 ·13.6萬字
美洲大陸,這片古老富饒又神秘的土地,曾孕育出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瑪雅文明三大古文明。15世紀末,當西班牙人開啟大航海時代,連通新舊兩個世界,一場驚心動魄的美洲征服史由此展開。美洲大陸從此踏上了長達幾個世紀的崎嶇道路:墨西哥的血祭,安第斯的日落,曾經的璀璨文明何以在一夕之間徹底敗亡?華盛頓、富蘭克林、杰斐遜,是誰高喊著“不自由,毋寧死”,揚起大旗,帶領美利堅合眾國從殖民地走向獨立之路?政治、社會、人物等多種歷史的動因推動著文明的繁榮與衰落。本書以輕松又不失嚴謹的語言,鋪陳出美洲大陸自1492到1776近三百年間,從被發現到走向毀滅,又迎來重生的歷程,記錄下開拓者在命運十字路口處的艱難抉擇。一個個“偉大決斷”背后,時代巨輪滾滾向前……
曲飛 ·世界史 ·28.8萬字
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世界通史分為古代史、中世紀史、近代史三部。近代史由阿克頓爵主編,共14卷,20世紀初出版。經過幾十年后,到50年代,劍橋大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克拉克爵士主編的《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新編本仍為14卷,共約800萬字,論述自文藝復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即自1493至1955年間共四百多年世界歷史。國別史、地區史、專題史交錯論述,由英語國家著名學者分別執筆。新編本反映了他們近新研究成果,有許多新的材料,內容也更為充實,代表了西方的較高學術水平,有較大的影響。
(英)C.L.莫瓦特 ·世界史 ·80萬字
《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年》是約翰·托蘭唯一一部書寫一戰歷史的作品,在其作品譜系中具有極為獨特的地位。全書將視野聚焦于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戰爭形勢變化,再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終結前決定世界命運的關鍵時刻。作者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年,即1918年,發生的戰事和一戰參戰國之間的政治博弈為主要線索,講述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如何在戰局僵持的情況下扭轉戰局,最終打敗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歷史事件。作者為此書采訪了上百位一戰親歷者并查閱了大量一戰歷史資料,生動還原了上到國家首相下到普通士兵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年中的經歷,從宏觀和微觀的兩個角度展現了當時一戰結束前世界局勢發生的巨大變化。
(美)約翰·托蘭 ·世界史 ·44.4萬字
本書分為國情縱覽、政治環境、經濟狀況和雙邊關系四篇,分別介紹了墨西哥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政治體制、司法環境、政策導向、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華人華僑等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國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世界史 ·3.8萬字
今天的毛里塔尼亞位于非洲西北部。歷史上,毛里塔尼亞在世界舞臺處于邊緣地位,然而在當今世界,毛里塔尼亞是值得關注的國家。本書對毛里塔尼亞的現狀,包括地理特征、人文狀況、經濟結構、政治體制等基本情況進行梳理,并按歷史演進的過程,分別闡釋了毛里塔尼亞的史前文化、古代柏柏爾人及其南遷、柏柏爾桑哈賈聯盟的興衰、穆拉比特王朝治下的毛里塔尼亞、阿拉伯人遷徙,直至法國的殖民統治與毛里塔尼亞的自治、第一共和國的發展與發展中的波折。最后,作者分析了新世紀以來毛里塔尼亞的動蕩時局,以及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系。該書是“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叢書”中的一本,該叢書由王鐵錚教授主編,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研究成果。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24.9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章人類歷史舞臺的形成;第二章人類最早的祖先;第三章史前人類;第四章象形文字;第五章尼羅河河谷;5.相似性因素:愛情發展原動力;第六章埃及的故事等。1921年,美國的BoniandLiveright公司首次出版《人類的故事》,立刻在讀者中引起巨大的反響。它的作者—多才多藝、精力充沛的荷裔美國人房龍也一舉成名。《人類的故事》創了一種向普通人講述歷史的方式,思想深刻而不深奧,文筆輕松卻不輕浮。在首版后的幾十年里,美國不同的出版社至少出了30多個版本,僅美國的總銷量就達一千萬冊以上。
(美)亨德里克·房龍 ·世界史 ·2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