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澳大利亞國寶級歷史學家“經典小書”,暢銷十五年,展示人類平凡而富有生命力的史詩,作者試圖寫一部不那么卷帙浩繁的世界歷史,概述從第一批人類離開非洲到全球定居以來的歷史,把人類歷史的不同部分匯集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敘述。從人類走出非洲探索世界開始,450頁濃縮數百萬年的人類故事,跨越時空,融合多個學科知識與視角,看不同文明呈現出的不同和相似,捕捉激動人心的歷史變化。
(澳)杰弗里·布萊內 ·世界史 ·20.4萬字
《美國內戰史:1861—1865》以1861年到1865年的美國內戰為線索,引用大量官方記錄、日記、傳記、回憶錄、書信等資料,講述了北方聯邦軍和南方邦聯軍之間長達五年的戰爭,揭示了美國南北方矛盾的本質以及北方獲勝、南方戰敗的深層原因。書中詳細描述了布爾溪戰役、夏洛戰役、莫比爾灣戰役等重大戰役和一些重要將領的性格特征。林肯上臺為什么會引發內戰?戰爭初期,北方聯邦軍因何節節敗退?喬治·B.麥克萊倫為何屢失戰機,卻深得林肯的信任?被邦聯軍多次包圍的首都華盛頓如何一次次化險為夷?保持中立的英國對美國內戰產生了哪些影響?勢如破竹的南方邦聯軍緣何一步步走向失敗?內戰給美國南北方人民造成了哪些傷害?本書將一一解答。
(美)詹姆斯·福特·羅德斯 ·世界史 ·23.9萬字
本書是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的支持者詹姆斯·威克利夫·黑德勒姆-莫雷教授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詳細敘述了奧托·馮·俾斯麥在德意志帝國建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靈巧的政治手腕、多元的外交策略、堅定的軍事斗爭、平衡歐洲各方勢力的智慧等,重點分析了德意志統一的階段性、條件性、策略性與復雜性,深刻挖掘了奧托·馮·俾斯麥堅持“鐵血政策”但絕不唯鐵血政策,打贏普奧戰爭與普法戰爭但絕不肢解奧地利與法蘭西的政治思考和利益考量。
(英)詹姆斯·威克利夫·黑德勒姆 ·世界史 ·24萬字
1871年統一后,德意志帝國成為實力飛速躥升的大國,但與此同時,它所面臨的安全環境卻十分復雜脆弱,物質上在高歌猛進,精神方面卻日趨急躁和淺薄。借助大量翔實材料,本書梳理了德國從統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外交和政治軍事政策,論述了大戰略的成敗與否如何決定了德意志帝國的命運,從而回答了“威廉德國為何走向戰爭”這個問題。作者指出,隨著實力的進一步發展,德國的大戰略反而在退化甚至瓦解,越來越無法應對變化中的復雜局面。2017年1月本書英文版由麻省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使該書受到國際學界的關注。
徐棄郁 ·世界史 ·26.3萬字
由中東史著名專家王鐵錚教授主持編寫的《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比較全面反映非洲阿拉伯國家自古迄今的通史著作。其中《摩洛哥史》由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林松業副研究員撰寫,是中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較完備的摩洛哥通史。全書共10章,作者按照從古至今的時間順序分別介紹了上古時期的摩洛哥、中古時期的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的建立與早期統治、歐洲列強對近代摩洛哥的爭奪、淪為“保護國”的現代摩洛哥、摩洛哥民族獨立國家的建立、延續至今的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等;作者在歷史發展的敘述中,分析了摩洛哥的政治、經濟、外交、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林松業 ·世界史 ·28.9萬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以德、日、意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仆從國為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范圍涉及亞洲、歐洲、非洲以及大洋洲,波及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傷亡9000余萬軍民,是人類歷史上規模很大的世界戰爭。《二戰全史》匯集了大量的珍貴歷史資料,力爭完整重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過程,詳細解讀前因后果,客觀點評政治經濟,撥開迷霧,還原歷史真相,破解重重謎團,不僅從宏觀上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而且從細微之處著眼,努力搜尋歷史的蛛絲馬跡,為讀者呈現出不一樣的全史。
《二戰全史》編委會 ·世界史 ·22.3萬字
本書為邁爾斯教授編寫的世界近代史教科書。它敘述了自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的世界歷史。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世界史 ·21.6萬字
《大分流》是加州學派代表人物彭慕蘭的代表作,暢銷20年而不衰。在這本書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蘭考察了舊世界歐亞兩洲各個主要國家及其核心地區經濟發展,探討了一系列影響現代世界經濟形成的關鍵問題:為什么英格蘭沒有成為江南?為什么中國和歐洲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蘭看來,1750年,英格蘭和中國的經濟核心區,在人均預期壽命、農產品市場、勞動體系、土地利用、資本的積累和技術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國和日本核心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并不比西歐差,整個18世紀舊世界的核心地區都面臨著土地密集型產品的局部短缺。東西方走在大體相近的經濟發展道路上,西方并無明顯優勢。
(美)彭慕蘭 ·世界史 ·31.3萬字
《古希臘史》以希臘人的遷徙、發展、崛起、衰落為主線,以人口遷徙、地理、文明、戰爭為線索,剖析古希臘的發展,為我們呈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古希臘歷史畫卷。希臘人究竟自何而來?他們為什么要在小亞細亞和意大利建立殖民地?雅典和斯巴達分別由誰來建立?又分別是怎樣的政治形式?為什么雅典和斯巴達崛起為希臘的霸主?而兩個霸主之間又是怎樣進行戰爭、聯合,直到最后又全都突然衰落的?希臘和波斯帝國之間有怎樣的糾葛?名垂后世的溫泉關戰役究竟是什么樣的?雅典為什么會成為孕育古希臘哲學的土壤?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底比斯的崛起為什么會曇花一現?馬其頓王國是怎樣征服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又為世界帶來了什么?在本書中,這些問題都將得到解答。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古希臘的歷史值得您細細品味。
(英)查爾斯·歐曼 ·世界史 ·37.7萬字
凱爾·哈珀將宏大的歷史敘述與最為尖端的氣候科學和基因研究結合在一起,指出羅馬帝國的命運不僅是由皇帝、士兵和野蠻人決定的,也是由火山爆發、太陽周期、不穩定的氣候以及致命的病毒和細菌決定的。他從羅馬帝國的二世紀的巔峰時期一直敘述到七世紀拜占庭帝國的支離破碎的局面。哈珀描述了羅馬人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如何復蘇,又如何再次面臨危機,直到再也無法承受“小冰河時代”和反復爆發的鼠疫的打擊。《羅馬的命運》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環境的密切關系,全面描述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如何面臨和忍受環境的壓力,最終依然崩潰的。羅馬帝國的例子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和細菌進化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塑造了我們居住的世界。
(美)凱爾·哈珀 ·世界史 ·24.6萬字
“帝國”這個概念,產生于古羅馬,甚至在今天,羅馬的紀念物、文獻和制度的痕跡也可以在歐洲、近東和北非找到,有時甚至在更遠的地方。格雷格·伍爾夫講述了這個龐大的帝國是如何創建的,它是如何在危機中維持下去的,以及它是如何塑造其統治者和臣民的世界的,這是一個跨越1500年歷史的故事。羅馬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已經成為西方文化詞典的一部分,作者對其都進行了精彩的敘述,從與迦太基的戰爭到屋大維擊敗克萊奧帕特拉獲得勝利,以及圖拉真和哈德良皇帝統治下的領土擴張高峰,到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和導致羅馬最終崩潰的蠻族入侵。作者探究了羅馬之所以成功并如此持久的條件,涵蓋了生態、奴隸制和宗教等不同的主題。還將羅馬與其他古代帝國以及后來的許多模仿者相比較,生動地展現了帝國最鮮明、最經久不衰的特征。正如伍爾夫表明的那樣,沒有人計劃建立一個持續約1500年的國家,然而,羅馬最終能夠在蠻族遷移、經濟崩潰以及在其境內發展起來的一系列世界宗教之間的沖突中幸存下來,而在這個過程中,看上去堅不可摧的帝國的形象和神話出現了。
(英)格雷格·伍爾夫 ·世界史 ·24.7萬字
奧匈帝國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匈兩國在其國內被法律規定為平等而獨立的兩個國家,但在國際社會上普遍看待奧匈為同一個政治實體。奧匈兩國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領域分別享有自主權,總體財政、外交和國防這三項需交由帝國的中央政府管理。
(法)保羅·路易·萊熱 ·世界史 ·36.8萬字
本書深入檢視了由古至今的9場里程碑式的戰斗——讀者將從兵微將寡的希臘人擊敗薛西斯奴隸大軍的薩拉米斯戰役開始閱讀,體驗科爾特斯對墨西哥的史詩征服,最終一直閱讀到關于越戰期間春節攻勢的情形。通過本書,維克托·戴維斯·漢森向讀者們揭示了,為何在貫穿整個歷史長河的漫長年代中,西方軍隊始終是地球上最致命、最有殺戮效率的軍事力量。
(美)維克托·戴維斯·漢森 ·世界史 ·42.7萬字
在這部普利策獎經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過生動的歷史場景還原、豐富的細節勾勒以及堅實的史料支撐,精彩地展現了1914年8月期間危機的形成、爆發以及大戰初期的戰役,叩問了是什么讓帝王、政客和將領踏進一場無人希望發生,且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能會發生的世界大戰。本書面世后不久即發生了幾乎引發核戰爭的“古巴導彈危機”,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正是從本書中汲取了歷史教訓,使美蘇和平化解了危機。這些歷史教訓對當今世界仍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美)巴巴拉·W.塔奇曼 ·世界史 ·38.7萬字
1914年6月28日早晨,當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索菲·霍泰克抵達薩拉熱窩火車站時,歐洲還是一派和平的景象。然而,37天之后,這里卻燃起了戰火。由此引發的戰爭讓1500萬生靈化為枯骨,三大帝國被摧毀,世界歷史由此被永遠地改變了。但時至今日,仍沒有人能說清“一戰”是如何開始的。“一戰”導火索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薩拉熱窩事件會引起世界大戰?巴爾干地區是如何成為如此重量級事件的中心的?歐洲國家是如何迅速分裂成相互敵對的聯盟的?這些國家是如何制定并實施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是某個人或某個國家的錯誤決策引發“一戰”?為了避免戰爭,歐洲各國做出了哪些努力?為什么每個國家都宣稱他們是被逼無奈,被卷入了戰爭?為何危機會在短短數周內升級為世界大戰?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從卷帙浩繁的歷史資料中,一點一滴地追本溯源,再現了在維也納、柏林、圣彼得堡、巴黎、倫敦以及貝爾格萊德這些決策中心地所發生的事情。
(英)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世界史 ·38.8萬字
在本書中,阿蘭·布隆迪采用其獨一無二的梳理方式,完整重現了地中海世界從史前時代直到今日的歷史發展過程。通過對地中海地區進行一萬五千年時間跨度的研究,阿蘭·布隆迪融會貫通東西方的觀點,不僅將帝國的衰落、領土的沖突、近現代的政治和宗教緊張局勢一一呈現,而且對文化、民族和社會各階級對抗產生的裂痕進行了剖析。閱讀本書,如同對地中海完成了一次深度的探索,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地中海在塑造和影響歐洲、中東和北非的歷史進程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法)阿蘭·布隆迪 ·世界史 ·26.5萬字
牛津大學一年級新生教材,既是入門級,又是專業級!牛津大學出版社壓箱底的寶貝,耗時40年專為歷史愛好者打造的專業級入門讀物!坐進牛津大學課堂,搞懂這個邊緣小島崛起為大英帝國的前因后果!本書一經問世,便被牛津大學選入新生指定閱讀書目,也被歷史愛好者們奉為理想的歷史基礎讀本!受到大學新生、家長、教授老師和媒體一致好評的世界史入門經典!“牛津世界史”系列在英美等國暢銷不衰,《牛津英國史》單本銷量超100萬冊!被譽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讀的書”!“牛津世界史”系列共有21本,包括《牛津英國史》《牛津古希臘史》《牛津古羅馬史》《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牛津文藝復興史》《牛津法國大革命史》《牛津第三帝國史》等。其中,《牛津英國史》《牛津古羅馬史》《牛津古希臘史》已上市。
(英)肯尼思·O.摩根 ·世界史 ·48.1萬字
后人常常把埃及艷后的成功全部歸結于她的美色,卻不知道美色只是她政治博弈中的一環,男人只是她掠取權力的棋子:她老練地玩弄著手中的權力,硬幣上的畫像成為她宣傳自己合法權力的最佳媒介;她為愷撒的政治野心提供財政支持,換取他為自己治國安邦充當后盾;她不計成本地為安東尼提供尋歡作樂的場所,換取古埃及領土擴張;她通曉多種語言,精通演講與溝通的技巧,在外交談判中無往不利……比起埃及艷后這個稱號,克婁巴特拉更應當被銘記的身份是古埃及的國王。她憑借著超人的政治頭腦,帶領古埃及王國完成史無前例的偉大擴張,為這個原本茍延殘喘的古老國度帶來前所未有的領土和財富。翻開本書,看政治天才克婁巴特拉如何登上權力巔峰!
(意)阿爾貝托·安杰拉 ·世界史 ·25.3萬字
牛津大學一年級新生教材,既是入門級,又是專業級!牛津大學出版社壓箱底的寶貝,耗時40年專為歷史愛好者打造的專業級入門讀物!本書一經問世,便被牛津大學選入新生必讀書目,也被歷史愛好者們奉為理想的歷史基礎讀本!受到大學新生、家長、教授老師和媒體一致好評的世界史入門經典!“牛津世界史”系列在英美等國經久不衰,單本銷量超100萬冊!被譽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讀的書”!翻開《牛津古羅馬史》,為你理清古羅馬從小村莊到地跨歐亞非大帝國的來龍去脈!
(英)約翰·博德曼等 ·世界史 ·33.1萬字
房龍以如椽大筆,在《給大家看的全球通史》中,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波瀾浩蕩的人類文明畫卷:數百萬年前,我們最初的“類人”祖先出現在莽荒的地球之上,制造石器、學習種植,順著時間之流進入文明的起源——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而后,人類歷史的腳步驟然加快,從兩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從古希臘、古羅馬的輝煌到宗教興起,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從地理大發現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從拿破侖到希特勒,從過去到未來……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讀之能讓你感嘆、激動、掩卷長思;這是一出有血有肉的歷史大劇,你能俯瞰歷史之河的奔騰不息,也能凝神觀察每朵浪花的奇妙瑰麗。
房龍 ·世界史 ·2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