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關于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兵器、戰士和戰爭的插圖百科全書,追溯了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800年間希臘與羅馬世界戰爭藝術的演進過程。作者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獻的分析和梳理,并借助史詩、傳奇故事和現代考古發現,力圖復原真實的歷史場景,內容涵蓋特洛伊戰爭、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布匿戰爭、蠻族入侵等著名戰爭,以及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等軍事奇才,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由此呈現在我們面前。
(英)約翰·沃利 ·世界史 ·32.6萬字
本書以非洲黑人為主要敘事主體,考察了殖民時代以來的南非歷史。全書以黑人反殖民、反侵略的斗爭史為主要脈絡,描繪各個歷史時期南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多方面的面貌。同時,將南非史置于全球背景下,從更廣闊的視角探討南非歷史進程的動因與影響。本書系北京大學歷史系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家馨教授所作。鄭教授從事相關研究和教學已逾二十年,本書是其學術成果的一大總結。它以翔實、細致、嚴謹、宏大的論述體系,填補了國內學界南非史研究的空白。
鄭家馨 ·世界史 ·36.3萬字
俄羅斯是個在國家政權方面的發展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的地區,嚴酷的地理條件和龐大的國土面積使得建立一個有效的政權極為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是將國家視為沙皇私有財產的世襲制政權。本書梳理了俄羅斯國家從9世紀到19世紀80年代的演變,討論了它在管理俄羅斯社會方面的獨特作用。《舊制度下的俄國》將俄羅斯的過去清晰地梳理,進行深刻獨到的分析,是了解俄羅斯難以繞過的重要著作。
(美)理查德·派普斯 ·世界史 ·29.8萬字
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而讀史可以使人打開通往諸多學科的門徑,它不但是過往的印記,更是當代的借鑒、后世的教訓。本書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世界歷目前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力求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迪性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并通過科學的體例與創新的版式,多方面、新視角、多層面地闡釋世界歷史。全書分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四大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世界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和世界各大文明的發展歷程。為讀者提供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應該知道的歷史知識,幫助讀者從宏觀上把握世界歷史,進而掌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
宛華 ·世界史 ·25萬字
《世界簡史》是英國著名作家威爾斯撰寫的一部頗具特色的世界史,內容上溯人類文明的開端,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古代埃及、古代希臘羅馬、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等都有獨到的敘述,以無比開闊的視界、輕快簡潔的筆調,梳理了自生物起源以來的人類歷史。
(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世界史 ·21.1萬字
在一戰結束一個多世紀后,《滔天洪水》回顧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試圖從新的視角回答:一戰后的國際秩序緣何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聯盟為何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從美國參戰到全球金融危機,亞當·圖茲描述了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重塑世界的過程。通過追溯各國如何適應美國中心的新格局,以及如何滑向法西斯主義,《滔天洪水》對當今世界秩序起源的論述,必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看法。
(英)亞當·圖茲 ·世界史 ·40萬字
本書是一本全面、系統的羅馬史研究指南,包含歷史概述、史料介紹、研究史概述、重點問題解析,以及對相關學術資源和工具書的介紹。第二版在首版的基礎之上,吸收了國內外羅馬史研究的研究成果,為讀者進一步了解并深入羅馬史研究提供了路徑與參考。
劉津瑜 ·世界史 ·30.9萬字
本書完整梳理了阿爾及利亞的歷史,涵蓋其歷史地理概貌、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伊斯蘭教統治時期、法國殖民統治時期、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運動及其獨立,和本·貝拉、布邁丁、沙德利、布特弗利卡時期的阿爾及利亞建設,并在書末特別論述了中國與阿爾及利亞的關系。可以說,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阿爾及利亞通史,貫穿其古今發展,展現了一個非洲國家發展獨立的艱難歷程。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29.7萬字
1944見證了羅斯福的連任與他在戰時領導力的巔峰,見證了史無前例的諾曼底登陸、巴黎的解放,以及奠定了日后和平局勢的各種混亂的會議。1944同樣也不會忘記希特勒的“最終解決方案”,數百萬猶太人的性命垂危,羅斯福的猶豫不決。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作戰的同時,納粹正在加快屠殺歐洲猶太人的速度。贏得戰爭的勝利是拯救猶太人最好的方案嗎?解救猶太人是否會妨礙盟軍打敗希特勒的計劃?在這一年里,羅斯福做了無數艱難的決定,但如何挽救歐洲猶太人的生命,似乎變成了一個無法掌控的挑戰……在1944年,盟軍受到各種阻礙,或是希特勒的權力更加凝聚,都是可以發生但最終并未發生的故事。然而在這一年里,盡管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民主依然得到了救贖。同樣在這一年里,反猶主義思潮占主流的美國國會在各方面壓力下,成立了戰時難民委員會,以拯救納粹屠刀下的猶太人,這標志著美國對大屠殺的正式干預。但最好的時機,在歐美各國關閉接收猶太移民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在這個壯麗的故事里,杰伊·溫尼克以前所未有的廣闊跨度,捕捉到了歷史的轉折。但這些轉折依然無法回答一個問題:如果美國早日采取行動,還能拯救多少猶太人?
(美)杰伊·溫尼克 ·世界史 ·39.5萬字
1945年,二戰的廢墟上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本書記錄了這一重要年份里全球各地的歷史事件,令人不勝唏噓。本書是對作為二戰尾聲的1945年所發生的事的回顧。一個世界走到了盡頭,另一個煥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開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權更迭,無論是亞洲,還是歐陸大地,均隨處可見。之后的權力斗爭往往相當殘酷,在這一過程中,誕生了我們所熟知的現代世界。這部作品布局宏大,人物故事跌宕起伏。書中,作者信手拈來地談及亞歐兩地的影視藝術作品。也許沒有人比伊恩·布魯瑪更適合撰寫《零年》這本書了,這是他的力作。
(荷)伊恩·布魯瑪 ·世界史 ·24萬字
美國以契約精神立國,以拓荒者的精神塑造國家氣質,但在國家成長過程中,雙手卻沾滿令后人詬病的種族主義血污。借助戰爭,美國一次次地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至今在全世界炫耀武力和肌肉。本書講述了從美利堅的建國到“911事件”這段時間的美國歷史,涉及了有關美國的政治經濟模式,外交思維,流行文化等諸多方面豐富而生動的歷史細節,正是這些歷史細節,塑造了當下美國人的思維方式,也成為我們解讀美國的重要參考資料。世界歷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包括:《羅馬帝國:霸主養成記》《英帝國:日不落之殤》《德意志:鐵與血的歷史》《法蘭西:盧浮宮里的斷頭臺》《俄羅斯:雙頭鷹之迷思》《美利堅:背著獵槍的拓荒者》。
楊白勞 ·世界史 ·45.4萬字
本書分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四個部分,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世界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和世界各大文明的發展歷程,為讀者提供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應該知道的歷史知識,幫助讀者從宏觀上把握世界歷史。本書還精心選配了數百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的圖片,包括出土文物、歷史遺跡、戰爭示意圖、名人畫像等,與文字內容互為補充與詮釋,使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實立體的歷史博物館,更加直觀地了解世界歷史。簡潔精要的文字,配以多元化的圖像,打造出一個立體直觀的閱讀空間,使讀者獲得圖與文賦予的雙重享受。
宛華 ·世界史 ·40.9萬字
長久以來,十字軍運動一直被描繪為一場“愚蠢且無謂的犧牲”,但實際上,十字軍運動并不只有短短二百年的東征,更非無謂的犧牲,反而加深了西方人的自我認同,塑造了近代歐洲的形成。并不只有東征:十字軍運動遠不止九次針對耶路撒冷的戰爭,而是一場橫跨六百年,遍及歐亞非的漫長運動。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十字軍東征”外,北方的條頓十字軍加速了東歐的基督教化進程;伊比利亞半島的十字軍開啟了收復失地運動;針對異端的阿爾比十字軍推動了法國中央集權的完成,這些事跡共同構成了十字軍運動的完整旋律。更非無謂犧牲:從表面上看,十字軍丟掉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全部的中東勢力范圍,但實際上,十字軍強力地遏制了來自亞洲的擴張勢力——解救了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國,并打亂了中東世界的政治秩序,直到15世紀,一統西亞的奧斯曼帝國才重新對歐洲構成威脅。······
(英)喬納森·萊利-史密斯 ·世界史 ·30.4萬字
1853年,美國人佩里率艦隊闖入江戶灣,奉行鎖國政策二百余年的日本從此打開了國門。經過一系列的腥風血雨,江戶幕府倒臺,新成立的明治政府推動了一場使日本成為現代國家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本書以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勝海舟、坂本龍馬、西鄉隆盛等下層武士為中心,通過他們的經歷生動地再現了明治維新的全過程,精彩地描述了這段動蕩歲月的人與事,深刻地分析了幕府倒臺與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美)羅米拉斯·希爾斯伯勒 ·世界史 ·30.8萬字
本書為日本正史之首,官修“六國史”之第一種,述及神話時代至持統天皇讓位(六九七年)間日本神話與歷史,為日本神話與早期歷史的最重要著作。其書為天武天皇(六七三—六八六年在位)于壬申之亂中得勝即位后下令編修,至七二〇年始完成進呈。全書共三十卷,以中國文言寫成,略似中國古代正史之帝王本紀。該書將日本紛雜的神話梳理出體系,突出天皇的神授世系;除各代天皇的政治、經濟、宗教活動,亦大量涉及與中國、朝鮮的外交關系,極具價值。在日本,此書與《古事記》并稱“記紀”,向為朝廷定期誦讀研究,是了解日本文化與歷史的基本著作之一。
(日)舍人親王 ·世界史 ·23.4萬字
軍事修會(騎士團)出現在十字軍戰爭期間,他們是羅馬時代以來第一支訓練有素的西方軍隊。本書是18世紀以來第一部關于騎士團的通史,展現了從12世紀騎士團創生到近現代騎士團轉型的漫長歷程,其中可見醫院騎士團與圣殿騎士團在圣地興起,條頓騎士團從圣地轉戰波羅的海地區、開拓普魯士,西班牙各大騎士團參與再征服運動,圣殿騎士團瓦解,醫院騎士團退守羅得島和馬耳他,近代騎士團的困境和轉變,現代時期歐美各地的圣約翰騎士團組織。在英雄傳奇之中,作者介紹了各大騎士團的組織結構和標志,闡明了騎士團修道和戰斗的雙重特征,不同的騎士團力量對近東、波羅的海、伊比利亞半島、東地中海歷史的參與和影響,近代騎士團軍事角色的衰微以及騎士團向修道和慈善角色的轉型。
(英)德斯蒙德·蘇厄德 ·世界史 ·23萬字
20世紀初,是一個躁動與不安的年代。自從以機器與大都市為代表的工業文明出現以來,各殖民大國及其利益集團,就開始了一場世界范圍內的新的角力。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同德、日、美等新興國家在爭奪資源和殖民地上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同時,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尖銳也使各國統治不穩,于是紛紛擴軍備戰、尋找同盟,企圖通過對外戰爭來緩和國內矛盾。
張卉妍 ·世界史 ·24.3萬字
茶葉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幾個世紀以來,種植、銷售茶葉所帶來的收益為戰爭提供了資金,推動了殖民活動,而茶葉的栽種也在土地使用、勞動力制度、市場運作和社會等級制度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至今尚存。本書以歷史的眼光深入審視了男男女女是如何通過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和非洲的茶產業來改變全球的口味和習慣的。作者埃麗卡·拉帕波特在本書中指出,17—20世紀,茶產業與大英帝國的邊界是重疊的,但從未完全一致。她還強調了使大英帝國能夠主導但從未完全控制全球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力量。她還深入研究了歐洲人是如何接受、挪用和改變中國茶文化,以在英國及其他全球市場建立廣泛的茶葉需求,并在南亞和非洲建立種植園經濟的。茶產業是最早的殖民產業之一,商人、種植者、推廣者和零售商利用帝國資源為全球廣告和政治游說買單。茶葉激發出的商業模式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對理解政治和宣傳如何影響國際經濟至關重要。
(美)埃麗卡·拉帕波特 ·世界史 ·40.7萬字
從教六十年,治史一甲子。大師新作,值得期待!中央電視臺央視財經周刊、DIYI時間,財新周刊、財經雜志等重量級媒體傾情推薦!內容簡介:希臘城邦制度如何形成又如何解體?羅馬帝國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中世紀歐洲手工業、金融業、航運業取得了怎樣的發展?在西歐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中,人們的觀念出現了哪些轉變?追溯愛琴海上的繁榮歲月,領略拜占庭文化,游覽中世紀西歐的集市與廟會,考察西歐資本主義的起源……經濟學家的視角,帶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歐洲!
厲以寧著 王大慶改編 ·世界史 ·22.6萬字
本書敘述了德國納粹運動和納粹專政的全貌及相關細節,包括納粹黨的產生、啤酒館政變、鏟除黨內以“北方派”為代表的左傾勢力、鞏固“領袖原則”的領導體制、奪取國家統治權、建立極權主義統治體制、組建“民族共同體”、對外侵略與敗降等等,展示了德國納粹運動源起、發展及其走向滅亡的過程。
鄭寅達 梁中芳 ·世界史 ·2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