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阿道夫·希特勒,一個奧地利的流浪漢,一個一戰時的下士,終于將德國推上了窮兵黷武的不歸路。這一切的產生并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它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一戰后的德國滿目瘡痍,失業人口急劇膨脹,民眾中傳播著一種躁動,這為希特勒奪權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各主要政黨間的相互攻訐,更使納粹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于是希特勒鼓動唇舌,大用鐵的手腕,一步步地登上了權力的寶座。
美國時代生活編輯部 ·世界史 ·8.6萬字
《一口氣讀完歐洲史》將歐洲歷史分為十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以當時的代表事件和重要史實為切入點,將歐洲各歷史階段的風貌和概況展現在讀者面前,通過中文的階段介紹和背景講述來幫助讀者進行閱讀。
李清如編著 ·世界史 ·14.8萬字
巴爾干半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二戰中也不例外。希特勒從1939年開始,以閃電戰的方式,迅速占領了東歐、西歐以及北歐的許多國家。在對英國進行狂轟亂炸的同時,希特勒打算繼續擴張第三帝國的領土,實現他稱霸歐洲的夢想。在這個時侯,蘇聯成了他稱霸路上的敵人。在進攻蘇聯之前,希特勒必須保證巴爾干半島成為他入侵蘇聯的能源基地及軍隊集結地。在對巴爾干國家采取拉攏、利誘及威脅的同時,希特勒不惜對不肯屈服的南斯拉夫和希臘進行武裝入侵。
從白雪皚皚的山口和令人生畏的沙漠,到變幻莫測的海洋和充滿異國風情的熱帶島嶼,《絲綢之路》帶你穿過奇妙壯觀的山川海洋,領略世界貿易網絡的恢宏歷史,踏上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本書以抓人眼球的精美圖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講述古老絲綢之路的繁榮、衰落與復興,從另一個角度還原一段時期里亞洲、歐洲甚至全世界的歷史進程。
(英)喬迪·托爾 ·世界史 ·6.6萬字
本書是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愛德華·奧古斯都·弗里曼教授的代表作,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率軍攻打英格蘭、取得黑斯廷斯戰役決定性勝利、奪取英格蘭王位為主線,揭開了諾曼人法蘭西化、英格蘭人諾曼化的謎題。諾曼底公爵為什么被污稱為“雜種”威廉?威廉是庶出,為什么最終成為諾曼底公爵?法蘭西國王作為諾曼底公國的宗主,為什么懼怕諾曼底公爵威廉?諾曼底公爵威廉對英格蘭王位的聲索合法嗎?為什么諾曼底貴族情愿追隨諾曼底公爵威廉跨海遠征英格蘭?諾曼底公爵威廉成為英格蘭王國是如何改變西歐地緣政治的?本書將詳細解讀。該書初版于1880年。
(英)愛德華·奧古斯都·弗里曼 ·世界史 ·10.1萬字
這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更是一本有趣的歷史書。“歷史年表”,簡明扼要地呈現事件始末、人物生平及文化成就等;“歷史敘事”,以講故事的形式輕松述說重要史實,將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融合,以時間為經,事件、人物為緯,清晰呈現從上古到20世紀末的世界歷史進程。
劉翠清 ·世界史 ·11.2萬字
難民和移民問題在現今的德國乃至整個歐盟,都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它不僅關系到德國的政治生態,也影響了德國的社會生活,甚至關乎整個歐盟的日常運轉。本書圍繞德國的移民與移民問題展開討論,包括相關德語文獻的首次漢譯和中德學者的精辟論述,涵蓋了來自北京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維也納大學、洪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等著名高校的知名學者,如韓水法、羅新、連玉如、Heger、Hille等教授的前沿觀點。除了從政治和社會、歷史和哲學的角度對德國移民問題進行深入的多角度的剖析之外,本書還對德國國內相關議題文學和文化的新轉向進行了觀察和探究。
黃燎宇 ·世界史 ·14.7萬字
此書由一篇高質量的長篇主題論文以及多篇不同類型的論文和評論組成,主要研究了大英帝國的日耳曼蠻族起源及其封建制對英帝國構建其自由帝國的支配性影響,從而揭示出大英帝國崛起的特殊歷史起源和制度基礎,以及這個帝國的本質特征。
蔡樂釗 ·世界史 ·12.5萬字
《日本文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主辦、日本學刊雜志社承辦,本書為2019年第2輯。本輯內容主要包括:區域層面,探討古代日本與東北亞地區的政治、文化交往,如道文化東傳、秦朝中國人移民日本列島的路徑;思想領域,分析論述日本近代以來思想家與思想流派、國體的發展特點,如加藤弘之的思想轉向和保守主義精神的源泉、天皇制的衍變;實踐方面,對日本的政府開發援助模式與制造業發展進行考察。
楊伯江主編 ·世界史 ·15.4萬字
安敦尼王朝(96—192年),又稱涅爾瓦-安敦尼王朝,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王朝。也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強盛的黃金時代。王朝初期進行了達契亞戰爭與帕提亞戰爭。115年時羅馬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此后哈德良放棄了兩河流域領土。馬可·奧勒留為斯多亞學派大師。其中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敦尼、馬可·奧勒留組成了羅馬五賢帝。
(英)威廉·沃爾夫·凱普斯 ·世界史 ·12萬字
《特倫托1475:一場血祭謀殺審判》的故事圍繞著1475年特倫托一名信仰基督教的兩歲男孩西蒙·翁弗多爾本(SimonUnferdorben)被殺的案件展開。在被報告失蹤之后,西蒙的尸體在猶太人撒母耳(Samuel)一家的地窖中被找到。特倫托當局隨即展開對西蒙案的調查,對猶太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審判。在對這一系列爭斗的研究當中,中世紀猶太教與基督教之間的關系得到了體現,這一案例也為中世紀反猶主義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美)夏伯嘉 ·世界史 ·10.3萬字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我們才切身感受到物流的巨大影響力。其實很早以來,物流體系建設就是國家能力和民族進取精神的重大象征。本書以物流為中心,圍繞主流國家的形成、國家間的競爭、產品開發的歷史揭示現代世界的形成。全書聚焦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們以及國家的作用,從3000年前地中海腓尼基人的活躍到19世紀歐亞經濟的分流都作出了清晰的闡釋。前者如腓尼基人、漢薩同盟的商人、葡萄牙人、猶太人及其商業網絡;后者如中國因朝貢貿易主動放棄海洋而衰落,英國、荷蘭通過國家主導成立東印度公司而排擠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主導地位,克倫威爾制定的航海法成為英國建立“大不列顛治下的和平”的重大因素,美國在歐洲戰爭中實行中立政策巧妙發展海運業等,一幅以物流為樞紐的世界歷史圖景映入眼簾。
(日)玉木俊明 ·世界史 ·5.7萬字
本書分為國情縱覽、政治環境、經濟狀況和雙邊關系四篇,分別介紹了巴林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政治體制、司法環境、政策導向、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華人華僑等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國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世界史 ·3.5萬字
本書以古代中世紀歐洲原始史料的翻譯匯編為主,以少量研究論文和書評為輔。翻譯原則是從拉丁文與希臘文原文文獻翻譯,本期的主題是法制文獻。每篇譯文包括專業性的導言、譯文和原文。研究論文為希臘現代史研究,兩篇。書評則是對古代中世紀研究領域的中文專業論著的短評,以客觀地介紹圖書內容為主,兼及學術評論。本書一則為國內學界提供*手文獻,推動國內學界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二則梳理國內學界的研究動態和方向,了解國內外的重要學術成果。
陳瑩雪 ·世界史 ·16萬字
本書記錄了維克多·雨果從1823年到1871年近五十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被《費加羅報》譽為“19世紀法國史的文獻之一”。在這本史詩般的作品中,維克多·雨果全面記錄、深刻剖析了霧月18日政變、拿破侖戰爭、波旁王朝復辟、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六月起義、普法戰爭、巴黎公社起義等一系列波瀾壯闊的重大歷史事件。
(法)維克多·雨果 ·世界史 ·14.4萬字
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和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大帝,這四位偉大的君主出生于同一個十年(1491—1500年)。他們在各自國家的歷史上都有著重要意義,而在本書中,約翰·朱利葉斯·諾威奇放大了視角,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背景下,向我們展示了這四位君主之間的恩怨糾葛是如何為現代歐洲奠定基礎的。分開來說,他們各不相同,亨利有六任妻子,查理則秉持禁欲主義;四人一并來說,他們曾支配著世界舞臺。本書描繪了令法國和英國幾近破產的金縷地之會,講到了蘇萊曼在莫哈奇之戰后將敵方的兩千個人頭堆積如山,提到了安妮·博林的左手有令虔敬之人忌憚的六根手指,提及了馬耳他之鷹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讓《四君主》成為一部極其生動、有趣的歷史著作。
(英)約翰·朱利葉斯·諾威奇 ·世界史 ·14.3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泰國北部與中國傣族有歷史淵源關系的傣渺人歷史文化和文化認同問題的著作,重點論述了泰國傣渺人文化認同形成的歷史背景、近年來泰國傣渺人和中國傣族之間社會互動及文化認同的相互影響,以及利用這種歷史和文化淵源關系構建中國西南和諧邊疆等問題。本書是基于中泰兩國作者長期的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的,揭示了泰國北部傣渺人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現狀,以及與中國傣族的歷史淵源關系等,對于了解中泰跨境民族的歷史和發展現狀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鄭曉云 (泰)娜達蓬-素塔孔 ·世界史 ·11.9萬字
《二十世紀德國史》關于20世紀德國歷史的小書描述了從具有專制國家色彩的君主政體到扎根西方的民主與福利共和國的德意志道路。這其間橫亙的是那些烙印在20世紀德國與歐洲歷史中的經歷:世界大戰與民主的失敗,獨裁與罪行,分裂與統一。安德烈亞斯·維爾申的描述以追問德意志“特殊道路”為主線,尤其對常常充滿矛盾的長時段社會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
(德)安德烈亞斯·維爾申 ·世界史 ·7.7萬字
本書分為國情縱覽、政治環境、經濟狀況和雙邊關系四篇,分別介紹了捷克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政治體制、司法環境、政策導向、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華人華僑等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國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世界史 ·2.8萬字
本書是《三十年戰爭史(1618—1648):哈布斯堡家族的衰落、法蘭西王國大陸霸權的建成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確立》的姊妹篇,講述了改變英格蘭歷史走向的重大歷史事件——清教徒革命——發生、發展、高潮、逆轉、結束的全過程,比較深入地解讀了三十年戰爭引發英格蘭清教徒革命的傳導機制,全面講述了王室與議會爭奪權力、王室與議會矛盾激化、王室與議會爆發戰爭、王權覆滅與護國公時期、議會與王室妥協、王權復辟、查理二世時代及光榮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
(英)塞繆爾·羅森·加德納 ·世界史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