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依托于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的優勢研究領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力圖在新材料的解讀、新理論的運用和新視角的發掘上下功夫,設有“專題研究”“學術動態”“會議綜述”等欄目,為促進和推動國內太平洋島國研究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園地,突出展示中國太平洋島國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世界史研究做出貢獻。
王作成 陳德正 ·歷史地理 ·19.8萬字
本書首先考察肇始于古代,直至20世紀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研究領域的西方環境史的歷程。環境史源自兩個學派:法國年鑒學派和美國邊疆史研究學派。前者關注長時段的研究以及自然界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制約,后者強調近代資本主義對自然界的不斷改造。第二章相應地介紹中國環境史自帝國時期以來到近代的逐漸興起。第三章考量分析人地關系的發展過程中使用的不同尺度,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地方、區域以及全球的范圍的觀念來彼此相聯。第四章梳理了把環境史與科學研究聯系起來進行研究的諸多創見。
(美)濮德培 ·歷史地理 ·10.5萬字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國際化程度與國際地位的提升,海外華人移民群體越來越受到海內外社會與學界的關注與重視,本書以國際前沿的文化人類學和身體理論出發,注重文化感知,文化基因,文化記憶,以全新的視角對中國海外移民的生存狀態展開研究。本書的研究對象主要為浙江溫州、青田為移民,該群體是改革開放后的新移民,目前學界的相關研究較為欠缺。本書收錄了范捷平教授及團隊(浙江大學985工程三期“跨文化研究基地”)及國內外專家對中國(浙江)海外移民問題研究的學術論文14篇,論文涉及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傳播學、教育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研究領域。
范捷平 ·歷史地理 ·17.6萬字
圖說天下編委會,有十余年專業兒童圖書編寫和制作經驗,創作出版了《恐龍王國大百科》《動物世界大百科》《地球奧秘大百科》《探索發現大百科》等圖書,廣受眾多讀者好評。
圖說天下編委會 ·歷史地理 ·5.4萬字
圖說天下編委會 ·歷史地理 ·5.7萬字
寧波作為方志之鄉,方志文獻眾多,內容涵蓋廣泛、品類繁多、卷帙浩繁、內容精深,可是這些門類齊全的珍貴方志文獻,因篇帙較大,如何使用,卻為修志、用志者所困惑。有鑒于此,本書對寧波方志做了兩方面的研究。一是全面闡述了寧波方志文獻的發展歷史:從唐五代之前孕育誕生到宋元時期的發展完善,進而達到明清時期的全面繁榮,直至民國時期的繼承創新,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規律及歷史啟示。二是系統性地介紹了寧波現存方志文獻的總量、種類及收藏情況;寧波方志典籍的修編情況、主要內容、編纂特色、史料價值等內容。方志文獻的研究在我國學術界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書的出版,為方志文獻的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典范,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方志文獻、方志學的研究與發展。
包柱紅 ·歷史地理 ·17.3萬字
《城脈:圖解北京古城壇廟》一書是《城脈:圖解北京古城古建》一書的姐妹篇,本書的內容主要敘述:一、北京諸壇的沿革、現狀、建筑特點和祭祀的目的;二、北京諸壇所涉及的天神地祇;三、北京諸廟北京三大廟的沿革、現狀、建筑特點和祭祀的目的;四、北京諸廟的沿革、現狀、建筑特點和祭祀的目的;五、北京三大廟北京諸廟所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天神地祇。本書將以大量照片和繪圖,以及具有人文內容、通俗易懂的文字敘述北京的壇廟。祭祀天神、地祇、祖先和有功于后世的人,是中國人的傳統,表明中國人對天神、地祇、祖先和有功于后世的人的敬畏、祈禱、感恩、報恩、紀念、緬懷和榮辱感的樹立。
朱正倫 李小燕 ·歷史地理 ·12萬字
本書以聚落考古學的方法為視角,對建筑進行類型學梳理,建立村落的時間序列和空間分布的框架,通過對物質層面靜止的建筑、場域,以及精神層面動態的儀式、習俗等進行考察,做出詳細的歷時性演變和共時性分析,探討人地關系、祠堂墓葬、家族文化傳統等對鳳山樓村聚落形態演變所產生的影響。
吳敏 ·歷史地理 ·12.9萬字
《土耳其研究》是由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土耳其研究中心主辦,是一本有關土耳其研究的連續性、專業性的集刊。集刊聚焦于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共和國,綜合考察其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諸多方面,既注重土耳其本身歷史、政治的研究,也注重土耳其與世界的互動。本書是首發刊,主要聚焦于現代土耳其的國家治理,包括其難題與困境、成就與啟示,由此深化世界歷史和國際政治的相關探討。
李秉忠 ·歷史地理 ·12.9萬字
圖說天下編委會 ·歷史地理 ·6.3萬字
絲路漫漫,詩情悠長。這條逶迤的古道上,好男兒走四方的熱血正奔騰激蕩,詩和遠方的美好想象已然啟程。落日蒼茫,晚霞瑰麗。道路,意味著出發,也意味著回歸。本書跟隨光陰旅行者的腳步,探訪這條道路上曾經路過的詩人與他們的往事。盛唐邊塞詩的絕唱還未遠去,新邊塞詩的歌聲早已響徹大地。借詩人深情的目光,我們再次尋訪當時的月光。鐵馬冰河,雄關漫道,葡萄美酒,羌笛琵琶,皆依稀如夢。
徐兆壽 ·歷史地理 ·12.5萬字
《地理與世界霸權》是英國地理學家、地緣政治學家詹姆斯·費爾格里夫的生涯力作。全書用地理學、歷史學、政治學、人類學等跨學科視角,追溯了從遠古到20世紀初的世界發展,顛覆了很多人們習以為常的社會發展疑問,通過引入“地理條件”“能量”“支配作用”等概念,以系統的解釋框架梳理了世界歷史的脈絡,為我們理解人類歷史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呈現出一部深刻的人類文明發展史。
(英)詹姆斯·費爾格里夫 ·歷史地理 ·15.2萬字
圖說天下編委會 ·歷史地理 ·4.5萬字
本書是有關中國航空之父馮如的生平、成就及其與中國航空事業的密切關系的研究性著作。全書包括馮如生平傳論、馮如飛機考論、馮如與中國第一間民辦飛機制造公司、馮如年譜及馮如世系表、馮如的主要助手和合作者小傳、馮如中文歷史文獻考析、馮如英文歷史文獻譯注、近人有關馮如著述事史辨誤、馮如歷史文獻、資料、實物知見錄、馮如設計制造飛機考十個篇章。凡約23萬字。
黃漢綱 陳應明 ·歷史地理 ·15.4萬字
本書匯集各類文獻資料中散見的納西語地名,按照納西語的發音進行排列,且大部分地名附上漢語地名、現代行政地名(或基本位置信息)、文獻出處,重要地名附上參考史料。本書共收錄500多條納西語地名,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對納西語言文字、納西族所在地區歷史、中原與西南地區的交流史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日)黑澤直道 和力民 山田敕之編著 ·歷史地理 ·4.8萬字
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扣人心弦的旅程,探尋清代中國在地理整合與邊疆開發中的偉大成就。本書深入介紹了清代對廣袤疆域的治理、京杭大運河的修建與維護,以及運河在交通、經濟、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史料,展現了這一宏偉工程的歷史背景、技術創新和對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無論是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還是想了解中國古代地理工程的人士,本書都將為您提供豐富的知識與全新的視角。
陸舞 ·歷史地理 ·10.7萬字
圖說天下編委會 ·歷史地理 ·2.4萬字
了解寧夏的歷史,認識寧夏的現狀,把握寧夏的未來,是每一位寧夏人和關心寧夏發展的朋友們的真切愿望,更是寧夏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必備的知識素養。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寧夏區情及國情的基本數據,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黨校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局共同編輯出版了《寧夏區情數據手冊2008~2009》。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 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局 ·歷史地理 ·6萬字
《永嘉路》為《海上遺珍》系列第四輯(第一輯《武康路》、第二輯《衡山路》、第三輯《復興路》),延續叢書的一貫風格,本輯收錄了著名學者、作家等所撰寫的關于永嘉路(辟筑于1920年,舊稱西愛咸斯路,1943年改今名)上的優秀歷史建筑和歷史人物的文章,既有對建筑歷史沿革的精確考證、對建筑風格的專業分析,也有對曾經居住和工作在這里的政治家、建筑師、科學家、法學家、文化名人等歷史人物的生動記述和深情追憶,還有對當下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的如實記錄。歷史是城市的記憶,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透過書中所記述的這些細枝末節,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溫度。
王華主編 ·歷史地理 ·16.9萬字
本書為中央民族大學與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聯合開展的田野調查項目的成果。內容為甘孜地區新石器時期鑿刻在巖石上的不同圖案,為人類文明起源時代甘孜巖畫圖錄與基本介紹(發現時間、地點、考察實錄等)。通過該項目,可以印證早在新石器時期,甘孜州境域已有人類生存,而這些巖畫生動記錄了這一地區先民的生產、生活和自然萬物、山川河流,記錄了對勞動生產的謳歌與贊美,更是文字出現前珍貴的圖像資料。該書經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巖畫研究中心、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官方審讀推薦,無民族、宗教話題。
張亞莎 ·歷史地理 ·1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