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政治與禮樂教化:《禮記》禮樂釋義研究
禮樂文化深度塑造了古代中國的社會結構、生活形態和精神世界,是華夏文明的根本標志和傳統教化的重要形式。《禮記》因其薈萃早期儒家禮樂釋義文獻,全方位論析禮樂之本原、本質、結構、特性、功能與意義,成為理解禮樂文化精神的核心經典。本書致力于回歸傳統經學詮釋思路,化用章句、義疏等解經體裁,通過對《禮記》的精細解讀,勾勒儒家禮樂政教思想之全貌,闡揚其理論特質和精神價值。作者首先系統疏解《禮記》通論部文獻,以考察儒家對禮樂文化之形上哲理根基、價值觀念系統、社會政治理想和生命意義追求的理論詮表,闡發其一天人、本性情、合外內、通物我、協文質、尚中和的思想主旨;其次,對《禮記》禮儀釋義專論進行闡釋,集中呈現儒家對冠、昏、喪、祭、鄉、射等禮儀之情感內蘊、象征意義和政教功能的深刻理解;最后,以《樂記》為本詮解儒家樂論,推明禮樂同源、相成互補之義,探析樂何以成為古典教化的終極形式和儒家德性人格、生活理想的最高表征。
·31.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