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太平洋戰爭:1941-1944(套裝共2冊)
會員

《燃燒的大洋:1941—1942,從突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戰役》:1941年12月7日清晨,習慣了軍事演習的火奴魯魯居民,像往常一樣從嘈雜的炮火聲中醒來。他們并未意識到,一首賭上國家命運的宏偉交響曲已然奏響……不可一世的日本,對美國不宣而戰。珍珠港的兩列巨艦烈焰騰空,永不沉沒的傳說消失在高聳入云的黑煙中。這六個月的戰況,不僅決定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更是左右了整場二戰的局勢。此間歷史的天平移動分毫,我們熟知的世界便會徹底不同。《燃燒的大洋》書寫的便是太平洋戰爭這扣人心弦的最初階段。我們從中既可以領略羅斯福與丘吉爾談笑風生背后的運籌帷幄,山本五十六目空一切的豪賭,又可以體會九死一生的飛行員面對陣亡戰友遺物時的悵惘,艦隊司令剛剛發出命令就收到不利情報時的絕望。伴隨書中的人物一同浮沉,歷史不再遙不可及。《征服的怒潮:1942—1944,從瓜島戰役到菲律賓海戰役》:1942年6月初,求勝心切的日軍在中途島戰役中損失慘重,速戰速決的愿望徹底破滅,太平洋戰爭自此轉入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階段。盟軍吹響反攻的號角后,風光怡人的太平洋諸島,從所羅門群島、吉爾伯特群島到馬紹爾群島,都變成了血流成河的修羅場。

(美)伊恩·托爾 ·中國史 ·81.9萬字

帝國的遠征(套裝共三冊)
會員

《百年戰爭簡史》在超過100年的時間里,英國以它的國王有權繼承法國王位為借口多次入侵法國領土。此時的法國是一個龐大但難以控制的王國,英國則又小又貧窮。然而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里,英國主宰著戰爭的進程,攻城略地,屢戰屢勝——其中包括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庫爾的偉大勝利。然而戰爭的天平卻在貞德出現后的短短20多年中迅速向法國傾斜,最終以法國收回除加萊以外的所有大陸領土結束。作者用簡潔凝練的語言為讀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戰爭中復雜而牽涉廣泛的歷史事件,他追尋著戰爭過程中最終使法國獲得勝利的那些變化,并將中世紀歐洲史詩中的陰謀與趣味生動地再現出來,為讀者繪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紀戰爭畫卷。《無敵艦隊》本書在16世紀整個歐洲天主教與新教勢力進行激烈斗爭的大背景下,對1588年發生在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著名海戰進行了精彩描寫,作者將豐富學識、清湛文筆以及精致的謀篇布局完美地融為了一體,使本書至今仍是關于這個主題的經典著作。作者將豐富的一手史料和大量二手著作冶于一爐,不著痕跡地加以巧妙運用,使歷史細節、學術成果和敘事主線緊緊貼合,做到了雅俗共賞,堪稱基于嚴謹研究的歷史敘事作品中的典范。《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本書是近年來蒙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了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后,一個新的歐亞世界的產生過程。在蒙古統治者的強制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了互相交流的過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英)德斯蒙德·蘇厄德 (美)加勒特·馬丁利 梅天穆 ·世界史 ·63.7萬字

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運興變(全二冊)
會員

南北朝文官銓選與文人息息相關,兩者的聯系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南北朝文人除少數方外文士終身未仕外,大多集作家、官員、思想者、士林名流、鄉邦領袖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儒家進取價值體系復振與世俗官本位觀念驅使下,士人一般都會通過仕前教育的知識、技能儲備,然后接受官方資格審察、薦舉、銓選、策試、復審,繼而具備候補官員的資格,直至最終釋褐起家。入仕之后,同樣還要接受聘期考核、遷轉升降的官場歷練。文人任官的地點與任期決定此人遷徙的地域、路線、滯留時間,也決定其鄉國意識、文學的地域性特征。另外,文人上下級公私關系構成其人際交往、社交活動的內容,繼而決定其文學表現的內容。其任官性質、職屬范圍決定其公文性質、文體特征,甚至可以固化其創作類型;任官期間的群體交往,又決定文士文學創作的集團性,乃至可以發展為文壇的風尚性指標。可以說,選官制度是透析南北朝文人、文運的關鍵性鑰匙。本書總結了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學關聯的內外緣由及表現,充分揭示南北朝選官制度的類型及文教動機、銓選程序與官場生態及士人心態的內在關聯,并對南北朝銓選制度、官署運作、選官文化對文學的影響進行專題研究。南北朝選官制度承續漢晉舊制,又拓展新的制度功能,通過對世族政治、士格官習、文氣風尚的滲透與耦合,形成了這一時期頗具特色的“選官—文學”混合體,并對后世文壇格局演進、文尚批判與轉換、文論范疇增擴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孫寶 ·史學理論 ·76.6萬字

文明的歷史:發現者
會員

★著名文學派史學家丹尼爾·布爾斯廷的史詩性巨著,影響深遠的世界歷史三部曲;★在美國出版后引起轟動,暢銷30余年,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歷史與科普的完美結合,內容詳實而趣味盎然;《文明的歷史:發現者》是一部描述人類在歷史長河中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文明史的杰作。全書分四卷:“時間”、“陸地與海洋”、“自然”和“社會”。在第一、二卷中,作者丹尼爾·布爾斯廷通過歷史上翔實而有趣的故事,娓娓動聽地敘述了人類初始各種偉大的發現:人類第一項偉大發現是時間?一星期有7天?時鐘是怎樣發明的?陸地與海洋是怎樣發現的?為什么中國人沒有“發現”歐洲和美洲?為什么人們那么久后才知道地球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等等。在第三卷中,作者翔實地描述了從眼鏡到望遠鏡以及顯微鏡等拓寬人類視野的新發明,以及人類如何將這些新發明用于茫茫大海引航、探索深邃無垠的天宇、觀察肉眼所不及的微生物機體的奧秘,從而開辟了航海學、天文學、微生物學、胚胎學等知識領域的新前景。作者還生動地敘述了發現家們不畏千難萬險地尋覓新奇罕見的物種,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動植物分類學,又為人們進一步揭開了大自然的奧秘。

(美)丹尼爾·布爾斯廷 ·世界史 ·54.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鲁山县| 浦城县| 大邑县| 武川县| 咸宁市| 邻水| 深水埗区| 余姚市| 永福县| 台北市| 阳城县| 林西县| 新昌县| 富源县| 屏边| 房山区| 名山县| 两当县| 罗江县| 扶沟县| 南召县| 安远县| 呼玛县| 永靖县| 丽江市| 团风县| 仙游县| 庆安县| 八宿县| 汝阳县| 兰西县| 洪洞县| 梅州市| 苗栗县| 平原县| 南郑县| 讷河市| 理塘县| 华池县|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