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原是呂思勉先生為高級中學的學生所寫的歷史教科書,通俗易懂,是學習中國歷史的“門徑之門徑,階梯之階梯”。本書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年),全書共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現代史幾部分來闡述,貫通三皇五帝、夏商周等各個時代,內容涉及歷史、地理、語法、訓詁、辨偽等方面的專門知識,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民族等各個領域。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另外,書中開列的參考閱讀書目,為進一步學習、研討歷史等學問指示了方向。
呂思勉 ·中國史 ·52.7萬字
《蘇聯解體往事》主要寫的是蘇聯最后十五年(1977年到1991年)的歷史,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取名《往事如煙》,意為很多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都隨著蘇聯解體煙消云散,無人記起,內容是從1977年到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前的蘇聯歷史。下部取名《往事如夢》,意為很多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都隨著蘇聯解體顯得如夢如幻,讓人無法理解。內容是從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上臺至1991年12月蘇聯解體的歷史,外加1917年俄國兩場革命和1922年至1940年蘇聯形成的歷史。
園晟 ·普及讀物 ·64.4萬字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楊寬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書按年編輯史料,上接《左傳》之終年,下迄秦之滅六國與統一,即起于周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將原來分散雜亂、年代錯誤、真偽混淆的史料,作編年的整理和考訂,使成有條不紊、真偽分明的史實文獻。每年史料著重闡明當年之大事,包括縱橫家所記縱橫權變之掌故、游說辭與書信等。廣泛采用各類古籍及近人研究成果,取材宏富,考辨精密,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
楊寬 ·中國史 ·83.2萬字
本書根據史實按時間先后、地理位置依次分列成章,真實、生動、全面地記錄了整個二戰時各地區、各戰役及各戰場的歷史情況。
思不群 ·普及讀物 ·58.8萬字
本書為《劍橋中國史》系列叢書第3卷,論述隋唐時期的王朝歷史,作為《劍橋中國隋唐史》的上卷。原書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本叢書的第4卷(即《劍橋中國隋唐史》下卷)將在以后出版。
(英)崔瑞德 ·中國史 ·50.3萬字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兩冊,共百余萬字。對隋唐五代時期我國封建社會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對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盛況作了詳盡的闡述,并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尤以較多篇幅敘述了隋唐時代空前繁榮的文化思想和文學藝術,為同類著作所不及。充分反映了國內隋唐五代史研究的高水平。
王仲犖 ·中國史 ·94.1萬字
歷史到底遺留給人們哪些未解的謎團?本書為你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從遠古傳說開始,一一講述了恐怖預言、民族之根、被歷史遺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觀、世界歷史大事件的另一面、權力圍城中的那些事兒、宮廷秘聞、政界名人趣聞追蹤、文化名人逸事尋跡、政治名人離奇死亡、文化名人離奇死亡、被歷史誤讀的英雄、彌漫硝煙下的歷史玄機、諜海迷蹤、離奇巧合、古墓麗影、沉睡在歷史角落的寶藏、千年古尸所訴說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傳承的謬誤、文學作品中的秘密、藝術作品背后的秘密、自然災難、人為之禍、失蹤事件、奇異風俗、玄秘民族、超時空的科技謎團等世界各個方面的未解之謎。
宿春禮 邢群麟 ·普及讀物 ·61.6萬字
悠悠中國史,數不盡風流人物。本系列書籍包括《縱橫十六國(三國之后一個半世紀壯烈的十六國紛爭歷史)(歷史新讀系列)》、《悠悠南北朝之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悠悠南北朝之三國歸隋的統一路》,輕松講述南北朝紛紛亂世。
陳羨 ·普及讀物 ·61.8萬字
1861年,咸豐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莊。為了壯大國力,擺脫面對西方的弱勢局面,在慈禧和奕?的帶領下,大清王朝開啟了自上而下的變革之路。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通過總理衙門的創設、同文館的建立、近代海關系統的引入、洋務軍工企業的創辦、外交使團的西行、廣學會的成立、廢除武舉、昆明湖里練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強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國的滅亡。在1861—1911這五十年里,有許多歷史人物值得關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識的太后、連漢獻帝都不如的光緒、被逐離政壇的恭親王等權謀與爭斗不絕如縷的清廷高層;還有深埋改革主張的馮桂芬、選擇性“開眼看世界”的斌椿、時代的出局者徐繼畬、身陷教案的曾國藩等有掙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時也有挑戰君權神圣的嚴復、要做陳涉的官二代譚嗣同等圖變圖強的有識之士;也有在天下觀與國家觀的碰撞時,作為慘淡時代中流砥柱,但又困于傳統禮教之中難以自拔的鄉紳;以及生活本就已經支離破碎、瀕臨崩潰的底層民眾。
諶旭彬 ·中國史 ·61.8萬字
本書精選了《史記》原書中200余個獨立完整的故事,按時間順序對其進行了整理編撰,并用現代語言,故事體的形式重新進行解讀。
青木 ·普及讀物 ·51.5萬字
著名宋史專家陳振先生的重要學術成果。對宋朝這個中國歷史積弱王朝的政治、軍事等制度,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科舉教育和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社會生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作了詳盡而精確的論述,經增訂后充分反映了當代宋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陳振 ·中國史 ·50.2萬字
本書是一部講述古代地中海諸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起源與形成的地中海古代通史。作者查爾斯·弗里曼以埃及、希臘與羅馬這三個最具代表性的地中海古代文明作為切入點,帶領讀者全面回顧了自公元前5000年古代近東文明勃興,至公元600年古典時代結束為止,整個地中海世界跌宕起伏的歷史。本書超越了傳統的政治史框架,力圖通過文學、藝術、哲學、建筑以及社會經濟等多種維度,全方位地介紹與解釋歷史。作者還用大量篇幅回顧了近代以來歐洲人重新發現與接受希臘—羅馬文明的歷程,提醒讀者警惕對于歷史的濫用。書中另附有多幅精美的插圖與地圖。本書雖然是一部古代歷史的入門級讀物,但書中仍不乏嚴謹的學術討論和嚴肅的思考,并用淺顯的文字為讀者呈現了西方學術界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與重大考古發現。
(英)查爾斯·弗里曼 ·世界史 ·71.1萬字
改革是共識,是晚清最大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別政治的決斗場,無論是慈禧太后、保皇黨、滿清權貴,還是親西方勢力、義和團,所有人都被裹挾其中,輪番登場。最后八國聯軍借護衛使館之名兵臨北京城下,動蕩混亂的大清朝局終于重新洗牌,有人出局有人上位。而當改革最終不得不被推上快車道,滿清皇族與實權派袁世凱展開了對改革主導權的殊死爭奪,隨著武昌城中的一聲槍響,革命者喊著激動人心的口號踏入權力中心,袁世凱、宋教仁和孫中山之間新一輪錯綜復雜的明爭暗斗又揭開了序幕……看似荒誕詭異的史事背后,是無比清晰的利益選擇和權力博弈。
黃治軍 ·中國史 ·93.5萬字
《春秋左氏傳》多以史實解釋《春秋》,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4年),比《春秋》增多27年,以記事為主,兼載言論,全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歷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經典,又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在文學上亦有很高的成就。
(戰國)左丘明 (西晉)杜預集解 ·史家名著 ·58萬字
《蘇聯春秋》共分為三卷,《蘇聯春秋.革命與改良》《蘇聯春秋.大轉變》《蘇聯春秋.改建與易幟》第一卷“革命與改良”,從俄國二月革命到斯大林執政前,主要闡釋了蘇聯成立前的革命以及成立后的社會改良;第二卷“大轉變”,主要介紹了斯大林執政時期的蘇聯歷史;第三卷“改建與易幟”,主要論述了蘇聯解體前后的經驗與教訓。
鄭異凡 ·世界史 ·88.4萬字
《俄羅斯史》(第八版)是近年來英語國家教育界、學術界的同類出版物中較有影響、學術水準較高的俄國通史。作者尼古拉·梁贊諾夫斯基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有近半個世紀從事俄國(包括蘇聯)通史的教學和研究的經驗,《俄羅斯史》在某種意義上堪稱他終身學習、教授和研究俄羅斯和蘇聯歷史的一個總結。尼古拉·梁贊諾夫斯基在編寫過程中非常注意避免僅僅簡單地講述俄蘇歷史,重視向讀者介紹有代表性的各家學術觀點。
(美)尼古拉·梁贊諾夫斯基 馬克·斯坦伯格 ·普及讀物 ·67.1萬字
春秋是大變局時代,新與舊交替;春秋是諸侯林立,戰爭頻繁的混亂時代,但君權沒有至上,自由未被扼殺;春秋是崇尚勇武和智謀的時代,血性與權謀交織;春秋是中國貴族精神最后的輝煌時代,風骨與道義至上。本書以春秋三百年諸侯諸侯爭霸為主線,立體化全景式地呈現了這段蕩氣回腸、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左傳》《國語》《呂氏春秋》《史記》《資治通鑒》等經典史籍的記載為基礎,充分展現了王侯、將相、小人物共同構筑的春秋精神譜系。
醉罷君山 ·普及讀物 ·52.1萬字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考察了中國從新石器時代到清王朝結束數千年的歷史軌跡,充分運用近百年歷史學和考古學的豐碩成果,以廣泛的社會結構、社會思潮、文學藝術、百姓生活為切入點,將那些被擱置在學術象牙塔的新知識、新方法一一呈現給普通讀者。這一系列內容擺脫傳統的歷史認知觀,以新材料、新成果、新寫法尋找被忽略的歷史邏輯,撥開層層迷霧,回歸中國歷史的常識。
楊照 ·普及讀物 ·91.8萬字
本書為讀者精心準備了歷史上具有一定影響力和意義深遠的懸案、疑案、奇案,以史實為依據,側重科學性和真實性,披露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訴說帝王之家的權力爭斗、演繹后宮之間的愛恨情仇、考證文化藝術的真偽虛實、破譯考古文物的神奇密碼、揭秘國寶背后的驚天事實……本書多角度、全方位地逐層透析這些案件背后的各個疑點,客觀、科學地分析其成因、特點及其破譯進展情況。同時,還設置了“歷史話外音”,針對每一個懸案、疑案、奇案或評述,或分析,或發表感慨,讓我們在感受玄妙歷史的同時,從歷史中借鑒經驗,從故事中收獲記憶,從謎案中找尋真諦。一個個撲朔迷離的謎團,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個個震撼心靈的史實,一句句中肯實在的時評。尋一方凈土,泡一壺清茶,讓我們一同穿越歷史的長河,去見識各種懸而未決、撲朔迷離的離奇歷史和故事。撥開歷史的迷霧,探尋懸案、疑案、奇案背后的真相,讓悲劇不再重演。
文章編著 ·逸聞野史 ·52.2萬字
《秦漢史》匯集了林劍鳴一生的學術精華,詳細地論述了中國封面社會前期發展階段秦與兩漢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制度的形成和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及中外大交流的情況,其中不乏作者的獨到見解,是秦漢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學術價值極高,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國斷代史系列”之一種。
林劍鳴 ·中國史 ·6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