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戰國到南北朝陳亡之間漢文典籍中的匈奴史料。并逐條精選和逐條考訂。以正史為主,以本紀為綱,重出者拾棄,溢出者保留,訛誤者校正,歧異者注明。拾棄部分亦予以注明,以備查考。故在所收的全部資料中,有大量編者所作注釋。所注多為:考訂史實真偽;考訂年月;確定方位;辨明歧異;糾正訛誤;闡發微隱。
林幹 ·史料典籍 ·62.3萬字
想了解真實的中日關系,一定要從中日關系的歷史源頭開始了解!兩千多年來,中日兩國的人懷揣著友好、仇恨、好奇、敬仰,乘風破浪,冒著被大海吞噬的危險,在中日之間那片狹長的海域里,頻繁往來。現如今,日本人創造的產品和文化,已經深入到中國社會的每個階層和角落。《中日恩怨兩千年1-2》介紹了從秦漢到晚明的中日交流史,從最初的封建社會對奴隸社會的下封倭國到唐朝晚期的外交上的平起平坐,到元明時期,日本隱隱的外交自傲。《中日恩怨兩千年3-4》從德川家康與大明的明爭暗斗,以及甲午戰敗的真實原因等歷史大事件出發,分析中日關系。整套書以日本歷史發展為主線,重點描述了中日歷史交流節點的大事件和主要人物。從漢代的啟蒙式交往開始,歷經千余年,日本低開高走,晉代擺脫了中國藩屬國的地位,唐代全力向中國學習,宋代與中國平等經貿,元代抵御了不可一世的蒙古人,明初開始具備了影響中國大政國策的能力,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后日本的狀況等等。翻開本書,為你徹底理清中日之間外交往來、文化交流、戰爭沖突的歷史淵源與來龍去脈。
櫻雪丸 ·世界史 ·62.2萬字
以24場戰役,講述兩漢四百年的風云變幻!以24場交鋒,揭露沙場之上廟堂之中那些被歷史迷霧掩蓋的真相!有明顯優勢的劉邦為何會被圍困在白登山?漢武帝時代,漢軍騎兵橫掃匈奴的法寶是什么?為何漢武帝親手選中的霍光,敢冒險廢掉皇帝?為何上臺前受萬民擁護的王莽,上臺后卻遭萬民唾棄?昆陽之戰的真的有隕石幫劉秀殺敵嗎?為何年輕時誅滅權臣的漢桓帝,卻縱容宦官掌權?
渤海小吏 ·中國史 ·62.2萬字
本書客觀描述了先秦至清末諫議制度的發生、發展和盛衰的演變歷程,并通過對有關重大諫諍事件和諫議人物的分析,總結其規律、特點、作用和得失,并對古代諫議思想,尤其是儒家諫議思想作了深入探討。可以清楚看出,如君主善于納諫,言路暢通,這時就政治清明、國家昌盛。反之,如言路壅蔽,君主獨斷專行,就會導致朝政混亂和國家衰亡。
晁中辰主編 ·專業史 ·62.2萬字
本書認為宋元話本存在著從口頭文本到書面文本,從文言底本到白話底本,從簡本式底本到繁本式底本,再到繁本式錄本、底本錄本混編本,最后到編創式話本的演進態勢。宋代話本小說(民間敘事)的娛樂性、虛構性,沖擊著文言小說(文人敘事)的“補史闕”、“裨教化”,此長彼消,推動了敘事文學重心從歷史敘事、紀實敘事向文學敘事、虛構敘事的轉移;宋代文言小說與話本小說的互動共生,促成了文言小說的俗化與白話小說的成長,推動了中國敘事文學由雅而俗、由文而白的重大轉折,為近世敘事文學的繁榮奠定了觀念基石和文體基礎。
李建軍 ·史學理論 ·62萬字
《歷史大變局:形塑中國三千年》是北京大學龔鵬程教授主編的一部特殊的中國歷史讀本,全書收錄歷代經典文章139篇,按照縱向的時間順序,以原點的形式,全面展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書中收錄的139篇文章,起于堯舜,終于孫中山先生過世,可分為改變了歷史的文章和標記了歷史改變的文章。
龔鵬程主編 ·中國史 ·62萬字
本書是劍橋中國史叢書第九卷,敘述自1616―1800年的清代歷史,包括清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該著作分10章,涵蓋了約200年的歷史,從16世紀末女真的形成一直到1799年乾隆帝的駕崩。該卷顯示了作者對材料的全部把握以及對最新材料的嫻熟掌握的功底,立體地解讀了帝國社會全盛時期的面貌,展現給讀者的是政治史和社會史的平衡性混。第一章講了1644年以前的清朝開國的歷程;第二章順治朝;第三章康熙朝;第四章雍正朝;第五章乾隆朝。時間界限是1644到1800。前面五章縱向講了清朝重大的事件,包括對各個皇帝的評價,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后面五章從橫的方面,比如艾爾曼先生講清代前中期士人的社會角色,另外各章講女性、性別、家庭、婚姻,有的講清代社會的穩定與變遷,最后一章講清代的經濟發展。這部書縱橫兩個方面用將近百萬字的篇幅,把清代做了立體式的勾畫。
(美)裴德生 ·中國史 ·61.8萬字
1861年,咸豐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莊。為了壯大國力,擺脫面對西方的弱勢局面,在慈禧和奕?的帶領下,大清王朝開啟了自上而下的變革之路。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通過總理衙門的創設、同文館的建立、近代海關系統的引入、洋務軍工企業的創辦、外交使團的西行、廣學會的成立、廢除武舉、昆明湖里練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強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國的滅亡。在1861—1911這五十年里,有許多歷史人物值得關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識的太后、連漢獻帝都不如的光緒、被逐離政壇的恭親王等權謀與爭斗不絕如縷的清廷高層;還有深埋改革主張的馮桂芬、選擇性“開眼看世界”的斌椿、時代的出局者徐繼畬、身陷教案的曾國藩等有掙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時也有挑戰君權神圣的嚴復、要做陳涉的官二代譚嗣同等圖變圖強的有識之士;也有在天下觀與國家觀的碰撞時,作為慘淡時代中流砥柱,但又困于傳統禮教之中難以自拔的鄉紳;以及生活本就已經支離破碎、瀕臨崩潰的底層民眾。
諶旭彬 ·中國史 ·61.8萬字
悠悠中國史,數不盡風流人物。本系列書籍包括《縱橫十六國(三國之后一個半世紀壯烈的十六國紛爭歷史)(歷史新讀系列)》、《悠悠南北朝之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悠悠南北朝之三國歸隋的統一路》,輕松講述南北朝紛紛亂世。
陳羨 ·普及讀物 ·61.8萬字
歷史到底遺留給人們哪些未解的謎團?本書為你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從遠古傳說開始,一一講述了恐怖預言、民族之根、被歷史遺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觀、世界歷史大事件的另一面、權力圍城中的那些事兒、宮廷秘聞、政界名人趣聞追蹤、文化名人逸事尋跡、政治名人離奇死亡、文化名人離奇死亡、被歷史誤讀的英雄、彌漫硝煙下的歷史玄機、諜海迷蹤、離奇巧合、古墓麗影、沉睡在歷史角落的寶藏、千年古尸所訴說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傳承的謬誤、文學作品中的秘密、藝術作品背后的秘密、自然災難、人為之禍、失蹤事件、奇異風俗、玄秘民族、超時空的科技謎團等世界各個方面的未解之謎。
宿春禮 邢群麟 ·普及讀物 ·61.6萬字
從戰后日本社會經濟圖景到英國人威廉·亞當斯(日文名:三浦按針)的傳奇一生,再通過圖解的形式展現日本史,囊括日本歷史上從史前時期到平成時代的重要事件,如邪馬臺國、倭五王、圣德太子治世、大化改新、保元之亂、源平合戰、南北朝的對立、應仁之亂、戰國群雄的紛爭、關原之戰、江戶政治、幕末變革、明治維新等關鍵節點,用明快的語言解說了日本歷史與文化的發展變化,全面剖析日本的豐富面相,揭開日本的神秘面紗!
(日)野口悠紀雄 (英)賈爾斯·米爾頓等 ·世界史 ·61.5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先生的四部斷代史之一。本書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漢史的最基本參考書之一,已成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經典著作。本書分前后兩部分。前半部為政治史,按歷史事件的順序編排;后半部為社會經濟文化史,采用分門別類的辦法敘述。
呂思勉 ·中國史 ·61.5萬字
清道人,原名李瑞清(1867—1920),江西臨川人,是近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詩人,曾參與公車上書,歷任江寧提學使、兩江師范學堂監督、江寧布政史。辛亥后,鬻書滬上,聲名藉甚。他身為上海遺老的中堅人物,又與青島遺老往來頻繁,積極圖謀復辟,丁巳復辟時被授予學部左侍郎,死后謚號文潔,可以說是晚清遺老的代表人物。然其周旋在晚清民初,其身份、思想也是極其復雜的。晚清民初也是中國近代教育、新型書畫交易市場的濫觴,李瑞清作為直接的參與者、開拓者,發揮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清道人年譜長編》通過搜集其詩文題跋及相關文獻,加以研讀考證,并參稽大量史料如檔案、日記、方志、傳記、尺牘、筆記等,力圖還原其生平經歷,并通過李瑞清一生的行跡、交游,勾勒晚清民初之時局變化、社會狀態、教育、書畫市場以及遺老的生活狀況。
肖鵬 ·史學理論 ·61.5萬字
品讀宋史,讀的是宋朝的富裕、宋朝的文明、宋朝的安逸宋朝的氣度。宋史,是華夏文明最有幸的一筆,留給世人的是無限的向往和沉思。
君玉離 趙宋 ·中國史 ·61.3萬字
《中國考古學(夏商卷)》重點介紹了1928年以來的殷墟發掘與研究,二里岡商文化與鄭州商城的發現與研究,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及夏文化的探索,偃師商城、安陽洹北商城以及商代其他城址、重要遺址和墓葬的發現與研究,夏商時期周邊考古學文化的發現與研究。書中以“偃師商城之始建為夏、商王朝交替界標”說為基點,論證了夏、商文化關系和難解的夏、商文化界定問題;進而追溯了二里頭文化之前的早期夏文化和先夏文化;還討論了夏、商文化與周邊地區文化的關系及其歷史意義。作為系統論述夏商時期考古學的著作,《中國考古學(夏商卷)》闡述了關于夏商考古研究的任務、特點與方法以及相關的思考,展望了夏商考古學發展的前景。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 ·中國史 ·61.2萬字
本書是《劍橋中國史》系列叢書12卷的中譯本。主要論述國民黨定都南京以前的歷史。本書分12章,分別由費正清、費維愷、安德魯·J內森、詹姆斯·E謝里登、陳志讓、計華茨、李歐梵等亨譽世界的著名學者撰寫,反映了國外中國史研究的水平與動向,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書后還附有詳盡的書目和論述各章有關資料和論著的書目介紹。
(美)費正清編 謝亮生等校注 ·中國史 ·61萬字
本書包括世界歷史精粹、古代世界、中古世界、近代世界、現代世界和當代世界共六部分,涵蓋了人類發展歷史中的政治、文化、科技、經濟等各方面知識,以問答的方式引領讀者了解世界歷史,拓展視野。
文征明 ·普及讀物 ·61萬字
漢晉以降,外族漸次來華,雜居內地。嗣是五胡十六國,迭為興替。后來弱肉強食,彼吞此并,輾轉推遷,又把十六國土宇,渾合為一大國,叫作北魏。后來北魏又起內訌,東分西裂,無暇顧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東魏改為北齊、西魏改為北周,西土又分作為三分,周第一強,齊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幾年,齊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險些要盡屬北周了。就中出了一個大丞相楊堅,篡了周室,復并江南;既受周禪,又滅陳氏,居然統一中原,合并南北。
蔡東藩 ·隨筆 ·61萬字
讀《明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從最底層走向人間王者的朱元璋的人生軌跡,可以看到幾十年不見朝臣的帝王的荒唐生活,看到了一個帝國由興而衰,由盛而亡的背后故事,這座百年王朝如何興、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我們主考正史,內容豐富,理趣兼備,力圖勾勒出一張大明王朝的全景圖。
王光波 ·中國史 ·60.9萬字
這是一套關于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書。是一套全面解讀晚清、共和、抗戰的長篇歷史力作。從來沒有一本關于民國的書籍,能像《歷史深處的民國》這樣,全面、真實、透徹、有趣地將民國這段歷史講明白說清楚。作者在精研民國史料的基礎上,以尊重史實的嚴謹態度創作,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行筆,全新講述了1840~1945這百年間的一些我們熟悉的人做過的一些我們并不熟悉的事……
江城 ·普及讀物 ·6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