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程鳳翔纂《喀木西南志略》,清宣統三年(1911)四月成書,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藏東南地區方志和清代唯一一部專門記載西藏邊境地區的地方志文獻。本書以中央民族大學所藏孤本為底本,對這部清代西藏地方志進行全面校勘和整理,對其的編撰情況、成書過程、體例內容、資料來源及地位價值等諸多方面情況進行細致考察。本書的出版,既是中國藏學漢文古籍挖掘整理和研究利用的重要成果,亦為我國在中印邊境爭議地區擁有絕對主權并行使有效管轄提供了有力的地方志證據。
黃辛建 ·地方史志 ·16.6萬字
“人猿相揖別”,自從人類從猿進化成人之后,人類社會就開始了。本書講述的便是從中華文明誕生到西周這段時期發生的故事。盤古、女媧、三皇五帝、共工、蚩尤、嫘祖……這些聽上去很玄幻卻代表著中華文明起源的人物故事,讓我們對這段遙遠的時期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奴隸王朝的夏朝到封侯建國的西周,中國歷史經歷了夏商周三朝的榮敗輪替,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可以對上古-西周這段歷史時期多一些了解,也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有更清楚的認識。
朱燕 ·普及讀物 ·7.1萬字
本書以清代桐鄉地區數位文士的往來信件為線索,較為詳細地梳理和展示了這幾位文士的生活軌跡,對他們的生活進行了一些考證,從中可管窺清季江浙地區文士的生活風貌。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其一為書信原跡展示和翻譯。書札的作者都為進士出身,具有很深的文化造詣,每一通書札都是書法精品,且涉及內容廣泛,均系第一次公開發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其二為人物年譜,主要通過參考相關資料梳理了陳萬泉兄弟的生活軌跡,其中涉及諸多人物與詩歌。
張麗敏主編 ·專業史 ·18.1萬字
本書是英國中世紀史專家、牛津大學歷史學講師阿瑟·亨利·約翰遜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以16世紀歐洲下半葉重大歷史事件宗教改革、尼德蘭革命與法蘭西內戰為主線,詳細解讀了歐洲政治勢力與宗教勢力分化及整合的全過程。最終的結果是,天主教一統西歐的局面徹底被打破;西班牙喪失了歐洲霸主的地位;法蘭西一蹶不振,元氣大傷;神圣羅馬帝國宗教沖突加劇,規模更大的戰爭即將到來;英格蘭王國置身事外,坐收漁翁之利,逐漸實現了戰略崛起。讀完此書,令人不勝感慨。
(英)阿瑟·亨利·約翰遜 ·世界史 ·12.5萬字
出身于弘農楊氏的楊堅由北周國丈一躍成為大隋的開國皇帝。在這個過程中,他小心地避開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暗箭,又謹慎地躲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猜忌。昏庸的宣帝即位后,楊堅終于等來了機會,改朝換代,建立大隋。期間,他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終于開創了“開皇之治”。奈何,在獨孤皇后的慫恿下,楊堅廢太子立楊廣,鑄成大錯。楊廣即為后雖對國家有所貢獻,然而他剛愎自用、不可一世的性格最終導致他走上窮兵黷武、草菅人命的道路,最終群雄四起,大隋王朝走向滅亡。
魏婷 ·中國史 ·9.9萬字
本文講述了日本大倉財閥勢力是如何深入到中國本溪地區,并不顧中方的反對執意建立本溪湖煤鐵公司。但在中方不斷的抗議浪潮中又不得已將公司的所屬權由獨霸轉為“合辦”,并考察了公司最終實現“合辦”的復雜過程。文章細致地分析了公司人事安排和機構組織,以及中日雙方在不停的博弈中,最終制定出了相關制度。且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著重討論日本軍國主義占領東三省之后,煤鐵公司再次淪為日本進行殖民主義的物資來源之一。
周飛 ·中國史 ·11.1萬字
本書主要對歐盟27個成員國的歷史發展進行了研究,時間跨度為從史前至當今,涵蓋歐盟成員國的歷史進程、民族形成、國家建構以及國際關系等內容。本書以地理位置和國別為章節劃分,分為北歐、西歐、中歐、南歐及東歐共5章,以具體國別為節,共包括歐盟27個成員國,綜合了中外相關歷史文獻資料,囊括了世界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本書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視角分析相關歷史事件,總結歷史發展規律,探討歐洲文明進程,從而為相關歐盟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田燁 李正芳 ·歷史地理 ·17.6萬字
《區域史研究》是由中山大學等九所高校內有著共同學術旨趣的一群學者聯合創辦的學術刊物。自施堅雅打破王朝國家歷史敘述的范式,提出從區域的脈絡解釋中國歷史結構的理論起,區域史研究成為學者們試圖加深理解國家歷史乃至全球歷史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其核心問題,是歷史上人們的互動如何形成在某個視角下有意義的“區域”。本刊即希望給研究者提供一個新的平臺,展現區域史研究的當前動向、思考認識與最新成果。
溫春來主編 ·史學理論 ·18.8萬字
1000萬人正在看的“超萌賽雷”,前后創作三年,精心繪制全彩漫畫三國演義!電影式全場景,爆笑還原三國演義!超立體,超生動,超漲知識!《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有多個版本,但一直缺少一套立體生動的漫畫版本。而作為以立體生動為擅長的賽雷,正是要創作這樣一套立體生動全場景呈現三國歷史的作品。第三本主要集中在李郭內斗,曹操救駕,張飛失徐州等經典場景,生動地再現三國場景,讓讀者在哈哈大笑中了解三國的歷史。它最突出的地方就在于用賽雷漫畫的幽默風格按時間線索將三國的歷史講述出來,讓讀者在哈哈大笑中知曉三國歷史的發展脈絡。
賽雷 ·普及讀物 ·1.5萬字
這是一套有趣的世界歷史百科全書。按照從古到今的時間順序,逐一講述。通過人物、事件、案例展現了世界歷史進程變遷,編織出清晰的世界歷史脈絡。宛如一部濃縮版的紀錄片。
張建華主編 ·世界史 ·2.3萬字
本書是“歷史時報”系列之一種,以前所未有、獨特新穎的“時報”的形式,將楚漢時期的歷史進行了全新的闡釋與包裝。在本書中,這段歷史被串聯成“新聞”的形式,按照時間排序,排列成一部“楚漢時報”的合編。其中以各種新聞報道的體裁(包括社論、通訊、專欄、文摘、編讀往來等)配以詼諧輕松的插圖,大大增強了可讀性,讓人輕松掌握楚漢歷史。
韓明輝 ·普及讀物 ·11.9萬字
庵埠鎮位于潮州市南端,毗鄰汕頭、揭陽、澄海,古稱龍溪都。作者對庵埠鎮歷朝歷代有名款及無名款但有歷史價值的題刻進行記錄、拍照、拓片與整理,并收錄其背后故事。全書收錄題刻140余條,按年代順序排列,上編為匾額、書畫,下編為碑記,分圖片、題刻說明、書法點評、作者傳略、內容注釋等部分。本書可作為研究庵埠歷史的文史資料,供讀者一覽庵埠當地人文、政治、經濟的發展狀況。
楊煥鈿編著 ·文物考古 ·7.3萬字
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又不失學術性,力圖從考古學視角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內容涵蓋:考古學視角下的“中國”誕生史,中國文化美好象征符號——“鳳”的考古發現;以考古學實證說明民間傳說“禹會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的真實性;以瑪雅文明著名城邦洪都拉斯科潘遺址的“中國龍”介紹中美洲文明與中華文明的關聯;日本考古簡史;等等。本書不僅包括中國的考古發現,還將中國歷史文化放到世界大背景中進行分析,圖文并茂,生動有趣,讀后能夠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離退休干部工作局 首都圖書館編 ·文物考古 ·13.6萬字
本書以絲綢之路歷史為線索,將現在依然遺留的絲綢之路的名勝古跡串聯起來,形成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路線。在介紹歷史的同時,還要展示現在依然能夠被我們看到、接觸到的當時的古跡,讓人有親身造訪和體驗的機會,打造“親眼看到絲綢之路”、“親身經歷絲綢之路”的概念。進而演化出一條條帶著讀者尋訪絲綢之路古跡的旅游路線。不僅要有歷史文化的介紹,同時也有對旅游景點的詳細信息的介紹(包括交通、食宿、風物等),圖文并茂,通俗易懂。
盛舒蕾 ·歷史地理 ·10.4萬字
長期以來,“中世紀”是西方歷史敘事的一個符號,是現代之前愚昧、停滯的“黑暗時代”。《光明時代》則以新的視角回溯中世紀的千年歷史,從拉韋納的禮拜堂開始,以詩人但丁結束,重新審視了羅馬的陷落、拜占庭的崛起、查理大帝的統治、維京人的遷移、阿拉伯人的擴張、奇跡傳說、黑死病,以及蒙古人的沖擊,向我們展現了中世紀羅馬文化的延續,不同民族、地域之間人員、物質、文化的流動,不同傳統的共存和沖突,重新發掘了處于非中心地位的女性、阿拉伯人、猶太人等群體的歷史。本書指出,以西方白人男性為中心的歷史敘事為現實政治服務,遮蔽了中世紀的真實面目,實際上中世紀是物質和精神不斷流動、各種美麗和恐怖并存的“光明時代”。
(美)馬修·加布里埃萊 (美)戴維·M.佩里 ·世界史 ·16.1萬字
本書將孫中山視作以科學為自己思想和行為基礎的“科學人”,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科學”在中國的傳入、翻譯、普及、應用等用度,詳細探討了孫中山這科學觀的形成過程,及其核心為“生之哲學”的思想以“科學”為橋梁深入的過程。
(日)武上真理子 ·中國史 ·12.3萬字
這是一部收集回憶瞬間的作品,一位資深記者用鏡頭將杭城過去50年間的城市街景與居民生活一一記錄。在那個照相金貴而稀缺的年代,這些畫面不僅是這位記者的人生旅程,更是這座城市、幾代人的征途寫照,定格了一段精彩跌宕的時代變遷與民生大事。經歷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們,也許會追憶舊日時光;新生于繁華新世紀的人們,也許想了解父輩的光輝歲月。厘清我們來時的道路,才會更珍惜現在,更堅定未來的方向。七十年代匆忙的晨光、揚塵的集市、挑水的擔子、漏雨的屋頂;八十年代的廣場、新樓、市場與老街;九十年代拆毀的舊屋,最后的手藝鋪子,老虎灶與洋快餐;千禧年按下了加速鍵,熱鬧的商品經濟、人口流動與新興潮流。年華流轉不自知,時光容易把人拋,我們所處的世界發生了太多變化,需要在某一刻駐足,將這些時代與人的記憶細細收起,緩緩珍藏。
吳國方 ·隨筆 ·3.5萬字
本書為“失落文明”系列之一,榮獲2018美國考古學會受歡迎圖書獎。地中海歐洲繁榮的希臘和羅馬文明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在他們的北邊,從大西洋到烏拉爾,未開化的人們居住在河谷、山脈、平原和海岸邊。這些人的故事雖然幾乎只能通過考古對其居住地、祭品、紀念碑和墓葬的發掘才為人所知,但卻與偉大的文化和城市文明一樣引人注目。通過對這些人的最新發現、對相關慶典、旅游景點甚至政治活動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精彩的歐洲史前社會,實際上與現代相呼應。從石器時代到羅馬帝國在西方的崩塌,本書介紹了野蠻人的歷史,介紹了他們不斷進步的技術成就以及獨特行為,他們的歷史很晚才被文字所記錄,而且多數是以二手記錄形式存在。本書著重介紹了對野蠻人的重要發現,作者彼得·柏伽基通過對古代社會長期持續發展、對古代社會性質的現代理解的介紹,結合古代社會留下的豐富遺產對這些發現進行了敘述。本書由權威學者面向大眾寫作,內容全面,簡潔易懂,圖片精美,能為對遠古歷史、人類文明,以及歐洲、世界史感興趣的讀者帶來知識和趣味,補充并豐富國內讀者對“野蠻人”的認知。
(波蘭)彼得·柏伽基 ·世界史 ·11.6萬字
《元大都史話》通過對元大都的營建、形制、布局、規劃理念、建筑特點以及宮廷風尚、社會管理等的描述,展現了元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制度等方面的成就。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通過古代都城這樣一座集國家政治統治、經濟管理、文化活動、軍事指揮于一體的歷史活動平臺,探索它們所折射的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歷史及其發展變化規律,視角獨特,別具風格。
孫勐 ·中國史 ·7.8萬字
本書通過對明清地方志的細讀深挖,以及由圣旨、奏疏、筆記、家譜、碑刻諸文獻的爬疏,將隱沒在文獻中、僅有只言片語的記載打撈出來,對州縣民眾進行了一次酣暢淋漓的群像描繪。本書以關中地區的西岐之地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乾隆年間的《岐山縣志》等西府地方志為主,兼采其他明清文獻檔案,由州縣之中的典型人物入手,斯文代表的生員、富甲一方的紳商、辛勤稼穡的齊民、堅守貞節的節婦烈女……通過對他們生活與命運的剖析,嘗試還原君主專政時期普通州縣平民的生存狀態。
王帆 ·地方史志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