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怨恨觀研究:以先秦兩漢子書為探討中心
怨恨是主體受到客體刺激之后心情的一種委曲不平的抑郁狀態,主體主動搜尋刺激下產生的怨恨是為自生型怨恨,客體主動施加刺激下產生的怨恨是為他生型怨恨。自生型怨恨的出發點是主體自身的欲望,這種欲望主要包括尊嚴欲望、價值欲望、情感欲望、利益欲望;他生型怨恨的出發點是客體對主體的傷害,這種傷害主要包括尊嚴傷害、價值傷害、情感傷害、利益傷害。以先秦兩漢子書為代表的中國古籍對怨恨的發生邏輯、觀念基礎、規范原則、體察途徑、消除方式、控制措施、調節策略、疏導指向、治療藥石多有論述,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中國古代怨恨觀”。
·3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