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磨礪篇超越公文寫作的具體技法范疇,側重于寫作之外的心性修煉和個人修養,對公務寫作者個人成長和全面提升職業素養進行專業指導。作者以豐富的職場閱歷和實戰經驗為抓手,解析文秘職務寫作者個人素養對文稿質量提升的重要影響,用自己的成長經歷,闡述從稚嫩新人成長為職業寫作大手筆的得失經驗,既有初入職時的困惑、懵懂與心酸,也有成長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謝亦森 ·語言文字 ·19.1萬字
揚雄《方言》,全稱《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是漢語方言學的第一部著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今本《方言》共13卷,675條,原文11900余字,體例與《爾雅》相近又有突破:每條先列舉若干同義詞,再用一個廣泛通行的詞加以解釋,然后進一步說明這些同義詞的細微區別、分屬何地。卷一、二、三、六、七、十、十二、十三訓釋一般詞語,卷四釋服飾,卷五釋器物,卷八釋動物,卷九釋車船兵器,卷十一釋蟲豸。此外,因編排思想與1900年后誕生于歐洲的方言地理學不謀而合,《方言》在世界語言學史上也有獨特的價值。三全本在《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修訂本)的基礎上,對《方言》進行題解、注釋和翻譯,書末并附《方言》地名信息表及詞語筆畫索引,以便閱讀、使用。
華學誠 游帥譯注 ·語言文字 ·19.1萬字
趙世開先生一生研究論文精華的結集,收錄作者27篇文章,分語言理論、書評、英漢對比、術語研究、語言教學、學術歷程六個部分。如《喬姆斯基的語言理論》《語言結構的虛范疇》《論外語教學中書面語和口語的關系》等。
趙世開 ·語言文字 ·19萬字
本書結合黨政機關公文的具體范例,先講再練,旨在講通、講懂、講會,還要能看、能寫、能判,真正達到像本書名字一樣的效果——手把手教你公文寫作。本書分為7章,內容涉及公文寫作新手需要熟悉的公文寫作理論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各類公文的寫作和具體模板,包括知照類公文中的公告、通知和公報等內容,報請類公文中的報告、請示和批復等內容,指令類公文中的紀要、規定和決定等內容,洽談類公文中的合同、招標書和商業計劃書等內容,規范類公文中的總結、簡報和細則等內容,社交類文書中的演講稿、書信等內容。本書適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從事文字寫作的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院校新聞傳播、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選讀參考書。
陳征 ·語言文字 ·19萬字
《美英報刊閱讀教程(第2版)(中級精選本)》首版于2005年,是特別為大學英語專業中級水平學生和其他具有同等水平讀者編著的外報外刊教材。多年來經全國許多高校的使用,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此次修訂該書的作者將已過時的內容刪除,補充了新的內容。書中課文是從英美近期17種主要新聞刊物精選文章40篇,以專題為線,共分10個單元。所選文章質量上乘、內容典型、語言豐富、趣味濃厚、時效較長。教材編寫突出能力培養。每課設有七個欄目:Ⅰ.課文生詞;Ⅱ.知識介紹;Ⅲ.難點注釋;Ⅳ,語言簡說;Ⅴ.內容分析;Ⅵ.問題思考;Ⅶ.話題討論。“知識介紹”欄目提供與課文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語言簡說”欄目結合文章介紹現代報刊英語特色。增設這兩大欄目的意圖是架設兩座橋梁,幫助讀者步入閱讀外報外刊的自如境界。“內容分析”項目提供課文內容和語言的多項選擇練習,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深入、綜合理解課文。出于提高學生思辨能力,增加口語交際實踐考慮,《美英報刊閱讀教程(第2版)(中級精選本)》專設了適宜用作課堂討論的話題。《美英報刊閱讀教程(第2版)(中級精選本)》配有教學參考手冊,提供“內容分析”和“問題思考”兩項練習答案,文章的層次分析和補充教學資料。
端木義萬 ·語言文字 ·19萬字
本書討論語言測試應該遵守的計量學原則,揭示語言測試中的計量問題,提出相應的計量學建議。書中從三個維度探討語言測試中的計量學課題:測量與測試的基本問題,測量結果的有效使用問題,測量工具(例如試卷等)的編制及質量問題,對語言測試研究者、語言測量工具開發者、語言測試和語言教育方向的博士及碩士生、語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師和管理人員)、教育測量和心理測驗研究者及碩士或博士生、教育考試工作者等有一定參考價值。
席仲恩 ·語言文字 ·19萬字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以刊登國內外學者關于中國西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歷史、語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主要宗旨,發表具有原創性的學術研究論文、書評和研究綜述等,以期推動國內學界在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方面的進步。本書為第13輯,收錄了國內外學者關于西域歷史、語言研究的14篇文章。
烏云畢力格主編 ·語言文字 ·18.9萬字
本書以“法律解釋”為視角和理論基準,從法律文本漢譯英失真現象剖析出發,以“問題”為導向,以理論構建討論為重心,以原則、標準與方法提煉為依歸,著眼于法律文本漢譯英的三大關鍵環節:原文的理解、譯文的表達和達意的驗證,回歸法律文本漢譯英失真問題的解決。本書對法律解釋理論在法律文本漢譯英中的運用問題進行了系統性補白研究,提煉了基于法律解釋理論的法律文本漢譯英方略,迥異于傳統語言理論和翻譯理論的研究視野,是探索性的法學與語言學交叉學科研究成果。
楊署東等 ·語言文字 ·18.9萬字
本書綜合運用認知語言學、配價語法、三個平面語法等相關語言學理論知識,在窮盡調查兩百余部古籍的基礎上,從共時和歷時相結合的角度對中古漢語比較類形容詞謂語句進行了詳盡考察。除緒論外,本書共分五章,主要從六個方面進行研究,即比較項、比較點、謂語形容詞、級次狀語、量性補語、句式類型。本書的主要特點有:將句法成分與句式類型綜合起來研究;將平比句分為異同比與相似比兩種類型;注重歷時研究;注重理論闡釋;數據統計工作細致扎實。
陳明富 ·語言文字 ·18.9萬字
本書以“長”“寬”“高”等近三百個漢語空間量標指的歷時演變為研究對象,側重討論能與數量短語組合的度量名詞的意義和用法演變,也涉及到距離單位詞“日行”、距離標指“去”“距”“離”“隔”等詞的意義和用法演變。本書以描寫為主,著重描寫了空間量標指詞的語義域演變過程、其在動態句與靜態句中的意義演變過程、從低維到高維語義的演變過程、音節形式的演變過程、組合與聚合關系的演變過程,以及時長表距離式的發生發展過程等。
劉永華 ·語言文字 ·18.9萬字
“讀懂”是“說好”的基礎。《讀懂外交語言》一書將外交學和語言學相結合,通過古今中外大量的外交語言案例,闡明外交語言的語體特色、發展規律、語用策略及技巧,解決如何“讀懂”外交語言的問題,為“說好”外交語言創造前提條件。本書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可讀性強,應用范圍廣,對學習和研究國際關系學、外交學、語言學及傳播學具有多方面的參考價值。
儀名海等 ·語言文字 ·18.9萬字
《本地化與翻譯導論》共分為四個部分,系統綜述了本地化行業的所有相關知識,包括本地化、國際化、全球化、外包以及本地化在中國的發展。本地化專業知識針對本地化的幾個主要領域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介紹,方便從事相關工作的本地化人員進一步了解。本地化實務指南主要從實際進行本地化工作的角度詮釋如何展開具體的操作。第四部分:本地化行業縱論,從業人員從不同的視角看待本地化行業。
楊穎波 ·語言文字 ·18.9萬字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的一項標準化考試。考試依據《國際漢語教師標準(2012)》,通過對漢語教學基礎、漢語教學方法、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等五個標準能力的考查,評價考生是否具備國際漢語教師能力。本書在嚴格遵照新大綱五大標準的基礎上,抽取相應五個標準中涵蓋的主要考點,力爭以問答的形式概括出每部分的重要知識點,幫助考生有針對性地復習,掌握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綜合素質各部分的要點和常見考點,提高知識水平、應試能力和答題技巧。
梁社會 張小峰 ·語言文字 ·18.8萬字
本書通過田野調查獲取自然口語錄音,結合方言影視劇人物對話,轉寫了830分鐘的日常會話語料,從中整理出鄂渝川西南官話典型的話語標記66個,并從語用功能角度切入,分話語組織功能標記、元話語功能標記、人際互動功能標記三個類別進行了詳細探討。在分析這些話語標記的分布位置、語用功能及形成機制的基礎上歸納了該方言話語標記的功能系統。研究表明,鄂渝川西南官話話語標記的內部差異較小,主要表現為語詞選擇的細微差異;與普通話話語標記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語形和語用功能上。該方言地域色彩很強的話語標記有“(你)硬是”“恁個”“真的是”“噶”“哈”等,這些話語標記的形成是語法化、詞匯化、主觀化綜合作用的產物。
江佳慧 ·語言文字 ·18.8萬字
該書從理論框架、實證研究、教學實踐等角度分析評介國際第二語言習得界過去幾十年來對課堂研究的成果,探討不同教學方式、課堂環境和任務條件對可昂語言教與學諸多方面的影響,并在可能的情況下結合漢語第二語言課堂的已有研究成果進行討論,以促進海內外學者對相關課題的關注,為漢語教學時間提供一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袁芳遠 ·語言文字 ·18.8萬字
本書強調翻譯的準確性,通過學生具體的翻譯作業,以改錯、講解、提問、加注的方式,把英漢翻譯中常出現的錯誤或其他問題提出來,并加以解決。文后還附有參考答案。另外,作者還針對文中涉及的具體翻譯問題,用簡短的方式,重點講解相關的理論或技巧,使學習者不僅停留在“知其然”的階段,還要達到“知其所以然”的水平。
葉子南 ·語言文字 ·18.8萬字
語言——其交流和游戲功能,其文學形態及意義變遷——是永遠讓人著迷的話題。《語詞談藪》便是對這種魅力的探索。本書是C.S.劉易斯在劍橋大學所作的系列講座的基礎上編撰而成,1960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在本書中,劉易斯研究了英語中所使用的若干語詞的歷史,這些語詞在幾個世紀以來發生的相當大的變化,以及這些詞在其以往語言中的意義。C.S.劉易斯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梳理語詞的內涵,找回其失落的意義,分析其功用。本書兼論文字交流的樂趣和問題,引人入勝,趣味橫生。書中揭示的議題對所有用心閱讀和交流的人至關重要,而作者恰是精研英語的大師級學者。
(英)C.S.劉易斯 ·語言文字 ·18.8萬字
本書探討了唐詩在英語世界中文本行旅的發生、發展和成熟的全過程,通過把握譯介的發展脈絡,考察了英語世界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唐詩的解讀與重構,指出唐詩在英語世界跨越200余年的傳奇歷程是英語世界在中西文明的對話中,對唐詩的詩學特征和文化內涵的思考與探索,在探索中又折射出西方文化、文學批評的自身印記以及中西詩學的互動與再識,并在此基礎上深思英語世界中的唐詩研究帶給當今學術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的啟發與借鑒意義。
王凱鳳 ·語言文字 ·18.8萬字
教材主要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需要,選擇了“能力本位”的編寫體例:在內容方面,以聽記能力、表述能力、閱讀能力、翻譯能力、寫作能力和遷移能力為本位并統帥課文選擇,分別構建了“聽辨與表述能力”“閱讀能力”“繁體字識記與文言翻譯能力”“能力遷移”4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學項目(有的還有二級子項目),每個項目下均有若干篇精選課文作為教學的基本支撐。在結構方面,總體上采用板塊式單元結構;單元內部采用“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提示+項目”結構;項目內部則釆用“項目教學目標+項目教學提示+基礎知識+(學練子項目)+課文”的復合型結構。
王輔政 張平 向穎等編著 ·語言文字 ·18.7萬字
《國外英語語言文學前沿(2015)》共分為英美文學研究、理論語言學研究、二語習得研究和翻譯學研究四個板塊。其中英美文學研究收錄6篇文章、理論語言學收錄2篇文章、二語習得研究收錄5篇文章、翻譯學研究收錄3篇文章,總計16篇文章。這些文章的述評對象主要選自近三年內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所發表的代表性前沿成果。這些刊物包括ELH、StudiesinRomanticism、TwentiethCenturyLiterature、ContemporaryLiterature、CognitiveLinguistics、LanguageTeaching:SurveysandStudies、TheModernLanguageJournal、LanguageLearning、TheModernLanguageJournal、LanguageTeachingResearch、Target、TheTranslator等。
張旭春 ·語言文字 ·1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