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敘述了科學家對黃石國家公園里的野生動物開展研究、進行保護的歷史過程,深人分析黃石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等管理政策發生的重大轉變及其原因。在此基礎上,全面透視科學家在黃石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為我國的國家公園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借鑒。
王俊勇 ·社會學 ·14.8萬字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智慧社會”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目標。然而,“智慧社會”到底是怎樣的社會形態?有哪些是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知的具體內容呢?本書較為系統地闡述了我國“智慧社會”的理論和實踐,從宏觀的國家戰略層面,到中觀的地方政府和組織服務、管理層面,再到微觀的百姓生活層面,分層次論述了智慧社會建設目標、內容及效果等。本書由導論和“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組織管理”“智慧法治”“智慧經濟”“智慧社會下生存和生活”六個專題組成,精選各地智慧社會建設案例,以夾敘夾議的方式,為社會大眾展現智慧社會的魅力,展現國家建設智慧社會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效,引導社會大眾主動適應智慧社會的生活方式,提升智慧社會理念和思維,為智慧社會建設獻智獻策,為化解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努力奮斗。本書適宜政府、機構、院校宣傳、培訓和講解智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相關知識使用,適宜廣大研究工作者研究智慧社會使用,適宜廣大干部群眾學習智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相關知識使用。
孫祥和 ·社會學 ·15萬字
在全球性的工業化浪潮,以及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中,鄉村的生活越來越陷入巨大的困境,要么逐漸衰落,要么成為旅游景點,要么被巨大的城市同化為郊區,中國鄉村的未來是什么,鄉村生活形式的自我價值還能否延續?鄉村最近成為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知識界的一個熱點。該書作者以一個媒體人的執著,6年來以甘肅一個鄉村為個案,通過采訪和觀察,詳細記錄了這個鄉村前后幾十年所發生的政治、經濟和觀念的變化。作者用最樸實的文字書寫鄉親的生活,用最真摯的情感關照鄉村的未來。沒有停留于哀挽村莊死亡的"鄉愁",而是將村莊的現實困境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之夢并列起來,深入思考了各類困擾農村發展的現實問題,以及突圍的方向。該書的一些片段發表之后,得到了一些著名文化學者的贊譽,如王小強、梁鴻、曹天予、賀雪峰、嚴海蓉、田力為等等。
閻海軍 ·社會學 ·14.1萬字
本書基于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微觀調查數據,理論分析、實證檢驗了“新農保”政策對農村老年人主觀福利與兒童人力資本(包括教育和健康)的影響及其主要機制和群體異質性,并進一步總結了相關公共轉移支付項目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為進一步完善“新農保”政策、提升農村老年人福利水平和兒童人力資本發展水平提供參考與借鑒。
鄭曉冬 ·社會學 ·13.3萬字
《社會學刊》秉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刊登國內外社會學及相關領域最新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論文、研究述評、新書書評等。本期以文化社會學為專題,內容涉及文化社會學理論及方法研究、有關文化資本理論的經驗研究、文化研究中的新制度主義、社會轉型期的文化與認同研究、中國社會的“關系”與信任模式研究和中國社會亞文化生活方式研究等文化社會學的研究領域。
劉欣主編 ·社會學 ·19萬字
《國際發展援助對婦女公共參與的影響:基于中國、尼泊爾案例的實證研究》以二戰后國際援助機構對婦女公共參與的援助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國際發展援助是否促進了發展中國家國家婦女的公共參與。作者通過尼泊爾、中國湖南和陜西三個案例的比對,不僅證實了國際發展援助確實能夠提高發展中國家婦女的公共參與,而且論證了發展中國家在接受援助時要做到規避援助方的不良企圖,避免對本國經濟、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負面影響,其關鍵是受援國必須掌握援助項目的主導權。
曾璐 ·社會學 ·15.2萬字
店名作為一種社會用語,不僅僅是店鋪的標識符號,更是一種社會文化傳播載體,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直接反映。它像一面多棱鏡,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哲學觀念、思維模式、文化心理、道德觀念、生活習俗、社會制度乃至政治信仰。我們把店名看作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內部包括專名和區別名,這個系統的外部與文化、歷史、社會、生活等有著廣泛而深刻的聯系。前者的關系網絡表現為店名文化的顯性的、表層的形態,后者則積淀成店名的隱性的、深層的內涵。把表層形態和深層內涵之間的對應關系揭示出來,正是店名文化傳播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店名有自己相對完整而獨特的傳播語境與傳播特點,我們在深入梳理店名的起源、發展與現狀的基礎上,從語言符號傳播的視角,對店名進行一個全新視域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店名文化傳播研究體系,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嘗試。
李洪彩 ·社會學 ·15.3萬字
榜樣是當代民航精神的示范者、維護者和引領者。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弘揚當代民航精神的強大能量,是中國民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行業文化建設的有力舉措。本書旨在通過民航先進榜樣的高尚品格和先進事跡,把當代民航精神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以榜樣為鏡,使當代民航精神入眼、入腦、入心,指引我們在工作實踐中明方向、知差距、凈心靈、升境界。
張鳳 ·社會學 ·15.1萬字
本書以地域特征作為研究情境,以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及優化為核心,構建起二者的理論分析框架。其中,依據現代地理學對地域特征的層次劃分,本書將地域特征解構為地域位置、地域文化和地域經濟三個維度的特征屬性;依據深交所對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指引,將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股東價值、員工福利、供應鏈與消費渠道保障、環保和公益五個維度的責任。本書既梳理了我國企業經濟地理格局的演變格局和社會責任實踐的發展歷程,又進一步探討了地域特征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以及二者的互動關系。本書的研究成果不僅為企業社會責任話題提供了嶄新的研究情境,還有助于理解地域特征下企業行為的新特點和新格局,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微觀視角與參考。
鄭棣 ·社會學 ·13.7萬字
你擔心自己死后,社交網絡賬號被家人登錄嗎?“集體點蠟”真的有意義嗎?我們今天的“曬娃”,孩子長大后一定會喜歡嗎?在我們死后,我們在網上的私人信息并不會憑空消失,而會成為一種前所未有的遺產:“數字遺產”。終有一天會死于數字時代的我們,要如何處置自己的“數字遺產”?數字時代讓人們面對死亡時的痛苦和悲傷都變得更加復雜,我們渴望保留回憶,也渴望保留某種程度的隱私。作為心理咨詢師,作者歷經十余年,記錄了人們在處理“數字遺產”時遇到的種種困境,用無數觸動人心的真實事例,讓我們前所未有地思考在數字時代的記憶與愛,死亡與不朽。
(英)伊萊恩·卡斯凱特 ·社會學 ·18.2萬字
日本女性主義傳奇人物田島陽子代表作品初次引進。渴望被愛的心理,是女性一生的陷阱。作者從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在“親緣壓迫”下成長為“女性主義者”的思想歷程。本書探討了所有東亞女性都深有共鳴的生存問題,大膽揭露了原生家庭、婚戀、工作、育兒等領域的結構性歧視。本書回答了“女性為什么這么難活?如何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今后如何奮斗?”等問題。評論家認為本書是日本女性主義入的最佳入門,亦是當代女性主義思想的重要讀物。
(日)田島陽子 ·社會學 ·8.1萬字
國家統計局《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農民工總量已達到28652萬人。作為流動的人力資源,農民工往返于城鄉之間,給城鄉社會帶來深刻沖擊。本書通過實證調查,立足于家庭關系和家庭策略,在城鄉二元體制的宏觀背景下,探討不同家庭在面對勞動力城鄉轉移時的不同選擇、決策依據和影響等。本書將為進一步推進以人為核心、城鄉和諧發展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事實參考,其意義將不限于家庭及家庭關系。
連芙蓉 ·社會學 ·12.1萬字
本書基于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現實背景,聚焦高質量養老護理服務需求的迫切需求,以養老護理人員工作投入為研究對象,從工作要求-資源理論模型視角出發,探討養老護理人員的工作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資源)與工作投入提升,并從組織倫理氛圍的角度實證分析工具性倫理氛圍的工作要求,以及關懷型和規則型倫理氛圍的工作資源對養老護理人員工作投入的影響。本書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調研法和訪談法、定量分析法等。本書的意義在于拓展工作要求-資源理論模型在養老領域的研究,為提高養老護理人員工作投入,提升養老護理服務質量提供新視角。
周坤順 ·社會學 ·9.2萬字
本書從“經濟”的領域指向、“綠色”的效果指向、“治理”的路徑指向出發,落腳于“倫理”的價值取向,以“主體—客體—方法—效果”多維層次來詮釋綠色經濟治理特征意涵、歷史發展與倫理邏輯;基于生態倫理、經濟倫理、社會倫理反思綠色經濟治理中的政府倫理缺位,追問政府治理倫理的多維價值;強調從國內外現代經濟發展的治理倫理實踐中導引出綠色經濟治理中的倫理價值取向;著手從倫理組織建構的基本原則、倫理組織的主要類型、主要功能與管理運行機制重構綠色經濟治理中的倫理組織;從政府倫理的產生機制、監督機制、評估機制、反饋機制中優化完善政府倫理制度。
李克龍 張屹 顧倩 蔣道平 ·社會學 ·18.6萬字
本書針對我國自然遺產資源管理現行體制存在的管理主體不同、評價標準不一、利益矛盾交集等問題,采取文獻研究、社會調查、實證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論證了中國設置國家公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構建保護優先效益協同的國家公園管理模型的基礎上,設計了中國國家公園設置標準的指標模型和指標體系。同時,以福建泰寧世界自然遺產地為實證地,驗證了設置標準的可行性和適用性。所提出的中國國家公園設置標準對于構建符合中國實際的自然遺產管理模式、建立協調資源保護與利用矛盾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和決策參考價值。
羅金華 ·社會學 ·13.8萬字
上野千鶴子,多年來目睹父母關系不和、母親為了孩子默默隱忍,以及長期處在女性被歧視的社會中。她產生了一個念頭:“要是以后自己也過上這種生活,就太不劃不來了。”水無田氣流,“錯誤”地成了母親,在育兒的戰役中苦斗。她的工作時間比丈夫的更長,卻一個人包攬了整個家庭的管理工作。為了讓家庭良好運轉,水無田還要一點一滴地說服丈夫,請求他的幫助和理解。她常常感到不安:“我做的這些事,該不會導致所有女性都更難去工作了吧……”兩個年齡差近乎母女的社會學者,圍繞女性的困境與權利展開討論。從沉睡到覺醒,我們該如何逃離身為女性的苦難?
(日)上野千鶴子等 ·社會學 ·10.8萬字
本書以作者從醫30多年的親身經歷和所學所感寫成。前半部分以大量的統計數據、真實的臨床案例展示了誤診、醫源性疾病等現代醫學還無法解決的困境,過度依賴醫療儀器所造成的荒唐的醫療行為,以及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諸多醫療誤區。后半部分站在歷史、哲學、社會學、邏輯學等多個角度,簡要呈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醫學模式,講述了很多歷史上有名的科學實驗和醫學案例,來探求當下的醫療困境和誤區形成的原因,推行綠色、生態的健康理念和醫療模式。
張克鎮 ·社會學 ·8.6萬字
在網絡技術和信息社會的影響下,一種異質社會——數字社會——在韓國出現,并導致社會的很多領域發生變化。網絡交流不斷擴張,網絡公共領域開始形成;企業組織和企業文化遭遇挑戰;社會不平等格局以及人際關系都發生了變化;等等。對于這些方面,作者不但描述了其特征,而且分析其可行性和條件。對于同樣身處網絡社會的中國,韓國數字化社會的出現及各方面發生的變化值得我們去關注,并未雨綢繆地采取措施避免其數字化社會的負面影響。
(韓)金文朝 金鐘吉 ·社會學 ·13.2萬字
社區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社區養老存在服務供給能力有限、專業和志愿隊伍短缺、籌資困難等共性問題,各具體模式還面臨一些個性問題。為更好發揮社區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依托作用,適應社區養老的多樣化實踐創新,本書從“由社區提供照顧”與“向社區提供照顧”兩方面重新界定社區養老,提出應統籌社區需求和資源,整合創新社區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協同社區多元主體,多渠道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提高服務供給能力。
王偉進 ·社會學 ·7.2萬字
格即等級,差乃差距,“格差社會”就是指日本階層固化、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社會。疫情前,日本社會就陷入了“中流崩壞”的困境,疫情導致的工作機會減少和行業差距擴大更是加劇了這種局面。年輕人無法延續他們父母的中產階級身份,甚至墜入貧困。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希望在于恢復地域社區內的相互幫扶,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日)山田昌弘 ·社會學 ·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