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中國神話母題W編目》中的“W1.世界與自然物”的升級版。書中列舉的中國創世神話母題(W1)數據目錄由原來的3級母題升級為5級母題,母題數量由原來的4607個擴展為12583個。根據此母題目錄可以對中國創世神話的多種類型進行系統分析,可以建設中國創世神話數據庫,也可以作為文學創作或相關傳統文化數據庫建設的參考。
王憲昭 ·圖書檔案 ·2.8萬字
本輯為《跨語言文化研究(第17輯)》,包括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法語二外課堂中的應用、俄漢語工具范疇的對比研究和日本詩歌中擬聲詞、擬態詞的使用及漢譯研究等論文??缯Z言文化研究涵蓋中國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文學,不僅是這兩個學科之綜合,而且極具邊緣交叉學科之特性。它與哲學、人類學、社會學、交際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本書旨在向廣大讀者,尤其是跨語言文化研究學界和第二語言(外語)教育界的學者、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展現獨特的視角,提供具有全新參考價值的學科研究信息。
劉全國主編 ·語言文字 ·12.9萬字
《南大亞太評論》是由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輯刊。選題內容涵蓋大亞太全區域、次區域以及國別層次上的政治、外交、安全、經濟、社會、歷史、文化諸領域的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兼及相關全球性議題。本書為第六輯,設有特稿、專題、區域國別研究、理論探討、書評五個欄目。立足于國際關系史研究,對近百年來國際體系的變化進行梳理和歷史經驗教訓的學習。
石斌主編 ·社科總論 ·17.4萬字
本書從整體史的視角,采用歷史文獻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重點在清代中央王朝對清水江流域鄉村社會的管理與控制上,實施的政治、軍事、經濟、法律、文化、教育等措施與制度,以及清水江流域鄉村社會對這些措施與制度的反應。雙方不僅僅只有單向的支配——服從關系,而是雙向的、互動的、博弈的過程。關注清水江流域鄉村社會的管理與控制,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古代國家政權在邊疆治理方面“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變通策略。
張中奎 ·社會學 ·19.2萬字
2017年8月,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召開了以“國際化與社會轉型”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提交的論文基礎上選取了十八篇論文,編輯出一本中文的學術論文集。共分四篇十八章,四個主要議題分別為教育創新與國際化、人才流動與國際文化交流、少數群體研究與扶貧、社會治理與社會政策。本書由宗力和劉寧擔任主編,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資助出版。本書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圍繞著國際化、教育、國際文化交流、社會發展、社會政策等方面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理論層面的深入討論和分析,試圖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建議。
宗力 劉寧主編 ·社會學 ·15萬字
本書匯集了浙江省內外各地初中、高中以及杭州師范大學數十位教師圍繞歷史學科教學為中心的多篇論文。全書分教學設計、高效課堂、課程探究,等八個部分,契合當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育人觀念,對初中、高中和大學歷史學科教學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丁賢勇 王才友主編 ·教育 ·17.6萬字
本書涵蓋了語言學、外國文學、翻譯、區域國別研究及學科教學等方向的研究成果。本刊旨在向廣大讀者反映我國外國語言學、外國文學、翻譯、區域國別研究及學科教學五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展現獨特的研究視角,提供具有全新參考價值的學科研究信息,在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促進中國跨語言文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本輯為第十八輯,主要內容包括歷史語言學研究專欄、文學與文化、文化與教學、語言與教學等四部分十多篇論文。
劉全國主編 ·語言文字 ·18.6萬字
本書是越南漢字資源整理研究的專題性著作。全書分上中下三編,上編越南碑銘文獻用字研究,中編越南碑銘文獻俗字彙編,下編越南碑銘文獻目錄。著者在兩萬多通越南銘文拓片中,按時代編撰文獻目錄,據此搜集整理越南碑銘俗字,拓展越南碑銘文獻用字研究。書稿立足原始文獻,從國際俗字(通用俗字)和國別俗字(變異俗字)視角,考察俗字在越南的移植、受容、變異和衍生,對諸多越南俗字進行了構形和源流闡釋,揭示了域外俗字對於中國文字學研究、大型辭書編撰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何華珍 劉正印等 ·語言文字 ·14.8萬字
本書以中共中央辦公廳2012年4月12日頒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為依據,詳細闡釋了機關常用公文的含義、特點、作用、格式和寫法,每種文書都列舉了最新的或典范的案例以供參考。全書共分上、下二編,上編為公文寫作基礎知識部分,下編為公文寫作實踐部分。
劉曉玲 ·語言文字 ·14.6萬字
近些年來,婚姻對社會分層的影響備受社會分層研究者的關注。本書運用社會排斥和社會結構化兩個解釋機制,探究了中國社會中的教育婚姻匹配對社會收入差距和社會分層結構開放性的影響。在對收入差距的影響上,本書發現在市場轉型與高等教育擴張的背景下,一方面教育同類婚分布結構呈現兩極化趨勢;另一方面教育婚姻匹配與收入婚姻匹配之間具有高度的同構性,從而導致收入等與教育相關的資源與機會在家庭層面出現了優勢階層的“強強聯合”與弱勢階層的“劣勢累積”,由此拉大了社會收入差距。在對社會分層結構開放性的影響上,本書發現經由聯合型結構化和自源型結構化兩個機制,教育婚姻匹配所導致的社會分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夫妻代內中和代際間愈演愈烈,出現了“優者愈優,劣者愈劣”的馬太效應,社會分層結構的固化程度由此不斷加深。
石磊 ·社會學 ·17.5萬字
本書是一部深度探討人工智能賦能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變革的前沿力作。作者基于跨學科視角,融合馬克思主義理論、計算機科學、教育學等多領域知識,系統解析“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機制與新路徑。通過剖析技術機理、功能特性及變與恒的內在實質,構建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態,提出切實可行的優化策略。本書不僅為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轉型提供理論支撐,更為新時代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與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智慧與方案。本書是一部集理論創新、實踐指導與人文關懷于一體的研究成果,它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思想探索者都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智慧的火花,激發對未來教育的無限遐想與追求。
申曉騰 ·教育 ·17萬字
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人工智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創新的學術專著。本書立足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的研究視域,深化闡述該研究主題的必要性意義、重要性價值、現實性境遇與可行性路徑。本書在基礎學理闡釋層面,重點闡釋人工智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創新的核心范疇、本質關聯與內在邏輯;在實證研究層面,重點分析二者融合創新的現實境遇及發展趨向;在對策研究層面,重點探究二者融合創新的內容拓深、方法論構建與實踐路徑?;谝陨涎芯績热荩緯鴮τ谏罨叭斯ぶ悄?教育”的融合創新研究,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工智能發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夏鋒 ·社科總論 ·19.6萬字
本論文集是跨學科、跨國人類學詩學團隊三十余年間的田野研究成果集錦。本書的核心議題是如何在人類學及田野工作中呈現與文學詩學不盡相同的觀察。諸作者從人類學著述的文化寫作、歌謠與詩作、電影與戲劇、樂舞與繪畫、數字新媒體運用,以及在跨學科、跨專業和跨方法的合作人類學實踐中,展示他們和地方人民長期田野互動的人類學詩學特征,探討何以能將詩性智慧進一步引申至社會詩學觀察與本體追索之中。不同以往的是,本學術論集首次將幾位中國人類學家的田野詩作放在開篇,對比、隱喻、深情、性靈與直覺均源出于文化多樣性的心底感觸,以饗讀者。
莊孔韶主編 ·社科總論 ·18.4萬字
互聯網是當前驅動媒介、傳播、文化與技術發生動態變化的核心因素,互聯網歷史與特定的社會歷史有著深刻的關聯共生關系,互聯網歷史研究也因此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有鑒于現有的互聯網研究缺乏歷史的縱深與反思的力度,本書嘗試跳脫出互聯網技術史、互聯網事件史與互聯網企業史等常規路徑而另辟蹊徑,轉而聚焦從社會記憶視角研究中國互聯網的社會史。透過從媒介記憶角度探究中國互聯網的總體歷史,從群體角度剖析中國網民的歷史畫像及其變遷機制,從網絡自傳角度闡述個體網民的互聯網使用過程,從互聯網記憶角度探討網民對BBS、消逝的網站以及QQ的記憶圖景,本書搭建了從社會記憶角度闡釋中國互聯網社會史的分析框架,豐富了中國互聯網歷史的研究視角和理論思考,以期拓展網絡傳播研究和媒介歷史研究。
吳世文 ·新聞傳播 ·17.7萬字
本書分析了語文教材國家形象表征現狀。以語文教材國家形象表征的本質為研究起點,歸納了國內外教材中國家形象的基礎性理論,呈現了語文教材國家形象表征的總體情況、學段差異情況、年級差異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并對未來語文教材國家形象建構提出了建議。
耿希 ·教育 ·18.9萬字
本書探討了儒學與社會主義思潮的親和性,聚焦晚清的思想轉向中的社會主義思潮的勃興,以居于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兩位思想大師康有為和劉師培的廣義社會主義思想為研究對象,探究他們社會主義思想的內生起源,把康有為、劉師培的社會主義放在整個中國思想史的演變脈絡中考察,考察他們和清代及更早的儒學思想之間的源流關系。本書具有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共通性質的理論價值。
謝天 ·社科總論 ·15.2萬字
本書首先對深度數字閱讀推廣的內涵、機制與模式等進行理論分析,并以圖書館為例對我國深度數字閱讀推廣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其次,從深度數字閱讀推廣的目標用戶視角,研究了用戶在選擇學術期刊論文和電子書過程中的關鍵感知點,分析了用戶的感知行為特征對深度數字閱讀推廣的啟示;最后,聚焦推廣信息視角,借鑒內容營銷理論,構建深度數字閱讀推廣的內容營銷機制與方法體系,提出了應用內容營銷方法促進深度數字閱讀推廣的建議。
茆意宏 馬坤坤 彭愛東 ·新聞傳播 ·13.9萬字
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重文的專題性著作。緒論闡述了韓道昭《五音集韻》的成書價值,重文的內涵與發展沿革,以及《五音集韻》重文的術語系統、字料來源和基本類型。正文依卷次逐條考辨《五音集韻》一百五十二個韻字頭下所屬的九百餘例重文字形,基本嚢括了韻書中的生僻、疑難和典型重文。全書材料翔實,條理清晰,考證嚴密,層層剖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邱龍升 ·語言文字 ·19.8萬字
本書是我國人文社科研究領域首部以學術關鍵詞為對象的年度報告,書中系統整理了2021年度法學、文學、新聞與傳播學、圖書情報與檔案學、哲學、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文化與旅游等11個學科的學術關鍵詞,并對之后的學術發展趨勢進行了初步判研。通過對以上學科關鍵詞進行的整理分析,可以幫助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快速了解研究領域的熱點,及時把握學術增長點與前沿方向,從而為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科學選擇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計劃和開展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張寶明主編 ·社科總論 ·10.3萬字
講好思政課不僅有“術”,也有“學”,更有“道”。《思政課的道理》對思政課建設的根本遵循、“大思政課”建設、思政課教學的改革創新、大中小學思政課的一體化建設、課程思政建設等思政課建設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探索;提出了思政課教學中的細節敘事、思政課教學中問題意識的貫穿及化“意識”為“方法”、化“自發”為“自覺”等新的研究課題并進行了深入闡述。全書視野開闊、內容豐富、文字洗煉、富有新見,是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有益參考。
沈壯海 ·教育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