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彝族撒尼敘事長詩《阿詩瑪》的翻譯傳播以及在傳播中最具代表性加影響力的譯本為研究對象,對其翻譯類型、翻譯文本的譜系關系、翻譯傳播線路、翻譯傳播文化場域各權力因素與其經典身份構成之間的關系以及翻譯策略加翻譯方法等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阿詩瑪》的翻譯過程也就是其動態經典化的過程,《阿詩瑪》的翻譯過程構筑了其傳播世界,《阿詩瑪》的翻譯與傳播見證的是對他者解讀和轉移的多層效果構成的復雜網絡。
黃瓊英 ·新聞傳播 ·27.8萬字
20世紀的上半期,在中國興起了一場由知識分子主導的聲勢浩大的鄉村建設事業,學術界稱之為“鄉村建設運動”。作為一種改良主義實驗,它希望在維護既存社會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興辦教育、倡導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務和移風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趨衰弱的農村經濟,刷新中國政治,復興中國文化,實現“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實踐層面,“鄉村建設運動”的思想通常與國家發展的戰略、政策、措施密切相關,并呈現出“群體性”和“多樣化”的特點。“鄉村建設運動”在中國百年鄉村建設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融匯中西的作用,有其獨特的學術內涵與時代特征,是我們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實施新一輪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忽視的學術遺產。
梁培寬等編 ·社科總論 ·27.8萬字
在公元前一世紀晚期,中國上古文獻的文本形式發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巨變,其劇烈程度甚至超過了孔子時代。同一部書,在此界限前后,我們需區別對待,而非等而視之。這不僅關乎我們對傳世文獻的認知,也會左右我們對出土文獻價值的評判。若混同這種前后的變化,以東漢以來的傳世文本為基礎,以《漢書?藝文志》為想象模型,來描述先秦學術或文學,我們勾勒出的只是先秦的鏡像,而非早期知識世界的真實圖景。觀察西漢以前的知識世界,劉向和《漢書?藝文志》是必要的起點,但也是特別需要超越的視點。劉向、劉歆父子所描繪的早期知識世界,被班固簡化為《漢書?藝文志》中的六藝、諸子等清晰的線描圖譜。但是,這個圖譜只是一種敘事的結構,我們后來的人被這個敘事結構給“規范”了。如何站在學術傳統之外觀察這個結構,以及如何超越它對我們的“規范”,乃是此書研究的中心問題和元方法。
徐建委 ·語言文字 ·27.7萬字
本書主要聚焦于《金瓶梅》在英語世界中的傳播、接受和影響,并著重梳理了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漢學界對這一奇書的理論闡釋。全書主要呈現了英語世界在《金瓶梅》的實證研究、主題思想研究、人物研究、敘述風格研究、修辭研究等方面的理論成果。總的來看,英語世界這一“他者”視角為國內金學界提供了一面具有跨文化意義的“比較之鏡”,有利于促進中西金學界之間的互證、互識和互補。
黃文虎 ·語言文字 ·27.4萬字
本書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與北京市教委聯合批準的省部級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2019年度報告,匯集了研究基地一年來圍繞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法治保障主題的重要研究成果。內容上,聚焦科技創新與法治的關聯互動,包括人工智能立法、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網絡與信息領域法治等。同時梳理了研究基地一年來主要的學術活動及承擔的科研任務,以展示基地風采。
譚華霖主編 ·社會學 ·27.3萬字
本書為周棉主編的依托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留學生與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集刊。本冊為2023年第1期,包括中國式現代化與民主研究;留學生與中國社會發展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藝術學研究;東南亞研究;學術傳記·回憶錄六部分。
周棉主編 ·社科總論 ·27.1萬字
全書共分9章,主要涉及國際創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創業與創新、創業者與創業團隊、創業機會、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創業計劃與創業資源整合、創業融資、創業企業成長、創業發展趨勢與實踐等內容。體現了以下特色:一是以創業機會為導向,以中國市場和實際國情為背景,突出主題突出創業過程主線;二是緊密跟蹤國內外創業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博取百家之長,突出理論聯系實際,著力提高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創業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創業案例和創業資料豐富,突出針對性和啟發性。四是緊跟創業實踐發展,對國內外創業活動的新發展新趨向進行研究闡述。作為理論與實務并重的創業教育教材,書后還摘錄了我國有關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一些政策和實務操作的內容。本書可作為全國高等院校本科生開展創業基礎教育的教材使用。由于實用性很強,也適合社會各類各層次創業者學習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使用。
趙公民 ·教育 ·26.8萬字
本書在充分考察洪武、建文、永樂時期出版情況、出版特點的基礎上,探討出版與文學的互動關系,屬于跨中國印刷史、古籍版本學、明代文學史的交叉性、綜合性研究,研究方法具有鮮明創新性。本書不僅從宏觀上統計了洪、永年間出版書籍種類,還就出版成本、各地出版業水平差異等問題展開專題探討,更從出版的角度考察文學,分析了宋濂、高啟、閩中詩派等若干典型個案,為觀察當時文學發展演變提供了一個重要角度,具有一定方法論意義。
高虹飛 ·新聞傳播 ·26.7萬字
《尚樸堂文存》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之一種。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為作者從已經發表的兩百多篇論文中選出,共計15篇。涉及古文字學、天文考古學、民族古文字學、先秦史、天文年代學、歷史文獻學和先秦思想史等不同領域,旨在反映作者對相關問題的一些思考。有的文章因發表時間過早,至今已有三十年,故稍事修訂,其他文章或只做了文字的訂正和體例的統一,個別插圖有所移換,一仍其舊。全書文章根據主題的不同約略進行了分類。
馮時 ·作品集 ·26.6萬字
《中國經濟與社會史評論》是社會史和經濟史方面的集刊,匯集了相關領域的大量優秀成果。本書為2017年卷,分為“稅收與財政”“經濟與社會”“文化與社會”“學術評論與綜述”四個專題,主要收錄了茶稅和雜稅征收、萬歷清丈,水利建設、戲曲文化、官學系統等方面的20篇文章,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相關領域的研究。
陳鋒主編 ·社科總論 ·26.6萬字
《家庭與性別評論》是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內外圍繞家庭與性別領域相關專題的多樣化視角和最新成果。本期以近年來家庭性別領域討論較為熱烈的親職與育兒為主題,展現了有關母職變遷、女性作為母親的體驗、兒童教養方式及撫育的社會支持變遷等不同切面,收錄的文章涉及家長主義的盛行與母職再造、母職的經紀人化、菲傭母親的信息溝通技術、在線母職書寫、雜志中的親職話語、集體化下的童年等多個研究內容。
施蕓卿主編 ·社會學 ·26.4萬字
《中國邊疆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新疆智庫聯合主辦的學術集刊。本書是第十二輯,選入有關邊疆研究的論文21篇,涉及邊疆治理研究、東北與北部邊疆研究、西北邊疆研究、海疆研究、國外研究論著譯介、研究動態與學術述評等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動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邢廣程主編 ·社科總論 ·26.4萬字
本書以東漢文字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為依托,收錄了近300個有代表性的漢字,從造字本義、歷史文化、神話傳說等角度解說漢字的神奇。為方便讀者快速、準確地掌握漢字的字形、字義,本書精心為每個漢字配置了插圖,并按字形演變的歷史順序依次列舉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字體,圖文并茂,講解深入淺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詳細介紹漢字源流、歷史文化內涵的工具書,是讀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之佳選。
于童蒙編著 ·語言文字 ·26.3萬字
本書汲取了近年來智慧教育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案,致力于構建一個相對完整和前沿的智慧教育理論體系。全書共分基礎理念篇、基礎教育篇、高等教育篇、互聯網+學習、未來展望篇5篇14章。第1~5章為第1篇,總結介紹智慧教育的背景、定義、現狀、建設運營、評價體系、核心技術等理論基礎。第2~4篇涵蓋第6~13章,是本書的主體部分,聚焦實踐,分別從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互聯網+學習三個專題,重點介紹三通兩平臺、智慧校園、智慧圖書館、在線教育、互聯網+基礎教育、互聯網+高等教育6個領域的理念、方案、案例等內容。第5篇(第14章)從近遠期展望智慧教育發展趨勢。本書關注前沿熱點,體系完整,方案齊全,案例豐富,圖文并茂,是一本較為全面的工具書,可作為智慧教育科普讀物、智慧教育或智慧城市相關課程的參考書,也可為從事智慧教育研究、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工作的人員提供參考。
哈斯高娃 ·教育 ·26.3萬字
書稿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大眾傳媒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研究”前期的階段性成果,作者選輯了課題組學術骨干以及參與有關研討會部分專家學者公開發表的論文共二十八篇,分為六編,分別包括:新媒體與文化生態、大眾傳媒與價值形塑、電視媒體與文化傳播、媒介敘事與國家形象、文化軟實力與國際傳播、媒介形象與身份建構,全書從不同維度闡述了傳播媒體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為傳播媒體與文化建設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
董天策主編 ·新聞傳播 ·26.3萬字
本書在實踐上指導讀者如何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說話時機、說話輕重和與人開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調解糾紛時和激勵他人時的說話分寸,掌握與不同的人說話的技巧,不同場景下的說話藝術,怎么說別人才會聽你的,最討人喜歡的說話方式及如何說好難說的話等。同時還以生動具體的事例向讀者展示了同陌生人、同事、老板、客戶、朋友、愛人、孩子、父母、對手溝通的藝術,在求職面試、談判演講、尷尬時刻、宴會應酬、探望病人及應酬親友時的說話藝術。書中將口才、社交和人生融為一體,側重于對讀者綜合素質的熏陶,從心靈深處啟發讀者體味生活,打開社交之門,進而掌握一套善于交際、能言善辯的本領,在人際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張卉妍 ·語言文字 ·26.2萬字
本書是對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的修訂版,首先對海洋環境跨區域治理相關理論進行規范化研究,歸納出相關框架和理論支撐。其次,分別對各國跨行政、跨國界海洋環境治理的現狀、相關主體的利益、影響跨區域治理的因素、選取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最后,在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性地提出了“海洋環境跨區域治理制度構建”的設想。該著作在分析界定海洋環境跨區域治理基本內涵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提出跨區域海洋環境治理的行為邏輯,同時以東海為例進行了驗證分析,并提出制度化的政策設計。該書對海洋環境跨區域治理的系統性闡釋,進一步強化了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機制,作為環境治理體系建構的另一維度,為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全永波 葉芳 ·社科總論 ·26.2萬字
本書分專題研究和教改實踐兩篇,涉及國際情況調研、文獻保護與修復人才培養、素養培育、難點熱點、中大實踐等主題,對國內外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培養的理論與實踐做了專題研究,并具體總結了中山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培養的改革實踐,力求為該專業領域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
張靖 周旖 陳定權主編 ·圖書檔案 ·26.2萬字
本書重點關注19世紀以來,以英語為載體的西方學界,對中國古代詩話系列文本的譯介與闡釋、論述等研究。現共計有近百部詩話被英語世界研究者介紹、關注,其中又有53部被不同程度地進行英譯。通過以縱向視角梳理英語世界中國古代詩話的傳播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收集整理不同研究者針對不同朝代詩話的相應英譯文本,從而進一步考察研究者們對一系列詩話作品中出現的傳統詩學術語的譯介與解讀,以及不同研究者如何采用不同的西方文論方法視角,對古代詩話進行整體層面的理解與論述。
歐婧 ·語言文字 ·26萬字
本卷遴選《江海學刊》文學欄目近二十年刊發的專題性論文,從媒介,技術與文學藝術的關系各個層面,對讀圖時代的文藝研究,數字傳媒時代的文藝研究,進行系統探索,力圖為人文與科學的跨界研究探索新路。
韓璞庚主編 劉蔚編輯 ·社科總論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