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者能不能死——當代西方文論考辨》是張江教授的個人論文集。書稿分三個部分(當代西方文論的演變與趨向、當代西方闡釋:強制與獨斷、碰撞與論爭)展示了作者對當代西方文論的思考。書稿首先是從整體上指出西方文論的總體缺憾和問題;再通過對“強制闡釋論”的若干問題辨析,從細致處指出中國學界對西方文論的接受存在“強制闡釋”的問題,這種闡釋是獨斷而偏執的,這些缺陷需要學界更多的參與和反思。第三部分則是作者與當代西方幾位著名學者的對話。
張江 ·文學評論 ·27.7萬字
本書全面評介了從17世紀英國現代小說興起之初始階段到18世紀英國小說首次繁榮昌盛這一百多年里的主要小說作家、主要作品、流派風格和在英國及西方小說史上的貢獻。包容、點評了西方特別是英美學者們過去對這些作家、作品從不同觀點和角度所發表的重要評論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體評介上,作者顯示了出色的解讀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層次含義都一一展示出來,起到了經典賞析的作用。
黃梅著 ·文學評論 ·27.7萬字
“承認現實的恐怖,以這種方式將它消解。葬身鯨腹——或承認你就在鯨腹中。”——喬治·奧威爾。【作者簡介】喬治·奧威爾(1903—1950),英國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傳世之作《一九八四》、《動物農場》膾炙人口,歷久彌新,被譽為“一代英國人的冷峻良心”。【內容簡介】奧威爾可謂是20世紀最發人深省且文筆最為生動的隨筆作家之一,他以過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協的語言,用筆和紙與其時代的偏見進行抗爭,也因此而聞名于世。本書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奧威爾在不同報刊、文集中發表的長短書評,橫跨奧威爾的整個創作生涯,其中包括《查爾斯·狄更斯》、《在鯨腹中》、《評<我的奮斗>》等多個名篇,以近百多萬字的篇幅,呈現奧威爾書評的全貌。本書為三卷本套裝的第一冊。
喬治·奧威爾 ·文學評論 ·27.6萬字
本書立足于金源時期多民族文化的歷史語境,從金代詞壇漢族詞人與少數民族詞人的創作實際出發,分別對兩類詞人的創作追求、主體精神、審美風格作出梳理和分析。關注的重點有三:這一時期的詞壇創作多元性和吸收融合、相互取法的特點;第二,在題材上金詞比兩宋詞有新的開拓,關注與表現北國風情成為它獨具的特色。第三,金朝詞人們多采取逃避現實,向往隱逸的處世態度,創作上表現出厭棄功名、關注山林的隱逸情懷。
于東新 ·文學評論 ·27.6萬字
本書為法國卷。主要從4個角度切入講解:一是解原典,從作者、時代背景、故事情節到全書精華,緊貼原著,告訴讀者每本名著好在哪里,以及如何閱讀一本好書;二是亮觀點,借助閱讀史和講學積淀,以文史哲切入,對比文本、題材、作家、主角,挖掘名著的多種閱讀方式;三是談美學,通過老師們的國外求學經歷,帶領讀者跳出文字,感受現實,走進雨果筆下的巴黎圣母院,巴爾扎克筆下的巴黎街道;四是挖掘價值,回歸當下,梳理不同生命階段的讀法,探討青春成長、夢想奮斗。
柳鳴九 王智量 藍英年主編 ·文學評論 ·27.6萬字
浙江詩詞創作源遠流長,直至現代依然人才輩出,一度再現輝煌。《浙江現代十大家詩詞賞析》一書可以作為佐證。入選該書的十位大家是:蔡元培、章太炎、劉大白、魯迅、馬一浮、沈尹默、郁達夫、茅盾、俞平伯、夏承燾。他們既是我國現代文化名人,又是詩詞創作的行家里手。著者分別選取每位名家詩詞三十題,除各寫一篇長文總體介紹其生平與詩詞創作外,對其代表作品每題都有一篇簡明扼要的賞析文字,意在充分展示這些文化名人詩詞創作的成就,以引起讀者閱讀鑒賞的興趣,并對當前出現的傳統文化詩詞熱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丁茂遠 ·文學評論 ·27.5萬字
“承認現實的恐怖,以這種方式將它消解。葬身鯨腹——或承認你就在鯨腹中。”——喬治·奧威爾。【作者簡介】喬治·奧威爾(1903—1950),英國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傳世之作《一九八四》、《動物農場》膾炙人口,歷久彌新,被譽為“一代英國人的冷峻良心”。【內容簡介】奧威爾可謂是20世紀最發人深省且文筆最為生動的隨筆作家之一,他以過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協的語言,用筆和紙與其時代的偏見進行抗爭,也因此而聞名于世。本書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奧威爾在不同報刊、文集中發表的長短書評,橫跨奧威爾的整個創作生涯,其中包括《查爾斯·狄更斯》、《在鯨腹中》、《評<我的奮斗>》等多個名篇,以近百多萬字的篇幅,呈現奧威爾書評的全貌。本書為三卷本套裝的第二冊。
喬治·奧威爾 ·文學評論 ·27.5萬字
本書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修己的個人評論選集,是“粵派評論叢書”中的一本。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主要收錄了對魯迅、周作人、張愛玲等人及其作品的評論;第二輯是對趙樹理及其作品的評論;第三、四輯是從宏觀角度對現當代文學和這門學科的研究評論。主要涉及魯迅與左翼文藝運動間關系的探討、對“兩個口號”之爭以及二三十年代中共“左傾”路線指導下的文學創作的研究等。作者從“人的文學”的角度對魯迅、沈從文、郭沫若等的作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描述了這一思潮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影響,以及提出以五四文學革命和民族傳統文學兩者間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雙線論”來重寫現代文學史。全書史料翔實,邏輯清晰,觀點客觀公正,是一本比較好的學術著作。
黃修己 ·文學評論 ·27.5萬字
本書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為進路,旨在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的“史傳”傳統及其歷史變遷。全書從關系認知、“史補”觀念、傳“奇”書寫、“春秋筆法”四方面入手,探討它們各自生成的“史傳”淵源及內涵變遷。在思路上既注意把握兩者的“家族相似性”,又注意闡釋兩者的本質區別。
何悅玲 ·文學評論 ·27.4萬字
該書2006年曾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納入童慶炳主編的“文藝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王蒙作為中國當代的重要作家,在文體創新方面頗有建樹,從早年的意識流嘗試,到晚近小說中的詩化、哲學化、散文化嘗試,無不體現了一個創作者求新求變的創作心態和自由開放的創作觀念。該書在通讀王蒙全部小說作品的基礎上,準確捕捉王蒙小說創作中的變與不變,歸納出王蒙小說的文體特征,通過探討小說的語言、敘述個性、文體語境和作家文化心態等,觸摸小說文本的內在文化精神,探討作家的敘述個性、文化取向和對生活和現實的理解,揭示小說的學理蘊涵和社會文化語境,力圖呈現王蒙小說文體創新的意義和局限。該書初版后,得到學術界好評,并曾出版繁體字版。此次再版,作者修訂了之前的表述,增補了近十五年追蹤研究王蒙的研究成果。
郭寶亮 ·文學評論 ·27.4萬字
該書是著名評論家謝有順的文學論文集。他精心遴選近些年發表的文學研究論文,集中展示個人科研成果和對中國當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化的近距離觀察和深度思考。其中既有宏觀論述,主要體現對潮流和趨勢的把握,也有個案分析,包括對重點作品的深度分析和作家論。謝有順的文學評論明白曉暢,有個人感悟,也有理論支撐,同時,也總是有嚴密的論述邏輯。他從不掉書袋,也很少有理論纏繞。他總是能在文化的視野和社會發展的律動中找到文學發展和作家創作演變的現象和根源,從而給作家以恰切的定位,給作品以有分寸的評價。
謝有順 ·文學評論 ·27.4萬字
古代小說歷來是古代文學中的重要一支,而相對于古代詩詞研究而言,對古代小說的研究稍顯薄弱。本書由北京大學中文系劉勇強、潘建國和李鵬飛三位古代文學研究專家在《北京大學學報》連續十年開設的《古代小說前沿問題叢談》的欄目整理而成,以對話形式探討古代小說研究的基本問題,包括文體、風格、結構、情節等,生發出諸多新的思路和觀點,富有啟發意義,對古代文學研究有一定的前沿借鑒價值。所謂前沿問題不一定是當下的熱點和新銳的研究,同樣可以是對基本問題的反思與開掘,而且經過這樣的反思與開掘,我們也許可以發現這些錯綜復雜但內涵豐富的基本問題仍然可能是小說研究的出發點甚至制高點。
劉勇強 潘建國 李鵬飛 ·文學評論 ·27.3萬字
本書以有聲有色的87版電視劇《紅樓夢》36集為門徑,一路風光旖旎,來到蘊藏豐富的原著,尋繹弦外之音及傳統文化與習俗,融入生命的理解,試解“其中味”。秉承“整本書閱讀”理念,內容涵蓋傳統知識講解、文化內涵挖掘、詩詞句精選賞析,等等,不僅讓你知紅樓,而且讓你論紅樓、用紅樓。
李山 徐德琳 貢方舟 薛宇 ·文學評論 ·27.2萬字
「誰是金庸小說中武功天下第一?」「金庸小說的武學高手一代不如一代?」「獨孤九劍與重劍劍理,何者較為高明?」「你知道武林絕頂高手一掌可打多遠、一躍可跳多高、一奔能有多快、一拳能擊出多少斤嗎?」「掃地神僧、獨孤求敗和東方不敗,哪位武藝更深?郭靖、楊過、張無忌,誰人武功更強?」
陳廣隆 ·文學評論 ·27.2萬字
唐傳奇與唐詩賦一樣,具有反映個人以至時代心聲的作用。明人胡應麟云:“變異之談,盛于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本書作者即在唐傳奇版本作者考證、藝術性研究之外,另辟蹊徑,以傳奇寫作的政治背景為出發點,從傳奇作者的政治態度入手,通過專通結合、文史互證法,或比較作品內容與史實之異同,或辨明作品人物原型、創作年代,或考察實際作者、作品標題,在此基礎上旁推曲鬯,以意逆志,透過表面的藻繪,探索作者的創作意圖亦即作品的真正寓意。
卞孝萱 ·文學評論 ·27.1萬字
本書以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的《蘇軾詩集》所輯蘇軾詩為藍本,以蘇軾諧趣詩整理和研究為中心探討。經過細致的考察與辨析,在蘇軾詩作的主體2388首中,整理出應然諧趣詩105首,實然諧趣詩384首,共計達489首之多。從本書的五章設計上看,第一章,首先界定蘇軾諧趣詩的概念及成因;第二、三章是作者研究的重點,對應然諧趣詩和實然諧趣詩進行了整理和分析,并著重用文本和圖表對其進行歸類分析;第四章,對蘇軾諧趣詩藝術特點探究并總結;最后,探討蘇軾諧趣詩的地位與影響,從而系統性地完成了對蘇軾諧趣詩的整體研究。同時,用文本實證和圖表分析等方法來考察蘇軾的諧趣詩,有利于豐富蘇詩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李恒 ·文學評論 ·27.1萬字
《金瓶梅》是一部至今仍“活著”的古典小說,當今社會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在此書中找到影像。《金瓶梅》一百回如一回,故事情節高度整一,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實屬罕見,故惟有從整體敘事形態入手來研究此書,方能破解其中的奧秘。從整體形態上講,《金瓶梅》是一部“艷歌當哭”式的小說。它寫的是色之艷、財之艷,權之艷,而實質上卻是在哭,哭的是國之亡、政之腐、家之破。《金瓶梅》敘事之妙在于它把西門慶及其家族的興衰與大宋王朝的敗亡結合在一起,其深層的結構是家國一體。《金瓶梅》采用純客觀的敘事手法,不動聲色地描寫市井百態,其目的是要讀者仔細地“看”穿人世,“看”透人生。《金瓶梅》的敘事目的是借宋喻明,它以宋之亡,來警告明之統治者勿蹈覆轍,故是一部憂國憂民之作。《金瓶梅》的作者有著深刻的歷史洞察力,他指出宋、明之弊在于官商勾結。由此,吏治腐敗;由此,國之經濟衰敗;由此,國之必亡。《金瓶梅》從反面來勸誡西門慶式的商人和國家統治者,故是一部寫給有產者的教科書。《金瓶梅》是一部人物至上的小說,每個人物都是作者的精心設計,都具有獨特的敘事目的。《金瓶梅》的文體形式與俗講相似,故可以看作是晚明時代的一部大俗講。
孫志剛 ·文學評論 ·27萬字
2014年11月,在紀念吳敬梓逝世2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鄭志良發表了重要新發現——吳敬梓好友寧楷的《儒林外史題辭》,繼而他又發現了吳敬梓的《后新樂府》詩六首。這些新發現的重要新文獻讓海內外有關學者驚喜不已。葉楚炎等學者繼續發掘又有新成果,遂引起學界對《儒林外史》原貌和吳敬梓家世的重新認識。《儒林外史與中華文化》這本書則是這一次重要國際學術交流成果的結集。
李漢秋 ·文學評論 ·27萬字
作為”喬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書名,本書是一冊名家評論喬伊斯的集子。評論人包括龐德、葉芝、蕭伯納、伍爾夫、艾德蒙·威爾遜、理查德·艾爾曼等現當代大家,他們不僅對喬氏文本縱深開掘,更從觀念上對其結構進行關注把握,多年來一直是讀解喬伊斯繞不開的入門工具書。個中不少獨辟蹊徑的論述均是轟動一時、極為矚目的喬氏研究名篇(著)。無論一般讀者還是專家,都將其置諸案頭。
王逢振 ·文學評論 ·27萬字
本書是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王春林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細讀與評析,收錄了其對于《人世間》《推拿》《白鹿原》《蛙》《一句頂一萬句》《繁花》等廣受讀者歡迎的18部獲獎作品的解讀。茅盾文學獎文學獎是中國當代極具權威和影響力的文學獎項之一,代表著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的高度。自首屆至今,茅盾文學獎歷經40載,已評出近50部各具特色特色的長篇小說。王春林曾任多屆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的評委,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對中國當代文學有著深入、獨特的見解。本書中,他從小說的結構方式、敘事手法、語言特色、主旨意蘊等多個角度切入,帶領讀者品賞、領略這些獲獎作品的豐厚內涵和藝術魅力。
王春林 ·文學評論 ·2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