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本以東北淪陷區童話為專題的學術著作。作者多年致力于東北淪陷區的童話研究,基于自身良好的學術訓練和學養積累,精心、細致地梳理了東北淪陷區的童話作品,以刊載的主要報刊和重要的代表作家為脈絡,兼顧長久以來被人們忽視的邊緣童話作品,從中透視出當時東北淪陷區的文化氣候以及人民的生存狀態、生活狀況和精神圖景。該作品無論是從學術價值還是文化的認知價值上看,都可堪稱一部資料翔實、論述扎實、具有洞見的學術專著。
陳實 ·文學評論 ·21.6萬字
本書分作家論、作品論、讀者論、比較論、附錄五大部分,主要內容涵蓋張恨水生平與創作道路、張恨水的文學成就、張恨水代表作的藝術特色、張恨水小說熱持續不衰的社會與文化根源、張恨水與同時代作家的交往與比較等,把張恨水及其作品放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大背景下考察,引導讀者走進張恨水的文學世界。
燕世超 ·文學評論 ·18.2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一部古體詩集。內容主要包括作者來寧夏所寫的邊塞詩、游歷贈答詩、詠史懷古詩等體裁,涵納古今,包蘊豐富,富有濃厚的懷古氣息和現代人情韻味;更插有今人相關的一些書畫作品,使得書稿顯得古色古香、文化內涵深厚。另外,該書對宣傳寧夏人文地理、歷史與當下都有重要的意義。
杜曉明 ·文學評論 ·2.3萬字
澳大利亞命名之后的兩百多年時間里,澳洲人發明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和諸多民族神話。這些神話包括“歐洲白人對澳洲無主土地的發現”,“澳大利亞的叢林神話”,“澳大利亞是白人的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幸福生活方式神話”,等等。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彼得·凱里,在其小說中對澳大利亞社會歷史建構的這些神話進行了一系列的解構活動。作為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凱里致力于探討澳大利亞最普遍、最根本的社會問題,即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的復雜性、含混性與待定性。本書從凱里小說創作中反映的澳英關系、澳美關系入手,研究澳大利亞民族認同的危機和轉機、國家認同的含混和澄明、文化認同的困境與超越、以及澳大利亞人對自我認同的探索等認同問題。
張計連 ·文學評論 ·18.6萬字
關于美國現代詩歌和中國的關系,數十年來研究者不乏其人。作者另辟蹊徑,憑著對中國詩詞的深厚修養,選擇將相當部分的注意力去關注漢詩以及漢字作為事物,在美國詩學平臺上的出現和存活,并試圖提供多個通道,讓讀者可以進入并且退出這關鍵的一百年,使得本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吳永安 ·文學評論 ·25.5萬字
《封神演義》是中國白話長篇神魔小說代表作之一,其影響僅次于《西游記》。長期以來,是大眾閱讀廣泛的古典小說,也是影視劇等改編演繹的熱點之一。《封神演義》看似通俗,卻有相當豐富、復雜的文化蘊涵。本書以嚴謹、嚴肅的學術研究為基礎,以深入淺出為宗旨,揭示《封神演義》深層的、有趣的內蘊,增進讀者對相關文化傳統的了解。全書有綜論、人物形象、藝術結構、傳播影響等板塊,設置豐富的話題,如“封神榜”與民間封神傳統,歷史文獻與小說中姜太公的多重側面,以蘇妲己為中心的女妖話題,哪咤的“魔童”“弒父者”“福將”復雜形象,魔幻世界的魔幻器物,《封神演義》與《西游記》的關聯等等。作者結合原著文本,注重細節闡釋,文筆流暢風趣,可讀性較強。
陳洪 ·文學評論 ·15.4萬字
本書是第一本研究新世紀文學的個人論集,收錄作者近年來跟蹤研究新世紀文學的論說三十篇。內容涉及新世紀文學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對新世紀文學歷史的整體研究,從宏觀的角度縱論新世紀文學的發展和現狀、困境和問題,以及影響新世紀文學發展的文化理念問題,又有對新世紀文學創作的具體論析,尤其是對新世紀文學中一枝獨秀的長篇小說創作問題,關注甚多,內容包括新世紀長篇小說的主要特點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評論,以及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的分析和評價等。與此同時,又對在新世紀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湖北文學創作,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論析,對湖北武漢地區新世紀重要作家作品,尤其是茅獎獲獎作品,作了重點的分析、評論。此外,本書還收錄了作者在新世紀發表的文學史、文學批評和寫作學研究的論文,以及這期間在相關國際會議上宣讀的學術論文和在各種講座上發表的演講文稿等。全書集中展示了新世紀文學的綜合景觀,是研究新世紀文學的必備參考。
於可訓 ·文學評論 ·26.7萬字
本書作者以集崇拜者、譯者、研究者于一身的獨特視角和敏銳度,在52年的時間汰洗之后,對以普希金為主帥的俄國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的偉大詩人米o尤o萊蒙托夫的天才與逆境互動過程的揭秘,對非文學家身份的他的精神境界與獨創性相得益彰的追尋,對多棲作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的他在不同藝術形式靈感上的相通與互補現象的發現,對他用詩的審美方式的內驅力獨辟世界散文敘事新蹊徑(《當代英雄》)及其對現代文學影響的透析,都是使讀者耳目一新的閃光點。本書作者以詩譯詩、以詩賞詩、以詩析詩、以詩評詩,甚至以自己寫的詩向我國廣大讀者演繹萊蒙托夫這位稀世天才的藝術思維的脈絡。
顧蘊璞 ·文學評論 ·22.8萬字
本書主要是運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可以開闊人們的視野,從主題學、題材學、詩律學等角度分門別類,燭隱探幽,而妙語高論,時復一遭,為讀者認識與了解中西詩歌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作者文筆清新,敘事生動,堪稱一本引領讀者遨游中西詩歌寶庫的精致導讀。
茅于美 ·文學評論 ·16.1萬字
埃德蒙·德·龔古爾(1822-1896)和于勒·德·龔古爾(1830-1870)是一對共同寫作的兄弟作家,活躍于19世紀中后期的法國文壇。本書立足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1851-1870),結合歷史語境分析龔古爾兄弟“純粹分析”的詩學理念、小說的“文獻化”傾向及其“藝術家筆法”的獨特審美表達。同時,結合龔古爾兄弟對現代性和現代社會的體認,探討他們與時代既疏離又依附的共生關系,及其為法國小說走向現代化做出的革新與突破。
辛苒 ·文學評論 ·13.5萬字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間詞話經典鑒賞》的賞析部分,是編者對《人間詞話》的一家之見,其中難免有不足或不對的地方,但其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引起讀者自身對《人間詞話》的思考和理解,希望對廣大讀者朋友有所補益。
小橋流水 ·文學評論 ·9.2萬字
近年來,關于“西游”題材的熱潮不小,無論是電視劇還是書籍,都是對西游故事的別樣解讀。比如,在電視劇《西游記》中,孫悟空是超級無敵的,天宮眾將是廢物至極的,沙僧是老實厚道的,唐僧的感情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各種妖精都是不堪一擊的。但是,真正拿著原著慢慢啃、慢慢嚼,一章一章點評思考的東西,還真不太多。本書以《西游記》原著為藍本,以當代的視角、盡量輕松生動的表述方式,分析相關人物、事件及西游故事背后隱藏的線索等,把作者的一些收獲和淺見,和感興趣的朋友們做個交流,也是對經典名著的一次致敬。
廚房里的大樹 ·文學評論 ·10.4萬字
姜埰(1607年-1677年),字如農,同人私謚貞毅。山東萊陽人。明末政治人物,入清后以遺民自居。本書對姜埰的家世、求學、仕宦、交游、思想等方面都做了系統的研究與介紹,并對其詩文作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評述。
張宇聲 ·文學評論 ·40.8萬字
本書是作家趙德發的創作論,主要包括對趙德發創作中鄉土題材小說與宗教題材小說以及散文創作的論析。
王曉夢 ·文學評論 ·16.5萬字
本書聚焦于自然主義在英國的歷史存在和動態發展,緊扣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英國小說與自然主義密切相關的社會認知、人學審視、審美追求、修辭藝術、形態嬗變為切入點,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研究視界,深入評析了自然主義在英國的傳播接受、名稱實指,剖析闡述了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多維存在形態,探究了自然主義在英國小說中的獨特蘊涵、文本形態和藝術價值。本書對系統地認知和把握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存在形態、藝術價值及其文學史書寫等可以提供有益的參照,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宋虎堂 ·文學評論 ·20.4萬字
本書是陜西省作家協會《小說評論》雜志編輯、陜西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的一部文學評論集,收錄了作者近年創作的三十余篇評論文章,作者從文學與文壇、作家藝術家作品論、陳忠實研究、文壇徜徉錄等幾個方面,對現當代文學的現狀、問題進行了剖析和思考,對作家作品給予了分析與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又具有可讀性。
邢小利 ·文學評論 ·23.1萬字
本書從中蘇文學關系的角度,將蘇聯作家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視為一個系統加以全面考察。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側重于譯介與闡釋研究,下篇著眼于影響與接受研究。上篇在實證的基礎上,梳理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國傳播和被闡釋的歷史脈絡,總結中國文學接受肖洛霍夫的內在規律性,以及接受者在汲取異域文學營養的過程中自身文學觀念的建構與嬗變。下篇選取周立波與丁玲等深受肖洛霍夫影響的中國作家為研究個案,通過具體的文本解讀,仔細辨析他們的創作同肖洛霍夫作品的淵源關系與創新之處。透過肖洛霍夫作品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這一現象,進而引發對文化傳播與文學接受、文化過濾與文學誤讀等問題的思考。
劉祥文 ·文學評論 ·24.8萬字
《魯迅是一種力量》共約228千字,收錄作者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關魯迅研究的各類文章,共分為三輯:第一輯收錄從20世紀80年代以至21世紀前10年的論文與講演,包括《略論魯迅雜文的題目》《吳冠中與魯迅的世界》等文;第二輯為進入21世紀以來有關魯迅活動的講話、訪談,包括《跨文化對話中的魯迅》《魯迅的讀書生活》等文;第三輯為十余篇寫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的短文以及詩歌等等,包括《魯迅的時代解讀》《讀魯迅感》等文。
鄭欣淼 ·文學評論 ·23萬字
《卡夫卡的先驅》是浙江大學文學教授許志強的評論集。與讀后感式的小說評論不同,他將寫作理解為素描,試圖摹寫對象的神采,帶著我們去閱讀,甚至鼓勵我們去細讀。作者洞察入微,學養深厚,筆法精細,在消遣、享受、品味乃至痛苦中將文學傳遞給讀者。那些紛繁復雜、荒誕離奇、充滿著象征和隱喻意味的20世紀歐美文學作品在他筆下門戶洞開,卡夫卡、博爾赫斯、庫切、托賓、薩拉馬戈、烏格雷西奇等作家一一出場,與我們對話。
許志強 ·文學評論 ·9.9萬字
全書對歷代寓桂作家作品進行全景式梳理,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進行詳盡的分析和解讀。運用文學地理學有關理論著重探究廣西獨具特色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對寓桂文學的產生、發展所起到的獨特作用。并從歷時的角度對寓桂文學創作的轉型進行分類闡述,探討了寓桂文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張嘯 ·文學評論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