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憑一張地圖》里,跟隨余光中行走域外——華麗的倫敦、熱情的巴塞羅那、繁榮的紐約、浪漫的巴黎、動人的蘇格蘭……地圖所示,心之所向;行也無疆,思也無涯。每至一處,都留下精彩而難忘的文字。盡享異域風景之余,余光中又以獨到而幽默的筆觸點評西方文化群星,亦莊亦諧之間,盡顯文藝之風。本書是一部自然與人文交融輝映的隨筆集。憑借一張地圖,走遍萬水千山,歸來仍是少年。
余光中 ·名家作品 ·7.1萬字
《我們在古城樓上》收錄了林徽因在建筑、美術領域的精美論著,注釋詳盡,校勘嚴謹。書中對中國建筑的特征、發展以及城市規劃進行了詳細介紹。作品深入淺出、審美獨特,既科學嚴謹,又因清新優美的文字而別具風韻,古典韻味濃郁。嚴肅的建筑學文字在林徽因筆下也異常優美,充滿靈氣和想象,閱讀間,似雕梁畫柱如入仙境。
林徽因 ·名家作品 ·10.3萬字
為了紀念魯迅小說《祝福》發表100周年,獲北京魯迅博物館授權,本次推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包含小說、散文、雜文、傳記)插畫本,首度收入魯迅藏木刻版畫、魯迅照片等珍貴影像。《魯迅雜文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之中的雜文插圖本。本書中所精選收錄的各篇雜文,參校1936年版《魯迅全集》(第一版)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魯迅全集》等版本編輯而成。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作精髓,全書的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仍完全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亦均保留原有譯法,不作修改。同時為方便閱讀,對書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進行必要注釋。
魯迅 ·名家作品 ·13.6萬字
看世道,寫人心;讀生活,品人性。每個人都曾“彷徨”,每個人都應“吶喊”。蔡元培、梁實秋、胡適推崇的文學大師。魯迅是孤獨的,也是清醒的,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重讀一次魯迅。先行者注定孤獨,做孤獨的覺醒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是中國的脊梁,對中國社會、人性、文化有著深刻的洞悉與體察,他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之魂。他一生著述逾千萬字,作品的文學價值極高。本書精選了魯迅先生的多篇散文、小說、雜文,句句深刻,篇篇清醒,刻畫著百年前的中國社會,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他的觀點,在現在依然有警醒世人的力量,或許我們能從魯迅先生的文字中領悟到自己的人生哲學。
魯迅 ·名家作品 ·16.3萬字
《價值的中間物:論魯迅生存敘事的政治修辭》重新辨析魯迅提出的“中間物”命題,認為它是價值等級秩序中展開的價值中間物,而不是此前學者提出的歷史中間物。以此為基礎,圍繞魯迅為啟蒙大眾而展開“求真”活動這一“世俗”的“拯救”過程,發掘纏繞其間的真與善、墮落與拯救、決戰與絕望三重矛盾,深入叩探魯迅的求真思想與大眾的“仁義道德”之間的兩難困境。最后引導到對中國現代性危機的重新審視以及對我們當下生存處境的重新觀照上,并從現代人生存敘事的角度,提出要審慎對待人類的不同愛欲,以此拓展修辭論美學的新維度和新的闡釋空間,即政治修辭美學。
何浩 ·名家作品 ·18.2萬字
張中行的散文創作開始于80年代初。其時作者已經進入古稀之年,《負喧瑣話》《負喧續話》《負暄三話》以及《流年碎影》等一批憶舊的隨筆集的陸續推出,讓讀者認識了這位學術功底深厚、人文知識廣博的文化老人。“負暄”系列散文以“詩”與“史”的筆法,傳達一種閑散而又溫暖的情趣,對筆下各種人與事的知識和“掌故”都是信手拈來,涉筆成趣,而且評點人事都透出理趣和淡雅的品位。本書精選張中行散文57篇,包括憶舊名篇“紅樓點滴“系列、以及寫人名作章太炎、熊十力、劉半農、俞平伯、朱自清、葉圣陶等;人生感悟篇章《生命》《貧富》《順逆》等;生活散記《清風明月》《蓬山遠近》《案頭清供》等,配以作者不同時期照片15幅,圖文并茂,給讀者新的閱讀體驗。
張中行 ·名家作品 ·18.4萬字
邦佩里古斯特房產公證人奧諾哈·格拉巴茲先生出面,特公證以下事項:“在場當事人加斯巴爾·米蒂菲奧先生,維威特·科爾尼耶之夫,原西卡里耶爾房產的所有者和居住者,在諸位的見證下將其名下該處房產售予來自巴黎的詩人阿爾封斯·都德先生,并當眾承諾其本人已在做出經濟和法律擔保的前提下,償還了與該房產相關的所有債務,該房產現無任何債務、利轉讓和抵押問題。“該房產為一座風力面粉磨坊,坐落在羅納河谷,位于普羅旺斯中心,所處的山丘四周有繁茂的松樹林和青翠的橡樹林環繞。磨坊已廢棄二十年有余,現已無法磨面,里面爬滿了野葡萄藤、苔蘚、迷迭香和纏在風車上的一堆叫不上名字的綠色藤蔓植物。
(法國)阿爾豐斯·都德 ·名家作品 ·14.1萬字
《朝花夕拾》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改為《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多側面地反映了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展示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是了解魯迅的珍貴資料。該系列經資深魯迅專家陳漱渝精校和點評,精銳學者導讀,高度忠實于原文,有助于更多讀者更好地理解魯迅的經典之作。
陳漱渝主編 ·名家作品 ·5.3萬字
名由作者自己擬定,未編完而因病終止。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時,由許廣平編定印入。1957年在此基礎上擴大重編。共收文126篇,為1903年到1936年間所作,包括當時搜集到的所有未曾編入各文集中各種體裁的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11.3萬字
本書以人民文學出版社《汪曾祺全集》散文卷為底本,精選多篇汪曾祺懷人憶往的散文,意識形態導向正確,共約16萬字。以作者對聯大青春歲月的回憶為主體,集中呈現其聯大求學期間師友的瀟灑風神,引領讀者探尋那個名家迭出、異彩紛呈的教育史奇跡。除經典名篇外,還選入了涉及聯大回憶的稀見篇目。此外,內容亦涵蓋了部分作者童年時代對故鄉家人的溫暖記憶、中年時期與戲劇界人物交往的經歷以及晚年文學生命獲得重啟后的文壇交往等內容,體現了其一生主要經歷。風格平易自然,文筆細膩生動,情感飽滿含蓄,充滿了人文精神與詩性魅力。文字飽含深情,情感細膩真摯,語言素樸清雅。能夠讓讀者在感受汪曾祺文學魅力的同時,更加立體化地了解作家經歷和時代變遷。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1.8萬字
《淚與笑》是紀伯倫第一批散文詩的合集,也是他寫得最美的散文詩集之一。《淚與笑》從一開始就展現了紀伯倫最關心的文學主題:愛與美,大自然,生命哲學,人道主義,社會批判,詩人的使命和孤獨,等等。這個集于中的全部散文詩作,已預示了紀伯倫一生的創作方向,也集中反映出紀伯倫的藝術風格發展趨勢。《淚與笑》中有許多篇章是直接針對人類社會中的不義和罪惡的,同時也涉及了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主題,是紀伯倫價值觀和人生理想的—次集中展示。
(黎)紀伯倫 ·名家作品 ·6.7萬字
《紅燭:聞一多精讀》分“詩歌”“雜論”和“演講”三輯,對聞一多的現代詩代表作,他在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方面可讀性較強的作品,以及他的著名演講文稿進行選編。其中多篇作品入選為中小學語文教材課文或課后推薦閱讀篇目,如《死水》《紅燭》《太陽吟》《靜夜》《最后一次講演》等。聞一多在西南聯大執教時期曾經專門開設唐詩專題課,他對唐詩的研究和講授,備受汪曾祺等學生的推崇,本書收錄其唐詩雜論代表篇目《孟浩然》《杜甫》等,帶領讀者感受大師對唐詩的獨特理解,領略古代文學之美,有助于積累國學常識。
聞一多 ·名家作品 ·6.7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包括十篇散文,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圖。那些難以忘懷的童年趣事,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在魯迅先生充滿愛與溫情的回憶中躍然紙上。
魯迅 ·名家作品 ·19.9萬字
《萬物可愛系列》是一套專門針對青少年寫作而精心編輯的叢書,收錄了老舍的多部知名作品,循循引導青少年提高寫作技巧,讓孩子在文學的海洋里遨游。《萬物可愛系列:老舍筆下的動物》收錄了《貓》、《小動物們》、《鬼與狐》等作品。
老舍等 ·名家作品 ·1.3萬字
李國文,是當代作家里的常青樹。1957年發表小說《改選》。其長篇小說《冬天里的春天》獲1982年茅盾文學獎,后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其晚年偏于散文寫作,文字自在老辣,見修養,也見性情,有洞明世事的敏銳的觀察力,有一顆超然的自由的心,其散文隨筆集有《罵人的藝術》《樓外談紅》《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等。《李國文散文》選收了他代表性散文作品。
李國文 ·名家作品 ·18.9萬字
本書便是一部傅雷的藝術評論集,收錄談文學、談美術、談音樂等方面的文章,收入如《論張愛林小說》《雨果的少年時代》《塞尚》《藝術與自然的關系》《貝多芬的作品及精神》等篇目。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傅雷耿介正直,勁節清操,一絲不茍,兼備中國知識分子傳統品德與現代精神,堪稱典范。
傅雷 ·名家作品 ·18.1萬字
《魯迅選集》(法文版),共四卷,按照時間順序選取了魯迅具有代表性的小說、散文、散文詩(第一卷)和雜文(第二、三、四卷)。雜文是魯迅作品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其雜文融詩歌和政治批評為一體,反映了魯迅深邃的思想,語言內涵豐富,風格辛辣諷刺,揭露了當時的中國社會。本書收錄小說包括狂人日記《狂人日記》《阿Q正傳》,散文《藤野先生》,散文詩《秋夜》《過客》等,收錄雜文包括《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中的名篇《論雷峰塔的倒掉》《紀念劉和珍君》等。《魯迅選集》(第一卷)收錄魯迅小說、散文及散文詩。
魯迅 ·名家作品 ·17.3萬字
《水鄉散淡且悠遠》精選汪曾祺先生描寫水鄉人家的美文佳作,寥寥幾筆,一個個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向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水鄉的風土人情和人物面貌,在字里行間感受到水鄉的悠遠綿長和繁華熱鬧,通過對人物的描畫,將人生百態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心向往之。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2.5萬字
1920年代,梁啟超傾注全部熱情的三十場講演:關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自救。這些問題依然是我們現在關注的焦點,梁啟超的聲音跨越了一百年,如今聽來格外溫暖、振聾發聵。本書全面收集梁啟超關于教育和青年主題的講演稿,時間跨度為1914年至1927年,共30篇,附錄一篇。精校整理,并加前言、導讀、題解、簡注。梳理脈絡,詳解背景,深度關聯歷史與當下。梁啟超講演前經常不寫講稿,講演辭多由聽講者記錄而成。有傳說他在打麻將時起腹稿,王森然記載:學界常請梁先生講演,而事到眼前,絕不作預備,而是“紅中白板”聲如故,同座代為著急,而先生笑曰:“予正利用博戲時間,起腹稿耳。”故每賭必輸,或有勸止者,先生曰:“骨牌足以啟予智竇,手一撫之,思潮汩汩來,較尋常苦索,難易懸殊,屢驗屢效,已成習慣。”聞者粲然而笑。此雖是趣聞,但梁啟超的才華可見一斑,所以講演才有迷人的魅力和神奇的效果。
梁啟超著 彭樹欣選評 ·名家作品 ·18.6萬字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清少納言的散文集,與另一部日本文學經典《源氏物語》并稱為日本平安時代文學的雙壁。內容涉及四季的節令、情趣,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鳥、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行文自由,文字清新明快,展現了萬物之美、生活之美。
(日)清少納言 ·名家作品 ·1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