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朝花夕拾》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改為《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多側面地反映了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展示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是了解魯迅的珍貴資料。該系列經資深魯迅專家陳漱渝精校和點評,精銳學者導讀,高度忠實于原文,有助于更多讀者更好地理解魯迅的經典之作。
陳漱渝主編 ·名家作品 ·5.3萬字
本書描寫了民國時期,一位年輕有為的畫家于水村,過著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機會結識了歌女桃枝,兩人陷入熱戀,后因誤會導致分手。桃枝賭氣答應某老板的求婚,嫁與他作妻。在兩人的結婚喜宴上,老板夫人大鬧喜堂,多虧水村出面自認,化解了局面。不能忘情的桃枝追隨病重的水村來到船上,恰逢渡船起火,桃枝與水村調換衣服,使水村被解救婦孺的小船載走,自己卻被燒死在火中。得救后的水村沉浸在傷痛中不能自拔。偶然看到一出劇《滿江紅》,講的正是一女與情郎易裝救人的故事,不能自已,遂逐夜追看,緬懷與桃枝的感情,終于因傷痛過度,抑郁中死去。
張恨水 ·名家作品 ·23.7萬字
本書以抗戰時期的重慶為背景,描寫抗戰時期教育界的困苦生活。文化村的教授們在艱難困苦中有著不同的抉擇和命運:唐子安繼續堅持清貧的教師生活,談伯平在病痛的掙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蘇伴云青云直上做了官人,梁教授、洪安東棄筆從商,華傲霜則經過一番愛情的追逐,嫁給了企業家夏山青。
張恨水 ·名家作品 ·31.5萬字
本書描寫安徽青年學生黃惜時到北平上大學,火車上遇女青年白行素,一見鐘情。到北平后黃又結識交際花米錦華,黃竟拋棄女友與米同居,揮霍其父半生積蓄……黃的父親到北平索款,黃在米面前竟不認其父,后被米識破,離黃而去。黃流落街頭,貧病交加,愧恨難當,發憤做了徒步旅行家。
張恨水 ·名家作品 ·26.2萬字
在一切十八世紀的哲學家中,很少哲學家氣息的他倒是很有名,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十八世紀是中產階級與紳士的時代,是博學的與輕佻的時代,是科學的與浮華的時代,是歐洲的尤其是法國的全盛時代,是古典的而已染著浪漫色彩的時代,而這一切特點都集于服爾德一身,他是十八世紀一幅很完美的圖像,大家都知道有卓別麟而不知有夏洛,可是沒有夏洛,也就沒有卓別麟了。夏洛是一個現世所僅有的天真未鑿、童心猶在的真人。他對于世間的冷嘲,熱罵,侮辱,非但是不理,簡直是不懂。他徹頭徹尾地不了解人類傾軋凌轢的作用,所以他吃了虧也只知拖著笨重的破靴逃:他不識虛榮,故不知所謂勝利的驕傲:其不知抵抗者亦以此。
(法)安德烈·莫洛亞 ·名家作品 ·9.5萬字
《中國百年文學經典橋梁書(全8冊)》是一部兼具經典文學與中國原創圖畫的杰作。本套書選取了中國近現代九位文學大師的作品共21篇,包括中國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社戲》《風箏》;近代文學家、散文家、學者朱自清先生的《春》《匆匆》《荷塘月色》《背影》;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眾位大師的傳世名篇。
魯迅等著 陳曦等繪 ·名家作品 ·6.2萬字
本書重點匯集了二十世紀文人談論鬼神的雜文,通人之情,得鬼神之趣,典故信手拈來,辛辣有趣。固守傳統,提倡崇拜偶像,迷信鬼神,是封建愚昧的表現。書中的部分文章,便是在西學東漸、尋求社會進步的背景下,文人們寫下的反對封建愚昧、提倡科學而作的文章。還有部分文章,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出發,借助對鬼神的考察來窺探一個民族的心靈深處的隱秘世界。雖是說神道鬼,但這鬼神都是以人的形象為基礎,所以書中的文章也富有人情味,而文人也有一種瀟灑心態,多一些非俗非圣亦俗亦圣的人間味道,調笑戲謔而非板起面孔一味地批神批鬼。
陳平原 ·名家作品 ·12.2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冊選入《物語》《午夜高樓》《生機》《實行的悲哀》《梧桐樹》《山中避雨》《納涼閑話》等文章,其內容不是什么實用或深奧的東西,多為對瑣碎事物的描寫和豐子愷的所思所想,體現了他散文的精髓。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7萬字
保爾·克洛岱爾,法國象征主義后期詩人、劇作家,外交官,法蘭西學院院士。作為詩人,保爾·克洛岱爾在法國詩壇舉足輕重;作為劇作家,他的戲劇作品獨樹一幟;作為外交官,他曾在中國工作過十四年之久。克洛岱爾身上混合著復雜的多重身份令他的人生與藝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與讓·阿姆魯什的訪談中,克洛岱爾他的信仰、他的作品、他的外交生涯,尤其是他與中國的相遇,還有他對文學的特殊見解,包括對莎士比亞、拉辛、司湯達的情感變化,蘭波、馬拉美對他的重要影響,對紀德、普魯斯特的不喜……
(法)保爾·克洛岱爾等 ·名家作品 ·21.5萬字
本書描寫了青年周計春一生的起伏。少年時的周計春家境貧寒,母親早亡,父親一人以種地為生,無力支撐計春的學業。因計春聰明刻苦,學校劉校長幫助他并勸說他父親支持他的學業。父親周世良得知自己兒子天資聰穎,且做學問可成人生大事,也決定傾盡全力支持。在周計春到省城上中學時,周世良變賣了田地,在省城開一間豆腐店,照顧兒子讀書,此時還結識了洪氏和菊芬,菊芬成為周家準兒媳婦。然而隨著中學的停辦,計春也隨校長馮子云轉去北京讀書。但在讀書期間,沒有父親的照拂,計春結識了原豆腐店租主女兒孔令儀及其朋友袁佩珠,之后又認識了舞女陸情美,逐漸荒廢學業,沉迷于玩樂虛榮。最后父親周世良、原定媳婦菊芬都因其而死。
張恨水 ·名家作品 ·31.7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了季羨林旅德十年和北京半生的生活經歷,以及對師友的追憶。京城半生,故鄉真實可愛;旅德十年,他鄉也成了第二故鄉。故鄉的一切融入骨血,他鄉的風雨也印在心中,無論他鄉故鄉,大抵心安即是家,亦無需多問了。
季羨林 ·名家作品 ·11.6萬字
這本書寫的是軍閥混戰的年代,報社記者李守白前往“前線”采訪的所見所感。當然,還有他自己和外號“太平花”的女子韓小梅和酒家女貞妹的感情糾葛。兩個女子都對他有情有意,他取舍不定,最后兩段情都無疾而終。
張恨水 ·名家作品 ·20.9萬字
本書為當代著名作家邵燕祥先生的題跋本,收錄邵老先生所著詩集、詩評詩話集、人生實錄、雜文隨筆集一百余部圖書。本書為蕭躍華先生多年辛苦輯得,包括書影和題跋手跡,以及蕭躍華短文數篇。蕭先生對這些圖書的相關內容進行考證梳理,寫成莊諧兼具、妙趣橫生的短文。從這些短文中,可以窺見一位學人“找靈魂”的心靈歷程,以及歷史變遷的風云際會。
邵燕祥 蕭躍華 ·名家作品 ·9.1萬字
《讀書讀書》是一本關于“讀書”“買書”“藏書”這一讀書人共有之雅事的集子,由陳平原選編,收入林語堂、老舍、周作人、王力、葉靈鳳、金克木等23位名家的48篇文章。這些文學史上的名家與讀者分享他們的讀書智慧和獨家心得:魯迅分享兩種讀書方法,林語堂教人怎么讀書,老舍教人讀什么書;聊聊讀書人買書、藏書這一“癖好”;探討書店與文化人的精神聯系,等等。讀書是一輩子的,正因為其樂無窮,才引得一代代讀書人如癡如醉。
陳平原 ·名家作品 ·12萬字
本書以陜北農村為背景,描寫了不同年齡不同成長環境的三個女人的人生歷程,反映了新一代陜北女性的婚戀觀和價值觀。本書作者的上一本原創小說《陜北女人》,曾被列入中央部部委組織的“百位農民作家、百部農民作品”。作者申小平,陜西米脂人,陜西作家協會會員,陜北女作家。發表長篇小說《陜北女人》《夢醒黃河》《這樣活》等作品。在《米》《榆林日報》《陜北》《延安文學》等發表過小說、散文、評論等不同體裁文章。
申小平 ·名家作品 ·15.4萬字
張中行的散文創作開始于80年代初。其時作者已經進入古稀之年,《負喧瑣話》《負喧續話》《負暄三話》以及《流年碎影》等一批憶舊的隨筆集的陸續推出,讓讀者認識了這位學術功底深厚、人文知識廣博的文化老人。“負暄”系列散文以“詩”與“史”的筆法,傳達一種閑散而又溫暖的情趣,對筆下各種人與事的知識和“掌故”都是信手拈來,涉筆成趣,而且評點人事都透出理趣和淡雅的品位。本書精選張中行散文57篇,包括憶舊名篇“紅樓點滴“系列、以及寫人名作章太炎、熊十力、劉半農、俞平伯、朱自清、葉圣陶等;人生感悟篇章《生命》《貧富》《順逆》等;生活散記《清風明月》《蓬山遠近》《案頭清供》等,配以作者不同時期照片15幅,圖文并茂,給讀者新的閱讀體驗。
張中行 ·名家作品 ·18.4萬字
改變了整個英語文學世界的大詩人奧登“濃縮版自傳”。譯文有修訂,版式煥然一新,增加全新插圖。奧登的最后一部隨筆/評論集,巧妙地將個人經歷融入書評寫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他對自己長期以來思維模式的總結性陳詞。奧登是二十世紀改變了整個英語文學世界的人物,他的成就不僅僅是在詩歌、戲劇和評論領域留下了不朽巨著,而且其文字中所蘊涵的獨特的現代性在當代文學所產生的影響,為文學各個領域的作家帶來的深遠啟迪,是難以統計、不可磨滅的。《序跋集》是出版于奧登晚年的隨筆/評論集,在其文字生涯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序跋集》中所收錄的隨筆,寫作時間橫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內容涉及文學、神學、哲學、藝術甚至日常家居,材料翔實嚴謹,文筆縱橫捭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同時又巧妙地將個人經歷融入給他人寫的書評,許多段落猶如奧登的濃縮版自傳。作為奧登最后一部隨筆/評論集,整部作品從人類的內在生活延續到外在生活,最后以人類成員之一的“我”加以整合,暗含了奧登的二元性思維模式和對人類雙重屬性的認識,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他對自己長期以來的思維模式的總結性陳詞。
(英)W.H.奧登 ·名家作品 ·36.1萬字
“自己終于可以在世間所謂的污濁的地獄之中,心安理得地沿著自己確信的道路前進了。”本書為是日本近代著名文豪永井荷風的中篇小說集,收入永井荷風的4篇中篇小說。永井荷風的作品多以藝伎、舞女、咖啡館女招待等落入風月的女性為主角,以頹廢的筆觸記錄了在新時代的裹挾下耽溺于享樂的男男女女。他的作品總是透露著無以名狀的虛無質地,人們在道德與欲望的裂縫中無法安放自我的命運,又無法停止與他人之間糾葛、崩塌的關系。
永井荷風 ·名家作品 ·17.6萬字
本書稿是由40余位對學校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或見證過校史上重要歷史時刻的專家、學者或校友自述其人生簡歷及教學、科研以及相關事件和感受的文章編輯而成,再現了他們與人民大學同呼吸共命運的豐富歷程。
中國人民大學校史研究叢書編委會 ·名家作品 ·51.7萬字
《人間悲喜》是梁曉聲的散文精選集,也是先生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總結和心靈獨白。日子總在一剪清風里淺吟低唱,生命常在一縷清歡中淡定從容。忽然覺得,人生一世,似乎過客和歸人都是同一個角色,苦也罷,喜也罷,生命的真諦就是簡單素淡且知足快樂的活著,人生的意義就是真誠深情且溫柔情趣的過著,無論怎樣,都要盡力成為時光的有情人,生活的有心人,遠方的有夢人,順乎四時,溫潤情懷,隨遇而安,且行且惜,既快樂自己,亦愉悅別人,字里行間透射出先生對人情世事的思考,閃耀著啟迪人們心智的燦爛光輝。
梁曉聲 ·名家作品 ·1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