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精選中國現當代百年文學經典,收錄老舍、朱自清、魯迅、周作人等18位知名作家的42篇精華作品,追隨名家的腳步,共同品味世間萬象,體驗生命的熱淚盈眶,在困境中找到內心的力量,做一個有溫度的人。這本合集從明媚的日常、青蔥的歲月、熱鬧的人間、濃烈的情感、蓬勃的生命等方面展現名家風采,詮釋人生路上的點滴溫暖與生活態度,發掘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視被遺忘的動人瞬間,讓逐漸迷失在生活中的人們重新發現身邊的美好。
老舍等 ·名家作品 ·7.9萬字
《華蓋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由北新書局于1926年出版。該書收錄了魯迅在1925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一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讀書》、《論辯的魂靈》、《夏三蟲》、《忽然想到》、《我觀北大》、《碎話》等。
魯迅 ·名家作品 ·5.7萬字
葷素不忌游戲筆墨評說日本世相,嬉笑怒罵辛辣諷刺日本人性弱點——三島由紀夫與“道德”為敵69講,三島由紀夫社評隨筆的稀缺代表作。《不道德教育講座》是日本著名作家、小說家、劇作家三島由紀夫的隨筆集,收69篇文章,這些文章最初發表在日本雜志《明星周刊》上,是三島為《明星周刊》寫的社會文化專欄文章,從1958年7月27日刊至1959年11月29日,1959年、1960年由日本中央公論出版社結兩輯出版。這69篇文章,從日本的生活日常、人際交往、社會風潮,從日本人的道德、情感、思維慣性,各選具體現象、問題進行描述、分析和評論,是三島在以反諷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日本國民性的意見,唱反調說狠話,三島的洞察力、心理分析能力、辯證邏輯以及狂放大膽的表達方式得以相當充分的顯露。
(日)三島由紀夫 ·名家作品 ·13萬字
本書是《板橋雜記》《幽夢影》《浮生六記》的合集。《板橋雜記》是余懷流傳最廣且影響巨大的一部作品。記述了明朝末年南京秦淮河畔諸名妓及有關見聞,以此寄寓黍離之悲,故國之思。《幽夢影》用小品的筆法,寫出作者個人獨特的見解,是一種全新的風格。每一則包含一種哲理,讀之令人回味無窮。《浮生六記》是一部自傳體散文,原有六記:《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逍》。今存前四記。作者以純樸的文筆,記述自己大半生的歡愉與愁苦、生死與別離的慘痛經歷。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稀見的記錄夫妻間家庭生活的作品,情感真摯動人。
(清)余懷 張潮 沈復 ·名家作品 ·10.9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名家作品 ·5.3萬字
“上海女兒:程乃珊”為作家程乃珊逝世5周年的紀念收藏文集,含《上海Color》《上海Memory》《上海Lady》《上海Taste》4本,精選其30年創作生涯中傾心著墨上海文化的經典之作,為上海的克勒腔調、弄堂記憶、女性剪影、舌尖風云留下張張畢肖的畫像。本書精選其重點描繪老上海精英階層生活格調及審美趣味的作品,從而素描出海派文化中獨具魅力的老克勒文化。
程乃珊 ·名家作品 ·12.1萬字
讀懂圣人曾國藩,勝過讀千百冊平庸之作。曾氏遺墨數千萬言,卷帙浩繁,內容駁雜。要從何處入手,才能效其為師為將為相,學其立功立德立言?曾國藩研究專家唐浩明耗多年心血,寫作出版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六冊,精選曾國藩家書、書信、奏折、語錄、詩文、日記并加以評點,帶領讀者認識一個可感、可嘆、可學的曾國藩。《良善之言: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語錄》擇選曾國藩在書信、家書、札記等各類文章中寫下的箴言語錄共269則,按照“修身”“為學”“齊家”“處世”“從政”“治軍”六個篇章,涵蓋了曾氏在個人修養、家庭和睦、進學理政、治軍斗戰等各方面的智慧要義,也可體現出曾氏本人對扭轉當時墮落風氣、恢復正禮大道的自我要求和期待,側面顯現出其延綿至今的個人魅力。
唐浩明 ·名家作品 ·18.3萬字
《茶館》是老舍的代表戲劇集,收錄了其創作的著名話劇《茶館》《龍須溝》,另附多篇老舍先生的經典短篇。《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創作于1956年,劇作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云變化,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蕓蕓眾生,劇中出場的人物多達數十人,但人物均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本劇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老舍 ·名家作品 ·9.8萬字
老舍是我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本書收錄了他一生文學創作的精華之作,分為散文、小說、戲劇三輯,收錄散文《我的母親》《我熱愛新北京》等,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斷魂槍》等,以及戲劇名作《茶館》。老舍將自身的爽朗、幽默、質樸和熱情都傾注在這些作品中。它們都是進入老舍文學世界的精品。
老舍 ·名家作品 ·9.2萬字
本書是美學大師朱光潛的全新散文精選。全書收錄19篇經典妙文,分為四輯:“人生的進度條,該緩就緩”“感到生活不熨帖,然后呢”“晚點兒再向世界妥協”“可愛的人和事總會出現”。本書是老先生對自己數十年生活俗事和人生哲學的觀照,是一本“此中有真意”的態度之書。諸事乏味,從今天起,不如保持一點樂趣,放心喝茶,睡覺大吉。“如果向旁人檢討自己不是樁罪過,可以說我大體上歡喜冷靜、沉著、穩重、剛毅,尊重理性和意志,卻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朱光潛
朱光潛 ·名家作品 ·7.7萬字
《文字評鑒寸心知》為《汪曾祺經典》叢書之評論集,收錄了多篇作者的評論文章,包括對文學創作、作家作品、創作心得,以及書畫、曲藝等其他藝術門類的評論,如《高英培的相聲和埃林·彼林的小說》《關于文學的語言問題》《人之所以為人:讀筆記》等篇目。形式有文論、藝術隨筆、演講稿、發言紀要、自序、為他人作序等,并配有一些老照片及其書畫作品。從這些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一代文學大家鮮明的性格,以及其對文學創作所秉持的正確、積極、充滿能量的態度。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0.3萬字
本書基本囊括了“雨巷詩人”所創詩歌,同時還力邀了一直在教育閱讀推廣前線工作的黎錚女士針對每一篇文章進行了精彩評析,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最真實的“雨巷詩人”,并對其詩歌的藝術創作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戴望舒的作品雖然不多,并且多半都是短詩,但卻呈現出了獨特的魅力。詩歌中包含的藝術氣質顯示并潛存著新詩的發展與流變的種種動向。詩人汲取中國古典詩詞的營養,采擷西方現代派手法,走向詠唱現實之路,幾經尋覓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尤以其詩境的蒙朧美、語言的音樂美和詩體的散文美為主要特色。
戴望舒 ·名家作品 ·5.7萬字
《人間食糧》是紀德的《人間食糧》(1897)與《新食糧》(1935)兩部散文作品的合輯。《人間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作者以他在非洲地區的漫游為線索,以虛擬的女神為他的傾訴對象,描摹異國風情,抒發人生感懷,紀德宣泄青春激情、追求快樂的宣言書。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沖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沖動的原生狀態;而這種原生狀態的沖動,給人以原生的質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鮮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認同。《新食糧》再度弘揚“感性”的力量,贊美如宗教般神圣的生命激情。
(法)紀德 ·名家作品 ·8.6萬字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極為寶貴,但其中尤以散文最為瑰麗,堪稱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瑰寶。他筆下生花,文思泉涌,擁有獨特的審美旨趣和美學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體制,開創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樹立了萬口傳誦的白話美文模范。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2萬字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世界上的一隊小小的漂泊者呀,請留下你們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是大地的淚點,使她的微笑保持著青春不謝。無垠的沙漠熱烈地追求一葉綠草的愛,她搖搖頭笑著飛開了。
(印)泰戈爾 ·名家作品 ·8萬字
《讓陪伴很長:給長輩朗讀》適合傳遞對長輩的情義——唏噓時光匆匆、歌頌歲月鏗鏘、表達對他們的關懷、抒發對他們的敬愛……《讓陪伴很長:給長輩朗讀》一書除了收錄著名作家的經典文字,對作者的主要人生經歷和基本情況進行了概述,也對文字所創作的背景進行分析,還給讀者提供了不少朗讀的建議,讓讀者更立體地了解文字的內容,更順暢地抒發自己的情感。
鳳凰聯動 ·名家作品 ·8.9萬字
北歐神話入中國之開端!九十多年前,北歐神話這一文化瑰寶,經茅盾先生之手初次引入國內,世界神話的奇聳山脈自此扎根。歷經時間洗禮,煥然如新,影響著后世的多位學者。茅盾先生以生動的筆法介紹了北歐諸神的性格特點與神的職能,敘說發生于他們身上諸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幅冰與火世界的磅礴畫卷就此展開。同時,茅盾先生根據時代背景、歷史因素、地理環境對神話進行解析與溯源,提供了學術上有創見的觀點。其作為我國第一部介紹、研究北歐神話的經典,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國的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研究領域同樣具有開拓意義。
茅盾 ·名家作品 ·6.7萬字
本書收錄了收錄了郭沫若先生的經典作品數十篇。精選郭沫若所創作的最具代表性的詩歌、散文作品。他的詩歌率先吹響了白話詩的號角,他的散文也同樣富于開拓性。郭沫若的散文不僅記錄著時代的風云,留下了“時代的眉目”,而且真實、生動地顯現了他各個時期的思想和生活面貌。本書內容豐富、編選得當,具有收藏價值。
郭沫若 ·名家作品 ·10.4萬字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奧登與摯友衣修伍德記錄1938年中國之旅的經典,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馬鳴謙譯本,注釋豐富,考據詳實。奧登的復雜性不僅體現在他思想軌跡的幾度易轍,也在于其生活經歷的豐富多彩,頻繁的旅行經歷塑造了他充滿矛盾的性格,也深刻地改變了他對許多問題的認識,1938年的中國之旅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一次,和他結伴而行的是他的摯友兼伴侶——英國作家衣修伍德。兩人之前已經共同創作了三部詩劇,如今則為了他們的第四本書輾轉于中國,足跡遍布香港、廣東、漢口、上海、黃河流域戰區等,先后訪問過多位重要歷史人物,留下眾多珍貴的一手資料。這本書就是出版于1939年的《戰地行紀》,一部集詩歌、散文、照片于一體的戰地札記。當時正逢歐戰爆發前夕,此書以其翔實的資料、幽默動人的文筆和堅定的反法西斯立場廣受歡迎,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其中奧登創作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詩更被譽為“奧登三十年代詩歌中最深刻、最有創新的篇章,也可以說是這十年間最偉大的英語詩之一”。
(英)W.H.奧登等 ·名家作品 ·17萬字
本書是錢理群的代表作之一。用作者自己的話說,本書的任務僅在于描述:描述兩個文學幽靈跨越幾個世紀的門檻,從西方走到東方的故事;描述東、西方各國作家怎樣出于對人類(首先是知識分子)某些重大精神命題的共同關懷,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傳統,自己所處時代的要求,以及個人精神氣質的特點,一面接受前人思想、藝術成果,一面又豐富與發展前人的思考,有如思想與藝術接力棒的相互傳遞,共同創造了兩個世界文學的不朽典型的故事。正是這一充滿迷惘、痛苦與生命活力的創造過程,把生活在截然不同時空里的幾位藝術大師、思想家一一從英國的莎士比亞,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德國的海涅,俄國的屠格涅夫,到中國的魯迅,以及他們周圍的一大群作家、知識分子連接在一起,從而反映了從17世紀到20世紀人類精神發展、世界知識分子心靈歷程的某一個側面。而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他們與世界知識分子的內在精神聯系,也是這部書考察與描述的重點。
錢理群 ·名家作品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