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所收集的新馬廣府說唱文學文獻資料,包括南音、粵謳、班本、拍板歌、龍舟歌等,都源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漢文報刊中,它們是新馬漢文說唱文學的重要文獻資料,國內尚無學者整理,此次將其系統性收集整理,為后續的新馬漢文報刊文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新馬廣府說唱文學與中國廣府說唱文學有著非常的緊密的關系,在形式上、語言上、內容上關聯性較高。新馬說唱文學并不是簡單繼承,其中有創新,也有對新馬本地華人及文化的關注。
李奎整理 ·民間文學 ·45.5萬字
我們按照不同內容劃分,從各個時代的典籍中遴選了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神話傳說故事,精心編寫了這本《中國神話與民間傳說》。本書以時間為經,以中華各民族、地域為緯,分為古代神話、民間傳說、少數民族神話傳說三篇,這些奇幻瑰麗的故事,配以精致的中國風手繪插圖,不但能給孩子足夠的傳統文化素養,更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在輕松的閱讀氛圍中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感知傳統文化的精髓。
劉媛編著 ·民間文學 ·39.2萬字
本書力圖通過科學的體例、經典的故事、新穎的版式,以及豐富多彩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引領讀者步入神話的殿堂,領略中外神話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性情,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審美標準、人生品位,為自己的人生營造一方純凈的圣土。本書遴選了世界上流傳廣、影響大、富于代表性的數百個經典神話,按照歐、亞、非、美、大洋洲五大區域進行編排,分別介紹其所屬地區的國家和民族的神話故事,同時輔以近300幅與文字內容相契合的精美圖片,繪制出一幅波瀾壯闊的藝術畫卷。
余祖政等 ·民間文學 ·35.9萬字
河西寶卷是流傳于河西民間的俗文學,在長期的流傳和創作過程中,融入了河西地區民眾的喜怒哀樂,反映了清代以來河西地區的社會狀況、民情風俗、思維觀念、社會變遷等。本書在學界研究的基礎上,從中國寶卷產生發展的大背景來考察河西寶卷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重點探討了與河西地區民情風俗緊密聯系的幾部寶卷,如《平天仙姑寶卷》《觀音濟度本愿真經》《目連救母幽冥寶卷》《韓湘子寶卷》《救劫寶卷》等,揭示了河西寶卷中蘊含的河西地區獨特的民情與風俗,河西地區民眾念卷活動的內涵、實質與心理,對于推動河西寶卷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對河西地區精神文化建設和文旅業的發展具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崔云勝 ·民間文學 ·25.8萬字
本課題以閩南文化區域廣泛流傳的“陳三五娘”民間愛情故事作為研究對象,在宏觀背景下,從不同的層面展開溯源與探討,彰顯作為民間愛情故事之強大生命力和廣闊的闡釋空間,分析并描述這一民間愛情故事的起源、發展、影響與趨勢;從多學科的理論視域,探索以“陳三五娘”傳說的故事內涵及其跨界傳播脈絡,梳理研究這一民間愛情故事在各類文體的傳承與流變。
黃科安等 ·民間文學 ·25.2萬字
近70年的民間故事研究大多圍繞民間故事的多重價值而展開,在吸納他山之石的同時也注重本土特色,形成了民間故事采錄與改寫、比較研究、類型研究、文化人類學研究、故事形態學研究、民間故亊史等多重理路,呈現曲折向前的軌轍。本書在廣泛搜檢細讀近70年中國民間故事研究論著基礎上,集中對類型學、比較研究、文化人類學研究、形態學研究、采錄研究、故事學術語體系展開深入分析,學術評論與學術訪談相結合,在總結中國民間故事研究軌轍、研究實績的同時反思當下中國故事學的困境,探尋未來故事學的突圍之路。
漆凌云 ·民間文學 ·23.8萬字
本書全面整理并系統研究先秦神話文獻中最重要的變形敘事主題,立足敘事學、圖像學、神話學等跨學科視域,深入探討先秦神話變形敘事類型及其式的表征、生成,提煉變形敘事模式。全書基于“圖像轉向”“圖像證史”觀念,拓寬了神話形態,采擷300余幅神話圖像,以類相叢,圖文互勘,并通過對傳世典籍、出土文獻、考古遺產、民俗遺制等互動闡釋,全方位展現先秦神話變形敘事向度,并揭示了先秦神話變形敘事的生成機制,鉤沉其整體性動態發展的軌跡。
段麗 ·民間文學 ·23.7萬字
本書是作者長期以來從事民俗學、民間文學等領域研究的部分成果選集,內容涉及神話、傳說、故事、歌謠和其他民俗事象,以及小說、影視等領域。作者借鑒運用當代國際學界的新理論、新方法,視角新穎,思路開闊,述論有據,反映了作者幾十年的學習、研究歷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術關注和進展。
李揚 ·民間文學 ·22.9萬字
為何古希臘人不太尊重戰神?為何小愛神永遠長不大?為何烏鴉的羽毛是黑色的?……神話是古代人對不能理解的事物的詩性解釋,其中蘊含著人們的智慧和浪漫。從古希臘神話原型解析,到古希臘語詞匯知識普及;從古希臘神話在當代藝術中的再現,到相關的藝術評鑒;從對古希臘神話的自由解讀,到延伸的閱讀推薦,本書講述神話,卻不止于神話。走進本書,輕松開啟你的古希臘神話之旅吧!
楊黎紅 ·民間文學 ·22.7萬字
牛郎織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經典的四大民間傳說。本書重點考察四大傳說的經典化過程、民眾接受心理以及當下的思想藝術價值等。前四章各聚焦一個經典傳說,分別解析人物、名勝、地域、情節之于傳說的意義、作用以及傳說的演進機制;后兩章關注經典傳說的共性與個性、當下與未來。“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四大傳說的主人公均面臨困境和矛盾,即“阻隔”,他們各自沖破艱難險阻,表現出對“愛慕”的堅守與追尋。阻隔與愛慕,展現了人類愛情故事中的“隔河情結”,傳達了經典傳說震撼人心的悲劇美與溫暖向上的力量。
肖波 ·民間文學 ·21.9萬字
自古以來作為治水英雄太湖流域廣為流傳的春申君黃歇(?—前238年)究竟是怎樣的歷史人物?他的事跡、遺跡和傳承,與上海當下城市建設究竟有何關聯?作者通過全面梳理、實地考察以春申君為中心的口頭傳說、文本及遺跡等形式,探討春申君治水傳說為何在該地域生成、傳承及演變,歷史上的楚國丞相春申君如何成為治水領袖,及春申君傳說如何在當代上海的城市生活中實現資源化的過程,揭示了傳說傳承的空間、傳承譜系及其與地方認同的關系。通過分析論證,作者指出,當地居民建立祠廟奉祀春申君為“攘除水患”的神,與洪水、干旱等災害頻發的地方性密不可分,信仰也促成了春申君傳說的傳播與傳承,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
(日)中村貴 ·民間文學 ·2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