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梅內斯,曾在人生低谷期和一頭名為小銀的小毛驢作伴。小銀天真而有靈性,是作者孤獨的時候親密的伙伴。他們一起走過山川小河,感知所有細微的美好:朝陽、晚霞、玫瑰色的云,也感知每一種生命的死亡:金絲雀、老馬、小女孩,以及小銀。整本書交織著愛與陪伴、孤獨和生命的感悟,配以五十余幅治愈彩插,溫暖動人。《小銀和我》與《夏洛的網》《小王子》并列世界三大心靈讀本。如果在你的純真歲月里,也曾有一個可愛的、陪伴你、治愈你的小伙伴,那你一定會愛上這本書。
(西)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外國隨筆 ·6.4萬字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渴望,一種想要親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決定每天去做園藝。經歷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我在被我稱為秘苑的花園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在花朵競相開放的花園里駐足停留,使我再次變得虔誠。在眼前這本書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禱,在告白,在對大地和自然進行愛的告白。大地不是死的、無生氣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個善言的生命體,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體。就連石頭也有生命。今天我們恰恰正在殘暴地利用它,蹂躪它,并由此徹底摧毀它。大地發出請求,要我們愛護它,善待它。“愛護”在詞源上與“美”同源。愛護它,就要贊頌它。本冊文字皆為贊美詩,是對大地的贊頌。
(德)韓炳哲 ·外國隨筆 ·4.2萬字
曼哈頓上東區的私立學校,是資產排名位于前1%的富豪們的角斗場。這里的精英父母利用高超的手腕精心運作,為孩子爭取常春藤聯盟為數不多的寶貴席位,上演了一出出光鮮而殘酷的育兒戰爭。作為哈佛大學畢業生,布萊斯·格羅斯伯格迅速成為備受紐約上流階層青睞的金牌家教。她的秘密武器不僅是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她了解這些“蓋茨比”的焦慮所在:在新鍍金時代,財富非但沒能讓他們自在,反而助長了他們對階層下滑的恐懼。“天下父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但又不知道到底該怎么做。”格羅斯伯格穿梭于曼哈頓的私立學校與豪華公寓之間,她做好準備應對精英階層急迫的育兒訴求,卻意外地窺探到孩子們不堪重負的、郁郁寡歡的精神世界。
(美)布萊斯·格羅斯伯格 ·外國隨筆 ·12.1萬字
身高近1米80、畢業于中世紀歷史專業的凱特琳·道蒂,是別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當同齡人都在為戀愛、護膚,變美和追星而瘋狂時,她卻一股腦扎進殯葬業,當起了一名殯葬工,每天和死者打交道。從第一次尷尬地為死者剃須、小心翼翼地和同伴一起上門斂尸、日漸熟練地操作起龐大的火化爐、把人體碎骨研磨成粉末、入殮、給尸體防腐,到想盡辦法完成遺屬心愿、給水腫的老人穿上精心準備的華服……凱特琳坦率真實又妙趣橫生地記錄了自己在火葬場工作6年的生活,講述了一個個具體而微的生命故事,還有所有人都要面對卻不愿說起的一切細節,更有對死亡和生命的深刻體悟。難得的是,凱瑟琳不獵奇、不逃避、不畏懼,像是位現代小女巫一般,帶領我們直視死亡,也直視生命。
(美)凱特琳·道蒂 ·外國隨筆 ·11.8萬字
從秋天到春天,在英格蘭東部一片平坦的濕地上,J.A.貝克追逐著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間,癡癡地追隨這種鳥,觀察它們——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殺、進食、休憩……在日復一日的追逐中,他作為人類的意識逐漸消融,無可避免地被一種鷹的意識所取代……這并不是一本關于觀鳥的書,它是一本關于如何成為一只鷹的書。關于一個人,渴望成為人以外的存在。
(英)J.A.貝克 ·外國隨筆 ·12.4萬字
本書是巫鴻先生對76載個人歷史的首部追憶。他突破一般回憶錄式的寫作,呈現給讀者的既不是真實的往昔本身,也不是小說式的全然虛構,而是一種創造性的經驗重構與想象,一種更為自由和開放的“記憶寫作”。他以幻想的手法呈現絕處逢生后,遇見克孜爾石窟壁畫飛天像的悸動和夢魘;又以冷靜克制的筆調,從北朝“蟬冠菩薩”像被盜與尋回的前前后后中,臧否個人、國寶、文物、傳統文化之間錯綜復雜又虔誠寧靜的連結。他書寫青少年時對古城北京的生活記憶,也袒露對書的偷窺,以及與保姆或私密、或讓人沮喪、難堪的個人故事。湛藍天空下,在青中帶紫的密歇根湖畔,他再會動蕩年代后重獲學習時光的自己,感悟師友、忘年交們對學術超越政治、人格信守獨立的追求。當下的經驗沖撞往昔的記憶,“在那一刻,我們感到自己都是瘋人院的幸存者,但許多人沒有我們這樣的好運氣。”
(美)巫鴻 ·外國隨筆 ·10.8萬字
《羅馬日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家、普利策文學獎得主裘帕·拉希莉用意大利語書寫的最新隨筆集,一共二十三篇文章,記錄了她學習用另一種語言進行表達、尋找一種“新的聲音”的漫長過程。這不是一本枯燥的語言學習筆記,而是一位小說家開拓新領域的心靈啟示錄——語言的、文化的、自我意識的。創作者在某個時刻感到有必要改變路徑:這是一種瘋狂的沖動,它可能意味著放棄自己作為表達者原有的特性與標志;這也是大膽的縱身一躍,收獲的是創作與人生更豐富的可能性。
(美)裘帕·拉希莉 ·外國隨筆 ·5.3萬字
在屠格涅夫誕辰200周年之際,選擇屠格涅夫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初戀》。這部自傳體小說中,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展示了屠格涅夫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的高超技巧。此外,這部小說既有助于讀者了解屠格涅夫心理成長背景和歷程,也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家其他作品中對女性的態度。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5.2萬字
用鐵絲網編織套頭衫的河馬、得了蛀木蟲病還感染了醫生家具的病人、子虛烏有的詩歌……歡迎來到即興的世界!在這里,你可以解放天性、恣意冒險,唯一限制你發揮的,只能是你的想象力。這本名著深刻批判了現代社會的“緊箍咒”,直面創造力的本質,不僅關乎表演、戲劇、藝術、教育,更關乎人類情感、心理,可啟發所有領域的創意工作者,以及希望彼此能以更開放心態進行溝通對話的我們。
(英)基思·約翰斯通 ·外國隨筆 ·15萬字
我這一生中至少有過三位母親。在我的童年,母親是迷人的派對女主人,是野心勃勃的“黑莓女士”和“蘑菇夫人”。到我的青春期,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癥,成了幻聽的囚徒。逃過戰亂,移民至美國,曾經堅韌、明媚的她,何以蛻變至此?我開始探索她精神痛苦的根源,希望能理解是什么力量“殺”死了她。由此,我的第三位母親誕生了。我不僅發現了是什么將這個女人打倒的,亦發現了她為之而生的是什么。追索的深處,是一段隱秘的家族往事,以及一代女性的飄零人生。我收集起關于她和她們的碎片,寫下這個關于幸存者的故事。有些人希望將某些歷史刪除。但我知道,“生存從來不是天注定”,我必須為那些社會認為不值得為之流淚的人發聲。
(美)格蕾絲·趙 ·外國隨筆 ·15萬字
赫茲里特的散文包羅很廣,有政論、有文論、有劇評,還有哲理性的作品。但最為后人稱道的是他的隨筆或稱“雜志體散文”,可以說,英國的這種文體在他手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本書選譯的正是他的隨筆代表作。這近二十篇佳作,尤其是《作畫之樂》《詩人初晤記》《論平實之體》等幾篇,體現出赫茲里特風格最大的特點:善于將閃光的思想與輕松自然的筆調相結合,常能在一般的題目中提出別人意想不到的見解。潘文國先生是著名語言學家、資深翻譯家,著作豐贍,學養深厚。他的譯文不拘一格,熨貼傳神,以對漢語文體的精熟運用,充滿表現力地再現了赫茲里特文字的靈動多變,讓這位國內譯介不多的作家的作品在中文世界里有了一個足堪流傳的經典譯本。
(英)威廉·赫茲里特 ·外國隨筆 ·15.2萬字
擁有一個終其一生都在享受生命帶來的所有樂趣,無縫切換于拳擊手、斗牛士、戰地記者、叢林獵人、海上漁夫、諾獎作家的硬核父親,是怎樣的感受?一個對孩子的體重和稿子的頁數一樣爛熟于心的偉大作家,如何讓書信成為照射到父子關系上的一束光?本書是海明威與次子帕特里克近三十年通信的精選集。這些家書始于帕特里克四歲那年收到正要赴東非游獵的父親的第一封信,止于1961年那個被一支霰彈槍結束了一切的夏天。父子兩代人通過對狩獵、垂釣這些無限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對學校教育、職業規劃、親情倫理等成長必修課的紙短情長的交流,探尋生活之美,笑看世人癡愚,也求解人生之惑,呼求應答間諧趣生動耐人尋味,打破了世人對海明威刻板的“硬漢”印象,還原了一個偉大作家俠骨柔情人間煙火的一面,一個對為父之道充滿自信與矛盾、寬容與糾葛的慈父形象躍然紙上。作為海明威生平研究的一部分,本書亦是極為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美)歐內斯特·海明威 (美)帕特里克·海明威 ·外國隨筆 ·12.6萬字
《異端的肖像》是澀澤龍彥聚焦于西方文化史上著名的“非正常”人物群像的隨筆集,其中包括建造新天鵝堡的“狂王”路德維希二世,體現了20世紀神秘主義思想的“魔法師”葛吉夫,《追憶似水年華》中夏呂斯男爵的原型孟德斯鳩-伏弗藏薩克公爵,奇書《瓦泰克》的作者、隱居者貝克福德,圣女貞德昔日的伙伴、連環殺人犯吉爾·德·雷,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主張處死路易十六的狂熱革命家圣茹斯特,以及荒淫而早夭的少年羅馬皇帝赫利奧加巴盧斯等。作者澀澤龍彥試圖撥開歷史的迷霧,追問這些扭曲人格形成的因果,書寫這些與時代相錯位的異端兒的孤獨與毀滅。
(日)澀澤龍彥 ·外國隨筆 ·8.7萬字
“債務”從來不僅僅是一個政治經濟問題,也不單是CEO、國家元首、對沖基金經理人或抵押貸款人要關心的事,它更是一個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問題。對債務與財富的研究,影響著我們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在《償還:債務與財富的陰暗面》中,阿特伍德以有限的篇幅深入探討了債務這一古老而重要的話題,將其置于宗教、文學和社會結構的層面加以剖析。本書既是別具一格的經濟史講稿,又是關于道德、政治、神學的文學作品,囊括了信用卡、計算機編程、《星際迷航》、狄更斯小說、《神曲》、稅收的歷史等紛繁的知識——阿特伍德百科全書式的旁征博引,讓《償還》同她的許多作品一樣,成為了有些怪異卻很美妙的混合體。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外國隨筆 ·10.6萬字
“通過了解別人,我也了解了自己。”在每一場對話中,挖掘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可能性。這是谷川俊太郎與6位時代智者的人生對談集。這是只有對話才能記錄下來的珍貴記錄。他與父親談人生、孤獨、家庭、理想、生死,與語言學家談韻律、語言的演變,與詩人談書籍、藝術,與社會活動家談語言的用處、教育,與鄰居阿姨談童年、文學……這些對談輕松又自在,談論的內容卻是深刻且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閱讀一字一句,如同親臨對談現場,感受到他們用語言的溫柔與沉默化解掉你的迷茫與困惑。
(日)谷川俊太郎 ·外國隨筆 ·10.5萬字
本書為斯蒂芬·沃爾弗拉姆的隨筆集,匯集了其過去十余年不同場合的文章、講稿等,以計算思維范式為中心,講述了沃爾弗拉姆在科學、技術、藝術、哲學、商業等多個領域的思想探索與實踐。從為電影《降臨》提供科學咨詢、解決人工智能道德規范問題、尋找一個不尋常的多面體的來源、與外星人交流,到建立Mathematica和Wolfram|Alpha,再到尋找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探索π,本書捕捉到了計算世界偉大先驅之一的感染力和好奇心,向讀者展示了計算思維在當代科技發展中的無限可能。本書適合所有對科技史、科學哲學感興趣,對開闊視野、提升認知與思考能力有需求的讀者閱讀。
(美)斯蒂芬·沃爾弗拉姆 ·外國隨筆 ·19.6萬字
《村上春樹的音樂異想世界》是村上春樹作為資深音樂發燒友,撰寫的一本以古典樂為主題的隨筆集,提供了一種用音樂療愈人生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對音樂的沉迷,甚至不會成為小說家”的村上,在書中用100篇隨筆,分享了自己收藏的486張古典樂唱片。通過本書,讀者們可以解鎖村上春樹的私人歌單,跟隨村上的腳步,在音樂里獲得松弛感、治愈精神內耗。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11.2萬字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傳世杰作,通過截取穆罕默德二世、拿破侖、歌德、尼采偉人光芒閃耀的時刻,來展現它們對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的影響。群星閃耀的時刻并不經常出現,但毫無疑問,在我們的時代,它即將來臨。茨威格用它那崇高、熾熱的文字描繪出群星閃耀的時刻,而這些時刻也因他而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
(奧)斯蒂芬.茨威格 ·外國隨筆 ·14.5萬字
大衛·斯塔爾·喬丹是斯坦福大學的建校校長,也是一位分類學家,一個執著于給自然世界帶來秩序的人——他發現了當時人類已知魚類的近五分之一。但他發現的隱藏生命藍圖越多,宇宙似乎就越想阻止他。他收藏的標本毀于閃電、大火,最終被1906年舊金山地震摧毀——那場地震讓近千個裝著魚標本的易碎玻璃罐墜落在地。剎那間,他畢生的收藏毀于一旦。其他人可能已經放棄,屈服于絕望。但是喬丹檢查了腳下的殘骸,找到了他辨認出的第一條魚,并開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他用一根縫衣針將標簽縫在魚身上。當世界陷入混亂,他用一根針來重建秩序。記者露露·米勒第一次聽到這則逸事時,她把它當作一個傲慢或拒絕接受現實的警示故事。但當她自己的生活慢慢瓦解,她開始對大衛感到好奇。她對他的生活的挖掘將改變她對歷史、道德和她腳下世界的理解。《魚不存在》是傳記、回憶錄和科學冒險的奇妙結合,也是一則溫暖人心的寓言,講述了如何在一個混亂永遠盛行的世界里堅持下去。
(美)露露·米勒 ·外國隨筆 ·9.5萬字
本隨筆集皆獨立成篇,所討論的話題涉及閱讀、思考、寫作、語言學習、命運、生存等諸多方面。這些話題的素材都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普通讀者亦可跟隨叔本華的引領,從熟悉的事物出發,領略他的宏大視野。叔本華的文章言之有物,觀點明晰,“他們的思維直接指向事物本身”,“我們應像偉人一樣思考,像凡人一樣表達”(《論寫作與文風》),讀過叔本華這本著作的讀者,不管是否同意叔本華的觀點,對這一點大概都不會有異議:叔本華始終踐行著自己的觀點,客觀清晰地表達著自己的思想。
(德)叔本華 ·外國隨筆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